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柳老夫人想起越发优秀的外孙,笑着道:“对对,还是咱家礼儿争气,十六岁考中秀才,想必再过几年,就能金榜题名了!”
母女二人又说了很多贴心的话,柳老夫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荷包塞给柳氏:“宁州山高路远,你拿着这些钱也好傍身。”
柳氏推辞:“娘,不用了,这些年我也存下了不少,老爷这几年对我也大方,这些钱您就自己留着吧。”
柳老夫人不同意,说道:“你这是什么话,你弟弟如今已成为了柳家当家人,后院的那几个还翻不出什么花样,我有你弟弟在,还用担心什么,倒是你……”
似乎想起什么,急忙问道:“大人他有没有再纳新人的打算?”
柳氏想了想说道:“之前确实有不少人想给老爷送人,不过通通被老爷拒绝了,如今看着,不像是有纳新人的想法。”
说完又有些幸福道:“老爷这几年对我很好,即使有新人,想来也不会苛待我,您不用为我担心。”
柳老夫人听完这才放心,又细细打量了一番保养得宜的女儿,皮肤细腻,身段窈窕,说她二十来岁也没人怀疑,知道大人对她家女儿好才彻底放心,不过还是把荷包塞给柳氏:“钱必须拿着,离得这么远,我也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你多拿点钱,我也能放心不少。”
母女二人想着马上就要分离,没忍住又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安州离这也不算太远,又是祁盛赶往宁州的必经之路,没道理不回去祭奠一番。
离开的时候,平州境地的很多老百姓都跑来相送,其中就有宋老三一家五口。
“儿子,记住,祁大人是咱家的大恩人,更是咱整个平州的恩人,以后你要更加努力读书,争取考得功名,做个像祁大人这样的好官!”
宋家大儿子如今已上了学堂,和曾经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相比,现在的生活简直是云泥之别,所以小小年纪的他,把祁盛当做神明一样信奉,此刻见祁家的车队越走越远,没忍住哭了出来。
他这样的情况并不突兀,因为送行的百姓中很多人见马车越来越小都忍不住低头抹眼泪。
这让本来还想骑马的祁盛,直接被送行的百姓队伍吓到,躲进了马车里
**
如今祁修文在翰林院待满了三年,考核优秀已被分配到礼部任职,趁着祁盛要回乡祭祖之时,祁修文也请假回了安州老家。
祁盛排行最小,上面还有一个长兄长姐,当初祁盛被分配到原平县时,两位老人还跟着他到任上住了几年,不过等派任到余平县时,祁盛就把两位老人送回了老家,一是余平县穷困,老人家也跟着享不了多少福,二就是年纪大了,故土难离。
祁盛也有几年没见过祁父祁母了,如今再次见面,一家人自然万分激动的团聚。
祁家如今在这祁家村是最为体面的存在,那气派的青砖大瓦房,以及出了两个进士的进士牌坊,足以让祁家族老以祁家为首。
祁老大如今靠着祁盛的面子也在县衙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差事,这些年越发圆滑,见着这个争气的弟弟,开心地喝的满面红光。
祁盛好脾气的和众人畅聊,直到所有人都散去,才单独与大儿子会面。
“父亲!”祁修文深深的跪拜下去,长久的思念让他忍不住眼圈发红。
祁盛忙把人拉起来,左右仔细打量了下有些满意,“不错,这几年越发稳重了。”
父子两人聊了一些朝堂之事,祁盛不放心道:“京城派系繁杂,又各个都是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你身处其中,不可冒然行事,为父宁可你一辈子待在一个位置上不动,也不希望你太出风头,成了别人的马前卒探路石!”
祁修文感动,郑重说道:“儿子定当小心行事,不敢莽撞行事连累了父亲。”
祁盛好笑:“说什么胡话,若你真犯了事,为父到期望还能用这些年的功绩挽救你一二,你独自在外,为父最担心的就是不能护你周。”
父子二人又说了很久的话,祁修文才不舍的起身离开。
这一次祁家难得的一家团聚,祁盛除了祭祖之外,又携王氏和大儿子一家前往岳家一趟,王氏跟着他在外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来娘家看过,如今团聚,自然是抱着王老夫人痛哭一场。
因为离去不知归期,祁盛便让王氏在娘家多留了两天,他自己反而没有再出去应酬,不是留在家查看大孙子的功课,就是逗着小孙子玩闹,顺便再享受下大儿子的孝心。
相聚的日子总是很短,不过几日,祁盛便携家眷启程赶往宁州,祁修文送别父亲后也急忙赶回京城。
路上,看着沉默独坐的相公,林氏靠过来安慰道:“文哥,父亲能升迁该高兴才是,说不准过几年父亲便能进京为官。”
祁修文握住妻子的手笑笑,心里却开始祈盼他们家能早日团聚。
**
宁州地处西南,山高水湍,若不考虑经济问题,其实还挺适合居住,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养人,祁盛沿途欣赏,不由感慨赞叹一番。
历经千山万水,祁家一行终于来到宁州地界。
“老爷,我瞧着这还只是申时,怎地行人如此之少?”王氏掀开布帘,往外瞧了瞧。
母女二人又说了很多贴心的话,柳老夫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荷包塞给柳氏:“宁州山高路远,你拿着这些钱也好傍身。”
柳氏推辞:“娘,不用了,这些年我也存下了不少,老爷这几年对我也大方,这些钱您就自己留着吧。”
柳老夫人不同意,说道:“你这是什么话,你弟弟如今已成为了柳家当家人,后院的那几个还翻不出什么花样,我有你弟弟在,还用担心什么,倒是你……”
似乎想起什么,急忙问道:“大人他有没有再纳新人的打算?”
