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如果齐卫东一直在平德县的黑市小打小闹,还真没啥是齐小叔不能帮助解决的——随着秩序慢慢归正,哪怕只是主管农业的革委会副主任,在农业大县里说话还是有份量的。
偏偏齐卫东太看好平安庄的粉条儿,想出了运到地区卖的昏招,运输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等齐卫东报出了齐小叔的名号,人货倒是都没问题,却被齐小叔发现他倒卖粉条的事儿。
以往齐小叔对齐卫东黑市倒卖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却把眼睛盯到了粉条上。
人家是主管农业的副主任,太知道红薯这东西存储不易,也知道对农民来说红薯得顶半年粮,更知道为了支援南方灾区,全平德县的粮站,粮仓里剩下的大半都是红薯。
要命的是齐小叔抓了这么多年的农业,对天时很有经验,与夏菊花等人一样,对开春后的农业生产不报太大的希望。
所以粮仓里的红薯对于平德县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知道有生产队可以大批量生产粉条,齐小叔能放过齐卫东才是笑话。
齐小叔不是没想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让平安庄的人替县里所有粮站加工粉条,可齐卫东的话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齐卫东是这么说的:“叔,我知道你是想给县里人留点儿救命粮,可你这么想,革委会别的领导,都跟你的想法一样吗?”
夏菊花听到这里,对齐卫东的怨气消失了。不得不说,齐卫东想把粮食留在平德或是承平地区的想法,打动了夏菊花。
以她上辈子知道的情况,开春后整个承平地区都会糟遇旱灾(原谅夏菊花吧,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想到关心的只有她自己接触得到的地方),而前一年这个地区,把收获后能运走的粮食,都用来支援受灾的南方了。
粮仓里剩下的,只有不便运输储存的红薯。一旦县革委会其他领导知道,平安庄可以大批量把红薯制做成便于储存的粉条,会不会有人为了自己的政绩,或是投上级所好,把粉条也运往灾区,没人能保证。
并不是夏菊花自私,不愿意支援灾区。你让一个明明知道自己马上没饭吃的人,把自己嘴里的救命粮拿出来送给别人,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无关自私,只为生存。
“那你叔是怎么说的?”夏菊花有些无力的问齐卫东。
齐卫东的声音不大:“第二批红薯,就是我叔通过关系,搞到的一个公社粮站的红薯。他想让平安庄把平德县所有公社粮站的红薯,都漏成粉条。”
“不怕让别的县领导知道?”
“那些人天天想着怎么搞政绩,没啥人关心粮站的事儿。他们只有需要粮食的时候,才会给粮站开个会。平时除了我叔,没人去粮站检查粮食存储的是不是安全。”齐卫东说起这个也替自己小叔不值,表情里头跟夏菊花一样愤慨。
“小齐,你叔想过没有,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马上会有社员家里断粮。到那时,粮站是不是得往出拿救济粮?如果粮站拿出的不是红薯而是粉条,这事儿还能瞒得住吗?”夏菊花都不敢想,当人们发现粮站里红薯变成粉条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
齐卫东冷笑起来:“婶,你真当那些人……你不知道每年粮站收了红薯之后,能送到酒厂的连一半都不到。剩下的,给市民们分配的又是不到一半,每年开春都得烂一大批。去年因为粮仓不能空了,他们连该给市民的那份红薯都没分配,要不黑市里能有卖红薯的?”
“到时候总不能拿堆烂红薯当成救济粮发给大家吧?所以只要能拿得东西给大家吃,他们才不管给大家吃的是什么。”
呵呵,夏菊花这辈子头一次希望春风快点儿吹来吧,包产到户也快点儿实行吧,免得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竟然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被如此糟蹋。
可平安庄生产队自己的产能太有限了。别说再来十几二十万斤红薯,就算是再来五万,怕是就有人摞挑子不干了。
所以夏菊花虽然很佩服齐小叔有勇气与担当,但是不得不说:“小齐,平安庄的人,真的干不动了。”
大家都太累了,如果不是知道这一点儿,夏菊花为啥非得带着妇女们来逛县城,为的还不是让大家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她本人又没有啥急需的东西要买。
“夏队长是吧?”夏菊花的话音刚落,从里屋突然走出一个跟她年纪差不多的中年人,一身整洁的中山装,三七分的发型,配上国字脸上炯炯有神的双眼,很象上辈子夏菊花在电视里看过的一个小品演员。
这样的人一看就是正面形象,夏菊花第一时间猜出了他的身份。不过她没有主动打招呼,而是看向齐卫东。
齐卫东的头快低到胸口了,听到出现人的咳嗽声,才抬起头来,小声给夏菊花介绍:“夏队长,这就是我小叔,咱们县革委会的齐副主任。”
“你不用说我的职务,”齐小叔不耐烦的冲齐卫东说了一句,眼睛一直盯着夏菊花:“夏队长,你们生产队解决了红薯储存的难题,给县各级粮站打开了全新的思路,感谢你呀。”
领导说话就是上高度呀,夏菊花连连摆手:“齐主任,我们也是被逼的没办法,要不谁不想大冬天的多歇两天。”
齐小叔没因夏菊花不上道表现出不悦:“不管咋说,至少你们平安庄生产队的红薯能保住,社员手里多点儿能吃的东西,就给县里解决了一个生产队的负担。所以我还是要感谢你们的。”
偏偏齐卫东太看好平安庄的粉条儿,想出了运到地区卖的昏招,运输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等齐卫东报出了齐小叔的名号,人货倒是都没问题,却被齐小叔发现他倒卖粉条的事儿。
以往齐小叔对齐卫东黑市倒卖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却把眼睛盯到了粉条上。
人家是主管农业的副主任,太知道红薯这东西存储不易,也知道对农民来说红薯得顶半年粮,更知道为了支援南方灾区,全平德县的粮站,粮仓里剩下的大半都是红薯。
要命的是齐小叔抓了这么多年的农业,对天时很有经验,与夏菊花等人一样,对开春后的农业生产不报太大的希望。
所以粮仓里的红薯对于平德县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知道有生产队可以大批量生产粉条,齐小叔能放过齐卫东才是笑话。
齐小叔不是没想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让平安庄的人替县里所有粮站加工粉条,可齐卫东的话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齐卫东是这么说的:“叔,我知道你是想给县里人留点儿救命粮,可你这么想,革委会别的领导,都跟你的想法一样吗?”
