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8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这样生而不愿意教养,不愿意为孩子付出哪怕一点基础教育费用的父母,以莫少珩的性子,恐怕会劝他们,养不起就别生,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私欲的。

  对于父母将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莫少珩是有些不耻的。

  但毕竟是别人家的事,他手也不可能伸那么长。

  但,近日在街上,他看到了很多已经报了名的孩子,快快乐乐的背上了父母给他们买的小书包。

  以及……一群用羡慕地眼神,看着这一幕的其他孩子。

  他们甚至都不敢看太久,因为他们还得回家帮父母做事情。

  那羡慕的眼神,莫少珩见着的时候,实在难以从脑子中抹去,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莫少珩说道,“百姓似乎并没有完全看懂义务教育法的条例。”

  “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剥夺孩子上学受教育的权力。”

  “这是我朝赋予北凉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不应也不该被任何人侵害。”

  “所以,臣恳请陛下,派凉京衙门的小吏,挨家挨户去还没有报名的百姓家,提醒和督促这些为人父母者,让他们送孩子上学,履行作为父母的职责。”

  “若依旧还有不尊法者。”

  莫少珩抬头,“法不严则无以服众,臣请圣人治他们生而不教之罪。”

  枉为人父母

  金殿之上,落针可闻。

  当初立下义务教育法,众人是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觉得北凉的孩子全都上学多美好啊。

  所以才同意了莫少珩那句,义务教育是每个北凉人的权力,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能剥夺属于北凉人的基本权。

  但他们心里也清楚,不可能完全达到的。

  但现在……

  莫少珩要用此法治人的罪。

  人家自家的孩子,不让上学,还有罪了?这时脑子清醒了一点,倒是觉得那条浪漫主义的法条,似乎的确有一些问题了。

  但……它现在的确是北凉律啊,除非废除,不然……没人反驳得了莫少珩,反驳莫少珩,就是在反驳北凉律。

  义务教育法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就废法条?他们自己打自己的脸?让天下人都看看他们脸能肿成什么样。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咳。”有人站了出来,“世子,话虽如此,但百姓也有百姓的苦衷,也许别人真就没钱买学习用具呢?也不能……也不能……”

  莫少珩头都不抬,“管我何事,律法如此。”

  气得一群人,脑门青筋都冒了出来。

  哪有……哪有如此罔顾事实的。

  当初立法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莫少珩道,“养不起就少生点,生了就要负责,孩子无辜。”

  气得一群人嘴角直抽。

  这个莫少珩,无理取闹起来,好想让人打他一顿。

  亏得现在是在金殿上,不然真有人得动手。

  莫少珩也是一叹,百姓舍不得给孩子花教育的钱,这是其中一部分父母,但也的确有些家庭,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事实。

  莫少珩说道,“臣有一法,可解此困。”

  众人:“……”

  莫少珩继续道,“我北凉既然要推行义务教育,让我北凉文教领先诸国,震慑天下,也当拿出态度和行动来。”

  “臣希望朝廷能为义务教育,专门设立一个贫困家庭助学贷·款。”

  “也就是说,由朝廷以极低的利息放款给这些供不起学生上学的百姓,帮学生购买纸笔课本。”

  “这笔钱,可规定一个合理的期限,让百姓偿还。”

  “如此,百姓便没有理由再不让孩子上学。”

  “若还是不让,这样的父母当得上一个生而不教的罪名,用法治他们,不冤。”

  有人正要说话,朝廷也没啥钱啊。

  莫少珩继续道,“可先在凉京试行,凉京是北凉最富裕的都城,相信给学生买不起纸笔课本的百姓也只是少数,只着眼于凉京这一城,朝廷这点钱还是不缺的。”

  “等朝廷以后富裕了,再在各地试行此法也不迟。”

  “而且将钱借与百姓,还有少量利息,朝廷也不亏,总比放在银库里面,生锈发霉要好。”

  古代就是有一个特别严重的情况,钱的流通非常的呆滞,让商业一片死气沉沉。

  只有让钱流通起来,才会产生gdp才会产生效益。

  众人:“……”

