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月球》的特效水准怎么样?”

  “还可以吧,我们花时间、精力,即便再做一次,估计也就这样了!”

  “《月球》是一部小众艺术片吗?”

  郭凡犹豫了一下:“不算小众,我们讨论的东西挺大众化的!”

  沈林也是这般回答:“我认为一部电影要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才是电影的意义。如果不考虑观众,那拍摄影片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仅仅为了个人表达,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个人更容易操作的方式,比如写小说或者写文章。因为特别是拍摄工业制作的电影,它是一个集群的创作过程。”

  “讨论的是什么?”

  “这个,你要自己看……”

  好吧,《月球》不是这么简单的,至少在《银幕》报道里提到了‘对霸权的控诉!’

  是在放映之后,《银幕》杂志专门截取了片尾的一堆工厂还有厂边飘扬的国旗……

  言之凿凿说什么看出了沈林对人权的看不惯!

  这他妈都从哪看出来的?

  ……

  先说一句,今年的戛纳引发众多讨论的电影不多。

  《卡罗尔》是一个,然后就是《月球》了……

  电影剧情很简单,与其说是科幻片,不如归类伦理片。

  一个叫林南的壮年男人,在月球采矿。

  合同期为三年,期满回国。

  他身边只有一个机器人莫斯作伴,每天的生活枯燥乏味……

  一天,偶然在月球发现了一个坏了的探测飞船,里边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经过沟通,林南发现他们都是克隆人,本尊或许曾经来过月球,或许没有来……

  为了不影响企业效益,公司造出了无数的高仿产品,输入记忆,替人类在月球上卖命。

  由于国际不允许克隆人,每一个高仿林南被激活以后,都只有三年寿命,三年之后被欺骗着销毁。

  ——在月球辐射的影响下只能活3年!

  两个克隆林南得知真相以后开始为救赎自身做出抉择,一个打算激活下一个林南,再害死他李代桃僵逃回地球。

  另一个却否定了谋杀计划,面对了自己余时不多又没有真实人生的现实,善良病弱,奄奄一息的克隆林南回到了原先出事故的舱里,要健康冷静的克隆林南替自己好好活着。

  影片结尾引起地球总部的恐慌,那个克隆林南六号已经顺利回到地球。

  《月球》,咋一看,讨论的就是人权……

  场刊评分高达3.6分!

  沈林还挺惊讶,因为《月球》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劳动的异化的故事,月球环境只是增强了故事效果。

  这玩意还能给3.6分?

  难道是赞叹3D效果?

  第七十二章 残忍吗?

  “《月球》,迷离悬疑的气氛、孤寂的太空舱生活,令人直觉联想到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塔可夫斯基的《索拉力星》,而片中人工基因复制、植入虚构记忆的桥段,更令人想起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

  ——《综艺》

  “相较于众多大而无当、堆砌华丽视效的科幻巨作,《月球》就像是一个袖珍的逸品,它没有恐怖的太空怪兽、浩大的战斗场面,仅由一人演员对着电脑与分身自言自语的戏码,便成功传达了太空冷酷异境中渺小个体所经历的存在危机、现实幻灭,并藉由资本体制和人性需求间的悖论,辩证了新兴科技如何该介入人类生活的深沉议题,沈林的演绎又让故事增加了很多看点!”

  ——《卫报》

  “《月球》,一部有着余温的冷酷电影,片中的人性很可恶,但机器人莫斯却很可爱,它的伦理规范显然更符合阿西莫夫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一切行为以保护人类为最高依归,而它在片末作出的道德抉择,比起某些冷血的资本家更有情有义,仿若其拥有一个高尚而饱满的灵魂。”

  ——《银幕》

  第二天,戛纳场刊都有报道《月球》,给的评价很一致,非常不错的电影,沈林的表演也让人耳目一新……

  最终,《月球》的媒体评分为2.7分,与李沧东的《诗》分并列第三。

  排在首位是迈克·李的《又一年》,评分3.4,唯一一部过3的作品。

  插一句,迈克·李04年的《维拉·德雷克》被戛纳拒绝,然后他去了威尼斯,斩获了金狮奖……

  《月球》不是一点毛病没有,事实上,《宇宙静悄悄》、《九霄云外》早就探讨过差不多的问题……

  《九霄云外》讲述了黑心企业在外太空矿场剥削、毒害工人,引发主角义勇反抗的故事。

  邓朝、王龙正包括特意赶来捧场的陈可欣、范小胖接连对他表示祝贺……

  陈可欣的人人影业带着《十月围城》、《神奇侠侣》来戛纳卖片子,销量还行,听说卖出了36个国家、地区的版权。

  ……

  《月球》放映之后,一堆评论发往国内,尤其是时光影讯上面,迅速掀起了讨论。

  不过讨论的话题除了沈林的表演、《月球》的剧情,克隆人啥的,还有……3D效果!

  “3D非常不错,不比《爱丽丝》差到哪!”

  “我也看了,3D效果爆赞!”

  “立体感很明显,前景的边缘分割和背景补图也特清晰,最让我惊讶的是头发的线条分割的很明显,看来沈林玩技术有一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