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虎娃又说道:“你神气未匀,好生调息先恢复体力再说,这样我们到达城廓的时间会更早。”村宝觉得此话也有道理,便重新坐下定坐调息。
虎娃给村宝服用的是龙树血竭,是他随身所带最小的一块。村宝并没有受什么严重的内伤,不过是有些过度损耗,当然用不着龙脂泪珀那样的灵药。其实龙树血竭也是过于奢侈了,但在虎娃随身携带的灵药中,这一小块已经是最不起眼的了。
又过了一会儿,村宝长出一口气道:“小先生,我们出发吧!此处离飞虹城已不远,直穿野地全速赶路,日落前便能到达。……可是依你之言,若兵师燕凌竹有问题,他既能命令我守在双流寨拿下你,亦可对守城的军士下同样的命令。届时你不要多说话,我设法带你进城便是。”
虎娃却摇头道:“假如守城军士接到了同样的命令,届时你不必说什么。他还拿不了我,我直接带你去见城主!”
第二部:和光同尘
第001章、由山水至飞虹(上)
五百年前,炎帝的时代,有一支太昊后人进入巴原,跋涉途中为风雨所阻,不得不安营休息。风雨过后,见一道彩虹飞挂于长空,于是首领便下令在此建造永久性的营寨,并留下一部族人驻守,余者休整一段时间后又继续前行。
这位首领就是当年巴国的开国之君,他在此休整驻扎期间,招募附近蛮荒中的各部族人拓荒开路。路村人的祖先路武丁,便是在这里加入了巴国先君的队伍。想当初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营寨,后来渐渐发展建立了一个城廓,名字就叫飞虹城。
飞虹城是巴原上历史最悠久的城廓之一,也是如今相室国中除了国都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座城池。以“池”来形容“城”,因为它有高大坚固的城墙环护,样子就像一个蓄水的池子。但城廓可不仅只有城池的形状,开国之君还制定了一套礼法制度,历代后人又将这套制度不断补充完善。
城廓须设军阵,并操演训练精锐的战士。军阵的规模与城廓的大小、辖境内的人口多少有关,在和平时期,常设的守备军不少于四阵,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巡守。军阵的职责当然是保境安民,每季按例都要巡视城廓所辖的每一处村寨、每一条道路。
每季例巡不仅是一种保境安民的象征,也是在传达城廓最新的消息、告诉人们最近发生的事情,还包括风正大人派人向城廓传达的国中消息。
通往偏远村寨的道路平常可能很少有人行走,在风雨之中会日渐荒芜,一整支军阵巡城的同时,也等于是将路重新踩平,并顺手除去滋生的杂草灌木。除了特殊的情况需要募集人手重修,基本上也就能保障境内各条道路的通行了。
最早的城廓也是由村寨发展起来的,但它正式建立礼法制度之后,就不仅仅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村寨了,普通的大型村寨就算修建了同样的城墙,也不能称之为城廓。比如按照规定,城廓中建有廪仓,廪仓中要存有供城中居民食用的一年之粮。
因为城中居住的大多是官员、军阵、工匠、商人等人,他们中大部分人并不耕作,而是从事其他的工作。万一发生战乱城廓被围,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能坚守下去。
无论什么样的敌人来攻,都需要后勤支持,对方包围城廓后,就算就地收割当地田野中的谷物为食,最多有一季收获,更多的物资还是需要从大后方长途运输,难以持久。城廓中的居民可以坚守待援,也可以设法反击。
每当大的战乱发生时,得到消息的附近村寨只要来得及,也会把人口和粮食都转移到城廓中,以防止被屠杀或掠夺,这便是建造城廓的一个重要意义。
这样的大规模战乱通常很少发生,但天时灾荒却很常见,如果遭遇大面积的灾荒饥馑,城廓廪仓中的粮食也是赈灾所用,是一种战略储备。所以按照国法规定,太平丰收时节,廪仓中要存够一年之粮。
蛮荒中的部盟首领若山,前不久已正式受封为山水城城主。若山任命蛊辛为山水城的仓师,就是负责这种事情的。
每年农闲时,城廓会征调辖境内各部族人修补与新建道路桥梁、整饬河道堤岸、开垦荒野田地、疏通灌溉沟渠、制造各种公用之物,这称之为劳役。只有获得官方认可身份的贵族才能免于服役,迈入初境得以修炼者也可以不服劳役。除了征役之外,城廓还会按照物产的一定比例征收食税,以充实国中廪仓。
城廓还是境内民众组织商贸交易,或自行交换物品的最大集市所在,也是信息交流以及互相学习各种技艺的场所。官方也会教授境内各部族居民学会耕种作物、开垦田地、制作与使用农具。
这种城廓治理制度,是从五百年前伴随着巴国的建立而出现的,广袤巴原上的各部族人由此告别了蒙昧的蛮荒年代。巴国每年春秋两次的正祭,首先要祭太昊天帝,那已经是一种神道的象征;其次祭开国之君,那既是历代国君的先祖,后来渐渐也成为巴原上生活的各部族共尊的祖先。
假如不是祖先开辟与建立了巴国,为后人留下这一切,那么如今巴原上的各部族,其生存状况与蛮荒深处的那些妖族恐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虎娃也见不到这样一座宏伟的飞虹城。
祭祖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共同的精神传承与身份归属,同时也象征着现实中所拥有的一切其继承来源。比如数百年后如果山水城还在,恐怕山爷就会成为山水氏的共尊之祖,接受后人的献祭。
虎娃给村宝服用的是龙树血竭,是他随身所带最小的一块。村宝并没有受什么严重的内伤,不过是有些过度损耗,当然用不着龙脂泪珀那样的灵药。其实龙树血竭也是过于奢侈了,但在虎娃随身携带的灵药中,这一小块已经是最不起眼的了。
又过了一会儿,村宝长出一口气道:“小先生,我们出发吧!此处离飞虹城已不远,直穿野地全速赶路,日落前便能到达。……可是依你之言,若兵师燕凌竹有问题,他既能命令我守在双流寨拿下你,亦可对守城的军士下同样的命令。届时你不要多说话,我设法带你进城便是。”
虎娃却摇头道:“假如守城军士接到了同样的命令,届时你不必说什么。他还拿不了我,我直接带你去见城主!”
