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巴室国男子成年后都要服役一年,役期可以分两次,大多是在各城廓守备军阵当兵、接受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其中精锐者会被升职留在军中,从小队长开始做起、成为军中的骨干,而解役者则回乡劳作,在特殊情况下将重新接受征召。——这是后廪制定的国策,后来亦被相室国君相穷效仿。
灵宝的兄长村宝、虎娃的师兄大俊、北刀氏将军,最早都是这样的出身,因服役时表现出色而留在军中,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命运轨迹。国君的总动员令是随着善川城的最新消息一起传到各城廓的,少务也激发与利用了举国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
巴室国迅速扩编大军加强守备或开赴前线,这时就能看出其国力积淀以及推行政令的效率,这一切都是发动国战的潜力。就算别的国家也下达同样的总动员令,恐怕也没有巴室国这么快、这么有效。若是在组织战斗力的速度上慢了,在战略上也就败了。
巴原各国民众,对国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另外四国而言,普通民众可能只将之视为宗室之争,就像一个父亲的五个儿子打架争家产。可是在巴室国民众的记忆中,百年前那场战乱却是无比沉重,充满痛苦与仇恨。
第048章、国策(下)
当年巴原最中央、最肥沃的土地上,最繁华富庶的城廓、村寨,反复遭受了各方势力的洗劫,几乎化为一片废墟。另外四国宗室在周边并没有遭受太大战乱波及的地域占据了各自的地盘立国,而巴室国是在废墟中重建。所以一提到战乱,巴室国人想到的便是敌人曾洗劫与毁灭他们的家园。
来自祖先口口相传的群族历史,化为心理上的共同印记,而巴室国历年来向各地民众反复宣扬这段历史,既为历代先君树立了足够的威望,也强化了这种各群族的心理记忆。所以在后勤准备充足、行政效率很高的前提下,民众得知国战将起,全国总动员的速度也是极快的。
巴原其他各国得到的情报,便是巴室国举大军南下,几乎各座城廓都有军阵和物资调出。在这种情况下,郑室国怎能不惊慌失措?而与此同时,相室国君相穷却大喜过望。
……
虎娃离开善川城北上之时,沿途见到了各城廓调动的军阵。其实哪些军阵是临时扩编的、那些是从城廓守备军阵中抽调的,虎娃留心分辨就能看出来。这些军阵差不多有一半开赴郑室国边境,另一半则到国境线上的其他各处要塞布防。
他们的战斗力当然比不上坚持长期操练的野战精锐,但只要组织与训练得当,在阵地防守中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若是精锐军阵获胜向前推进,这些军阵也可以顺势跟进到新占领的城廓中,维持秩序、安抚民众,巩固大后方。
虎娃不禁想起了当初在白溪村,灵宝临时组织村民训练长枪战阵,依托寨墙顶住了改装为流寇的精锐军阵攻击。少务如今举国动员进行战事筹备的思路,其实与灵宝在白溪村所为是契合的,只是小小的白溪村换成了若大的巴室国,且少务手中还握有可出击的精锐大军。
难怪少务听了虎娃的介绍后,非常欣赏灵宝,并不是因为灵宝的那些做法少务想不到,而恰恰是因为其战略思想上的一致。
灵宝与少务拥有同样的战略思想,而且他能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快速地组织实施,哪位国君不希望自己手下有这样的主将呢?
大道上的车马队伍,并不全是开赴南境的军阵,虎娃还看见了很多的车队北行,他们应是到各城廓征调与运送军需物资的民夫。要维持一场大战,负责辎重补给的后勤辅助人员,实际上是正式作战人员的数倍之多。
虎娃在非武装人员的队伍中,发现了国中真正的野战精锐军阵。人员和兵甲分开了,他们扮成民夫的样子便装北上、朝相室国的边境集结,到达预定地点后再穿上兵甲列阵,届时就像突然冒出来的大军。明向南、暗向北,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便是少务的计划。
……
巴原上有另外两国亦下达了战争总动员令,便是郑室国与相室国。郑室国的战事动员明显比巴室国慢了,是被大军攻占了白果城之后才开始的,且效率远没有巴室国那么高,许多民众甚至有抵触情绪,因为它是伴随着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消息而到来的。
先是郑室国秘密派人潜入善川城行刺少务、屠灭商队的之事被揭穿,尽管私下里郑股有一千个理由要除掉少务,但这件事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紧接着人们又听说白果城城主白伯乙恼羞成怒,率众闯入巴室国袭击军营、反而束手被擒,而巴室国忍无可忍发起还击、攻占了白果城以示惩戒。
然后郑室国各地民众又得知消息,巴室国已经休战了,大军只是在羽屏山一线布防不再向前推进,同时派出了国使前来郑室国,既是质问郑股也是进行谈判。恰恰就在这时,国君郑股下达的动员令传到了各城廓,宣称巴室国将举兵犯进、国人皆应奋起御敌。
有些消息郑室国是不会向各城廓公开宣扬的,可它竟然比郑股下达的战事总动员令传播得更快,提前就被各城廓中的民众得知了,这当然是巴室国采风大人队饮早就做好的布置,利用了现有条件下最快的传讯手段,提前就把很多大嘴巴派出去了。
