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他就排在宋熠隔壁的队伍,比宋熠要略落后一个排位。
“进会试考场还想带药?”这少年又笑,“笑死人哈哈!你难道不知,上届还被查到过有人在丸药中私带纸条,自那以后,这药丸便不许被带进场了么?”
他幸灾乐祸的眼神太招摇,宋熠却连表情都不变,似未听到他嘲笑般,只气定神闲地站着。
做检查的禁军就多看了他一眼,顺手拔开瓶塞,将里头的丸药往手掌中一倒,然后这禁军就轻轻吸气,笑了。
却原来这些被倒在手中的药丸子,说是药丸,可那一粒粒的,竟细碎得如同小黄米般。
这样小的小“药丸”,再小下去,简直都不能被称之为药丸子,而该被叫做“药沙子”了!细碎成这样的药丸里头,又怎么可能还藏得住纸条呢?
旁边校检身份的校尉这时也哈哈一笑,道:“宋郎君是荆湖南路去年的解元?”
宋熠道:“侥幸,是宋某。”
校尉收了各种文书资料,转递了考牌给宋熠,道:“果然是解元,带的药都与众不同,哈哈!”
他夸赞宋熠,岂不知江慧嘉早就虑到药丸夹带之事,因此才特意将这些药丸做得这样小颗,这时候可不就体现出好处来了么?
宋熠又是微微一笑。
第342章 考场写作论“有道”
皇宫,垂拱殿。
昌平皇帝翻了一遍奏折,有些心神不宁,抬手就将这奏折扔到一边,似自语,又似提问般道:“会试考场上,如今考题应当下发了罢?”
侍立在一旁的徐德微微躬了躬身,道:“陛下若是挂念,何不招人来问?”
皇帝笑了笑,道:“今次科举,重启先帝时期弥录腾封之策,量来是无人能再作弊的。”
徐德道:“陛下英明,大靖昌平盛世,必将千秋万代。”
皇帝哈哈一笑道:“徐德啊,你这拍马屁的功夫是越来越长进了,朕虽是真龙天子,可也是血肉之躯,可活不了千秋万代,这昌平盛世啊,也不可能千秋万代!”
徐德打躬笑道:“吾皇万岁,青史万载光照!”
皇帝受用之极,站起了身,笑微微在原地踱了一个方步,又是轻轻一叹。
会试第一场,考的是经义。
这算是三场考试里头最简单的一场,大多数的读书人,但凡是能够中举的,基本上就不会有答不来经义的。
但越简单的东西,答个不功不过的答案容易,可要想出彩,却往往还更考验基本功。
会试选取的是排名,今科会试皇帝通共只给了二百三十个名额,而参加会试的,却足有一千八百人!
要想在这一千八百个人里头脱颖而出,做前二百三十名,那么从第一场考试开始,就最好赢在前面。
没有人敢懈怠。
考题发下了,考场中人人姿态各异。
有一般紧张的,有极度紧张的,有镇定的,也有非一般气定神闲的。
宋熠就属于非一般气定神闲的那种。
他拿到考题,先将试卷展开。
三个主考高高坐在上面,被一个个单独隔开的号房前,足足有三十六名同考官,再加上为数上百的巡考差役在来回巡视,又还有禁军守卫在旁,整个考场气氛不可谓不严肃。
这种情况下,能镇定都不容易,宋熠气定神闲的姿态就分外有些打眼。
巡考的差役几次从宋熠号房前走过,都忍不住多看他几回。
宋熠浑若不觉,手上拿着试卷,先从头到尾看了遍题目,然后又串联思索了一遍,这才铺纸磨墨,开始答题。
经义的试卷分两张,第一天只发第一张试卷。
试卷上的经义题共有五道,这个题量看似不大,其实要在一天时间里完整答完也不容易。
盖因经义就是要根据题目应试作文,阐述理解和认知。
简单来说,经义考试既包含有经典释义,也包含有读后感,甚至是读后论文的写作在里头。
读后感这种东西,你写三五十个字是读后感,写三五百个字也是读后感,甚至三五千字也可以是一篇读后感,重点就看怎么写了。
第一道试题:“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出自《论语》,宋熠便先写了原文出处,来历和释义。
心中也思索,试题往往反映出题人思想,今科的试题都是皇帝亲自出的,那么皇帝在第一题就提出“天下有道”,是个什么意思呢?
简单通俗的来解释,这句话说的是:天下如果有道,那么国家的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的治理如果符合大道,那么庶人百姓就不会随意议论国家朝政了。
当然,简单的解释可以是这样,可是深入的解释却能有很多种。
这句话的出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诸国征战,周天子王权旁落,孔子在那样的情况下说出这样一句话,其核心思想应该在于“克己复礼”。
但如今的昌平皇帝出这样的题,其意义必然又有延伸和变更。
背景不同,宋熠认为,皇帝更多的可能还是在考虑集权的问题。
纵观华夏历史,从古而今,政权更迭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个集权加深的进程?
