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仲元魁手里证据只是他自己记录的册子,但是他已经让人从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手里拿到了一些账目表,这可是官员自己整理的,更加有说服力。
且他手里还有一些人证,本来他是想在后面打击太子,因为如何让这些人证物证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也是一个关键,皇帝在怀疑他,他如果太过了,也不好。
但这会既然陆采盈想要沥江立即好起来,那他提前给太子致命一击倒也不是不可以。
太子在牢里日子也还不错,他虽然被关进去了,可是他毕竟是太子,没有人敢真的对他做什么。
他一向锦衣玉食,这里闷得厉害,又没有宫女来伺候他,他早就待够了。
詹事过来,他问到底他什么时候能够出去?那些敢告他御状的人还没死吗?
詹事眉头直皱,事情如此严重,可太子却没有半点悔改,甚至不觉得自己哪里有错。
他也知道自己太子品行一般,可这次的的事让他心寒,那么多人的命,太子不管不顾不顾,只吃喝玩乐,视人命如草芥。
他的心一次浮现出了迷茫:他真的要辅佐这样一个储君吗?
他现在尚且如此不爱惜百姓,等他登基又怎听自己的话,大晋的百姓还有活路吗?
太子只想回去,可他哪里知道此事相当棘手。
那告御状的苦主说的都是真的,手上的册子一页一页记着太子的恶行。
莫文章又是出了名的查案仔细,不畏权势,谁的情面也不讲。
最重要的是现在百姓怒意滔天,聚集在大理寺的人越来越多,莫云章本想让他们先回去,可其中几人十分激动,他们全都是失去家人,只剩自己苟活在世,盛怒之下撞柱血溅大理寺门口,就想让朝廷严惩杀人凶手。
第72章 记恨 废除其太子之位,迁出东宫。……
他对太子这么说了之后, 太子惊讶道:“什么?那群贱民竟然还敢逼迫父皇?哼,这样的刁民全死了才好。”
詹事见他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是如此, 眼里根本没有百姓,心里越发不舒服。
太子让他赶紧想办法,他应声之后出来深深叹了口气。
他走时路过大理寺, 又看到那些人一直在抗议,知道太子这次真的是犯了众怒了。
莫云章也查出来那些证据都是真的,不仅如此,太子不仅贪墨着赈灾银两, 还受贿,当地的官员上缴了许多金银财宝,他通通拿下。
他在沥江根本没有去过任何地方,一直都是在吃喝玩乐, 耽于美色, 兴修水利也是假的, 根本没有这件事。
皇帝一听也是生气,但凡太子能为百姓做出些事来, 他也不会如此震怒。
朝中已经有人提出废太子,毕竟储君之位, 关系国之根本,太子如此作为, 实在让人失望。
皇后一听立马去见皇帝, 替太子求情,说太子只是没有办过这么大的事,而且他本性纯良,一定是被下边的人蒙蔽了, 才会以为灾情已过,放松一点。
废太子可是国之大事,太子也已经知错了,轻易废立太子会引发朝廷动荡,这个一定要三思。
温尚书也上表求情,太子经验不足,而沥江官员盘桓在本地多年,一定提前做好了表面功夫来隐瞒太子。
他们故意给少部分百姓发放粥饭和衣衫,造成所有百姓都被救了的假象,所以太子才信了。
皇帝一直在考虑,太子的确做错了事,该好好处罚。
但他不喜欢被人威胁,尤其是那些百姓还一直在聚集在大理寺门口,他越发不想这些百姓如意。
可是案子还是要审的,此案重大,三司会审,井文玉也在一旁作陪。
可一开始原本作为原告和证人的仲元魁和王黛都没有出现,莫文章着人去传才知他们晚上突然染病,昏迷不醒,无法到场。
莫云章来描述了一下这件案子,在场的两位大人你说仅凭两个百姓的空口无凭,不能使人信服。
莫云章拿出了证据,大人打断他说:“传沥江太守,让他来说一下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
原来沥江太守已经被押解到了京都,让他意外的是太守竟主动认罪,说自己监管不力的人也被下属蒙骗。
莫云章明白了,他也是来推脱责任的。
在他的描述中,太子无辜,他有监管不力之责,而最该死的则是太守府的功曹和下面几个县的县令。
毕竟他说银子是发下去的,可县令未能发到灾民的手中,致使灾民缺衣少食,饿死病死。
明眼人都一下看出来,他话语不实,这中间有着多大的猫腻。
莫云章说仲元魁记录的册子并非如此,太守能言善辩,说他的女儿在洪水中被淹死了,因此他对官员怀有愤恨之心,这才想要诬告。
他还嗯一直咳嗽,说自己为沥江百姓劳心劳力多年,水灾的时候,他连日奋战,九死一生,被洪水中的石块划伤,这养了一年也还没有好。
可他没有怨言,只是后悔自己受伤之后没有再亲力亲为,导致百姓又受许多罪。
其他几人深觉他说的大有道理,莫云章的话被他们无视。
这案子眼看居然就这么定了,太子都露出得意的笑,要被放出来。
莫云章跟井文玉觉得此事大有蹊跷,说要等仲元魁和王黛再来对口供。
可他们提出反对说那两人昏迷不醒,太子身份尊贵,本来就是蒙冤,如果长时间待下去,岂不是能引起百官猜忌?
