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他说的是好梦公司准备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这部片子和《顽主》的题材类似。
说的是四个年轻人,都是自由职业者,整天无所事事。
有天他们突发奇想,准备开办一个“好梦一日游”的业务,承诺帮助人们过上梦想中的生活,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顾客找上门来,想实现他们的梦想。
有大款想过穷日子,有普通人想成为将军,有大明星想做回平常人……
似乎每个人都不满足于现状,都想尝试过上另一种生活。
这就是林子轩打算拍摄的喜剧电影,叫做《甲方乙方》。
这个套路和《顽主》是一样的,不过《顽主》偏向于写实和讽刺,《甲方乙方》更讲究调侃和荒诞,更为喜剧化,在讽刺的力度上削弱不少。
这是担心审查的问题,林子轩不希望好梦公司的第一部电影出现意外。
《顽主》当时的票房成绩不错,说明年轻观众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这给了他们信心,相信《甲方乙方》也应该能够赚到钱。
“我就不参与了,手头还有个片子要拍呢。”米佳山婉拒道,“对了,你们准备和京城哪家电影厂合作?”
米佳山这么问很正常。
作为一家小型的影视公司,只能策划和制作电影,不能出品和发行电影。
这些权利掌握在国有电影制片厂的手里,一部电影要有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厂标才能获得在影院放映和在市场上流通的资质。
厂标就是电影开头的那个标志,某某电影制片厂。
这个厂标可以花钱买,也可以和国有电影制片厂合作得到,前提是你的电影能通过审查。
在这个时期,民营影视公司想要发展只有和国有电影制片厂合作。
“米哥怎么问起这个了?”林子轩好奇道。
“我有个朋友,今年要调往京城电影制片厂当副厂长,你们要是和京影厂合作的话可以去找他。”米佳山解释道,“他叫韩三平,原来是巴影厂的副厂长,国立和他熟悉,他刚到京影厂,需要一部好片子打开局面。”
韩三平是巴蜀人,大学毕业进入巴影厂,从照明工做起,做过场记和副导演,后来成为巴影厂的副厂长,分管电影创作和音像方面。
米佳山和韩三平的关系很好。
他们不仅都在巴影厂工作,在1983年,两人一起到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班学习。
这个导演系进修班适合有一定电影工作经验的人员,其实就是个短期培训班。
两人算是同事和同学,还合作拍摄过几部电影,关系不同一般。
韩三平能从一个照明工成为巴影厂的副厂长,说明这人的能力很强,可他还能调到京城来,成为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关系很硬。
外地干部想要调到京城很难,京城电影制片厂是华国电影行业的龙头企业,能调到这个单位当副厂长更难。
林子轩挂了和米佳山的电话,给张国立打了过去,问了问这件事。
“韩厂长,我熟悉啊,以前给他做过副导演,他应该快来京城了。”张国立回答道。
张国立以前在巴影厂的时候,和米佳山、韩三平都很熟。
三人没事就一起到茶馆喝茶闲聊,那时候他们还是无名之辈,一个小演员,一个美工,一个副导演,一起谈电影,聊人生。
后来,米佳山和韩三平去电影学院进修,说好了回来大家一起拍戏。
也的确如此,随后他们拍了几部电影,张国立既是演员,也是副导演。
就这样,张国立成为西南第一小生,米佳山从美工变成了导演,韩三平走上了仕途,成为巴影厂的副厂长。
到了现在,张国立在京城闯出了名堂,米佳山成了知名导演,韩三平调到了京城。
“米哥说他调任京影厂的副厂长了,咱们正要和京影厂合作拍部电影,有空认识一下呗。”林子轩说明道。
其实,林子轩在京影厂有门路,拍《大撒把》的时候认识了几个领导,有了上次的良好合作,这次的问题不大。
不过多认识个人没坏处,听米佳山的意思,韩三平也需要尽快开展工作。
“小事情,等他到京城的时候咱们聚一聚,三平这人挺有意思。”张国立应允道。
第二百零五章 就等着这一天了
过年期间,华国电视台在非黄金档播出了一部来自韩国的电视剧,叫做《嫉妒》。
这是华国从韩国引进的第一部电视剧。
林子轩偶然看到,觉得挺意外,他向华国电视台里的熟人打听了一下。
这部叫做《嫉妒》的电视剧是华国和韩国在1992年建交后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在韩国播出的时候创造了收视率纪录,这才被引进到华国来。
正如华国的《渴望》被输送到其他国家一样,在韩国,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剧集。
林子轩问了一下收视率,华国电视台的人苦笑不已。
华国电视台的高层原本对这部剧抱有不小的期望,毕竟《嫉妒》在韩国确实很受欢迎,这又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任务。
台里虽然没有放到黄金档播出,却也非常重视,结果《嫉妒》在华国播出后却反响平平。
这部剧看名字就知道是讲述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青春剧集,男女双方因为顾虑和误会而波折不断,最终误会消除,两人走到了一起。
说的是四个年轻人,都是自由职业者,整天无所事事。
有天他们突发奇想,准备开办一个“好梦一日游”的业务,承诺帮助人们过上梦想中的生活,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顾客找上门来,想实现他们的梦想。
有大款想过穷日子,有普通人想成为将军,有大明星想做回平常人……
似乎每个人都不满足于现状,都想尝试过上另一种生活。
这就是林子轩打算拍摄的喜剧电影,叫做《甲方乙方》。
这个套路和《顽主》是一样的,不过《顽主》偏向于写实和讽刺,《甲方乙方》更讲究调侃和荒诞,更为喜剧化,在讽刺的力度上削弱不少。
这是担心审查的问题,林子轩不希望好梦公司的第一部电影出现意外。
《顽主》当时的票房成绩不错,说明年轻观众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这给了他们信心,相信《甲方乙方》也应该能够赚到钱。
“我就不参与了,手头还有个片子要拍呢。”米佳山婉拒道,“对了,你们准备和京城哪家电影厂合作?”
