第1490章
侯冈随即又做了一系列的安排,首先派人赶到沇城宣告此事,让众官员和民众都知道乐昌城主已经死了、是怎么死的。侯冈将暂代城主之位,城廓事务由侯师基协助打理,并派人上报中华天子,由部族中举荐侯师基任下一任城主。
城主在任上身亡可不是小事,处置起来涉及到很多琐碎事务,而侯冈皆安排得条理分明、丝毫不乱,比如他还没忘了免去侯乐昌众亲卫之罪。
亲卫可不是白当的,某种意义上也相当于死士。比如在战场上主将不幸遇敌袭阵亡,其亲卫皆是死罪,所以他们才会奋不顾身誓死护卫主将。地方虽不是战场,但城主在追凶缉盗之时若遇害身亡,亲卫同样会获罪。
可是侯乐昌的情况很特殊,他是因自身有罪而受宗族家法被杖毙,亲卫是阻止不了这种事的。侯冈也可以拿下侯乐昌身边的亲卫审问,治他们一个协从之罪,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不打算追究这些人了。
虽不追究却也不能再任用,便将之尽数遣散归乡,而这些亲卫也皆是侯冈氏族人。
侯师基又请示侯冈,今日在祖地中不仅死了一个侯乐昌,还“逼死”了一位大成修士凉济能,是否要派人通报济丘氏部族以及凉花川这派宗门,将事情解释清楚?
侯冈则摇头道:“只需在城廓中公开宣告此事即可,若说解释,谁该向谁解释?若济丘氏与凉花川不来人,我亦不打算追究,如此已是宽仁。若是他们得知消息前来询问,便转告详情,我倒想看看他们会如何解释?眼下沇城多事,你明日就随我去城廓,族中先筹备如何迎接天子册封使者之事。”
众人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侯冈可没有招惹凉济能,是凉济能受侯乐昌的指使去刺杀侯冈,还想暗中将其劫走。侯冈不追究与之有关的其他人已算客气,断不必因此畏惧什么,凉济能之死,责任只在他自己。
侯师基等人倒不怎么怕济丘氏部族,但也不想导致无谓的部族冲突,可他们对凉花川这派宗门还是很忌惮的,念及凉济能之死心有怯意,便想着派人上门解释清楚,避免由此引来凉花川的迁怒。侯冈却不是这个态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去主动理会。
侯冈年纪轻轻,只是因君首身份而拥有族中权威。假如他归乡一切顺利,众族人虽然不会反对他,但也未必会真正地尊重与拥护他。但是经过这样的波折,侯冈的手段显露无疑,而且将诸般事务处置得也非常稳妥,众族人无形中已对他心悦诚服、甚至充满敬畏。
侯冈次日便离开了祖地,带着侯师基前往沇城,将祖地中的族内事务又托付给侯贤,并向这位老人家道一声辛苦。侯贤则感叹道:“族中其实无事,有事只是自找,若众人安居自处,哪有什么辛苦?”
这倒是实话,在那个年代,除了祭祀祖先、接受天子征召等要务,其实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君首平日也就负责解决一些部族纠纷。而这种纠纷裁定,众长者协商便能处理了,在自己家里瞎折腾的,往往都是另有私心。这也是侯冈为何能够离开十几年的原因。
比如伯羿大人,其实也是大部族的君首、天子册封的伯君,他也经常不在部族祖地中,前段时间还跟随帝子丹朱去了九黎之地,而族中同样相安无事。
赶回沇城的路上,侯冈与虎娃、太乙、叽咕同车而行。太乙一直很沉默,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虎娃问道:“你还在想那凉济能之事吗?”
太乙点头道:“是的,那凉济能并非穷凶极恶之辈。他二十年前出师离山也曾勇斗河中水怪、为民间斩妖除害,却不敌身受重伤,这才受了侯乐昌救命之恩。为报救命之恩、亦守当年承诺,今日才会为侯乐昌出手。我本没打算杀他,其人却不得已自尽。方才在想,若是我陷入此等境地,恩义难全,又当如何自处?”
虎娃:“你莫不如说得更具体些,假如我是侯乐昌、而你是凉济能,我让你做那等事,你又当如何?”
太乙:“正想向师尊请教。”
虎娃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问侯冈道:“你曾主持巴国学宫,若是学宫弟子有此问,你又会如何做答?”
侯冈苦笑道:“其实很简单,持道以正尔。若欲报恩,就不应该害了恩人。那凉济能为了侯乐昌不惜身死,也应知怎样效死。他应阻止侯乐昌的图谋,而不是阻止我进入沇城。
我若真是无能之辈,归族后不能服众,今后有得是办法取我而代之。但这种事情恰恰不能像今日这样做,岂可为报恩而助恩人犯下死罪?
