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要知道钢丝不是棍子,它会来回荡。
尤其是长线钢丝,回荡的力量十分诡异,难以控制方向。
有时候钢丝尾部还要加上一段橡皮筋,让它绷着,力道更难把握,演员不知道会被弹到哪里去,所以需要地下的武行拉住,进行人工控制。
也有那种不会晃动的粗钢丝,好莱坞就有,一节要一万美金,香港的武行用不起。
用武行在下面控制,女演员至少需要八名武行,男演员多的话要二十人左右。
只要让演员有一点移动,就需要许多人在下面拉钢丝,调整方位。
拍摄演员在竹尖上飞舞打斗的戏份,剧组找来了工程上用的大吊机来吊钢丝,因为人力已经做不到那种地步了。
用吊机省力是省力,不过演员离地面有五六层楼那么高,每个镜头都要吊在上面。
不仅辛苦,还有很大的危险性。
剧组每天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才能拍戏,在山沟里只有这段时间有阳光。
一天也就拍五六个小时的戏份,演员要有一个小时吊在空中,其他时间都花在解钢丝、绑钢丝和试戏上,拍不了多少镜头。
这么做不光增加演员表演的难度,对摄影师也是一个挑战。
在拍摄竹林戏的时候,摄像机跟演员的动作和高度要保持水平的位置,镜头要飘逸,不能晃动,这样才能显得诗情画意。
但演员本身在五六层楼那么高的高度,摄像机也要吊到那么高才行。
只能把摄像机固定在一个平台上,用吊机吊上去,镜头跟着演员的高度走,随风摇摆。
这么做摄像机不是人在操控,只能拍摄远景,没办法拍演员的脸部特写。
为此剧组专门建造了一座石灰平台,在平台上打上许多洞,插上竹子布置成竹林的模样,如此演员就不用被吊的那么高了。
只是,这样一来又要克服竹子的保鲜问题。
竹子一旦被从竹林里砍下来,叶子很快就会变干,变成一条细线,从林场把竹子运到拍摄现场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
拍近景的时候,竹子更要是绿油油的样子,所以只能等下雨天才能拍近景。
因为雨天砍下的竹子能够绿上半个钟头,保持新鲜。
剧组总共拍了十二天的竹林戏,让演员和工作人员苦不堪言,就这样还没有让李桉完全满意,总觉得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袁和评却觉得已经尽力了,李桉是“文人说大话”,那些想法行不通。
第五百二十六章 草根的梦想
七月中旬,一档叫做《华国之声》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在京城开始了海选。
《华国之声》由京城姗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多家音乐公司联合制作,为民间歌手提供一个展现歌唱才华的舞台。
只要你有追求音乐的梦想,就可以报名参赛,节目组不收取任何的报名费用。
慕姗姗这几个月就在忙这个事情,节目的筹备工作并不顺利。
首先是审批的问题,电视综艺节目需要通过总局的审查和批准才能制作。
国内这种大型的选秀节目还不多见,在南方的一些省市,歌唱比赛倒是时常举办,不过规模不大,也很难在电视上播出。
能在电视上播出的都是专业歌手的比赛。
在国内,流行音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被大众接受,并受到追捧。
这是指那些专业歌手,能够出音乐专辑赚钱,大红大紫,甚至是登上春晚的舞台。
民间歌手还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这群人加入不了音乐公司,只能在酒吧舞厅驻唱,或者是在街头卖唱,生活上颇为艰辛。
在大众的心目中,酒吧舞厅不是什么好去处,在那儿待着容易学坏,没有前途,不如老老实实的上学打工。
国家对这群民间歌手同样抱着不支持的态度,在酒吧舞厅唱歌过于低俗。
能在酒吧唱的歌曲,往往都带有挑逗的意味,都是情啊爱啊的,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华国之声》这档节目想让民间歌手登上电视舞台,为他们正名。
总局要考虑其中的得失,一方面用这档节目可以把这帮歌手纳入正规的管理渠道,另一方面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假如有人通过这档节目获得了成功,成了榜样,会刺激其他人参加比赛。
这意味着民间歌手的队伍会逐渐壮大,其中有辍学的学生,有不愿意工作的青年,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能通过审批,慕姗姗想了不少办法。
《华国之声》规定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以上才能报名参赛,节目以青春励志为主题,参赛者演唱的歌曲要积极向上,不能低俗颓废。
节目鼓励青年人为梦想而奋斗,但不能因此荒废学业和工作。
也就是说,这是一档充满正能量的综艺节目。
四位音乐导师不仅是学员们的音乐导师,还是人生导师。
通过两个月的审查,总局才勉强同意节目的制作,不过在播出之前要对节目内容进行重审,不允许出现低俗的镜头。
拿到节目制作许可只是第一步,还要寻找广告赞助商和播出平台。
对于这档没有先例的新节目,广告商望而却步。
慕姗姗在综艺圈子里名气不小,制作的几档节目收视率都不错,可谁没有失手的时候呢。