柳氏想了想说道:“之前确实有不少人想给老爷送人,不过通通被老爷拒绝了,如今看着,不像是有纳新人的想法。”
说完又有些幸福道:“老爷这几年对我很好,即使有新人,想来也不会苛待我,您不用为我担心。”
柳老夫人听完这才放心,又细细打量了一番保养得宜的女儿,皮肤细腻,身段窈窕,说她二十来岁也没人怀疑,知道大人对她家女儿好才彻底放心,不过还是把荷包塞给柳氏:“钱必须拿着,离得这么远,我也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你多拿点钱,我也能放心不少。”
母女二人想着马上就要分离,没忍住又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安州离这也不算太远,又是祁盛赶往宁州的必经之路,没道理不回去祭奠一番。
离开的时候,平州境地的很多老百姓都跑来相送,其中就有宋老三一家五口。
“儿子,记住,祁大人是咱家的大恩人,更是咱整个平州的恩人,以后你要更加努力读书,争取考得功名,做个像祁大人这样的好官!”
宋家大儿子如今已上了学堂,和曾经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相比,现在的生活简直是云泥之别,所以小小年纪的他,把祁盛当做神明一样信奉,此刻见祁家的车队越走越远,没忍住哭了出来。
他这样的情况并不突兀,因为送行的百姓中很多人见马车越来越小都忍不住低头抹眼泪。
这让本来还想骑马的祁盛,直接被送行的百姓队伍吓到,躲进了马车里
**
如今祁修文在翰林院待满了三年,考核优秀已被分配到礼部任职,趁着祁盛要回乡祭祖之时,祁修文也请假回了安州老家。
祁盛排行最小,上面还有一个长兄长姐,当初祁盛被分配到原平县时,两位老人还跟着他到任上住了几年,不过等派任到余平县时,祁盛就把两位老人送回了老家,一是余平县穷困,老人家也跟着享不了多少福,二就是年纪大了,故土难离。
祁盛也有几年没见过祁父祁母了,如今再次见面,一家人自然万分激动的团聚。
祁家如今在这祁家村是最为体面的存在,那气派的青砖大瓦房,以及出了两个进士的进士牌坊,足以让祁家族老以祁家为首。
祁老大如今靠着祁盛的面子也在县衙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差事,这些年越发圆滑,见着这个争气的弟弟,开心地喝的满面红光。
祁盛好脾气的和众人畅聊,直到所有人都散去,才单独与大儿子会面。
“父亲!”祁修文深深的跪拜下去,长久的思念让他忍不住眼圈发红。
祁盛忙把人拉起来,左右仔细打量了下有些满意,“不错,这几年越发稳重了。”
父子两人聊了一些朝堂之事,祁盛不放心道:“京城派系繁杂,又各个都是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你身处其中,不可冒然行事,为父宁可你一辈子待在一个位置上不动,也不希望你太出风头,成了别人的马前卒探路石!”
祁修文感动,郑重说道:“儿子定当小心行事,不敢莽撞行事连累了父亲。”
祁盛好笑:“说什么胡话,若你真犯了事,为父到期望还能用这些年的功绩挽救你一二,你独自在外,为父最担心的就是不能护你周。”
父子二人又说了很久的话,祁修文才不舍的起身离开。
这一次祁家难得的一家团聚,祁盛除了祭祖之外,又携王氏和大儿子一家前往岳家一趟,王氏跟着他在外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来娘家看过,如今团聚,自然是抱着王老夫人痛哭一场。
因为离去不知归期,祁盛便让王氏在娘家多留了两天,他自己反而没有再出去应酬,不是留在家查看大孙子的功课,就是逗着小孙子玩闹,顺便再享受下大儿子的孝心。
相聚的日子总是很短,不过几日,祁盛便携家眷启程赶往宁州,祁修文送别父亲后也急忙赶回京城。
路上,看着沉默独坐的相公,林氏靠过来安慰道:“文哥,父亲能升迁该高兴才是,说不准过几年父亲便能进京为官。”
祁修文握住妻子的手笑笑,心里却开始祈盼他们家能早日团聚。
**
宁州地处西南,山高水湍,若不考虑经济问题,其实还挺适合居住,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养人,祁盛沿途欣赏,不由感慨赞叹一番。
历经千山万水,祁家一行终于来到宁州地界。
“老爷,我瞧着这还只是申时,怎地行人如此之少?”王氏掀开布帘,往外瞧了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