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整个展厅分为瓷器、家具、工艺、油画和门窗等等。
第一天来的大多是邀请来的宾客,真正参观博物馆的人不多,众人就是走个过场,道贺一番,转个圈也就离开了。
马未都办这个博物馆一个是为了打响名号,同时收取参观门票,不是免费的。
一张门票十五块,博物馆就在琉璃厂,琉璃厂是京城古玩交易一条街,能来这儿的都是对古董或多或少感兴趣的人。
一旦这家博物馆成为了知名的旅游景点,每年的门票收入相当可观。
这些收入一部分用来维护博物馆的正常运营,一部分马未都用来继续收藏古玩。
而且,博物馆还接受社会捐赠,无论是古董形式还是金钱都可以,有了这间博物馆,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做起古董交易了。
甚至还能用博物馆的名义到全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国展览。
不一会,冯小刚过来了,他和马未都的关系不错。
《没完没了》过几天就要下档了,总票房估计在两千三百万左右,对于投资只有五百万的影片来说,这个成绩足够耀眼了。
冯小刚在一片批评声中保住了票房神话,无论媒体怎么说片子不好,票房还是坚挺的。
等影片下档后,林子轩会办场庆功宴,好好的热闹热闹。
一行人在博物馆里转了一圈,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真没什么好看的,慕姗姗因为要主持《鉴宝》节目,看了几本古玩方面的书籍,倒是有了点见识。
“时间差不多了,给老马说一声,咱们撤吧。”冯小刚提议道。
“行,天这么冷,还是回家好了。”林子轩赞同道。
他们走出博物馆,看着琉璃厂来来往往的人流,天空有点阴沉,估计会下雪。
林子轩和冯小刚告别,开车回家。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又要过年了。”慕姗姗透过车窗,看着外边的长街,感慨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实力
这段时间里,《我们俩》在影院上映了。
有了在电影节拿奖的经历,这部片子不像其他的文艺片那样在影院一周游,而是坚持放映了半个月左右,最终因为观众太少而下线,票房不足五十万。
对院线来说,这是一笔不赚钱的买卖。
影片拷贝加上人工成本,还有资源的浪费,都会被统计进去。
如果这块荧幕放映其他能吸引观众的电影,院线的收入自然就提高了,这就是资源浪费。
林子轩没料到是这种结果,他觉得票房应该能超过百万。
几年前,国内观众对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国产影片热情很高,认为这是为国争光,怎么着都要到影院看看,表示支持。
但在好莱坞大片的影响下,观众的观影兴趣发生了改变。
拿奖不再是衡量一部影片是否值得观看的重要标准。
再说,自从海外的资金进入国内的电影市场以来,经过海外电影人的运作,国内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次数越来越多。
奖项在观众心目中的含金量逐渐降低,一般的奖项引不起大家的兴趣了。
这就像是奥运会,在八十年代,运动员拿块金牌都会全国沸腾,现在就没有那么看重了。
《我们俩》遭遇这种状况,一个是本身题材的问题,还有后期的宣传没跟上,如果像《没完没了》那么大投入的宣传,票房还会高一些。
但这就没有必要了,怎么着也不会有票房奇迹出现。
这还不是网络时代,可以进行网络营销,把一部烂片都能炒作的人尽皆知。
通过观众口碑传播的效果有限,林晓玲在网络论坛上发了不少帖子,没想到适得其反,被不少论坛的管理员认为是恶意打广告。
“老哥,你那个时光论坛不行啊,一点效果都没有。”林晓玲抱怨道。
“刚开始做,不会这么快有人气,你就别忙活了,没用。”林子轩不在意道。
林子轩在公司市场部找了两个对网络感兴趣的员工建了一个电影论坛,主要是介绍国内外的影片,发布电影的最新消息,以及对正在上映的影片做出评价等等。
目前还不够正规化,正在一步步的摸索,这是为了聚拢人气,为以后建立网站做准备。
网络上那些知名的论坛每天的在线人数都超过万人,时光论坛眼下还只是一个小论坛。
之所以选这个名字,是因为在一些导演看来,电影是一种雕刻时光的艺术。
“我不甘心啊,这可是我的第一部长片,这种票房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林晓玲郁闷道。
“你别不知足了,能上映就不错了,国内每年都有一半的片子在仓库发霉呢。”林子轩淡定道,“不是把日本和东南亚的版权卖了么,总体来说还是赚钱了。”
由此可见,低成本文艺片在国内生存状况的艰难。
第六代导演总是抱怨国内的审查制度,抱怨院线不给他们上映的机会,抱怨观众不懂艺术,却没有从他们身上找原因。
就算他们的影片在院线上映,也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
大多数观众进影院是希望能得到娱乐,而不是看一场沉闷的影片,毕竟生活已经够沉闷了,没必要花钱到电影院找不自在。
只有少部分文艺青年才会追捧第六代导演的影片,说到底,他们和主流市场有偏差。
