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张氏紧了紧背上的箩筐带子,笑脸上现出几分苦色。
对这位随时随地不忘装白莲花扮可怜的大嫂,江慧嘉是有几分不喜的,但要说太大的恶感倒也没有。
更何况今日还很有些地方要用到她,江慧嘉便也笑了笑:“大嫂有什么见教?”
张氏不自在地又揪了揪箩筐带子,期期艾艾道:“三弟妹咋说的,咱是啥人,哪敢用见教这样的词儿。就是,就是问问三弟妹,咱们是走着去,还是坐村口那跑海车去?”
江慧嘉反问道:“跑海车?”
一时从原主记忆中翻出有关“跑海车”的存在来,原来这大靖朝也有公共交通工具,被称作跑海车的就是专在十里八乡村口走停的一种交通车,有固定路线,定点开定点停,付了车资就能上,十分方便。因为地理位置好,离县城也不算远,所以青山村的村口也早晚各有一趟跑海车出没。张氏说的,就是这个跑海车。
江慧嘉觉得有些意思,当即又道:“自然是要坐车去,只不知这青山村的跑海车是几时来,几时走?”她是新媳妇,不知具体也是正常的。
张氏忙道:“说是辰正时候,咱村这趟车要先从胡家村、上河村过来,才能到咱村呢!”
辰正,也就是早上七点。
在乡下,老农们多是看日头辨时间,江慧嘉没有看影辨时的本事,手边又没有钟表这样的高级货,也只有大约在心里估摸着,当下又问张氏:“大嫂瞧着,如今时辰还早吧?”
张氏迭声笑:“早!天刚麻麻亮,哪能不早呢!”因得了江慧嘉同意坐车去县城的准话,一时脸上都是喜气。
乡下人大多起得早,一行三人在村里走过,又引得路上乡邻招呼询问,张氏笑着代作答:“咱家老爷子说的,叫我跟当家的一块陪他三婶去趟县城,这不,赶着去坐车呢!”
江慧嘉被“他三婶”这个称呼给雷翻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这个“他三婶”指的是“全子的三婶”,所以,她这就升级成“他三婶”了!
因被这个称呼雷到,江慧嘉一路上都极少说话,至多只是跟人微笑点头,倒又博得了一个文静有礼的名声。
到了村口界石处,只见那界石边上搭着个茅草亭子,三五个人坐在那亭子里,谈着笑着说着闲话,瞧来也是等车的。张氏又老远地就同人招呼:“杨柱婶子!周春婶子!林嫂子!都等车呢?”
青山村是杂姓村,不像十里八乡的许多村子都是宗族聚居式的村子,村民们大多同宗同姓,与青山村不同。
除了被张氏招呼的三个女人,亭子里另还坐着两个男人,两个男人一中年一少年,也都是寻常庄稼人模样。宋大郎就与他们打招呼:“赵五叔,锤子兄弟。”
几人当即寒暄起来。那个杨柱婶子瞧着最年长,四十来岁模样,头上包着块布巾,打扮得干净利落,她问张氏:“你们也去镇上?”
张氏道:“我们陪着全子他三婶去县城呢!”
周春婶子道:“哟!去县城?去县城做啥呢?那老远的!”
张氏就看了一眼江慧嘉,期期艾艾不好说的样子。江慧嘉笑了笑,道:“我去县城寻医,三郎那伤,总要再看看。”
周春婶子等人就有些要惊呼的样子,最年轻的那个林嫂子嘴快道:“你们家三郎那伤不是镇上孙郎中给瞧了么?说是治不……”她忙又咽下“治不好”的话,掩了掩嘴,讪讪笑了。
江慧嘉倒也不生气,只道:“都有句话叫‘遍寻名医’,我们家这条件虽做不到遍寻名医,但多替三郎找几个大夫总是要的。不做了最大努力,怎好就下定论?”
她说到了这里,几人不由纷纷点头,都赞江慧嘉用心甚好,有情有义,宋熠好福气。
江慧嘉知道在这乡下生活,好名声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她心里头还打着要分家的主意,就更要站到舆论制高点上。她说要给宋熠寻医,倒也不全是假话。虽然在“要不要亲自出手医治宋熠”一事上,她还有所犹豫,但她自己不出手,不代表不能另寻名医为宋熠治疗。
正如她自己所说,镇上的孙郎中不行,不代表县里的其他大夫也不行。
医者数众多,医术有高下,江慧嘉绝不会因为自己来自现代,就轻视古代名医。她不妄自菲薄,也不敢妄自尊大,古时一些名医在某些方面的高度,是现代许多医者多番研究都不能达到的。她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知道更多,看得更远,又怎好回过头来去轻视前人?
至于宋熠的伤究竟能不能被治好,就要看她在县城寻医的结果了。
江慧嘉心里是有主意要为宋熠认真寻医的,治好治不好都看他自己的造化,总之这样努力过了,江慧嘉自问将再没有对不住宋熠的地方。
几人说说谈谈,不一会,就听得车轮轱辘的声音在远处响起。片刻后,一前一后两辆骡子拉的青布围车就出现在几人视线中。
众人等待的跑海车终于来了!
第24章
跑海车来了两辆,一辆专到镇上,一辆专到县城。
车资也各有不同,到镇上是一文每人,而到粟水县城,则需三文每人。
江慧嘉与宋大郎夫妻两个一同上了直到县城的车,付了九文钱车资,才分两边坐了。说起来,在一文钱都恨不得被掰成两瓣花的农家,九文钱着实不少,能买十八个鸡蛋呢!也就难怪,在这之前张氏非要与江慧嘉问清楚,是不是能坐车了。
对这位随时随地不忘装白莲花扮可怜的大嫂,江慧嘉是有几分不喜的,但要说太大的恶感倒也没有。
更何况今日还很有些地方要用到她,江慧嘉便也笑了笑:“大嫂有什么见教?”
