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江慧嘉折腾了几回,做了些奇形怪状的“粉笔”出来,却是宋熠看不过去,忍不住问她:“娘子做这些东西,是何用意?”
江慧嘉简直都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这个是给宋熠上课写字用的。想她虽然是穿越女,可上辈子除了点亮了医学技能,别的副业还真是一个都没能点到。穿越以后,她有时候也想过自己是不是要苏点什么出来,可惜不论是现实条件,还是她本身所知,都没允许他苏出什么来。
她既不会工科的机械制作,也没学过农学,在种田上发挥不出任何作用,就连许多穿越女必备的基础技能——厨艺,她也一概皆无。好吧,能烧出吃不死人的饭菜,这还是因为有原主的记忆,托了原主会做饭的福。
这回好不容易因为宋熠要开蒙学馆,她想到了黑板跟粉笔的事。于是跟木匠定做了黑板,又兴致勃勃来做粉笔。谁知道就连这样简单的、据说是纯体力劳动,就连傻瓜都能diy出来的东西,她居然都做不好!
江慧嘉深受打击,宋熠既然来问,她决定干脆将难题转移。
她眼珠滴溜溜转了几下,就道:“我见石膏在深色物体上能留下白色痕迹,便叫人打了一块大木板,上头刷了黑漆。想着……若是能将石膏做成笔管一样的条状物,再拿来在大黑板上书写,岂不是既方便清楚,又能省下纸笔?”
读书最费笔墨,而纸笔又贵,这也是限制寒门子弟学习知识的一大客观因素。
江慧嘉随意这么一说,宋熠想得却更深远。
他遥想着江慧嘉所说的所谓黑板与石膏笔的作用,顿时心惊。
第53章 格物达人宋三郎
宋熠正心惊着,又听江慧嘉道:“这石膏笔要是做好了,往黑板上一写,能写成字,再一擦,这字迹就能被擦掉。如此一来,黑板能被重复利用,更要方便许多。”
她随手拿了一支形状不那么奇怪的“粉笔”,在旁边的红漆柜子上一划,柜面上就现出了白白的一道线条。她又拿了旁边的一块湿布巾往线条上一擦,这线条就被擦掉了。
江慧嘉做这些的时候,眉头还微微蹙着,仿佛对这个效果很不满意。但实际上,这个效果已经很惊人了。即便她手中的石膏笔形状怪异了些,但的确能用,且效果不错不是吗?
宋熠看向江慧嘉的目光里,更添了浓浓的欢喜。
他是自小就读书的人,比江慧嘉更能体会到这东西的价值。
时人读书,若是上塾馆统一受教,先生们往往是这样教的——
先生在上头拿一本书,学生们在下头也各自拿一本同样的书。先生在上头诵读,学生在下面跟着读。读过了再背,背好了再解释其义,此外还要抄写,默写等等。
如此既费纸张又费墨,因为不是一对一教学,用这种方法教授完全不识字的蒙童还很有些困难,所以乡塾那边才只收有识字基础的学生。宋熠还听说镇上的塾馆是接收没有识字基础的蒙童的,不过蒙童进学收费更高。
而江慧嘉说的那种方法假若能够实现,有先生在黑板上书写大字,学生在下头就能清楚将先生所教授的字形与字音联系在一起,如此识字,可不比蒙头诵读更容易许多?也不必一对一教学,能省去很多时间精力与资源。
黑板与石膏笔的便利还不止于此,石膏笔书写,学生能一笔一划看清楚先生写字的过程,这也有助于学生对字形构架以及文字笔画书写顺序的掌握。此外还有许多好处,宋熠脑子转得快,一时想得长远。
江慧嘉还在苦恼道:“不太成型是一遭,此外粉尘也多。”
宋熠拈起一支笔道:“这是熟石膏磨粉做成的么?”
因为生石膏遇水会产生一定的溶解,并不可能凝结成块,所以宋熠直接就问江慧嘉这是不是熟石膏做的。
他知道得还挺多,江慧嘉轻瞥了他一眼,不想再被学霸打击,干脆道:“是熟石膏粉做的,但或许只用石膏与水还有不足,只是不知若要添加其它,该添加什么才好。”
这两天修整西屋,西屋的屋墙已经用白石灰重新粉刷过一遍了,如今就等着再晾几天去去味,同时也等木匠那边的矮桌到来。江慧嘉就在西偏房里做粉笔,她将东偏房用来做了厨房,西偏房暂做杂物房。但说是杂物房,里头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放。她就打扫打扫,用来捣腾粉笔倒是刚好。
在古代中国,石膏是早有使用的东西,石灰也是东汉时期就有出产了。西偏房里除了有石膏,还有粉刷墙面剩下的石灰,宋熠琢磨道:“不然添加石灰试试?”
江慧嘉道:“怎么加?加多少?石灰又不比石膏,若是吸入过多,是有毒害的。”她其实是知道粉笔的制作虽然简单,但也是有配方的。可对她这样的纯外行来说,能够记得学生时代老师说过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石膏就很不错了,指望她能记得配方?
别开玩笑了,粉笔的具体配方她连见都没见过好嘛!
