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俞九如从善如流地落座,程清染手脚麻利地端来两杯清水。小少年眼巴巴地瞅了瞅礼品袋,白毫银针不光爷爷喜欢喝,他也爱那入口回甘的味。
可惜一会儿开幕式要表演,碰不得带味道的饮料,茶水也不行。
“谢谢”,俞九如接过水杯,“几年不见清染个子倒是蹿了不少。”
程清然最爱听这话,顿时笑得眉不见眼,“那可不!一米七了呢!”
“刚刚那股规矩劲儿呢?”程老好笑地拍拍孙子光亮的脑门。
“这不小九哥来了吗?”
程清染小嘴叭叭叭,没一会儿就把爷爷的心思卖了个干干净净。
“小九哥!你是不知道爷爷每天四五回的在我们面前念叨你,这次跟你同台把压箱底的行头都带来了!”
程老:“……”
回收孙子,价格好说。
程老和俞九如的关系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最准确不过,两人在俞九如十三岁那年因戏结缘。
彼时程老已年逾半百,作为程派青衣这一代的嫡传人,在戏曲界有着其他人难以比肩的成就与地位。
那天巡演结束,想独自散散心的他在家不起眼的戏苑歇脚。比起他曾登过的舞台,这家戏苑小得可怜。
但台上人唱得高兴,台下的人也听得开心。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被保镖环绕、看上去贵不可言的少年。
少年长了张仿佛从话本戏文中走出来的脸,程奉砚初遇时的第一印象便是这是张能演戏的脸,想收他为徒的心思强烈到自己想压都压不下去。
他走到少年边上坐下。
意外的是保镖并未阻拦,少年转身同他点头示意,随即将桌上的瓜果往旁边移了移,给他空出一半位置。
眼缘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无非是莫名其妙的见之如故,再加上之后短暂相处时的志投意合。
少年对了他所有眼缘。
“我是程奉砚。”
“俞九如。”少年低声回道。
二人随即无话。
一曲唱罢,掌声响起。
程老评价道:“很一般。”
“是很一般。”俞九如点点头。
他侧过身看向程老,“不过他们是真心喜欢唱戏,只有喜欢唱戏的人唱出来的东西才值得一听。”
程老闻言愣了愣。他抬头看向在自己眼里过分狭小简陋的戏台。
两名花旦穿着廉价的戏服,帮着工作人员收拾道具,好为在她们之后上场的同伴尽快把舞台准备好。
这些是他所不熟悉的。在他记忆中的舞台,等待上场的旦角身边总是围着三五个人为她做这做那,一曲唱罢后又哪里还会在意即将上场的同伴。
面前的戏台又小又破,却道出唱戏最大的规矩:艺高不如德高。
“你说得对。”
俞九如笑笑,“事实而已。”
见他起身要走,程老赶忙伸手拽住俞九如,“想不想做我的徒弟?”
但两人没能做成师徒。
彼时,俞九如已经通过自幼的训练捡起前世傍身的饭碗,戏曲与武艺于他而言就如同空气和水般自然。
随着二人交往加深,俞九如渐渐将程老视作师长,程老反倒不应他这声迟来的老师,坚持以朋友相称。
程老作为青衣擅长唱功,而俞九如身为武旦则重在武功。
两人年龄相差近四十岁,却有点儿珠联璧合的意思。可惜相见恨晚,离别也来得太快。
程老的独生子是名外交官,长年驻扎在海外。为了能更好地教导孙子程清染,程老只得在退休后搬到国外,算起来已和俞九如有八年未见。
他感慨地摇摇头,“和你相比,我这几年倒是有些一事无成。”
俞九如抬眸看向程清染。
不过十三四岁年的年纪,已能从他的言行举动中看出风骨,还有在视线扫过戏服时,眼底最真切的热爱。
“您用自己的一事无成,成就了程派青衣的未来。”俞九如认真道。
短暂的颓唐转瞬即逝。
程老笑着拍拍俞九如的手背,自己这位小友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说出他最想听到的话。
他站起身走向衣架,像同好朋友展示秘密基地的孩童般,介绍着自己珍藏已久的宝物,眉眼间满是骄傲。
“我也好久没登台了。”
程老抬手轻轻抚过青衫,“今天就来看看我有没有廉颇老矣。”
*****
齐整的妆发扮相与崭新的戏服遮挡住了岁月的痕迹,程奉砚侧身看向一旁的俞九如。
他想得错也不错,
这是张能演戏的脸,
但这更是个能演好戏的人。
华国作为首届全球文化交流论坛的主办方,华国组自然率先登场。
休息区距离开幕式主会场少说也有百来米的距离,中间隔着不知多少堵厚重的水泥墙,但观众们的欢呼声却灵巧地穿过每一道门缝飘散至耳边。
可惜一会儿开幕式要表演,碰不得带味道的饮料,茶水也不行。
“谢谢”,俞九如接过水杯,“几年不见清染个子倒是蹿了不少。”
程清然最爱听这话,顿时笑得眉不见眼,“那可不!一米七了呢!”
