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特点不是指丑角,而是指有喜剧表演天赋,演喜剧就要放得开,不端着,只有真正放下身段的演员,才能演好喜剧。

  有了空政中心的配合,这是林子轩做制片人以来,最轻松的一次。

  他当然明白空政中心的打算,情景喜剧能拍续集,空政中心显然有下一次单干的想法,国有的电视制作单位需要有能盈利的电视剧。

  如果《炊事班的故事》获得成功,也是一项荣誉,在部队上,荣誉更为重要。

  林子轩对此表示理解,他更为看重的是和空政中心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要拍摄军旅题材的影视剧就更容易合作了。

  作为一家小型的影视公司,在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和国有单位保持好关系非常重要。

  回到公司,林子轩把合同放好,招聘来的小姑娘很有眼色的给林董事长倒了一杯茶。

  林董事长很有老板派头的让小姑娘出去,自己坐在老板椅上,拿起桌面上的报纸翻看,他在上面看到了这一届华国电视金莺奖的消息。

  这一届金莺奖于10月16日在津门举行,艺术中心由赵宝刚带队,那部《女人不是月亮》获得了最佳电视剧奖。

  没有意外的话,明年的金莺奖《京城人在纽约》会是大赢家。

  只是这些事情和林子轩的关系不大了,他已经离开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战场。

  第一百九十章 签售会

  11月7日,礼拜天,林子轩和慕姗姗一起来到京城的新华书店。

  他们不是来买书,而是参加出版社举办的一场签名售书的活动,如果是一位写严肃文学的作家,很少举行此类活动。

  在华国,购买严肃文学书籍的读者不多,签名售书起不到应有的宣传作用。

  畅销书作家则不同,他们往往具有不小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一定的读者群体,如此才能吸引读者前来买书。

  这种签售活动也是这两年才在华国兴起,影视明星成为其中的主力军。

  相对于《活着》这本小说出版的难产,慕姗姗的新书要顺利的多。

  这类回忆性质的畅销书不需要太高深的文采,也不用费心的琢磨情节,只要平铺直叙就好,写的越平实,读者越欢迎。

  慕姗姗七月份开始写书,九月份交稿,出版社十月份印刷发行,十月下旬就在全国各地销售,一路畅通,极其顺利。

  一个是这本书的题材没问题,还有就是相关文化出版部门的配合。

  慕致远的女儿出书,谁要是从中阻拦,那是自找没趣,就算是官场上和慕致远不对付的人,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做文章,手段太低级。

  为了不惹出麻烦,在交稿之前,慕姗姗还是把书稿给华国电视台的高层看过。

  书里有牵涉到华国电视台的地方,不过内容不多。

  比如林子轩在纽约销售华国的电视剧,还提到在美国建立电视台等等。

  一年过去了,华国电视台在海外的第一家电视台美洲东方卫视在1993年10月28日正式开播,覆盖范围整个北美地区。

  这个电视台能实时的转播华国电视台的节目,还能在美国制作节目,面向北美地区的华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宣传阵地。

  这一切正是因为林子轩当初发回国内的一份工作总结,要让华国的声音传遍北美。

  当然,就算没有林子轩,这类在海外的电视台迟早也会建立。

  如果林子轩和慕姗姗接受了安排,现在就应该在美国的芝加哥工作,那会是另一种人生。

  慕姗姗在书里提到了那次艰难的选择,毕竟如今还有不少人想到美国过上美好的生活。

  华国电视台的高层觉得没问题,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美洲东方卫视即将开播,正需要宣传,通过慕姗姗写出来,也能让国内读者知道在美国宣传的不易。

  这是华国电视台的一项业绩,没什么不能说的。

  这家在东北春城的出版社对书稿极为满意,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幕后故事。

  畅销书往往具有时效性。

  这本书主打的是慕姗姗华国电视台主持人的身份,以及《京城人在纽约》的影响力。

  发行的时间越晚,《京城人在纽约》的影响就越低,除非是等到明年十月份的金莺奖,这部电视剧获得大奖的时候,才会出现反弹。

  无论是慕姗姗还是出版社都不可能等上一年的时间。

  林子轩看过样书,里面有不少他们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照片,这是慕姗姗精挑细选后提供给出版社的,每一张都具有纪念意义。

  由于有了这些照片,增加了书籍的印刷成本,定价是十五块钱,略显贵了点。

  出版社第一批印了五万册,看看市场反应,结果反馈回来的销售数据非常好。

  这毕竟是第一位华国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出书,还牵扯到热播的电视剧,读者都很有兴趣,看了后能了解在美国的生活常识。

  通过这部《我在美国的180天》,读者看到了慕姗姗的另一面,她的感情生活和工作态度,她不仅是个主持人,还拍摄了纪录片,非常认真努力。

  其中,林子轩写的序言受到青年男女的热捧,就像是看一部青春爱情小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