不过就算没有其它配方,只用熟石膏粉和水,也是能勉强做出粉笔来的。只是可能会做得稍微粗糙,此外达不到无尘效果。
江慧嘉已经决定就用这个简便方法来做粉笔了,就听宋熠道:“总要先试试,不同配比应当有不同效果。也不独独是添加石灰……色泽白皙,膏粉细腻的,除去石膏与石灰,还有滑石粉,白土粉等等。《礼记》有云,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至知。事物变化尤其玄妙,格物意在穷究其理,探见变化,此为古人之意,我辈可以效仿。”
江慧嘉简直都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这个是给宋熠上课写字用的。想她虽然是穿越女,可上辈子除了点亮了医学技能,别的副业还真是一个都没能点到。穿越以后,她有时候也想过自己是不是要苏点什么出来,可惜不论是现实条件,还是她本身所知,都没允许他苏出什么来。
她既不会工科的机械制作,也没学过农学,在种田上发挥不出任何作用,就连许多穿越女必备的基础技能——厨艺,她也一概皆无。好吧,能烧出吃不死人的饭菜,这还是因为有原主的记忆,托了原主会做饭的福。
这回好不容易因为宋熠要开蒙学馆,她想到了黑板跟粉笔的事。于是跟木匠定做了黑板,又兴致勃勃来做粉笔。谁知道就连这样简单的、据说是纯体力劳动,就连傻瓜都能diy出来的东西,她居然都做不好!
江慧嘉深受打击,宋熠既然来问,她决定干脆将难题转移。
她眼珠滴溜溜转了几下,就道:“我见石膏在深色物体上能留下白色痕迹,便叫人打了一块大木板,上头刷了黑漆。想着……若是能将石膏做成笔管一样的条状物,再拿来在大黑板上书写,岂不是既方便清楚,又能省下纸笔?”
读书最费笔墨,而纸笔又贵,这也是限制寒门子弟学习知识的一大客观因素。
江慧嘉随意这么一说,宋熠想得却更深远。
他遥想着江慧嘉所说的所谓黑板与石膏笔的作用,顿时心惊。
第53章 格物达人宋三郎
宋熠正心惊着,又听江慧嘉道:“这石膏笔要是做好了,往黑板上一写,能写成字,再一擦,这字迹就能被擦掉。如此一来,黑板能被重复利用,更要方便许多。”
她随手拿了一支形状不那么奇怪的“粉笔”,在旁边的红漆柜子上一划,柜面上就现出了白白的一道线条。她又拿了旁边的一块湿布巾往线条上一擦,这线条就被擦掉了。
江慧嘉做这些的时候,眉头还微微蹙着,仿佛对这个效果很不满意。但实际上,这个效果已经很惊人了。即便她手中的石膏笔形状怪异了些,但的确能用,且效果不错不是吗?
宋熠看向江慧嘉的目光里,更添了浓浓的欢喜。
他是自小就读书的人,比江慧嘉更能体会到这东西的价值。
时人读书,若是上塾馆统一受教,先生们往往是这样教的——
先生在上头拿一本书,学生们在下头也各自拿一本同样的书。先生在上头诵读,学生在下面跟着读。读过了再背,背好了再解释其义,此外还要抄写,默写等等。
如此既费纸张又费墨,因为不是一对一教学,用这种方法教授完全不识字的蒙童还很有些困难,所以乡塾那边才只收有识字基础的学生。宋熠还听说镇上的塾馆是接收没有识字基础的蒙童的,不过蒙童进学收费更高。
而江慧嘉说的那种方法假若能够实现,有先生在黑板上书写大字,学生在下头就能清楚将先生所教授的字形与字音联系在一起,如此识字,可不比蒙头诵读更容易许多?也不必一对一教学,能省去很多时间精力与资源。
黑板与石膏笔的便利还不止于此,石膏笔书写,学生能一笔一划看清楚先生写字的过程,这也有助于学生对字形构架以及文字笔画书写顺序的掌握。此外还有许多好处,宋熠脑子转得快,一时想得长远。
江慧嘉还在苦恼道:“不太成型是一遭,此外粉尘也多。”
宋熠拈起一支笔道:“这是熟石膏磨粉做成的么?”
因为生石膏遇水会产生一定的溶解,并不可能凝结成块,所以宋熠直接就问江慧嘉这是不是熟石膏做的。
他知道得还挺多,江慧嘉轻瞥了他一眼,不想再被学霸打击,干脆道:“是熟石膏粉做的,但或许只用石膏与水还有不足,只是不知若要添加其它,该添加什么才好。”
这两天修整西屋,西屋的屋墙已经用白石灰重新粉刷过一遍了,如今就等着再晾几天去去味,同时也等木匠那边的矮桌到来。江慧嘉就在西偏房里做粉笔,她将东偏房用来做了厨房,西偏房暂做杂物房。但说是杂物房,里头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放。她就打扫打扫,用来捣腾粉笔倒是刚好。
在古代中国,石膏是早有使用的东西,石灰也是东汉时期就有出产了。西偏房里除了有石膏,还有粉刷墙面剩下的石灰,宋熠琢磨道:“不然添加石灰试试?”
江慧嘉道:“怎么加?加多少?石灰又不比石膏,若是吸入过多,是有毒害的。”她其实是知道粉笔的制作虽然简单,但也是有配方的。可对她这样的纯外行来说,能够记得学生时代老师说过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石膏就很不错了,指望她能记得配方?
别开玩笑了,粉笔的具体配方她连见都没见过好嘛!
不过就算没有其它配方,只用熟石膏粉和水,也是能勉强做出粉笔来的。只是可能会做得稍微粗糙,此外达不到无尘效果。
江慧嘉已经决定就用这个简便方法来做粉笔了,就听宋熠道:“总要先试试,不同配比应当有不同效果。也不独独是添加石灰……色泽白皙,膏粉细腻的,除去石膏与石灰,还有滑石粉,白土粉等等。《礼记》有云,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至知。事物变化尤其玄妙,格物意在穷究其理,探见变化,此为古人之意,我辈可以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