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玄冥二老他们在汝阳王的眼中,不过是一介武夫,只有被驱使的命。和秦至庸相比,就相当于是小鬼和圣贤菩萨的差距。

  赵敏不跟着秦至庸这尊圣贤菩萨学本事,反而和小鬼们打成一片。

  汝阳王得知了赵敏不再跟灵霜学剑,差点没被气晕过去。赵敏自小就冰雪聪明,像个小大人,谁能想到她会做出此等愚昧的事情。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

  第220章 人多势众气如虹

  杨雄和杨瑾父子本来打算在大都待半个月,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秦至庸要跟殷梨亭一起前往武当为张三丰祝寿。杨雄决定跟着秦至庸一起去武当山。

  张三丰在武林中德高望重,实力高绝,犹如陆地神仙,想要见一次他老人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能跟随秦至庸去武当,杨雄觉得非常荣幸。

  秦至庸用了两天的时间,为张三丰准备了一车寿礼。

  这天上午。

  秦至庸带着秋月、灵霜、殷梨亭、杨雄、杨瑾,一同出了大都,赶往武当山。

  国师感知到秦至庸离开大都,心中一紧,暗道:“秦至庸离开大都,真的只是为了给武当的张三丰祝寿?”

  越是临近生命的大限,国师就越是不安。他佛法精深,念头纯粹,有着许多的“神通”,可是有些东西他就放不下。比如说生命。

  佛法修炼者,目的是为了登入西方极乐世界。

  可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真实存在?国师并不清楚。

  修行,认准了目标,就要深信不疑地走下去。心中有了怀疑自己的修行之道,是修行者的大忌。

  秦至庸留在大都,国师要防着他,秦至庸现在离开了大都,国师心中又担忧,怕秦至庸出去搞事情。总之,国师的心里患得患失。

  这样的心态,非常影响修行,更会蒙蔽心智。

  自从秦至庸来到大都,国师的心就开始乱了。

  大元朝廷供养国师,国师反过来要保护皇族和朝廷。其实国师和大元朝廷的气数相连。

  凡事皆有因果,国师和朝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现在朝廷腐败,气数将尽,国师的精神当然要受到负面影响。他目前的情况,用修行者的话来说,就是遭到了反噬。

  其实,国师的心境已经在开始逐渐退转。

  直到秦至庸他们出了精神感知范围,国师又闭上了眼睛,温养精神。

  ……

  秦至庸他们不赶时间,赶路的速度不快,只要张三丰百岁寿诞的时候,准时抵达武当山即可。

  秋月和灵霜是第一次出大都,她们经常听秦至庸说起,天下百姓疾苦,朝廷不作为。离开了大都,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她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百姓疾苦。

  哪怕是十年前,她们在汝阳王府做最低贱的婢女,但是日子也过得比百姓们强十倍。

  至少她们不用担心挨饿。

  秦至庸坐在马车上,说道:“秋月,灵霜,我这次带你们离开大都,就是要让你们见识一下外面的真实世界,来看看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纸上得来终觉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识到了百姓们的疾苦,你们有什么感想?”

  秋月沉默一会儿,说道:“很震撼。先生,百姓们如此凄苦,朝廷就不管吗?”

  灵霜说道:“我愿意把自己的干粮送给百姓。”

  杨雄说道:“秋月姑娘,朝廷少向百姓收点税,百姓们就感恩戴德了……朝廷哪里会管百姓们的死活。百姓在朝廷的眼中,是草民,是蚁民,是最卑贱的存在。灵霜姑娘,你很善良,但是送点干粮给百姓们,其实意义不大。穷苦不会离他们而去。”

  杨雄是草根阶层,哪怕他做了海沙派的帮主,但是他接触的人,依然是普通百姓。

  和那些土豪士绅们联系,是刘伯温在负责。

  百姓们不识字,百姓们的疾苦,杨雄是最清楚。

  秦至庸对秋月和灵霜说道:“刀术,剑术,想要修炼到入道的境界,心中必须要有‘道’。当有了‘道’,手中的刀剑就会誓死捍卫心中的‘道’。那个时候,你们的刀术和剑术,才能称之为刀道和剑道。你们好好观察,体会人间百态,尽快找到自己心中的‘道’。你们可以趁着赶路的时间,好好想一想,应该如何改变天下百姓的生活状况?”

  寻找心中的“道”,其实就是立志向。

  秦至庸接触了儒家学问,很快就立志,确定了心中的道。

  可是秋月和灵霜还没有志向,心中还没有道。

  她们能把刀术和剑术修炼到目前这个层次,已经是极限。想要再有所突破,就必须立志。

  志不立,心神散,天下无可成之事。

  修行,不但要修道,还要行道。

  修道难,行道更难。

  杨雄和殷梨亭在思考,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懂得了研究,就有了科学,懂得了思考,就有了哲学。秋月和灵霜心性好一下子沉稳了许多,不再像刚出大都的时候那样雀跃兴奋。

  就连年纪最小的杨瑾,都在思考秦至庸的话。秦至庸暗自点头,杨瑾这小子有点悟性,将来肯定比他爹强。

  ……

  张三丰百岁诞辰这天,秦至庸他们来到了武当山下。赶路的时间,秦至庸是算计好了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此刻赶到,正好赶得上中午的寿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