“刚刚那股规矩劲儿呢?”程老好笑地拍拍孙子光亮的脑门。
“这不小九哥来了吗?”
程清染小嘴叭叭叭,没一会儿就把爷爷的心思卖了个干干净净。
“小九哥!你是不知道爷爷每天四五回的在我们面前念叨你,这次跟你同台把压箱底的行头都带来了!”
程老:“……”
回收孙子,价格好说。
程老和俞九如的关系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最准确不过,两人在俞九如十三岁那年因戏结缘。
彼时程老已年逾半百,作为程派青衣这一代的嫡传人,在戏曲界有着其他人难以比肩的成就与地位。
那天巡演结束,想独自散散心的他在家不起眼的戏苑歇脚。比起他曾登过的舞台,这家戏苑小得可怜。
但台上人唱得高兴,台下的人也听得开心。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被保镖环绕、看上去贵不可言的少年。
少年长了张仿佛从话本戏文中走出来的脸,程奉砚初遇时的第一印象便是这是张能演戏的脸,想收他为徒的心思强烈到自己想压都压不下去。
他走到少年边上坐下。
意外的是保镖并未阻拦,少年转身同他点头示意,随即将桌上的瓜果往旁边移了移,给他空出一半位置。
眼缘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无非是莫名其妙的见之如故,再加上之后短暂相处时的志投意合。
少年对了他所有眼缘。
“我是程奉砚。”
“俞九如。”少年低声回道。
二人随即无话。
一曲唱罢,掌声响起。
程老评价道:“很一般。”
“是很一般。”俞九如点点头。
他侧过身看向程老,“不过他们是真心喜欢唱戏,只有喜欢唱戏的人唱出来的东西才值得一听。”
程老闻言愣了愣。他抬头看向在自己眼里过分狭小简陋的戏台。
两名花旦穿着廉价的戏服,帮着工作人员收拾道具,好为在她们之后上场的同伴尽快把舞台准备好。
这些是他所不熟悉的。在他记忆中的舞台,等待上场的旦角身边总是围着三五个人为她做这做那,一曲唱罢后又哪里还会在意即将上场的同伴。
面前的戏台又小又破,却道出唱戏最大的规矩:艺高不如德高。
“你说得对。”
俞九如笑笑,“事实而已。”
见他起身要走,程老赶忙伸手拽住俞九如,“想不想做我的徒弟?”
但两人没能做成师徒。
彼时,俞九如已经通过自幼的训练捡起前世傍身的饭碗,戏曲与武艺于他而言就如同空气和水般自然。
随着二人交往加深,俞九如渐渐将程老视作师长,程老反倒不应他这声迟来的老师,坚持以朋友相称。
程老作为青衣擅长唱功,而俞九如身为武旦则重在武功。
两人年龄相差近四十岁,却有点儿珠联璧合的意思。可惜相见恨晚,离别也来得太快。
程老的独生子是名外交官,长年驻扎在海外。为了能更好地教导孙子程清染,程老只得在退休后搬到国外,算起来已和俞九如有八年未见。
他感慨地摇摇头,“和你相比,我这几年倒是有些一事无成。”
俞九如抬眸看向程清染。
不过十三四岁年的年纪,已能从他的言行举动中看出风骨,还有在视线扫过戏服时,眼底最真切的热爱。
“您用自己的一事无成,成就了程派青衣的未来。”俞九如认真道。
短暂的颓唐转瞬即逝。
程老笑着拍拍俞九如的手背,自己这位小友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说出他最想听到的话。
他站起身走向衣架,像同好朋友展示秘密基地的孩童般,介绍着自己珍藏已久的宝物,眉眼间满是骄傲。
“我也好久没登台了。”
程老抬手轻轻抚过青衫,“今天就来看看我有没有廉颇老矣。”
*****
齐整的妆发扮相与崭新的戏服遮挡住了岁月的痕迹,程奉砚侧身看向一旁的俞九如。
他想得错也不错,
这是张能演戏的脸,
但这更是个能演好戏的人。
华国作为首届全球文化交流论坛的主办方,华国组自然率先登场。
休息区距离开幕式主会场少说也有百来米的距离,中间隔着不知多少堵厚重的水泥墙,但观众们的欢呼声却灵巧地穿过每一道门缝飘散至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