张氏不自在地又揪了揪箩筐带子,期期艾艾道:“三弟妹咋说的,咱是啥人,哪敢用见教这样的词儿。就是,就是问问三弟妹,咱们是走着去,还是坐村口那跑海车去?”
江慧嘉反问道:“跑海车?”
一时从原主记忆中翻出有关“跑海车”的存在来,原来这大靖朝也有公共交通工具,被称作跑海车的就是专在十里八乡村口走停的一种交通车,有固定路线,定点开定点停,付了车资就能上,十分方便。因为地理位置好,离县城也不算远,所以青山村的村口也早晚各有一趟跑海车出没。张氏说的,就是这个跑海车。
江慧嘉觉得有些意思,当即又道:“自然是要坐车去,只不知这青山村的跑海车是几时来,几时走?”她是新媳妇,不知具体也是正常的。
张氏忙道:“说是辰正时候,咱村这趟车要先从胡家村、上河村过来,才能到咱村呢!”
辰正,也就是早上七点。
在乡下,老农们多是看日头辨时间,江慧嘉没有看影辨时的本事,手边又没有钟表这样的高级货,也只有大约在心里估摸着,当下又问张氏:“大嫂瞧着,如今时辰还早吧?”
张氏迭声笑:“早!天刚麻麻亮,哪能不早呢!”因得了江慧嘉同意坐车去县城的准话,一时脸上都是喜气。
乡下人大多起得早,一行三人在村里走过,又引得路上乡邻招呼询问,张氏笑着代作答:“咱家老爷子说的,叫我跟当家的一块陪他三婶去趟县城,这不,赶着去坐车呢!”
江慧嘉被“他三婶”这个称呼给雷翻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这个“他三婶”指的是“全子的三婶”,所以,她这就升级成“他三婶”了!
因被这个称呼雷到,江慧嘉一路上都极少说话,至多只是跟人微笑点头,倒又博得了一个文静有礼的名声。
到了村口界石处,只见那界石边上搭着个茅草亭子,三五个人坐在那亭子里,谈着笑着说着闲话,瞧来也是等车的。张氏又老远地就同人招呼:“杨柱婶子!周春婶子!林嫂子!都等车呢?”
青山村是杂姓村,不像十里八乡的许多村子都是宗族聚居式的村子,村民们大多同宗同姓,与青山村不同。
除了被张氏招呼的三个女人,亭子里另还坐着两个男人,两个男人一中年一少年,也都是寻常庄稼人模样。宋大郎就与他们打招呼:“赵五叔,锤子兄弟。”
几人当即寒暄起来。那个杨柱婶子瞧着最年长,四十来岁模样,头上包着块布巾,打扮得干净利落,她问张氏:“你们也去镇上?”
张氏道:“我们陪着全子他三婶去县城呢!”
周春婶子道:“哟!去县城?去县城做啥呢?那老远的!”
张氏就看了一眼江慧嘉,期期艾艾不好说的样子。江慧嘉笑了笑,道:“我去县城寻医,三郎那伤,总要再看看。”
周春婶子等人就有些要惊呼的样子,最年轻的那个林嫂子嘴快道:“你们家三郎那伤不是镇上孙郎中给瞧了么?说是治不……”她忙又咽下“治不好”的话,掩了掩嘴,讪讪笑了。
江慧嘉倒也不生气,只道:“都有句话叫‘遍寻名医’,我们家这条件虽做不到遍寻名医,但多替三郎找几个大夫总是要的。不做了最大努力,怎好就下定论?”
她说到了这里,几人不由纷纷点头,都赞江慧嘉用心甚好,有情有义,宋熠好福气。
江慧嘉知道在这乡下生活,好名声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她心里头还打着要分家的主意,就更要站到舆论制高点上。她说要给宋熠寻医,倒也不全是假话。虽然在“要不要亲自出手医治宋熠”一事上,她还有所犹豫,但她自己不出手,不代表不能另寻名医为宋熠治疗。
正如她自己所说,镇上的孙郎中不行,不代表县里的其他大夫也不行。
医者数众多,医术有高下,江慧嘉绝不会因为自己来自现代,就轻视古代名医。她不妄自菲薄,也不敢妄自尊大,古时一些名医在某些方面的高度,是现代许多医者多番研究都不能达到的。她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知道更多,看得更远,又怎好回过头来去轻视前人?
至于宋熠的伤究竟能不能被治好,就要看她在县城寻医的结果了。
江慧嘉心里是有主意要为宋熠认真寻医的,治好治不好都看他自己的造化,总之这样努力过了,江慧嘉自问将再没有对不住宋熠的地方。
几人说说谈谈,不一会,就听得车轮轱辘的声音在远处响起。片刻后,一前一后两辆骡子拉的青布围车就出现在几人视线中。
众人等待的跑海车终于来了!
第24章
跑海车来了两辆,一辆专到镇上,一辆专到县城。
车资也各有不同,到镇上是一文每人,而到粟水县城,则需三文每人。
江慧嘉与宋大郎夫妻两个一同上了直到县城的车,付了九文钱车资,才分两边坐了。说起来,在一文钱都恨不得被掰成两瓣花的农家,九文钱着实不少,能买十八个鸡蛋呢!也就难怪,在这之前张氏非要与江慧嘉问清楚,是不是能坐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