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是占了剧本的便宜,拍了三部同类型的片子,大家就给我贴了个标签,觉得我就是这样了。”冯小刚无奈道,“我也能拍其他的片子,这都是没准的事儿。”

  等林子轩写完《小城之春》的初稿,冯小刚就拿走了。

  过了几天,冯小刚把稿子还给了林子轩,一脸严肃的表情。

  “我琢磨了好几天,这片子我拍不了。”冯小刚认真地说道,“勉强的话,也能拍,可拍不出里面的味道来,要么就等几年,等过了四十岁,多拍几部片子再说。”

  看起来这只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故事,但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就有了不一样的意味。

  在冯小刚看来,这个剧本太文雅,太克制,尺度不好把握,尤其是其中的男女感情,只要稍微过火,就破坏了整体的氛围。

  光看剧本就能感受到那种细致入微的情感纠葛,无法诉说的落寞情怀。

  “拍这部戏的导演,一定要冷静,细腻,但又不能像是旁观者一样冷漠,要能融入进去。”冯小刚分析道,“这需要有阅历,还要有丰富的拍片经验。”

  “冯哥,你觉得国内那个导演能拍?”林子轩询问道。

  “张艺谋要是拿出拍《活着》的那种状态,应该没问题,他现在的状态就不好说了。”冯小刚评价道,“姜文也不行,姜文能放,不能收,他心里有股气,克制不了,等他把心里的那口气磨平了,就能拍这种不动声色的片子了。”

  两人聊了聊国内有名的导演,从第四代到第五代,还有刚刚活跃起来的第六代。

  “还有一个导演,不过他现在没办法拍戏。”冯小刚指出道,“就是上次被罚十年不能从事导演工作的田状状,他的风格倒是合适,可惜了。”

  由于拍摄的电影违规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田状状受到了总局最为严厉的处罚。

  他现在虽然不能拍片,但还在京城电影制片厂工作,帮助一些年轻人走上导演之路。

  林子轩不急着找《小城之春》的导演,他先让公司的编剧把剧本补充完善,交给陈道明等人,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出演。

  《卧虎藏龙》的前传拍完后,后传到明年才会开机。

  后传主要讲玉娇龙儿子的故事,李慕白和俞秀莲已经成为江湖上的传说,不需要出场。

  俞飞鸿打算前往美国继续学业,在她离开之前接到了林子轩送来的剧本。

  她看了《小城之春》的剧本后犹豫起来,对于剧本里少妇周玉纹这个角色,她极为喜欢。

  周玉纹年轻美貌,生活在如死水一般的小城里,和丈夫没有感情,每日里只能孤芳自赏。

  面对旧日的情人,她曾犹豫挣扎过,想要得到爱情和自由,却最终选择了留守在丈夫身边,把爱情埋在了心底。

  这个人物很矛盾,也很自然,这部片子很考验演员的演技,有大量的内心戏。

  如何通过对白和动作把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还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非常有挑战性。

  一个演员很难碰到一个这么内心丰富的角色,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这么一来,俞飞鸿倒是不急着离开国内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解读

  在国内,科班出身的演员偏爱出演文艺片,他们在艺术院校里接受的教育,每天学习和揣摩的都是世界各国的经典文艺电影。

  文艺至上的思想已经扎根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陈道明和王志文都是科班出身,一个是戏剧学院,一个是电影学院。

  两人对于这个剧本的感触很深,不光是剧中人物情感的纠葛,还有萦绕其间的那份情怀。

  对他们来说,《小城之春》更像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追忆,那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时代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一去不返了。

  故事的时间设定在抗战结束,国破山河在,百废待兴。

  然而,战争摧毁的不仅是小城,还有人心。

  在这座封闭的小城里,旧的东西毁掉了,却舍不得丢弃,还想着能修补起来,对新事物有憧憬和希望,可又下定不了决心,前路未卜,惶恐不安。

  这恐怕是那个年代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的想法。

  在人物设定上,戴礼言是旧式文人,对家族和传统念念不忘,活在回忆之中。

  仆人老黄是传统道德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安守仆人的本分,兢兢业业。

  青年医生章志忱到过大城市,学习西医,向往西方文化。

  周玉纹是受过新文化教育的女性,同时也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

  妹妹戴秀出身传统家庭却积极接受西方思想,是一位乐观的进步青年。

  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把五个人联系在一起,展现了那个时代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死寂的小城代表着传统文化,外边的世界代表着现代文明,两者在这个波澜不惊的故事里碰撞在了一起,没有大时代的激动人心,只有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

  每个故事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至于《小城之春》,有人觉得是一首对传统文化的挽歌,有人认为是一段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还有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三角恋爱。

  文艺电影往往是开放的,能够提供多种可能性,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