且他手里还有一些人证,本来他是想在后面打击太子,因为如何让这些人证物证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也是一个关键,皇帝在怀疑他,他如果太过了,也不好。
但这会既然陆采盈想要沥江立即好起来,那他提前给太子致命一击倒也不是不可以。
太子在牢里日子也还不错,他虽然被关进去了,可是他毕竟是太子,没有人敢真的对他做什么。
他一向锦衣玉食,这里闷得厉害,又没有宫女来伺候他,他早就待够了。
詹事过来,他问到底他什么时候能够出去?那些敢告他御状的人还没死吗?
詹事眉头直皱,事情如此严重,可太子却没有半点悔改,甚至不觉得自己哪里有错。
他也知道自己太子品行一般,可这次的的事让他心寒,那么多人的命,太子不管不顾不顾,只吃喝玩乐,视人命如草芥。
他的心一次浮现出了迷茫:他真的要辅佐这样一个储君吗?
他现在尚且如此不爱惜百姓,等他登基又怎听自己的话,大晋的百姓还有活路吗?
太子只想回去,可他哪里知道此事相当棘手。
那告御状的苦主说的都是真的,手上的册子一页一页记着太子的恶行。
莫文章又是出了名的查案仔细,不畏权势,谁的情面也不讲。
最重要的是现在百姓怒意滔天,聚集在大理寺的人越来越多,莫云章本想让他们先回去,可其中几人十分激动,他们全都是失去家人,只剩自己苟活在世,盛怒之下撞柱血溅大理寺门口,就想让朝廷严惩杀人凶手。
第72章 记恨 废除其太子之位,迁出东宫。……
他对太子这么说了之后, 太子惊讶道:“什么?那群贱民竟然还敢逼迫父皇?哼,这样的刁民全死了才好。”
詹事见他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是如此, 眼里根本没有百姓,心里越发不舒服。
太子让他赶紧想办法,他应声之后出来深深叹了口气。
他走时路过大理寺, 又看到那些人一直在抗议,知道太子这次真的是犯了众怒了。
莫云章也查出来那些证据都是真的,不仅如此,太子不仅贪墨着赈灾银两, 还受贿,当地的官员上缴了许多金银财宝,他通通拿下。
他在沥江根本没有去过任何地方,一直都是在吃喝玩乐, 耽于美色, 兴修水利也是假的, 根本没有这件事。
皇帝一听也是生气,但凡太子能为百姓做出些事来, 他也不会如此震怒。
朝中已经有人提出废太子,毕竟储君之位, 关系国之根本,太子如此作为, 实在让人失望。
皇后一听立马去见皇帝, 替太子求情,说太子只是没有办过这么大的事,而且他本性纯良,一定是被下边的人蒙蔽了, 才会以为灾情已过,放松一点。
废太子可是国之大事,太子也已经知错了,轻易废立太子会引发朝廷动荡,这个一定要三思。
温尚书也上表求情,太子经验不足,而沥江官员盘桓在本地多年,一定提前做好了表面功夫来隐瞒太子。
他们故意给少部分百姓发放粥饭和衣衫,造成所有百姓都被救了的假象,所以太子才信了。
皇帝一直在考虑,太子的确做错了事,该好好处罚。
但他不喜欢被人威胁,尤其是那些百姓还一直在聚集在大理寺门口,他越发不想这些百姓如意。
可是案子还是要审的,此案重大,三司会审,井文玉也在一旁作陪。
可一开始原本作为原告和证人的仲元魁和王黛都没有出现,莫文章着人去传才知他们晚上突然染病,昏迷不醒,无法到场。
莫云章来描述了一下这件案子,在场的两位大人你说仅凭两个百姓的空口无凭,不能使人信服。
莫云章拿出了证据,大人打断他说:“传沥江太守,让他来说一下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
原来沥江太守已经被押解到了京都,让他意外的是太守竟主动认罪,说自己监管不力的人也被下属蒙骗。
莫云章明白了,他也是来推脱责任的。
在他的描述中,太子无辜,他有监管不力之责,而最该死的则是太守府的功曹和下面几个县的县令。
毕竟他说银子是发下去的,可县令未能发到灾民的手中,致使灾民缺衣少食,饿死病死。
明眼人都一下看出来,他话语不实,这中间有着多大的猫腻。
莫云章说仲元魁记录的册子并非如此,太守能言善辩,说他的女儿在洪水中被淹死了,因此他对官员怀有愤恨之心,这才想要诬告。
他还嗯一直咳嗽,说自己为沥江百姓劳心劳力多年,水灾的时候,他连日奋战,九死一生,被洪水中的石块划伤,这养了一年也还没有好。
可他没有怨言,只是后悔自己受伤之后没有再亲力亲为,导致百姓又受许多罪。
其他几人深觉他说的大有道理,莫云章的话被他们无视。
这案子眼看居然就这么定了,太子都露出得意的笑,要被放出来。
莫云章跟井文玉觉得此事大有蹊跷,说要等仲元魁和王黛再来对口供。
可他们提出反对说那两人昏迷不醒,太子身份尊贵,本来就是蒙冤,如果长时间待下去,岂不是能引起百官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