我若并非无能之辈,侯乐昌相争不了,凉济能便应劝其看清形势、熄去心中邪焰,谨慎从事或可保住城主之位,至少也能安享天年。
至于凉济能不想直接杀我,反而想将我掳去拜师,自以为是万全之计,殊不知已随侯乐昌堕入邪道,只能说是自作聪明了。”
小妖叽咕连连点头道:“侯冈大人说的太对了!凉济能自作聪明,侯乐昌更是自作聪明。他们如果不整这些事,侯冈大人哪会争什么权位?只要侯乐昌真有德才,城主还不是继续做,说不定将来伯君之位亦可得。”
小妖叽咕倒是很了解侯冈。想当年仓颉连中华天子位都不贪恋,侯冈身为仓颉的传人,岂会贪恋一个小小的伯君之位?他若真是这种人,也不会安安心心在巴原修炼了十几年,直至突破大成修为才归乡。
城主在任上身亡可不是小事,处置起来涉及到很多琐碎事务,而侯冈皆安排得条理分明、丝毫不乱,比如他还没忘了免去侯乐昌众亲卫之罪。
亲卫可不是白当的,某种意义上也相当于死士。比如在战场上主将不幸遇敌袭阵亡,其亲卫皆是死罪,所以他们才会奋不顾身誓死护卫主将。地方虽不是战场,但城主在追凶缉盗之时若遇害身亡,亲卫同样会获罪。
可是侯乐昌的情况很特殊,他是因自身有罪而受宗族家法被杖毙,亲卫是阻止不了这种事的。侯冈也可以拿下侯乐昌身边的亲卫审问,治他们一个协从之罪,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不打算追究这些人了。
虽不追究却也不能再任用,便将之尽数遣散归乡,而这些亲卫也皆是侯冈氏族人。
侯师基又请示侯冈,今日在祖地中不仅死了一个侯乐昌,还“逼死”了一位大成修士凉济能,是否要派人通报济丘氏部族以及凉花川这派宗门,将事情解释清楚?
侯冈则摇头道:“只需在城廓中公开宣告此事即可,若说解释,谁该向谁解释?若济丘氏与凉花川不来人,我亦不打算追究,如此已是宽仁。若是他们得知消息前来询问,便转告详情,我倒想看看他们会如何解释?眼下沇城多事,你明日就随我去城廓,族中先筹备如何迎接天子册封使者之事。”
众人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侯冈可没有招惹凉济能,是凉济能受侯乐昌的指使去刺杀侯冈,还想暗中将其劫走。侯冈不追究与之有关的其他人已算客气,断不必因此畏惧什么,凉济能之死,责任只在他自己。
侯师基等人倒不怎么怕济丘氏部族,但也不想导致无谓的部族冲突,可他们对凉花川这派宗门还是很忌惮的,念及凉济能之死心有怯意,便想着派人上门解释清楚,避免由此引来凉花川的迁怒。侯冈却不是这个态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去主动理会。
侯冈年纪轻轻,只是因君首身份而拥有族中权威。假如他归乡一切顺利,众族人虽然不会反对他,但也未必会真正地尊重与拥护他。但是经过这样的波折,侯冈的手段显露无疑,而且将诸般事务处置得也非常稳妥,众族人无形中已对他心悦诚服、甚至充满敬畏。
侯冈次日便离开了祖地,带着侯师基前往沇城,将祖地中的族内事务又托付给侯贤,并向这位老人家道一声辛苦。侯贤则感叹道:“族中其实无事,有事只是自找,若众人安居自处,哪有什么辛苦?”
这倒是实话,在那个年代,除了祭祀祖先、接受天子征召等要务,其实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君首平日也就负责解决一些部族纠纷。而这种纠纷裁定,众长者协商便能处理了,在自己家里瞎折腾的,往往都是另有私心。这也是侯冈为何能够离开十几年的原因。
比如伯羿大人,其实也是大部族的君首、天子册封的伯君,他也经常不在部族祖地中,前段时间还跟随帝子丹朱去了九黎之地,而族中同样相安无事。
赶回沇城的路上,侯冈与虎娃、太乙、叽咕同车而行。太乙一直很沉默,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虎娃问道:“你还在想那凉济能之事吗?”
太乙点头道:“是的,那凉济能并非穷凶极恶之辈。他二十年前出师离山也曾勇斗河中水怪、为民间斩妖除害,却不敌身受重伤,这才受了侯乐昌救命之恩。为报救命之恩、亦守当年承诺,今日才会为侯乐昌出手。我本没打算杀他,其人却不得已自尽。方才在想,若是我陷入此等境地,恩义难全,又当如何自处?”
虎娃:“你莫不如说得更具体些,假如我是侯乐昌、而你是凉济能,我让你做那等事,你又当如何?”
太乙:“正想向师尊请教。”
虎娃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问侯冈道:“你曾主持巴国学宫,若是学宫弟子有此问,你又会如何做答?”
侯冈苦笑道:“其实很简单,持道以正尔。若欲报恩,就不应该害了恩人。那凉济能为了侯乐昌不惜身死,也应知怎样效死。他应阻止侯乐昌的图谋,而不是阻止我进入沇城。
我若真是无能之辈,归族后不能服众,今后有得是办法取我而代之。但这种事情恰恰不能像今日这样做,岂可为报恩而助恩人犯下死罪?
我若并非无能之辈,侯乐昌相争不了,凉济能便应劝其看清形势、熄去心中邪焰,谨慎从事或可保住城主之位,至少也能安享天年。
至于凉济能不想直接杀我,反而想将我掳去拜师,自以为是万全之计,殊不知已随侯乐昌堕入邪道,只能说是自作聪明了。”
小妖叽咕连连点头道:“侯冈大人说的太对了!凉济能自作聪明,侯乐昌更是自作聪明。他们如果不整这些事,侯冈大人哪会争什么权位?只要侯乐昌真有德才,城主还不是继续做,说不定将来伯君之位亦可得。”
小妖叽咕倒是很了解侯冈。想当年仓颉连中华天子位都不贪恋,侯冈身为仓颉的传人,岂会贪恋一个小小的伯君之位?他若真是这种人,也不会安安心心在巴原修炼了十几年,直至突破大成修为才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