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战争场面挺大的,各种战火纷飞,车子炸了,胳膊断了,各种爆炸大特写,士兵中弹喷血的大特写。
都是些无意义的大场面,除了热闹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了。
霸道总裁黄小明在战场中还有时间缓慢思索、神伤、思念妻子,到最后好不容易逃到壕沟里,还对一同生还的佟大伟说:我还有一个东西没拿(和宋慧桥的结婚照)。
然后他回司令部,拿着那照片流泪感伤几句,什么蕴芬,在战争中我心里一直想着你,想着你在草地上赤脚跳舞云云。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演李煜呢,前一秒还要装腔作势地发号施令兄弟情怀,下一秒就来诗朗诵思念娇妻。
前面离开司令部时看到了照片不带只带日记,后两分钟就说,啊!我还有更重要的照片没拿。
这个情节本身没问题,帼军里一边打仗一边关心自家花园院子的大有人在,临死前一边哭鼻子一边给光头和自己老婆同时写信抒发情感更是普遍。
不过黄小明演的确实矫情的不能再矫情了。
最后个人升华,阳光从天窗洒下来,在画面中央,黄小明就正正中中地走到阳光下,沐浴在阳光下,死也要死在阳光下。
太多这种无意义的矫情镜头了,就差在旁边写个提示,告诉观众,我安排的镜头多么多么巧妙,你们快来夸我了。
不过,李谦虽然不关心这片子,可前两天喷了吴雨森一道,还是免不了被问及。
李谦也就随便说两句,“其实,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哪怕中规中矩的按照平常商业片或者文艺片任一方向的套路去拍,都能拍的挺好,可惜想的太多也没想明白。
战争与爱情?生存与饥饿?这些都有,可又都不是,其实导演并不懂战争的含义,挂在预告里的‘与其把生命交给战争,不如献给爱情’这句话,相比于那个时代,显得太轻飘、太渺小了。”
也没多说什么,有些话也不好说,反正也懒得搭理吴雨森这个扑街货了。
……
看到李谦这话的吴宇森当然很生气了,这是直接否定了《太平轮》的主题和内核。
不过,电影票房惨败至此,吴宇森也没有心气还去和李谦互怼了。
面对记者,吴雨森只是说观众对好的文艺片缺乏耐心,又表示因为故事线比较多,需要大量的前期铺垫,相信观众看完第二部后会有好的评价。
电影票房失败了,就标榜自己是文艺片,说观众不懂欣赏,老套路了。
《一九四二》那会,马小刚就骂过不懂欣赏的观众了。
为自己找到了借口的吴雨森心情好点了,开始吐槽投资方,说原本只是想拍一个2D的爱情史诗,也没想过分成上下集,是投资方要求拍成3D,分成上下两部,这样可以多卖点票房的。
好家伙,直接把队友给卖了。
然后紧接着网上传出了吴雨森带病拍摄,而且因为身体原因,电影后期投资方派人插手了,很多地方被更改过。
黄忠军他们这些投资方也捏着鼻子认了,开始派出水军给吴雨森洗白白,挽回点票房。
还别说,把锅丢给投资方,引来了一部分观众的同情,票房还有点小幅度的上涨。
不过,并没有什么大用,别说大卖了,连《匆匆那年》的脚步都跟不上。
……
李谦也继续投入到了电影的宣传当中了,接受下采访,去电影院和观众见见面,重复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
南下到了金陵,金陵艺术学院邀请了李谦去和学生们见一面。
一开始李谦还有点奇怪,金陵艺术学院主要的专业是美术方面的,哪怕音乐、舞蹈、播音、这几个专业都比影视专业强,邀请他干嘛。
不过管他呢,邀请了李谦就去呗,也是个挺有名的学校了。
而且吧,学生们还是比较单纯的。
一开始,就有个女生一脸向往地问李谦,世界上真有电影里这种几十年不相见,却能时时刻刻把对方装在心里的爱情吗。
他们也不谈什么大道理,更多的是关心电影里的剧情和细节。
“李导您好,我特别想知道,电影里专门用了一段剧情描写马清扬和马化乾,是为了什么呢,感觉和前后那些大事件的剧情有点格格不入。”
“其实,就是作为商业的代表,很多人说90年代就是风口浪尖上,那个时代有很多行业发展迅猛,不过我觉得互联网行业更贴近这个时代,毕竟这也是如今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了。”
要说真话的话,那还得是纯粹调侃一下二马,换了其他人,李谦还真不知道有什么特别搞笑的事。
总不能拍牟其中要把喜马拉雅山炸一个口子,改变西北气候,变成江南那样的鱼米之乡吧。
这个故事,当年牟其中投资《甲方乙方》的时候就和马小刚说了,然后就用到了《不见不散》里。
“李导您好,那个钟表匠后来就没有出场了,造出这么一个逆时针的大钟,男主角正好和大钟共同诞生和落幕,钟表匠到底是有什么意义呢?”