  连朝廷没钱这个借口,都被莫少珩堵住了。

  而且,这个助学贷·款,感觉还有点意思。

  若不是情况特殊,他们都在以为,莫少珩在给朝廷出赚钱的方法。

  当然,就这么轻易的说服众臣,还没这么简单。

  还得打一阵子嘴·炮。

  莫少珩又开始说第二件事情。

  莫少珩道,“禀圣人,臣近日去了东市,因为有东唐商人的到来,市场颇为繁荣。”

  “今年,我北凉的丝绸当也有一点产量了。”

  “臣建议,向诸国和外域商人打开市集,为以后做准备。”

  打开市集的好处,南离的离都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离都以前也和凉京差不多,没什么活力,更别说什么商业气氛了。

  但现在,诸国和外域商人入驻,带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丝绸,留下了大量的白银黄金。

  离都几年之间,变得繁华,天下有目可睹。

  现在,凉京只是对东唐开放了市集,外域的商人也仅有几个,而且这些外域商人还是用曲线的方式进来的,他们是用的东唐商人的身份,取得了东唐文书。

  不得不说,外域的商人为了做生意,手段也挺厉害。

  莫少珩提出这个方案,一是深知闭关锁国的危害,二是,北凉想要发展商业,想要拥有繁荣之景,诸国商人必不可少,三,当然是为了卖他的纸张书籍笔。

  朝上众人商议了起来。

  南离离都之繁荣景象,他们以前可是酸了好久,求而不得都快成心病了。

  现在,他们今年养的蚕,的确不少。

  一只蚕能下数百的卵,专心育种的话,增长得十分迅捷,不然南离也不可能几年之间就有那么多丝绸卖出去。

  不过,北凉养的蚕数量还是太少,毕竟织出一匹丝绸,都得抽几筐子蚕茧才行。

  有南离开放市场,获取繁荣的前车之鉴,这一项反而容易通过。

  当然开放市场的弊端也十分明显,要是他国商人向北凉倾注低价商品,会打压北凉此行业的发展。

  但这种情况和现代又不同,因为……古代的跨国交易,最大的费用在……运输上。

  想要倾倒低价商品,不太可能。

  所以除非是独一无二,压倒性的商品,还真影响不到本国的市场。

  不过,为了防备,莫少珩希望圣人派遣使臣前往诸国,争取一下互市。

  北凉开放都城,争取一下诸国的一个小城的市场,这等好事,相信也能让不少诸国动心。

  众人:“……”

  北凉竟然要走向诸国了,对于以前封闭的北凉来说,感觉是十分不同的。

  到时候,凉京诸国商人云集,那样的热闹和繁华,是难以想象的。

  的确会和以往不同,莫少珩走的路子,和以前只重视本国农业生产的路子是有些不同的。

  他重农业的同时,也重商业。

  甚至可以说,他更重商业,为何?

  北凉的地理环境和天气,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平白变出耕地和水源来。

  哪怕是运河修好了,北凉水源大增,的确是千秋之事,但……也仅仅是对运河沿途的百姓来说。

  他也不可能在北凉境内,将运河修个十横八纵来。

  理论上,这样的确能解决北凉的水源问题了,但这么多运河,哪怕在现代都不可能完成得了。

  对于北凉,修一条运河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还是在情况特殊的时候,才有机会修建的这条运河。

  所以,北凉之路,在保证自身农业的同时,发展商业。

  而商业,只有与诸国互市,才能真正地让北凉成为商业重国。

  莫少珩时不时结合北凉的情况说上一句互市的好处,他这是站在无数先辈的肩膀上,用上帝的视觉俯瞰,所以很多观点,自然能让重臣耳目一新。

  用新思维轰·炸了一番金殿后,莫少珩跑路了,和诸国打交道的后续,就交给朝堂上的这些大人了,他现在忙着赚钱还债,朝廷是他的大债主。

  接下来每次上朝,就是关于义务教育的事情了,天天和一群人打嘴仗,欢快得很。

  众人:“……”

  愣是将金殿变成了菜市场。

  莫少珩还有理得很,每每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让人气得牙痒痒,还拿他没办法。

  最终,众人还是没脸这么快就修改法条。

  按照莫少珩所言,开始在凉京推行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