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他环顾四周,平静道:“三殿下,大隋律法最高,是也不是?”
李白麟眯起双眼,吐出四个字来:“自然是的。”
“有罪之人,便该受到应有的惩戒。”宁奕望着应天府的府主朱候,挑眉说道:“你们不仅仅违了书院老祖宗的千年教训,百年清律,也违了大隋的律法,应天府、嵩阳书院、岳麓书院,一座都跑不了。”
小雨巷的那一日。
教宗陈懿临行之前,就在金甲侍卫带走执法司少司首布儒之时,曾经与宁奕在一起并肩而立,苏牧就在他们的身旁。
“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引子……”陈懿曾经如此说道,他临行之前,拍了拍宁奕的肩膀。
拍肩膀的那一刻,有那么一段话,无声的落在宁奕的耳中。
“宁奕先生,您似乎并不喜欢应天府……若有一天,推倒应天府就只差最后一把力……请相信陈懿,若是您站出来,那么便不会再有任何的阻力,而这一天并不会来的太晚。”
宁奕记下了这句话。
所以这个时候,他站了出来,看起来孤零零而可笑,他的对面,是大隋皇城的三皇子,两个人隔着一截距离,李白麟站在青山府邸残碎的石柱之上,宁奕站在青山山门之下,并没有谁比谁要高出一头,视线很微妙也很巧合的撞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有人才后知后觉,蜀山的小师叔,似乎与大隋的三皇子有旧。
而且看起来并不是一段友好的过往。
藏拙多年的李白麟,这一次来到天都,图穷匕见,已经不再掩盖自己的雄心壮志,在天都皇城内,游走多处说服大量的幕客加入自己的阵营,为了不久之后的“狩猎日”,也为了那位父亲的重视,煞费苦心。
西境已无更多事端,但可惜的是,蜀山紫山两座圣山巍峨不动,并没有被李白麟所拉拢,也没有展示出足够友好的态度,从宁奕在天都受到的对待其实就可见一斑,若是李白麟真的与蜀山交好,那么在宁奕初入天都最艰难的时刻,将不会只有教宗这么一个朋友。
站在青山下的宁奕,面色平静,无悲也无喜。
即便没有听到教宗陈懿的那一句话,他仍然会选择站出来,即便自己的表态,现在看来,并不算如何重要,甚至有些可笑。
“所以……”
李白麟的声音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他面无表情,一字一句道:“宁奕,你是要决意与本殿作对了,是么?”
第131章 第二道诏令
宁奕看着李白麟那张生得姣好却又不失英气的面容,无须藏拙扮丑,撤去了所有的伪装之后,李白麟的脸上仍然有着一抹苍白,但已经与以前那副世人盛传的“酒色之徒”形象,完全不一样了。
他的面容上,因常年思虑而气血不好,眉宇间带着隐约可见的骄傲和高人一等……的确如此,若是生来坐在这个位子上,就不应该生出众生平等的念头来。
但是现在,只论现在。
他并没有比宁奕高出一头。
李白麟不带丝毫语气色彩,所问宁奕的那个问题,宁奕并没有直接回答。
他没有说“是”或者“不是”。
宁奕只是平淡说了两个字。
“不敢。”
不敢并不意味着不能,而事实上宁奕站在青山山下,站在李白麟的对面,就意味着这一件“不敢”的事情,他就这么去做了。
李白麟神情之中并没有任何的轻蔑和低视,而是缓缓聚出一抹凝重。
他与宁奕的两次交锋,都没有占到便宜。
他本不想再生事端。
而事到如今,他想要吞下书院这块东境西境都“垂涎欲滴”的肥肉,宁奕竟然也要站出来,告诉自己,他不答应。
能在天都活下来的,没有人是傻子。
没有人不知道,“大隋三皇子”这个名号,意味着什么,背后的西境,又意味着什么,他李白麟已经将空出来的三司职位,一半都握在了手上。
那么宁奕敢跳出来……
李白麟沉声道:“凭什么?”
宁奕凭什么?三座书院的事情,要继续追究或者不追究,凭什么取决于他?
宁奕仍然没有回答李白麟的问题。
站在青山下的少年,有些沉默木讷起来,宁奕可以不同意,白鹿洞书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同意,但是又有什么人?就算是苏幕遮的表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徒劳而无功的。
宁奕在思考。
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自己站出来了,事已至此,他要怎么做?拎着刀把应天府府主杀了?还是把书院的香火断绝了?他什么都做不到。
但此时此刻,宁奕并不在思考这根问题。
而是另外一个问题。
天都里的风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酝酿的?
这个忽然飘入脑海里的问题答案……宁奕并不知道。
但从他看到李白麟出现在青山府邸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了一点,书院的斗争是必然的结果,恐怕从红符街的那一天前,就已经开始了,那么真正的起因是什么呢?
是青君得罪了陈懿吗?
是自己在红符街递出的那一剑吗?
是管青屏去了那家牛肉锅子的老店铺,与自己相见吗?