第二部:和光同尘
第001章、由山水至飞虹(上)
五百年前,炎帝的时代,有一支太昊后人进入巴原,跋涉途中为风雨所阻,不得不安营休息。风雨过后,见一道彩虹飞挂于长空,于是首领便下令在此建造永久性的营寨,并留下一部族人驻守,余者休整一段时间后又继续前行。
这位首领就是当年巴国的开国之君,他在此休整驻扎期间,招募附近蛮荒中的各部族人拓荒开路。路村人的祖先路武丁,便是在这里加入了巴国先君的队伍。想当初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营寨,后来渐渐发展建立了一个城廓,名字就叫飞虹城。
飞虹城是巴原上历史最悠久的城廓之一,也是如今相室国中除了国都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座城池。以“池”来形容“城”,因为它有高大坚固的城墙环护,样子就像一个蓄水的池子。但城廓可不仅只有城池的形状,开国之君还制定了一套礼法制度,历代后人又将这套制度不断补充完善。
城廓须设军阵,并操演训练精锐的战士。军阵的规模与城廓的大小、辖境内的人口多少有关,在和平时期,常设的守备军不少于四阵,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巡守。军阵的职责当然是保境安民,每季按例都要巡视城廓所辖的每一处村寨、每一条道路。
每季例巡不仅是一种保境安民的象征,也是在传达城廓最新的消息、告诉人们最近发生的事情,还包括风正大人派人向城廓传达的国中消息。
通往偏远村寨的道路平常可能很少有人行走,在风雨之中会日渐荒芜,一整支军阵巡城的同时,也等于是将路重新踩平,并顺手除去滋生的杂草灌木。除了特殊的情况需要募集人手重修,基本上也就能保障境内各条道路的通行了。
最早的城廓也是由村寨发展起来的,但它正式建立礼法制度之后,就不仅仅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村寨了,普通的大型村寨就算修建了同样的城墙,也不能称之为城廓。比如按照规定,城廓中建有廪仓,廪仓中要存有供城中居民食用的一年之粮。
因为城中居住的大多是官员、军阵、工匠、商人等人,他们中大部分人并不耕作,而是从事其他的工作。万一发生战乱城廓被围,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能坚守下去。
无论什么样的敌人来攻,都需要后勤支持,对方包围城廓后,就算就地收割当地田野中的谷物为食,最多有一季收获,更多的物资还是需要从大后方长途运输,难以持久。城廓中的居民可以坚守待援,也可以设法反击。
每当大的战乱发生时,得到消息的附近村寨只要来得及,也会把人口和粮食都转移到城廓中,以防止被屠杀或掠夺,这便是建造城廓的一个重要意义。
这样的大规模战乱通常很少发生,但天时灾荒却很常见,如果遭遇大面积的灾荒饥馑,城廓廪仓中的粮食也是赈灾所用,是一种战略储备。所以按照国法规定,太平丰收时节,廪仓中要存够一年之粮。
蛮荒中的部盟首领若山,前不久已正式受封为山水城城主。若山任命蛊辛为山水城的仓师,就是负责这种事情的。
每年农闲时,城廓会征调辖境内各部族人修补与新建道路桥梁、整饬河道堤岸、开垦荒野田地、疏通灌溉沟渠、制造各种公用之物,这称之为劳役。只有获得官方认可身份的贵族才能免于服役,迈入初境得以修炼者也可以不服劳役。除了征役之外,城廓还会按照物产的一定比例征收食税,以充实国中廪仓。
城廓还是境内民众组织商贸交易,或自行交换物品的最大集市所在,也是信息交流以及互相学习各种技艺的场所。官方也会教授境内各部族居民学会耕种作物、开垦田地、制作与使用农具。
这种城廓治理制度,是从五百年前伴随着巴国的建立而出现的,广袤巴原上的各部族人由此告别了蒙昧的蛮荒年代。巴国每年春秋两次的正祭,首先要祭太昊天帝,那已经是一种神道的象征;其次祭开国之君,那既是历代国君的先祖,后来渐渐也成为巴原上生活的各部族共尊的祖先。
假如不是祖先开辟与建立了巴国,为后人留下这一切,那么如今巴原上的各部族,其生存状况与蛮荒深处的那些妖族恐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虎娃也见不到这样一座宏伟的飞虹城。
祭祖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共同的精神传承与身份归属,同时也象征着现实中所拥有的一切其继承来源。比如数百年后如果山水城还在,恐怕山爷就会成为山水氏的共尊之祖,接受后人的献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