昌平皇帝才刚将宗室们都迁出汴京,还美其名曰加俸荣养,回头就出这样一道题,帝王之心隐约可见。
“进会试考场还想带药?”这少年又笑,“笑死人哈哈!你难道不知,上届还被查到过有人在丸药中私带纸条,自那以后,这药丸便不许被带进场了么?”
他幸灾乐祸的眼神太招摇,宋熠却连表情都不变,似未听到他嘲笑般,只气定神闲地站着。
做检查的禁军就多看了他一眼,顺手拔开瓶塞,将里头的丸药往手掌中一倒,然后这禁军就轻轻吸气,笑了。
却原来这些被倒在手中的药丸子,说是药丸,可那一粒粒的,竟细碎得如同小黄米般。
这样小的小“药丸”,再小下去,简直都不能被称之为药丸子,而该被叫做“药沙子”了!细碎成这样的药丸里头,又怎么可能还藏得住纸条呢?
旁边校检身份的校尉这时也哈哈一笑,道:“宋郎君是荆湖南路去年的解元?”
宋熠道:“侥幸,是宋某。”
校尉收了各种文书资料,转递了考牌给宋熠,道:“果然是解元,带的药都与众不同,哈哈!”
他夸赞宋熠,岂不知江慧嘉早就虑到药丸夹带之事,因此才特意将这些药丸做得这样小颗,这时候可不就体现出好处来了么?
宋熠又是微微一笑。
第342章 考场写作论“有道”
皇宫,垂拱殿。
昌平皇帝翻了一遍奏折,有些心神不宁,抬手就将这奏折扔到一边,似自语,又似提问般道:“会试考场上,如今考题应当下发了罢?”
侍立在一旁的徐德微微躬了躬身,道:“陛下若是挂念,何不招人来问?”
皇帝笑了笑,道:“今次科举,重启先帝时期弥录腾封之策,量来是无人能再作弊的。”
徐德道:“陛下英明,大靖昌平盛世,必将千秋万代。”
皇帝哈哈一笑道:“徐德啊,你这拍马屁的功夫是越来越长进了,朕虽是真龙天子,可也是血肉之躯,可活不了千秋万代,这昌平盛世啊,也不可能千秋万代!”
徐德打躬笑道:“吾皇万岁,青史万载光照!”
皇帝受用之极,站起了身,笑微微在原地踱了一个方步,又是轻轻一叹。
会试第一场,考的是经义。
这算是三场考试里头最简单的一场,大多数的读书人,但凡是能够中举的,基本上就不会有答不来经义的。
但越简单的东西,答个不功不过的答案容易,可要想出彩,却往往还更考验基本功。
会试选取的是排名,今科会试皇帝通共只给了二百三十个名额,而参加会试的,却足有一千八百人!
要想在这一千八百个人里头脱颖而出,做前二百三十名,那么从第一场考试开始,就最好赢在前面。
没有人敢懈怠。
考题发下了,考场中人人姿态各异。
有一般紧张的,有极度紧张的,有镇定的,也有非一般气定神闲的。
宋熠就属于非一般气定神闲的那种。
他拿到考题,先将试卷展开。
三个主考高高坐在上面,被一个个单独隔开的号房前,足足有三十六名同考官,再加上为数上百的巡考差役在来回巡视,又还有禁军守卫在旁,整个考场气氛不可谓不严肃。
这种情况下,能镇定都不容易,宋熠气定神闲的姿态就分外有些打眼。
巡考的差役几次从宋熠号房前走过,都忍不住多看他几回。
宋熠浑若不觉,手上拿着试卷,先从头到尾看了遍题目,然后又串联思索了一遍,这才铺纸磨墨,开始答题。
经义的试卷分两张,第一天只发第一张试卷。
试卷上的经义题共有五道,这个题量看似不大,其实要在一天时间里完整答完也不容易。
盖因经义就是要根据题目应试作文,阐述理解和认知。
简单来说,经义考试既包含有经典释义,也包含有读后感,甚至是读后论文的写作在里头。
读后感这种东西,你写三五十个字是读后感,写三五百个字也是读后感,甚至三五千字也可以是一篇读后感,重点就看怎么写了。
第一道试题:“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出自《论语》,宋熠便先写了原文出处,来历和释义。
心中也思索,试题往往反映出题人思想,今科的试题都是皇帝亲自出的,那么皇帝在第一题就提出“天下有道”,是个什么意思呢?
简单通俗的来解释,这句话说的是:天下如果有道,那么国家的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的治理如果符合大道,那么庶人百姓就不会随意议论国家朝政了。
当然,简单的解释可以是这样,可是深入的解释却能有很多种。
这句话的出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诸国征战,周天子王权旁落,孔子在那样的情况下说出这样一句话,其核心思想应该在于“克己复礼”。
但如今的昌平皇帝出这样的题,其意义必然又有延伸和变更。
背景不同,宋熠认为,皇帝更多的可能还是在考虑集权的问题。
纵观华夏历史,从古而今,政权更迭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个集权加深的进程?
昌平皇帝才刚将宗室们都迁出汴京,还美其名曰加俸荣养,回头就出这样一道题,帝王之心隐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