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余乐知道, 从现在起,他身体的每一个动作, 他的微小失误,都会通过这几个摄像头, 传送到裁判的眼前。
被审视,被比较, 然后打出分来。
或许他的整体印象分一开始会很低。
但是没关系。
他会通过自己的表现,刷新裁判对他的印象!
倒滑出发的身体滑过20多度的斜坡,不断往左侧倾斜,直至来到场边的U形边缘,身体往上滑出半米高, 再落下来。
速度加快了一点。
朝着他计划的第一个道具滑去。
在这里,等待选手挑战的道具一共有四个, 离地只有30公分的平桥,离地80公分的平桥, 并排摆放在最中间的位置。
在这两个平桥的两侧,分别还有一个3米X3米的断桥, 以及一座彩虹桥。这两座桥正是余乐打算挑战的道具。
公园玩法的比赛,自然是选择更高难度的道具更有优势。
哪怕你能够在30公分的平桥上完成450°的上桥, 但裁判依旧更愿意选手挑战270°的彩虹桥。
这是刑世杰说的。
作为国际裁判, 他的审判标准一直符合国际主流, 在帮助自己国家运动员讲解规则问题的时候,也不遗余力。
可惜这次的“欧洲杯”他并没有分配来担任裁判。
余乐打算先挑战断桥,他在国内的最后一场比赛,在“墙”的前面就是一座断桥,他为了挑战“墙”,在这个道具狠下了一番苦功,现在正是完全掌握,状态正好的时候。
毫无疑问,必须断桥。
余乐通过U型边墙,直直来到断桥一侧的平台上,转身目测距离,然后猛的一跳。
向左转体,大于270°上桥。
成功!
双脚稳稳落在桥上,身体不摇不晃,技巧娴熟,平衡和旋转能力得到展示。
桥面的光滑和坚硬,让穿在脚底的滑雪板感觉相当不适,就像木板与钢铁撞击在一起,硬碰硬的触感,桥面的微小弧度更是加大了在上面站立的难度。
但每一个来到这个赛场的选手,最低的要求都是必须在桥上站稳,并且能够从头滑到尾。
站在桥上,并不值得称赞。
不过余乐上桥后,就挺直脊背的动作还是让裁判眼前一亮。
脊背挺直不但会显示出气质,增加好感度,也会让裁判觉得你在“桥上”比较从容。
这是高手的做派。
余乐当然不是什么高手,他只是被柴明放纵着,由着他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重心方法,从未要求过他像其他从基础训练出来的队员,进行固定姿势的平衡技巧。
余乐不需要!
过去十二年的训练,让他的身体有一套自己的平衡机制,有利于他的发挥,也只适合他。
幸运的是这个上了桥就通过脑袋顶上和脊椎一起找轴心的习惯,也特别的漂亮。
就像踩着冲浪板一样的姿态,在从容滑到桥尾时,膝盖只是一曲一绷,身体就笔直的像倒过来旋转的“竹蜻蜓”似的,倏忽间就来到了第二个桥上。
转体180!
桥上跳!
完成的轻松无比!
真正练熟了的动作,对于余乐而言,不比吃饭更难。
他对【桥上跳】这个技巧,太有信心了。
从容落在下半截桥上,余乐又再度站起来,通过头顶正中找到重心的同时,他身体的每个部件也在以脊椎为主,进行着一系列犹如精密机器一般的调整。
当他再度站直的时候,就代表他的重心已经稳了。
不过也因为他有一个往上站立的过程,因而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身体此时还在桥上,以非常快的速度滑行,一旦距离过短,余乐就无法接连做出更加复杂的动作。
下桥。
余乐只是转了一个90°,正面落地。
侧面的倒滑上桥已经展示完成,接下来就是正面的挑战。
余乐看上的是这个区域最特殊的道具。
“屋顶”。
如果一定要形容,这个“屋顶”就像华国古代的房子,三角形的屋顶,最顶端是屋脊,长度为六米。
屋脊一侧则是倾斜的角度,还雕刻有瓦片的文理。
当然这个设计并不是为了致敬华国建筑,实际上在奥国的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种瓦片似的老房子。
这个设计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不过如果只是这么一个设计,它最多就是造型奇特一点,只要选手选择从屋脊上滑过,就是最普通的平桥。
大赛组费尽心思设计的特色道具,怎么可能就是一座平桥那么简单。
首先这个“屋顶”位于深坑里,整个深度大概是一米,与平台落差是80厘米,也就说总体高度是1.80米。
“屋顶”一圈也边缘大概是30厘米的距离。
选手必须克服一定的深坑恐惧,跳到瓦片上。
对!
只能跳到瓦片上!
为了杜绝选手把屋脊当成平桥挑战,大赛组在屋脊的起跳位置上设计了一个20厘米高的椭圆形装饰品。
你要有本事从深坑30厘米外,跳出1.20米,越过椭圆形装饰物,跳上屋脊,我们无话可说,还算你牛,给你高分。
但要是不行,就乖乖走瓦片吧!
