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有些发愣,道德标准社会自古有,但是具体到个人,怎么评价其道德水平?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好像很难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只能笼统而言。

  丁齐在一旁道:“这不是犯罪心理学的内容,而是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李青花:“我记得很清楚,刘教授讲了心理学一个著名的两难故事,叫‘海因兹偷药’。丁老师,您是专业的,给程讲讲呗。”

  丁齐赶紧摆手道:“我看李所长也很专业啊!既然是你听的课,还是你来介绍吧。”

  李青花倒没推辞,便介绍了一番。当时是在一次课堂讨论,其实刘丰是讲跑题了。也许真正有学问的人总喜欢“跑题”吧,因为他们会随手引用课件之外的各种知识。

  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是海因兹的妻子病危,他却没钱买药,药商又不肯赊账或降价。为了救妻子的性命,海因兹破门而入偷了药。

  这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讲的故事,仅从这个故事本身,并不能判断出海因兹的道德水平,因为在现实,王老四、孙达、丁齐甚至李青花都有可能干出这种事。

  这实际是一道测试题,让每个人去答海因兹应不应该那样做、又为什么会这样认为?通过判断理由、分析其认知结构,柯尔伯格划分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包含两个阶段,总共是六个阶段。

  首先是“前习俗水平”,是通过后果来判断行为,而非依照内心已有的道德标准。假如自己是海因兹,究竟偷不偷药,要视后果能否接受而定。

  第一阶段是惩罚与服从取向,以尽量避免受到惩罚为标准,不认为其有价值观的冲突,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第二阶段是功利取向,以尽量满足个人需要为标准,首先从个人利益考虑,要看能否逃脱处罚并得到好处。如若能利用舆论同情避免处罚,可以做,假如避免不了,不做。

  其次是“习俗水平”,以遵守社会规范、法律制度为标准。偷不偷药,要看这种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其第三阶段是好孩子取向,也是俗话的“听话”,行为目的是要取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不能违反已制定好的社会准则与秩序规章。

  第四阶段是好公民取向,行为目的是遵守社会规范,进而自觉维护社会规章秩序,并提倡他人一起遵守。

  道德发展的这两个水平与四个阶段,其实已经涵盖了大部分人,大多数普通人基本都处于这四个阶段。再往,还有一个“后习俗水平”,是道德标准已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成为内在的准则与修养。它也包含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是社会契约取向,清醒地认识到社会规范背后所服务的公众利益与权利。假如其符合公众需要,便须遵守与维护;假如不符合,便须按照公众意愿去修改。

  这种人不会去偷药,因为窃取他人财物不符合社会公众利益与权利。但他们可能首先会呼吁社会救助与舆论帮助,并致力于建立相应的救助制度。

  第六阶段是道德原则取向,个体的道德操守已超越了社会规范要求之。这种人很清楚自己的道德责任,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包含的价值观冲突,从而做出选择。

  这种人有可能去偷药,首先完成救助妻子的责任,但也清醒地知道自己可能承担的后果与应该付出的代价,愿意去面对它。

  大致介绍了这个理论之后,李青花又道:“刘教授告诉我们,这最后一个阶段,起来简单,实际是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很多人顶多是放放嘴炮而已。刘教授还了,柯尔伯格举的这个例子并不太合适,因为它太极端了,又太明显了。

  程啊,今天我觉得,其实丁老师这个例子更合适。因为丁老师当时不那么做,没有任何人会指责他,他并不会承担社会道德压力;而他那么做了,大部分人不会真正明白,他却会付出个人的代价。

  再孙达吧,你觉得孙达该用那种态度吗?丁老师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假如知道后果,孙达是绝对不会那样做的,但是不知道后果,他能那样做吗?而丁老师去年的事呢,难道那个田琦不该死吗?多少人都盼着他死呢!可是谁为此付出代价了?”

  她最后这番话是对程的。假如按照刚才的道德水平阶段,仅两人“违纪”的经历而言,丁齐好像应处于最高的第六阶段,而孙达处于第二阶段,两人之间差了四个档次呢。

  程感觉自己的智商被充值了,因为大致的意思是听懂了。而丁齐笑着问道:“李所长,你去年也打算考心理咨询师吗?”

  李青花:“你是怎么知道的?”

  丁齐不紧不慢道:“五、六年前我的导师讲课的内容,令你印象深刻、至今还能记得,这我不意外。但是你能记得这么清楚,还能复述得这么详细、一点都没有错,这不太可能了。除非你天赋异禀,过目不忘、过耳能详,还能把短期记忆轻松转化为长期记忆。

  所以只有一种解释,你反复背过。其实你刚才介绍理论的时候,已经不像是在复述导师讲的课,而是在背。你背的我也背过,是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的。你背这种干什么?当然是打算考心理咨询师了。”

  李青花挑大拇指赞道:“丁老师果然厉害!我去年是打算考心理咨询师来着,结果国家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给取消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