夏菊花听到这里,对齐卫东的怨气消失了。不得不说,齐卫东想把粮食留在平德或是承平地区的想法,打动了夏菊花。
以她上辈子知道的情况,开春后整个承平地区都会糟遇旱灾(原谅夏菊花吧,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想到关心的只有她自己接触得到的地方),而前一年这个地区,把收获后能运走的粮食,都用来支援受灾的南方了。
粮仓里剩下的,只有不便运输储存的红薯。一旦县革委会其他领导知道,平安庄可以大批量把红薯制做成便于储存的粉条,会不会有人为了自己的政绩,或是投上级所好,把粉条也运往灾区,没人能保证。
并不是夏菊花自私,不愿意支援灾区。你让一个明明知道自己马上没饭吃的人,把自己嘴里的救命粮拿出来送给别人,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无关自私,只为生存。
“那你叔是怎么说的?”夏菊花有些无力的问齐卫东。
齐卫东的声音不大:“第二批红薯,就是我叔通过关系,搞到的一个公社粮站的红薯。他想让平安庄把平德县所有公社粮站的红薯,都漏成粉条。”
“不怕让别的县领导知道?”
“那些人天天想着怎么搞政绩,没啥人关心粮站的事儿。他们只有需要粮食的时候,才会给粮站开个会。平时除了我叔,没人去粮站检查粮食存储的是不是安全。”齐卫东说起这个也替自己小叔不值,表情里头跟夏菊花一样愤慨。
“小齐,你叔想过没有,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马上会有社员家里断粮。到那时,粮站是不是得往出拿救济粮?如果粮站拿出的不是红薯而是粉条,这事儿还能瞒得住吗?”夏菊花都不敢想,当人们发现粮站里红薯变成粉条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
齐卫东冷笑起来:“婶,你真当那些人……你不知道每年粮站收了红薯之后,能送到酒厂的连一半都不到。剩下的,给市民们分配的又是不到一半,每年开春都得烂一大批。去年因为粮仓不能空了,他们连该给市民的那份红薯都没分配,要不黑市里能有卖红薯的?”
“到时候总不能拿堆烂红薯当成救济粮发给大家吧?所以只要能拿得东西给大家吃,他们才不管给大家吃的是什么。”
呵呵,夏菊花这辈子头一次希望春风快点儿吹来吧,包产到户也快点儿实行吧,免得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竟然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被如此糟蹋。
可平安庄生产队自己的产能太有限了。别说再来十几二十万斤红薯,就算是再来五万,怕是就有人摞挑子不干了。
所以夏菊花虽然很佩服齐小叔有勇气与担当,但是不得不说:“小齐,平安庄的人,真的干不动了。”
大家都太累了,如果不是知道这一点儿,夏菊花为啥非得带着妇女们来逛县城,为的还不是让大家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她本人又没有啥急需的东西要买。
“夏队长是吧?”夏菊花的话音刚落,从里屋突然走出一个跟她年纪差不多的中年人,一身整洁的中山装,三七分的发型,配上国字脸上炯炯有神的双眼,很象上辈子夏菊花在电视里看过的一个小品演员。
这样的人一看就是正面形象,夏菊花第一时间猜出了他的身份。不过她没有主动打招呼,而是看向齐卫东。
齐卫东的头快低到胸口了,听到出现人的咳嗽声,才抬起头来,小声给夏菊花介绍:“夏队长,这就是我小叔,咱们县革委会的齐副主任。”
“你不用说我的职务,”齐小叔不耐烦的冲齐卫东说了一句,眼睛一直盯着夏菊花:“夏队长,你们生产队解决了红薯储存的难题,给县各级粮站打开了全新的思路,感谢你呀。”
领导说话就是上高度呀,夏菊花连连摆手:“齐主任,我们也是被逼的没办法,要不谁不想大冬天的多歇两天。”
齐小叔没因夏菊花不上道表现出不悦:“不管咋说,至少你们平安庄生产队的红薯能保住,社员手里多点儿能吃的东西,就给县里解决了一个生产队的负担。所以我还是要感谢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