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94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这句话就像是点睛之笔,一下子击中了观众的内心,过去这一年的记忆涌上心头,有快乐,有伤心,有错过,有留恋,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过去的时光只能怀念,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这是王钟军第一次看《甲方乙方》,他看的很认真,在脑海里不停地思索和比较着,和国外的电影比较,和国内大导演的片子比较。

  他学的是传媒,能看出这部片子和其他片子的不同来。

  没有故作高深的镜头语言,有说教但在观众可接受的范围,看完后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贴近生活,不装模作样。

  自从接到《甲方乙方》的宣传工作后,王钟军就对国内的影视行业做了研究。

  “小磊,你觉得这片子怎么样?”王钟军发问道。

  “挺有意思的,不过总觉得太随意了,就是几个段子凑出来的故事,一点都不像是正经的电影,看着有趣,可没什么太深的感触,不像是那些文艺片。”王钟磊思考道。

  “你懂什么,能把一部电影拍的有趣就很了不起,你看现在国内的电影有几部有趣的。”王钟军评论道,“咱们是做生意的,有趣的电影才能赚钱。”

  “二哥,你是决定要和他们一起干了?”王钟磊询问道。

  “就怕他们不带咱们,看样子他们也不缺资金,等机会吧,你以后多和他们接触,走得近点,就算是不合作也没坏处。”王钟军叮嘱道。

  王钟军看着前面不远处,林子轩正在和韩三平握手。

  他很清楚,自己离这个圈子还有一段距离,他还需要一个彻底融入进去的机会。

  电影放完,林子轩把韩三平送走,和其他人打了招呼,和慕姗姗一起到另一间放映厅里,在那里林晓玲陪着父母看电影。

  林伯清和郑秀莲不习惯和一堆明星坐在一块,就选择了另一间放映厅。

  “老哥,这片子不错,大家看的都挺高兴的,爸妈也说好看,一定会票房大卖,你们公司要发财了。”一见面,林晓玲快速地说道。

  “行,就冲你这句话,过年给你发红包。”林子轩保证道。

  “你都是大老板了,低于一百可不行啊。”林晓玲玩笑道。

  “真是个贪心的丫头,你获奖了也没见分我一点。”林子轩无语道。

  林晓玲拍摄的短片《姐姐》获得了华国第一届电视纪录片协会大奖,获大奖的不只她这一部,还有其他九部纪录片。

  这十部华国的电视纪录片明年将有机会被送到国际纪录片协会参加展映活动。

  对于还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晓玲同学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荣誉。

  林子轩陪着林伯清和郑秀莲,慕姗姗拉着李虹,林晓玲走在一边。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走出了电影院。

  和他们一起出来的还有刚刚看完电影的观众,从这些人的议论中听得出对《甲方乙方》的看法不错,大家都很喜欢,没听到差评。

  口碑应该没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票房成绩了。

  林子轩望着夜色中的京城,再看看身旁的家人,想起了电影中的那句话。

  1994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时候

  或许是今年确实没有太出色的国产电影上映,也或许被好莱坞大片刺激到了,记者们原本以为国产电影会陷入低谷,没想到在年底的时候有了个小惊喜。

  《甲方乙方》看起来至少是不乏味,还有不少的亮点。

  尤其是在京城,葛优重新回到《编辑部的故事》的状态,表演松弛,带着点蔫坏。

  还是熟悉的葛优,还是熟悉的京味。

  相对于当初出演《编辑部的故事》,这回的葛优收放自如,举重若轻,这和他在《活着》中扮演富贵这个角色有极大的关系。

  可以说,三十五岁前后是葛优的一个高峰期。

  记者们对这部喜剧片大多抱着宽容的心态,并没有拿艺术电影的标准来衡量一部娱乐片,不过也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结构太散,更像是几部小品串联而成。

  或者说,太不像大家平常看的电影了,有点糊弄事。

  相对于记者的挑剔,观众的口碑相当好,他们看电影不会费心的考虑结构怎么样,有没有艺术性,他们觉得有意思就行。

  《甲方乙方》比其他国产电影有意思,就值得他们向亲戚朋友推荐了。

  电影里的不少台词在街头逐渐流行起来,所以说,电影票房不是记者和艺术家说了算,观众有自己的标准,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周一上午,林子轩到华影公司打听电影票房的统计结果。

  这时候票房统计还是人工来做,不是电脑,各家电影院会把每一部电影的票房上报,再由华影公司进行整合统计,由此来判断一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票房差的片子会减少排片量,票房好的片子会增加放映的场次。

  票房关系到华影公司的收益,一般来说,他们不会特意针对某部片子,没有人会和利益过不去,只是有些情况不可避免。

  比如主旋律电影就算是票房再差也要放映一个月的时间,不能提前下档。

  还有在京城的话,京影厂的电影会得到特殊照顾,在其他城市就不一定了,各地的电影放映公司有自主排片的权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