“就和钟表匠所说的一样,他希望时间倒流,战死的孩子们能够回家,过完他们正常的一生,你可以把他看成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缩影。
而男主角,就是那一个个父母期盼归来的孩子,只不过用了另一种神奇的方式,过完了他完整的传奇的一生。”
都是些无意义的大场面,除了热闹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了。
霸道总裁黄小明在战场中还有时间缓慢思索、神伤、思念妻子,到最后好不容易逃到壕沟里,还对一同生还的佟大伟说:我还有一个东西没拿(和宋慧桥的结婚照)。
然后他回司令部,拿着那照片流泪感伤几句,什么蕴芬,在战争中我心里一直想着你,想着你在草地上赤脚跳舞云云。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演李煜呢,前一秒还要装腔作势地发号施令兄弟情怀,下一秒就来诗朗诵思念娇妻。
前面离开司令部时看到了照片不带只带日记,后两分钟就说,啊!我还有更重要的照片没拿。
这个情节本身没问题,帼军里一边打仗一边关心自家花园院子的大有人在,临死前一边哭鼻子一边给光头和自己老婆同时写信抒发情感更是普遍。
不过黄小明演的确实矫情的不能再矫情了。
最后个人升华,阳光从天窗洒下来,在画面中央,黄小明就正正中中地走到阳光下,沐浴在阳光下,死也要死在阳光下。
太多这种无意义的矫情镜头了,就差在旁边写个提示,告诉观众,我安排的镜头多么多么巧妙,你们快来夸我了。
不过,李谦虽然不关心这片子,可前两天喷了吴雨森一道,还是免不了被问及。
李谦也就随便说两句,“其实,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哪怕中规中矩的按照平常商业片或者文艺片任一方向的套路去拍,都能拍的挺好,可惜想的太多也没想明白。
战争与爱情?生存与饥饿?这些都有,可又都不是,其实导演并不懂战争的含义,挂在预告里的‘与其把生命交给战争,不如献给爱情’这句话,相比于那个时代,显得太轻飘、太渺小了。”
也没多说什么,有些话也不好说,反正也懒得搭理吴雨森这个扑街货了。
……
看到李谦这话的吴宇森当然很生气了,这是直接否定了《太平轮》的主题和内核。
不过,电影票房惨败至此,吴宇森也没有心气还去和李谦互怼了。
面对记者,吴雨森只是说观众对好的文艺片缺乏耐心,又表示因为故事线比较多,需要大量的前期铺垫,相信观众看完第二部后会有好的评价。
电影票房失败了,就标榜自己是文艺片,说观众不懂欣赏,老套路了。
《一九四二》那会,马小刚就骂过不懂欣赏的观众了。
为自己找到了借口的吴雨森心情好点了,开始吐槽投资方,说原本只是想拍一个2D的爱情史诗,也没想过分成上下集,是投资方要求拍成3D,分成上下两部,这样可以多卖点票房的。
好家伙,直接把队友给卖了。
然后紧接着网上传出了吴雨森带病拍摄,而且因为身体原因,电影后期投资方派人插手了,很多地方被更改过。
黄忠军他们这些投资方也捏着鼻子认了,开始派出水军给吴雨森洗白白,挽回点票房。
还别说,把锅丢给投资方,引来了一部分观众的同情,票房还有点小幅度的上涨。
不过,并没有什么大用,别说大卖了,连《匆匆那年》的脚步都跟不上。
……
李谦也继续投入到了电影的宣传当中了,接受下采访,去电影院和观众见见面,重复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
南下到了金陵,金陵艺术学院邀请了李谦去和学生们见一面。
一开始李谦还有点奇怪,金陵艺术学院主要的专业是美术方面的,哪怕音乐、舞蹈、播音、这几个专业都比影视专业强,邀请他干嘛。
不过管他呢,邀请了李谦就去呗,也是个挺有名的学校了。
而且吧,学生们还是比较单纯的。
一开始,就有个女生一脸向往地问李谦,世界上真有电影里这种几十年不相见,却能时时刻刻把对方装在心里的爱情吗。
他们也不谈什么大道理,更多的是关心电影里的剧情和细节。
“李导您好,我特别想知道,电影里专门用了一段剧情描写马清扬和马化乾,是为了什么呢,感觉和前后那些大事件的剧情有点格格不入。”
“其实,就是作为商业的代表,很多人说90年代就是风口浪尖上,那个时代有很多行业发展迅猛,不过我觉得互联网行业更贴近这个时代,毕竟这也是如今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了。”
要说真话的话,那还得是纯粹调侃一下二马,换了其他人,李谦还真不知道有什么特别搞笑的事。
总不能拍牟其中要把喜马拉雅山炸一个口子,改变西北气候,变成江南那样的鱼米之乡吧。
这个故事,当年牟其中投资《甲方乙方》的时候就和马小刚说了,然后就用到了《不见不散》里。
“李导您好,那个钟表匠后来就没有出场了,造出这么一个逆时针的大钟,男主角正好和大钟共同诞生和落幕,钟表匠到底是有什么意义呢?”
“就和钟表匠所说的一样,他希望时间倒流,战死的孩子们能够回家,过完他们正常的一生,你可以把他看成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缩影。
而男主角,就是那一个个父母期盼归来的孩子,只不过用了另一种神奇的方式,过完了他完整的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