第一天来的大多是邀请来的宾客,真正参观博物馆的人不多,众人就是走个过场,道贺一番,转个圈也就离开了。
马未都办这个博物馆一个是为了打响名号,同时收取参观门票,不是免费的。
一张门票十五块,博物馆就在琉璃厂,琉璃厂是京城古玩交易一条街,能来这儿的都是对古董或多或少感兴趣的人。
一旦这家博物馆成为了知名的旅游景点,每年的门票收入相当可观。
这些收入一部分用来维护博物馆的正常运营,一部分马未都用来继续收藏古玩。
而且,博物馆还接受社会捐赠,无论是古董形式还是金钱都可以,有了这间博物馆,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做起古董交易了。
甚至还能用博物馆的名义到全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国展览。
不一会,冯小刚过来了,他和马未都的关系不错。
《没完没了》过几天就要下档了,总票房估计在两千三百万左右,对于投资只有五百万的影片来说,这个成绩足够耀眼了。
冯小刚在一片批评声中保住了票房神话,无论媒体怎么说片子不好,票房还是坚挺的。
等影片下档后,林子轩会办场庆功宴,好好的热闹热闹。
一行人在博物馆里转了一圈,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真没什么好看的,慕姗姗因为要主持《鉴宝》节目,看了几本古玩方面的书籍,倒是有了点见识。
“时间差不多了,给老马说一声,咱们撤吧。”冯小刚提议道。
“行,天这么冷,还是回家好了。”林子轩赞同道。
他们走出博物馆,看着琉璃厂来来往往的人流,天空有点阴沉,估计会下雪。
林子轩和冯小刚告别,开车回家。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又要过年了。”慕姗姗透过车窗,看着外边的长街,感慨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实力
这段时间里,《我们俩》在影院上映了。
有了在电影节拿奖的经历,这部片子不像其他的文艺片那样在影院一周游,而是坚持放映了半个月左右,最终因为观众太少而下线,票房不足五十万。
对院线来说,这是一笔不赚钱的买卖。
影片拷贝加上人工成本,还有资源的浪费,都会被统计进去。
如果这块荧幕放映其他能吸引观众的电影,院线的收入自然就提高了,这就是资源浪费。
林子轩没料到是这种结果,他觉得票房应该能超过百万。
几年前,国内观众对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国产影片热情很高,认为这是为国争光,怎么着都要到影院看看,表示支持。
但在好莱坞大片的影响下,观众的观影兴趣发生了改变。
拿奖不再是衡量一部影片是否值得观看的重要标准。
再说,自从海外的资金进入国内的电影市场以来,经过海外电影人的运作,国内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次数越来越多。
奖项在观众心目中的含金量逐渐降低,一般的奖项引不起大家的兴趣了。
这就像是奥运会,在八十年代,运动员拿块金牌都会全国沸腾,现在就没有那么看重了。
《我们俩》遭遇这种状况,一个是本身题材的问题,还有后期的宣传没跟上,如果像《没完没了》那么大投入的宣传,票房还会高一些。
但这就没有必要了,怎么着也不会有票房奇迹出现。
这还不是网络时代,可以进行网络营销,把一部烂片都能炒作的人尽皆知。
通过观众口碑传播的效果有限,林晓玲在网络论坛上发了不少帖子,没想到适得其反,被不少论坛的管理员认为是恶意打广告。
“老哥,你那个时光论坛不行啊,一点效果都没有。”林晓玲抱怨道。
“刚开始做,不会这么快有人气,你就别忙活了,没用。”林子轩不在意道。
林子轩在公司市场部找了两个对网络感兴趣的员工建了一个电影论坛,主要是介绍国内外的影片,发布电影的最新消息,以及对正在上映的影片做出评价等等。
目前还不够正规化,正在一步步的摸索,这是为了聚拢人气,为以后建立网站做准备。
网络上那些知名的论坛每天的在线人数都超过万人,时光论坛眼下还只是一个小论坛。
之所以选这个名字,是因为在一些导演看来,电影是一种雕刻时光的艺术。
“我不甘心啊,这可是我的第一部长片,这种票房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林晓玲郁闷道。
“你别不知足了,能上映就不错了,国内每年都有一半的片子在仓库发霉呢。”林子轩淡定道,“不是把日本和东南亚的版权卖了么,总体来说还是赚钱了。”
由此可见,低成本文艺片在国内生存状况的艰难。
第六代导演总是抱怨国内的审查制度,抱怨院线不给他们上映的机会,抱怨观众不懂艺术,却没有从他们身上找原因。
就算他们的影片在院线上映,也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
大多数观众进影院是希望能得到娱乐,而不是看一场沉闷的影片,毕竟生活已经够沉闷了,没必要花钱到电影院找不自在。
只有少部分文艺青年才会追捧第六代导演的影片,说到底,他们和主流市场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