郑室国中很多民众得知事件的前因后果,认为没必要扩大事态、将这场冲突演变为国战。原本就是郑君理亏在先,少务要郑股给个交待也是应该的;若说边境冲突,也是白果城城主白伯乙先挑起来的。
灵宝的兄长村宝、虎娃的师兄大俊、北刀氏将军,最早都是这样的出身,因服役时表现出色而留在军中,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命运轨迹。国君的总动员令是随着善川城的最新消息一起传到各城廓的,少务也激发与利用了举国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
巴室国迅速扩编大军加强守备或开赴前线,这时就能看出其国力积淀以及推行政令的效率,这一切都是发动国战的潜力。就算别的国家也下达同样的总动员令,恐怕也没有巴室国这么快、这么有效。若是在组织战斗力的速度上慢了,在战略上也就败了。
巴原各国民众,对国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另外四国而言,普通民众可能只将之视为宗室之争,就像一个父亲的五个儿子打架争家产。可是在巴室国民众的记忆中,百年前那场战乱却是无比沉重,充满痛苦与仇恨。
第048章、国策(下)
当年巴原最中央、最肥沃的土地上,最繁华富庶的城廓、村寨,反复遭受了各方势力的洗劫,几乎化为一片废墟。另外四国宗室在周边并没有遭受太大战乱波及的地域占据了各自的地盘立国,而巴室国是在废墟中重建。所以一提到战乱,巴室国人想到的便是敌人曾洗劫与毁灭他们的家园。
来自祖先口口相传的群族历史,化为心理上的共同印记,而巴室国历年来向各地民众反复宣扬这段历史,既为历代先君树立了足够的威望,也强化了这种各群族的心理记忆。所以在后勤准备充足、行政效率很高的前提下,民众得知国战将起,全国总动员的速度也是极快的。
巴原其他各国得到的情报,便是巴室国举大军南下,几乎各座城廓都有军阵和物资调出。在这种情况下,郑室国怎能不惊慌失措?而与此同时,相室国君相穷却大喜过望。
……
虎娃离开善川城北上之时,沿途见到了各城廓调动的军阵。其实哪些军阵是临时扩编的、那些是从城廓守备军阵中抽调的,虎娃留心分辨就能看出来。这些军阵差不多有一半开赴郑室国边境,另一半则到国境线上的其他各处要塞布防。
他们的战斗力当然比不上坚持长期操练的野战精锐,但只要组织与训练得当,在阵地防守中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若是精锐军阵获胜向前推进,这些军阵也可以顺势跟进到新占领的城廓中,维持秩序、安抚民众,巩固大后方。
虎娃不禁想起了当初在白溪村,灵宝临时组织村民训练长枪战阵,依托寨墙顶住了改装为流寇的精锐军阵攻击。少务如今举国动员进行战事筹备的思路,其实与灵宝在白溪村所为是契合的,只是小小的白溪村换成了若大的巴室国,且少务手中还握有可出击的精锐大军。
难怪少务听了虎娃的介绍后,非常欣赏灵宝,并不是因为灵宝的那些做法少务想不到,而恰恰是因为其战略思想上的一致。
灵宝与少务拥有同样的战略思想,而且他能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快速地组织实施,哪位国君不希望自己手下有这样的主将呢?
大道上的车马队伍,并不全是开赴南境的军阵,虎娃还看见了很多的车队北行,他们应是到各城廓征调与运送军需物资的民夫。要维持一场大战,负责辎重补给的后勤辅助人员,实际上是正式作战人员的数倍之多。
虎娃在非武装人员的队伍中,发现了国中真正的野战精锐军阵。人员和兵甲分开了,他们扮成民夫的样子便装北上、朝相室国的边境集结,到达预定地点后再穿上兵甲列阵,届时就像突然冒出来的大军。明向南、暗向北,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便是少务的计划。
……
巴原上有另外两国亦下达了战争总动员令,便是郑室国与相室国。郑室国的战事动员明显比巴室国慢了,是被大军攻占了白果城之后才开始的,且效率远没有巴室国那么高,许多民众甚至有抵触情绪,因为它是伴随着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消息而到来的。
先是郑室国秘密派人潜入善川城行刺少务、屠灭商队的之事被揭穿,尽管私下里郑股有一千个理由要除掉少务,但这件事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紧接着人们又听说白果城城主白伯乙恼羞成怒,率众闯入巴室国袭击军营、反而束手被擒,而巴室国忍无可忍发起还击、攻占了白果城以示惩戒。
然后郑室国各地民众又得知消息,巴室国已经休战了,大军只是在羽屏山一线布防不再向前推进,同时派出了国使前来郑室国,既是质问郑股也是进行谈判。恰恰就在这时,国君郑股下达的动员令传到了各城廓,宣称巴室国将举兵犯进、国人皆应奋起御敌。
有些消息郑室国是不会向各城廓公开宣扬的,可它竟然比郑股下达的战事总动员令传播得更快,提前就被各城廓中的民众得知了,这当然是巴室国采风大人队饮早就做好的布置,利用了现有条件下最快的传讯手段,提前就把很多大嘴巴派出去了。
郑室国中很多民众得知事件的前因后果,认为没必要扩大事态、将这场冲突演变为国战。原本就是郑君理亏在先,少务要郑股给个交待也是应该的;若说边境冲突,也是白果城城主白伯乙先挑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