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陶行云快步走到那刀疤壮汉的面前,看着眼前失手后瑟瑟发抖的男人,拔刀出鞘,长刀一挥,没有一丝犹豫。

  “啊——”伴着一声与这原本寂静夜晚格格不入的撕心惨叫,一只手臂被硬生生的砍了下来,血柱喷溅而出。

  几人见状,赶紧扶着人,顾不上掉在地上的残臂,落荒而逃。

  场面太血腥,温惟示意呼兰先让祖孙三人进屋。

  自己则徐步走到那少年的面前,抬手作揖,表情和善。

  “感谢少侠仗义,出手相助”

  温惟向他真挚道谢。

  少年看着眼前这个眉目如画,声音低沉柔和,笑靥盈盈的温惟,幽幽道了句:“夜宿路过此地,举手之劳,公子客气”

  温惟点头再次道谢。

  这么一折腾,再继续留下来也是不方便,况且又来人借宿,随后唤了呼兰跟陶行云,向老妇人致谢辞别,临走时向老妇人手里塞了一锭银子。

  三人刚走出门外,温惟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又折回屋内,对着正安慰着受了惊吓妹妹的阿诚说:“这几天我会居于京都官驿里,你若有意,可去寻我”

  说完,将自己的通关金节塞到少年的手里,眼睛的余光不经意地扫过放在桌子上的书,瞟了眼书里的几个字。

  桌案上那一本掉了书皮的书——《捭阖术》。

  转身快步而去,削瘦挺拔的身影消失在阴森如海茫茫的夜色中……

  立在院内的锦衣少年嘴角一勾,躬身捡起地上自己的那把象纹鎏金短刀,用锦帕轻轻擦拭着刀面的尘土,稳稳地插进刀鞘中。

  身旁侍从看着温惟消失的身影,小声道了句:“主子您这一刀可算使得出神入化,救了一个这么俊俏模样的小公子……”

  少年长眉一挑,眼眸一亮。

  摇了摇头,不以为然。

  道了句“有或没有我出手,都一样”

  第10章 温大人来了

  金顶、红门、玉柱、朱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阁高耸,长廊纵横,碧池绕林,一座座黑压压庄严雄伟而又压抑的宫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

  这里就是大夏国的京都——皇城

  世人为之向往,神秘而不可一世,可望而又不可及的地方。

  在纵横绵延的琼楼玉宇,桂殿兰宫的建筑群中,一处名为射阳宫的大殿,是平日里皇帝处理政务,接见朝臣,与官员议事的地方。

  两边偏殿设有暖阁,可供闲暇时休憩。内室的兽面云纹铜铸香炉内燃起檀香,云雾缭绕,清香萦萦。

  殿内云顶檀木为梁,白石琉璃铺地,镶金白玉为柱,银丝罗帐配五色水晶珠帘,光彩夺目,美轮美奂。

  殿上悬有“建极绥猷”黑壁描金四字匾额,让遥望者远远就感受到一股威严逼人的浩然正气。

  大殿正中金漆雕龙的宝座上,正坐着一个身着赤黄色十二章祥纹君王衮服,头戴十二旒冕旒的少年,少年面容稚嫩,十四五岁的样子,清瘦的身姿,似乎显得与这宽阔大气富贵华丽的龙椅格格不入。

  宝座上华服玉面的少年便是大夏国的一国之君——承献帝、元程。

  小皇帝的龙座旁,正襟危坐一三十几岁着正蓝色锦衣的妇人,妇人妆容精致,妩媚雍容,虽三十有余,却有少女般明眸善睐,顾盼生姿,也有小妇人的优雅从容,粉面含春,威严半藏。

  少年天子元程正打着瞌睡,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握着玉笔,一动未动,似乎在神游愣神,一滴浓墨从笔尖凝落,滴在一字未写空白的锦帛上,晕染开来。

  一旁随侍太监宝求见状轻咳了一声,偷偷向小皇帝使了个眼色。

  元程闻声,身子一个激灵,立马回过神来。

  赶紧侧头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坐在旁边年轻妇人。

  妇人怒容强面,面色凝重,怒目圆瞪,眸光沉沉地注视着自己,那眼神让人不寒而立。

  元程又看了眼太监宝求,宝求为难的在一边挤眉弄眼,却不敢吱声。

  “母后,昨夜儿臣夜读没休息好,一时倦怠,还……请……母后见谅。”元程怯弱的说了一句。

  被小皇帝称为母后的人,自然就是朝堂之上辅佐听政的昔太后。

  她瞪了元程一眼,一副恨铁不成刚怒气难消的样子。

  厉声道:“陛下乃一国之君,本就该力学笃行,晨兢夕厉。虽年幼,但任重而道远,一言一行皆要有章可循,遁循礼法,不可有丝毫懈怠,哀家于昨日黄昏之时差人送汤于陛下,宫人回报,陛下人已歇下,敢问陛下,何时何地来的夜读?”

  听母后出言质问,元程大气都不敢喘,心虚地忙低下头,在这龙椅上如坐针毡,额头渗汗。

  他在自己的母后面前,甚至在满殿文武大臣面前,充其量只是个龙座上听之任之的人偶,不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亦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吃喝拉撒睡,每时每刻都有人杵在跟前。时不时地在耳边念经絮叨,陛下这样,陛下那样。每天从睁开眼,就浑身不自在,自从当了这个皇帝,连个懒觉都不能睡。

  他的悲哀,他的孤独,他的心事,根本无人倾听!

  日复一日地麻木地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说着奇奇怪怪的事,就连母后也看不上自己。

  昔太后见他不回话,怒气渐消,神色转为冷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