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喟然叹息着点头同意:“可。”虽说已经身在含元殿,冕服也穿上了,通天冠也戴上了,可谓冠冕堂皇,可毕竟离登上宝座还有最后一步,尚差不到两刻时,就堂下这几位,惹恼了他们,真能把自己的大事给搞坏了,不同意不行啊。
只见杨国忠又取出了第三本诏令,太子展开看时,眼皮子不禁狂跳。
这是议罪的诏令,议的是嫡长子广平王的罪,罪名是窥伺大宝、行刺重臣。
虽说元凶唐淞元、刘骆谷和李庭坚已死,虽说知情者冯不七和魏八风没有救活,虽说程三收狱后死咬牙关就是不认,但还有一个程元振。
起初,程元振在刘玄机的刑罚下同样表现得很是硬气,哪怕搬来老虎凳,他也坚决不松口,但在洛君指名薛定图负责审讯后,程元振没有撑过一个时辰。
程元振的供词表明,广平王虽然没有明说刺杀顾佐,但“给姓顾的一点教训”、“孤不想再见到此人”之类几乎明示的话语却没少说,为了相助唐淞元,他还提供了那句诗。
至于勾连刘骆谷和李庭坚,程元振坚决否认出自广平王的授意,他认为这是唐淞元自行其是,目的应该是救出被大理寺收押的安庆宗。
至此,案情应当是水落石出了,虽然“孤证不立”,但立还是不立,实质还是看六位顾命大臣的意思。就连太子党的中坚李辅国和元载二人,都以为事实很清楚,证据和条理性完全自洽,无可辩驳。
罪名既然认定,如何定罪,就需要太子定夺了,这是顾佐的意思:是谁的人就由谁解决。
这个问题当然要解决,太子明白,这或许就是拦在他登基之前的最后一道障碍了。
沉吟片刻,太子问:“顾先生是什么意思?”
高力士道:“太师之意,毕竟是殿下之子,无论如何要替殿下考虑,此乃国之体面,因此,殿下说怎么惩处,便怎么惩处。”
太子叹了口气,广平王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啊,虎毒尚且不食子,况为人乎?最理想的处置办法,就是削职去爵,让那逆子向顾先生赔礼道歉。等将来顾先生气消了,再慢慢加回来就是,这个儿子,他还是很看重的。
但……既然事涉大政,也就说不得了!这个逆子,背着自己干下如许勾当,窥伺大宝之说,其实并不一定就冤屈了他!
“褫夺王爵,贬为庶人……”说到这里,见高力士、杨国忠和陈玄礼等人都在皱眉,于是又顿了顿,咬着牙加了一句:“废除修为!”
这句话说完,太子继续察言观色,如果这几人依旧不满意,说不得也只能一杯毒酒了。
却见六人尽皆叩首,齐道:“遵旨!”太子终于松了口气。
杨国忠道:“尚有一事,太师询问,沈妃应当如何处置?”
太子问:“此事当不牵连沈妃吧?”
杨国忠道:“殿下误会了,沈妃乃太师师姐,太师想要保全沈妃,他建议,沈妃可与广平王和离,请殿下做主。”
元载建议:“沈妃贤孝,和离之后,也当由朝廷奉养,可封夫人。”
太子点头:“那就赐爵……越国夫人。”
一旁的起居郎下笔如飞,太子则询问六位顾命:“卿等还有本章么?”
众人皆答“无”,于是李辅国起身高呼:“迎太子入宣政殿,受百官朝拜!”
太子终于把心放下了,晕晕乎乎被六顾命拥入宣政殿。他一屁股落在宝座之上,望着殿中由顾佐领衔叩拜的文武百官,以及延伸至殿外的数百名京师八品以上官吏,只觉犹如身在梦中,腿肚子都在隐隐发颤。
“孤……终于是朕了!”
正月二十八日夜,子时,太子李亨于宣政殿即皇帝之位,改元至德。
第九十四章 我投
洛君和鲁班、尹书三人宣诏组加紧赶路,距离潼关不远时,天象大变,天空上翻腾着漆黑的乌云,乌云中电闪雷鸣,望之可怖。
鲁班指着前方道:“看!”
一条漏斗状的乌云自上方旋转而下,慢慢接地,搅起泥土纷飞。
鲁班和尹书都没见过,两人齐声惊呼:“又有人飞升?”