尤其是长线钢丝,回荡的力量十分诡异,难以控制方向。
有时候钢丝尾部还要加上一段橡皮筋,让它绷着,力道更难把握,演员不知道会被弹到哪里去,所以需要地下的武行拉住,进行人工控制。
也有那种不会晃动的粗钢丝,好莱坞就有,一节要一万美金,香港的武行用不起。
用武行在下面控制,女演员至少需要八名武行,男演员多的话要二十人左右。
只要让演员有一点移动,就需要许多人在下面拉钢丝,调整方位。
拍摄演员在竹尖上飞舞打斗的戏份,剧组找来了工程上用的大吊机来吊钢丝,因为人力已经做不到那种地步了。
用吊机省力是省力,不过演员离地面有五六层楼那么高,每个镜头都要吊在上面。
不仅辛苦,还有很大的危险性。
剧组每天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才能拍戏,在山沟里只有这段时间有阳光。
一天也就拍五六个小时的戏份,演员要有一个小时吊在空中,其他时间都花在解钢丝、绑钢丝和试戏上,拍不了多少镜头。
这么做不光增加演员表演的难度,对摄影师也是一个挑战。
在拍摄竹林戏的时候,摄像机跟演员的动作和高度要保持水平的位置,镜头要飘逸,不能晃动,这样才能显得诗情画意。
但演员本身在五六层楼那么高的高度,摄像机也要吊到那么高才行。
只能把摄像机固定在一个平台上,用吊机吊上去,镜头跟着演员的高度走,随风摇摆。
这么做摄像机不是人在操控,只能拍摄远景,没办法拍演员的脸部特写。
为此剧组专门建造了一座石灰平台,在平台上打上许多洞,插上竹子布置成竹林的模样,如此演员就不用被吊的那么高了。
只是,这样一来又要克服竹子的保鲜问题。
竹子一旦被从竹林里砍下来,叶子很快就会变干,变成一条细线,从林场把竹子运到拍摄现场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
拍近景的时候,竹子更要是绿油油的样子,所以只能等下雨天才能拍近景。
因为雨天砍下的竹子能够绿上半个钟头,保持新鲜。
剧组总共拍了十二天的竹林戏,让演员和工作人员苦不堪言,就这样还没有让李桉完全满意,总觉得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袁和评却觉得已经尽力了,李桉是“文人说大话”,那些想法行不通。
第五百二十六章 草根的梦想
七月中旬,一档叫做《华国之声》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在京城开始了海选。
《华国之声》由京城姗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多家音乐公司联合制作,为民间歌手提供一个展现歌唱才华的舞台。
只要你有追求音乐的梦想,就可以报名参赛,节目组不收取任何的报名费用。
慕姗姗这几个月就在忙这个事情,节目的筹备工作并不顺利。
首先是审批的问题,电视综艺节目需要通过总局的审查和批准才能制作。
国内这种大型的选秀节目还不多见,在南方的一些省市,歌唱比赛倒是时常举办,不过规模不大,也很难在电视上播出。
能在电视上播出的都是专业歌手的比赛。
在国内,流行音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被大众接受,并受到追捧。
这是指那些专业歌手,能够出音乐专辑赚钱,大红大紫,甚至是登上春晚的舞台。
民间歌手还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这群人加入不了音乐公司,只能在酒吧舞厅驻唱,或者是在街头卖唱,生活上颇为艰辛。
在大众的心目中,酒吧舞厅不是什么好去处,在那儿待着容易学坏,没有前途,不如老老实实的上学打工。
国家对这群民间歌手同样抱着不支持的态度,在酒吧舞厅唱歌过于低俗。
能在酒吧唱的歌曲,往往都带有挑逗的意味,都是情啊爱啊的,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华国之声》这档节目想让民间歌手登上电视舞台,为他们正名。
总局要考虑其中的得失,一方面用这档节目可以把这帮歌手纳入正规的管理渠道,另一方面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假如有人通过这档节目获得了成功,成了榜样,会刺激其他人参加比赛。
这意味着民间歌手的队伍会逐渐壮大,其中有辍学的学生,有不愿意工作的青年,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能通过审批,慕姗姗想了不少办法。
《华国之声》规定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以上才能报名参赛,节目以青春励志为主题,参赛者演唱的歌曲要积极向上,不能低俗颓废。
节目鼓励青年人为梦想而奋斗,但不能因此荒废学业和工作。
也就是说,这是一档充满正能量的综艺节目。
四位音乐导师不仅是学员们的音乐导师,还是人生导师。
通过两个月的审查,总局才勉强同意节目的制作,不过在播出之前要对节目内容进行重审,不允许出现低俗的镜头。
拿到节目制作许可只是第一步,还要寻找广告赞助商和播出平台。
对于这档没有先例的新节目,广告商望而却步。
慕姗姗在综艺圈子里名气不小,制作的几档节目收视率都不错,可谁没有失手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