逼着选手必须选择的瓦片,显然有独特的设计,它是一个曲面的设计,两侧朝外躬出,中间凹陷。
被审视,被比较, 然后打出分来。
或许他的整体印象分一开始会很低。
但是没关系。
他会通过自己的表现,刷新裁判对他的印象!
倒滑出发的身体滑过20多度的斜坡,不断往左侧倾斜,直至来到场边的U形边缘,身体往上滑出半米高, 再落下来。
速度加快了一点。
朝着他计划的第一个道具滑去。
在这里,等待选手挑战的道具一共有四个, 离地只有30公分的平桥,离地80公分的平桥, 并排摆放在最中间的位置。
在这两个平桥的两侧,分别还有一个3米X3米的断桥, 以及一座彩虹桥。这两座桥正是余乐打算挑战的道具。
公园玩法的比赛,自然是选择更高难度的道具更有优势。
哪怕你能够在30公分的平桥上完成450°的上桥, 但裁判依旧更愿意选手挑战270°的彩虹桥。
这是刑世杰说的。
作为国际裁判, 他的审判标准一直符合国际主流, 在帮助自己国家运动员讲解规则问题的时候,也不遗余力。
可惜这次的“欧洲杯”他并没有分配来担任裁判。
余乐打算先挑战断桥,他在国内的最后一场比赛,在“墙”的前面就是一座断桥,他为了挑战“墙”,在这个道具狠下了一番苦功,现在正是完全掌握,状态正好的时候。
毫无疑问,必须断桥。
余乐通过U型边墙,直直来到断桥一侧的平台上,转身目测距离,然后猛的一跳。
向左转体,大于270°上桥。
成功!
双脚稳稳落在桥上,身体不摇不晃,技巧娴熟,平衡和旋转能力得到展示。
桥面的光滑和坚硬,让穿在脚底的滑雪板感觉相当不适,就像木板与钢铁撞击在一起,硬碰硬的触感,桥面的微小弧度更是加大了在上面站立的难度。
但每一个来到这个赛场的选手,最低的要求都是必须在桥上站稳,并且能够从头滑到尾。
站在桥上,并不值得称赞。
不过余乐上桥后,就挺直脊背的动作还是让裁判眼前一亮。
脊背挺直不但会显示出气质,增加好感度,也会让裁判觉得你在“桥上”比较从容。
这是高手的做派。
余乐当然不是什么高手,他只是被柴明放纵着,由着他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重心方法,从未要求过他像其他从基础训练出来的队员,进行固定姿势的平衡技巧。
余乐不需要!
过去十二年的训练,让他的身体有一套自己的平衡机制,有利于他的发挥,也只适合他。
幸运的是这个上了桥就通过脑袋顶上和脊椎一起找轴心的习惯,也特别的漂亮。
就像踩着冲浪板一样的姿态,在从容滑到桥尾时,膝盖只是一曲一绷,身体就笔直的像倒过来旋转的“竹蜻蜓”似的,倏忽间就来到了第二个桥上。
转体180!
桥上跳!
完成的轻松无比!
真正练熟了的动作,对于余乐而言,不比吃饭更难。
他对【桥上跳】这个技巧,太有信心了。
从容落在下半截桥上,余乐又再度站起来,通过头顶正中找到重心的同时,他身体的每个部件也在以脊椎为主,进行着一系列犹如精密机器一般的调整。
当他再度站直的时候,就代表他的重心已经稳了。
不过也因为他有一个往上站立的过程,因而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身体此时还在桥上,以非常快的速度滑行,一旦距离过短,余乐就无法接连做出更加复杂的动作。
下桥。
余乐只是转了一个90°,正面落地。
侧面的倒滑上桥已经展示完成,接下来就是正面的挑战。
余乐看上的是这个区域最特殊的道具。
“屋顶”。
如果一定要形容,这个“屋顶”就像华国古代的房子,三角形的屋顶,最顶端是屋脊,长度为六米。
屋脊一侧则是倾斜的角度,还雕刻有瓦片的文理。
当然这个设计并不是为了致敬华国建筑,实际上在奥国的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种瓦片似的老房子。
这个设计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不过如果只是这么一个设计,它最多就是造型奇特一点,只要选手选择从屋脊上滑过,就是最普通的平桥。
大赛组费尽心思设计的特色道具,怎么可能就是一座平桥那么简单。
首先这个“屋顶”位于深坑里,整个深度大概是一米,与平台落差是80厘米,也就说总体高度是1.80米。
“屋顶”一圈也边缘大概是30厘米的距离。
选手必须克服一定的深坑恐惧,跳到瓦片上。
对!
只能跳到瓦片上!
为了杜绝选手把屋脊当成平桥挑战,大赛组在屋脊的起跳位置上设计了一个20厘米高的椭圆形装饰品。
你要有本事从深坑30厘米外,跳出1.20米,越过椭圆形装饰物,跳上屋脊,我们无话可说,还算你牛,给你高分。
但要是不行,就乖乖走瓦片吧!
逼着选手必须选择的瓦片,显然有独特的设计,它是一个曲面的设计,两侧朝外躬出,中间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