洛君是岭南长大的,见过这种景象,道:“这是龙吸水,我也是头一回在内陆腹地看到,这就吸的不是水了,吸的是土。”
忽然间,天上又陆续探下六股龙卷风,狂风大作,景象震悚,连洛君都满脸凝重,向着外侧多绕了几十里,躲过了这群龙卷风。
眼见前方就要进谷,从谷口里面忽然狂奔出一彪军马,人人衣甲歪斜,个个狼奔豕突,一望而知是支败兵。
洛君等三人心中一紧,截住领兵的逃将,略一打听情形便大叫糟糕——潼关失守了。
再问详情,却是边令诚抵达潼关监军后,日夜勒索不休——天子让他去向叛军索取报效,他哪里敢去,只能加倍盘剥封常清和高仙芝。
封、高二人竭尽所能,依旧满足不了边令诚的要求,边令诚干脆将盘剥对象扩展到中下层军将,按照品阶收钱,五品以上每人十万钱、六品校尉每人五万钱、七品都尉每人两万钱,八品一万、九品五千。
军将们要奋死守卫潼关,还要掏空家底向天子报效,这种事情谁干?很多都头、队正都付不出这笔钱,被边令诚下令关押。
只见杨国忠又取出了第三本诏令,太子展开看时,眼皮子不禁狂跳。
这是议罪的诏令,议的是嫡长子广平王的罪,罪名是窥伺大宝、行刺重臣。
虽说元凶唐淞元、刘骆谷和李庭坚已死,虽说知情者冯不七和魏八风没有救活,虽说程三收狱后死咬牙关就是不认,但还有一个程元振。
起初,程元振在刘玄机的刑罚下同样表现得很是硬气,哪怕搬来老虎凳,他也坚决不松口,但在洛君指名薛定图负责审讯后,程元振没有撑过一个时辰。
程元振的供词表明,广平王虽然没有明说刺杀顾佐,但“给姓顾的一点教训”、“孤不想再见到此人”之类几乎明示的话语却没少说,为了相助唐淞元,他还提供了那句诗。
至于勾连刘骆谷和李庭坚,程元振坚决否认出自广平王的授意,他认为这是唐淞元自行其是,目的应该是救出被大理寺收押的安庆宗。
至此,案情应当是水落石出了,虽然“孤证不立”,但立还是不立,实质还是看六位顾命大臣的意思。就连太子党的中坚李辅国和元载二人,都以为事实很清楚,证据和条理性完全自洽,无可辩驳。
罪名既然认定,如何定罪,就需要太子定夺了,这是顾佐的意思:是谁的人就由谁解决。
这个问题当然要解决,太子明白,这或许就是拦在他登基之前的最后一道障碍了。
沉吟片刻,太子问:“顾先生是什么意思?”
高力士道:“太师之意,毕竟是殿下之子,无论如何要替殿下考虑,此乃国之体面,因此,殿下说怎么惩处,便怎么惩处。”
太子叹了口气,广平王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啊,虎毒尚且不食子,况为人乎?最理想的处置办法,就是削职去爵,让那逆子向顾先生赔礼道歉。等将来顾先生气消了,再慢慢加回来就是,这个儿子,他还是很看重的。
但……既然事涉大政,也就说不得了!这个逆子,背着自己干下如许勾当,窥伺大宝之说,其实并不一定就冤屈了他!
“褫夺王爵,贬为庶人……”说到这里,见高力士、杨国忠和陈玄礼等人都在皱眉,于是又顿了顿,咬着牙加了一句:“废除修为!”
这句话说完,太子继续察言观色,如果这几人依旧不满意,说不得也只能一杯毒酒了。
却见六人尽皆叩首,齐道:“遵旨!”太子终于松了口气。
杨国忠道:“尚有一事,太师询问,沈妃应当如何处置?”
太子问:“此事当不牵连沈妃吧?”
杨国忠道:“殿下误会了,沈妃乃太师师姐,太师想要保全沈妃,他建议,沈妃可与广平王和离,请殿下做主。”
元载建议:“沈妃贤孝,和离之后,也当由朝廷奉养,可封夫人。”
太子点头:“那就赐爵……越国夫人。”
一旁的起居郎下笔如飞,太子则询问六位顾命:“卿等还有本章么?”
众人皆答“无”,于是李辅国起身高呼:“迎太子入宣政殿,受百官朝拜!”
太子终于把心放下了,晕晕乎乎被六顾命拥入宣政殿。他一屁股落在宝座之上,望着殿中由顾佐领衔叩拜的文武百官,以及延伸至殿外的数百名京师八品以上官吏,只觉犹如身在梦中,腿肚子都在隐隐发颤。
“孤……终于是朕了!”
正月二十八日夜,子时,太子李亨于宣政殿即皇帝之位,改元至德。
第九十四章 我投
洛君和鲁班、尹书三人宣诏组加紧赶路,距离潼关不远时,天象大变,天空上翻腾着漆黑的乌云,乌云中电闪雷鸣,望之可怖。
鲁班指着前方道:“看!”
一条漏斗状的乌云自上方旋转而下,慢慢接地,搅起泥土纷飞。
鲁班和尹书都没见过,两人齐声惊呼:“又有人飞升?”
洛君是岭南长大的,见过这种景象,道:“这是龙吸水,我也是头一回在内陆腹地看到,这就吸的不是水了,吸的是土。”
忽然间,天上又陆续探下六股龙卷风,狂风大作,景象震悚,连洛君都满脸凝重,向着外侧多绕了几十里,躲过了这群龙卷风。
眼见前方就要进谷,从谷口里面忽然狂奔出一彪军马,人人衣甲歪斜,个个狼奔豕突,一望而知是支败兵。
洛君等三人心中一紧,截住领兵的逃将,略一打听情形便大叫糟糕——潼关失守了。
再问详情,却是边令诚抵达潼关监军后,日夜勒索不休——天子让他去向叛军索取报效,他哪里敢去,只能加倍盘剥封常清和高仙芝。
封、高二人竭尽所能,依旧满足不了边令诚的要求,边令诚干脆将盘剥对象扩展到中下层军将,按照品阶收钱,五品以上每人十万钱、六品校尉每人五万钱、七品都尉每人两万钱,八品一万、九品五千。
军将们要奋死守卫潼关,还要掏空家底向天子报效,这种事情谁干?很多都头、队正都付不出这笔钱,被边令诚下令关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