不,这些都太小了,小的像是一阵微风,但是吹动了蝴蝶的走向。
李白麟眯起双眼,吐出四个字来:“自然是的。”
“有罪之人,便该受到应有的惩戒。”宁奕望着应天府的府主朱候,挑眉说道:“你们不仅仅违了书院老祖宗的千年教训,百年清律,也违了大隋的律法,应天府、嵩阳书院、岳麓书院,一座都跑不了。”
小雨巷的那一日。
教宗陈懿临行之前,就在金甲侍卫带走执法司少司首布儒之时,曾经与宁奕在一起并肩而立,苏牧就在他们的身旁。
“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引子……”陈懿曾经如此说道,他临行之前,拍了拍宁奕的肩膀。
拍肩膀的那一刻,有那么一段话,无声的落在宁奕的耳中。
“宁奕先生,您似乎并不喜欢应天府……若有一天,推倒应天府就只差最后一把力……请相信陈懿,若是您站出来,那么便不会再有任何的阻力,而这一天并不会来的太晚。”
宁奕记下了这句话。
所以这个时候,他站了出来,看起来孤零零而可笑,他的对面,是大隋皇城的三皇子,两个人隔着一截距离,李白麟站在青山府邸残碎的石柱之上,宁奕站在青山山门之下,并没有谁比谁要高出一头,视线很微妙也很巧合的撞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有人才后知后觉,蜀山的小师叔,似乎与大隋的三皇子有旧。
而且看起来并不是一段友好的过往。
藏拙多年的李白麟,这一次来到天都,图穷匕见,已经不再掩盖自己的雄心壮志,在天都皇城内,游走多处说服大量的幕客加入自己的阵营,为了不久之后的“狩猎日”,也为了那位父亲的重视,煞费苦心。
西境已无更多事端,但可惜的是,蜀山紫山两座圣山巍峨不动,并没有被李白麟所拉拢,也没有展示出足够友好的态度,从宁奕在天都受到的对待其实就可见一斑,若是李白麟真的与蜀山交好,那么在宁奕初入天都最艰难的时刻,将不会只有教宗这么一个朋友。
站在青山下的宁奕,面色平静,无悲也无喜。
即便没有听到教宗陈懿的那一句话,他仍然会选择站出来,即便自己的表态,现在看来,并不算如何重要,甚至有些可笑。
“所以……”
李白麟的声音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他面无表情,一字一句道:“宁奕,你是要决意与本殿作对了,是么?”
第131章 第二道诏令
宁奕看着李白麟那张生得姣好却又不失英气的面容,无须藏拙扮丑,撤去了所有的伪装之后,李白麟的脸上仍然有着一抹苍白,但已经与以前那副世人盛传的“酒色之徒”形象,完全不一样了。
他的面容上,因常年思虑而气血不好,眉宇间带着隐约可见的骄傲和高人一等……的确如此,若是生来坐在这个位子上,就不应该生出众生平等的念头来。
但是现在,只论现在。
他并没有比宁奕高出一头。
李白麟不带丝毫语气色彩,所问宁奕的那个问题,宁奕并没有直接回答。
他没有说“是”或者“不是”。
宁奕只是平淡说了两个字。
“不敢。”
不敢并不意味着不能,而事实上宁奕站在青山山下,站在李白麟的对面,就意味着这一件“不敢”的事情,他就这么去做了。
李白麟神情之中并没有任何的轻蔑和低视,而是缓缓聚出一抹凝重。
他与宁奕的两次交锋,都没有占到便宜。
他本不想再生事端。
而事到如今,他想要吞下书院这块东境西境都“垂涎欲滴”的肥肉,宁奕竟然也要站出来,告诉自己,他不答应。
能在天都活下来的,没有人是傻子。
没有人不知道,“大隋三皇子”这个名号,意味着什么,背后的西境,又意味着什么,他李白麟已经将空出来的三司职位,一半都握在了手上。
那么宁奕敢跳出来……
李白麟沉声道:“凭什么?”
宁奕凭什么?三座书院的事情,要继续追究或者不追究,凭什么取决于他?
宁奕仍然没有回答李白麟的问题。
站在青山下的少年,有些沉默木讷起来,宁奕可以不同意,白鹿洞书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同意,但是又有什么人?就算是苏幕遮的表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徒劳而无功的。
宁奕在思考。
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自己站出来了,事已至此,他要怎么做?拎着刀把应天府府主杀了?还是把书院的香火断绝了?他什么都做不到。
但此时此刻,宁奕并不在思考这根问题。
而是另外一个问题。
天都里的风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酝酿的?
这个忽然飘入脑海里的问题答案……宁奕并不知道。
但从他看到李白麟出现在青山府邸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了一点,书院的斗争是必然的结果,恐怕从红符街的那一天前,就已经开始了,那么真正的起因是什么呢?
是青君得罪了陈懿吗?
是自己在红符街递出的那一剑吗?
是管青屏去了那家牛肉锅子的老店铺,与自己相见吗?
不,这些都太小了,小的像是一阵微风,但是吹动了蝴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