米佳山这么问很正常。
作为一家小型的影视公司,只能策划和制作电影,不能出品和发行电影。
这些权利掌握在国有电影制片厂的手里,一部电影要有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厂标才能获得在影院放映和在市场上流通的资质。
厂标就是电影开头的那个标志,某某电影制片厂。
这个厂标可以花钱买,也可以和国有电影制片厂合作得到,前提是你的电影能通过审查。
在这个时期,民营影视公司想要发展只有和国有电影制片厂合作。
“米哥怎么问起这个了?”林子轩好奇道。
“我有个朋友,今年要调往京城电影制片厂当副厂长,你们要是和京影厂合作的话可以去找他。”米佳山解释道,“他叫韩三平,原来是巴影厂的副厂长,国立和他熟悉,他刚到京影厂,需要一部好片子打开局面。”
韩三平是巴蜀人,大学毕业进入巴影厂,从照明工做起,做过场记和副导演,后来成为巴影厂的副厂长,分管电影创作和音像方面。
米佳山和韩三平的关系很好。
他们不仅都在巴影厂工作,在1983年,两人一起到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班学习。
这个导演系进修班适合有一定电影工作经验的人员,其实就是个短期培训班。
两人算是同事和同学,还合作拍摄过几部电影,关系不同一般。
韩三平能从一个照明工成为巴影厂的副厂长,说明这人的能力很强,可他还能调到京城来,成为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关系很硬。
外地干部想要调到京城很难,京城电影制片厂是华国电影行业的龙头企业,能调到这个单位当副厂长更难。
林子轩挂了和米佳山的电话,给张国立打了过去,问了问这件事。
“韩厂长,我熟悉啊,以前给他做过副导演,他应该快来京城了。”张国立回答道。
张国立以前在巴影厂的时候,和米佳山、韩三平都很熟。
三人没事就一起到茶馆喝茶闲聊,那时候他们还是无名之辈,一个小演员,一个美工,一个副导演,一起谈电影,聊人生。
后来,米佳山和韩三平去电影学院进修,说好了回来大家一起拍戏。
也的确如此,随后他们拍了几部电影,张国立既是演员,也是副导演。
就这样,张国立成为西南第一小生,米佳山从美工变成了导演,韩三平走上了仕途,成为巴影厂的副厂长。
到了现在,张国立在京城闯出了名堂,米佳山成了知名导演,韩三平调到了京城。
“米哥说他调任京影厂的副厂长了,咱们正要和京影厂合作拍部电影,有空认识一下呗。”林子轩说明道。
其实,林子轩在京影厂有门路,拍《大撒把》的时候认识了几个领导,有了上次的良好合作,这次的问题不大。
不过多认识个人没坏处,听米佳山的意思,韩三平也需要尽快开展工作。
“小事情,等他到京城的时候咱们聚一聚,三平这人挺有意思。”张国立应允道。
第二百零五章 就等着这一天了
过年期间,华国电视台在非黄金档播出了一部来自韩国的电视剧,叫做《嫉妒》。
这是华国从韩国引进的第一部电视剧。
林子轩偶然看到,觉得挺意外,他向华国电视台里的熟人打听了一下。
这部叫做《嫉妒》的电视剧是华国和韩国在1992年建交后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在韩国播出的时候创造了收视率纪录,这才被引进到华国来。
正如华国的《渴望》被输送到其他国家一样,在韩国,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剧集。
林子轩问了一下收视率,华国电视台的人苦笑不已。
华国电视台的高层原本对这部剧抱有不小的期望,毕竟《嫉妒》在韩国确实很受欢迎,这又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任务。
台里虽然没有放到黄金档播出,却也非常重视,结果《嫉妒》在华国播出后却反响平平。
这部剧看名字就知道是讲述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青春剧集,男女双方因为顾虑和误会而波折不断,最终误会消除,两人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