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吃完晚饭,陈秀雅陪着父亲回家,王桥和杜建国回校园去找留守在校园陪女朋友的情种赵波。

  雀湖景色依然美丽,但是王桥心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作为山大学子,能够完全融入到这个环境。现在作为山大毕业生,犹如隔着玻璃看着校园,看得清楚。无法融入。

  杜建国留在省城工作,与王桥相比,工作环境改变不明显,重回山大反而没有太多感慨。

  赵波的录相室依然大门紧闭,往日热闹的枪炮声音停歇了,显得冷冷清清。

  王桥写了一张纸条,塞到门缝上。

  王桥和杜建国绕着雀湖转了一圈才离开校园,在校园大门,杜建国道:“我要回去弄一篇比较急的稿子。晚上就不陪你了。明天中午我们去尝一家特色餐厅,味道霸道。”

  王桥道:“我今天住华荣小区,正好顺路,我陪你一起走过去。”与艾敏和平散伙以后。他不愿意在老味道土菜馆留宿,决定住在华荣小区大姐的家。

  山大距离日报社和华荣小区都不太远,两人一路步行。聊着在新工作岗位遇到的事情。杜建国听到王桥提着小喇叭指挥强制进场的事,道:“我觉得不太对味。明明垃圾场周边村民都反对垃圾进场,说明垃圾场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就应该停下来,而不是动用警力强制进场。”

  王桥诧异地看了杜建国一眼,道:“县城每天都要产生垃圾,垃圾场停下来,又没有替代品,城里的垃圾怎么办?未必就堆在大街上。”

  杜建国道:“修垃圾第一步就是征得当地村民同意,你们从第一步就做错了。错了就应该改正,而不是强迫村民接受。”

  王桥道:“这是理想主义的说法。我不讲大道理,只讲现实问题。第一点,城里垃圾必须要找地方处理,不放在甲地就要放到乙地,现实情况是不管是甲地和乙地都不愿意垃圾场放在自己身旁,这是人的本性;第二点,垃圾场是建委修的,交给我们城管委管理,作为新任的城管委副主任,我的职责就是组织人员将垃圾收集起来,运送到垃圾处理场处置;第三点,村民把路堵了,我能怎么办?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把垃圾运进去。把垃圾运进垃圾场,这才是我的职责。”

  杜建国道:“你个人是没有问题,但是整个运作机制出了问题。修建垃圾场应该尽量满足村民的要求,依法行政。”

  王桥道:“不谈这些抽象的理论。我问你一个具体问题,按照建设部的部颁标准,垃圾场的搬迁要求是夏季主导风向五百米内要逐步搬迁,如果恰好有一个五百零五米的,搬还是不搬?从实情来说,如果五百米会受到影响,五百零五米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五百零五米搬了,五百零十米、五百零十五米难道不应该搬迁?如此一来就永无尽头。”

  杜建国道:“建设部制定五百米的规定就是错的!”

  王桥道:“就算建设部制定的规定是错的,我们一线人员在建设部标准没有修改之前必须执行部颁标准。”

  杜建国坚持道:“我们要以人为本,垃圾场周边村民不应该因为垃圾场的修建而影响生活,这是对为政者基本的要求。”

  王桥感觉和杜建国的思路是在两条轨道上跑,道:“打住,不讨论这个话题,我们讲点毕业后的风花雪月事。”

  两人毕业以后,因为工作单位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觉悄然地发生变化。

  一路聊着离别以来发生的事情,二十来分钟后来到山南日报大楼前。

  杜建国指着大楼道:“大楼十六层是领导层,他们在十六层上指挥大楼所有人员,影响全省舆论,很牛吧。我的理想是在四十岁的时候从现在的三楼上升到十六楼。蛮哥,你的理想是什么?”

  王桥遥望着与山南日报相距不远的省委大楼,想象着前女友晏琳行走于其间的场景,道:“我的理想很简单,从哪里摔下去就从哪里爬起来。十年之后,我要在省委大楼有一席之地。”

  杜建国道:“十年回省委,难度太高,蛮哥是不是有了门路?”

  王桥道:“没有半点门路,就是给自己定一个或许不切实际的目标,取其上得其中。”

  夏风吹来,让两人脸上都感到一阵清凉。两个初出校园的年青人沉浸在如夕阳一般金黄色的理想之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桥的思绪很快从金黄色的风景中跳出来,道:“就此分手吧。你和陈秀雅能走到一起不容易,好好珍惜。平时多关心青皮,他这一年的日子不好过,关键时得拉他一把。”

  杜建国诧异地道:“蛮哥怎么有些伤感,这不象是你的作风。”

  送走了杜建国,王桥来到李家。

  姐姐王晓仍然住在李家。无论从现实还是从感情角度,王桥来到山南省城,都要到李家去拜访其长辈。

  李仁德很欢迎孙子的有出息的舅舅,在客厅里泡了茶,陪着王桥聊天。

  聊了一会闲话,王桥道:“李叔,我这次分配全靠姑爷帮忙,如果不是他给丁原打了电话,我肯定有点麻烦。”

  李仁德道:“你是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就算老丁不帮忙,也差不到哪里。”

  王桥道:“我现在了解到,昌东县这些年分去的选调生都没有职务,我是唯一的例外。”

  李仁德惊讶地道:“昌东安排得也太差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