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谁知还没开始,烧火这件事就给了她们一个下马威,两人一个大家千金,一个后世来客,都不知道柴火灶要怎么烧。
沈清疏照猫画虎,用折子点燃引火的稻草,再放上木头,稻草倒是染起来,架势还挺大,但片刻就燃尽熄灭,木头不为所动,只是表面熏黑了一点。
两人蹲在灶前研究了半天,头上身上都沾了飘出来的灰烬,搞得满身狼狈,却还是没能生起火。
沈清疏终于放弃了,站起身擦了擦汗,抬眼看见林薇止脸上两道黑灰,一下子忍俊不禁,失笑道:“你看你这脸上。”
林薇止下意识反手去擦,却忘了自己手上现在是什么光景,反而越擦越多,花成一片。
她一张白皙秀美的脸,沾了这点脏污倒并不难看,反倒显出几分与往日不同的活泼可爱来。
“这边也有。”沈清疏压了压唇角,故意伸手出去,替她把两边脸擦得对称,看她花猫一样的脸,勉强忍着笑,以拳抵唇,胸腔微微震动。
林薇止哪还不知道,走到水缸前低头一瞧,便听见身后沈清疏开怀的笑声,她先是有些羞恼,瞧得一阵儿,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
沈清疏走到她身旁,打了一盆水出来,笑意吟吟道:“快洗把脸,术业有专攻,我们还是叫烧饭婆子来吧。”
林薇止侧身看着她,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在她脸上捏了两把,然后退开两步,狡黠地冲她眨了眨眼。
沈清疏愣了一下,同样往缸里一照,她有所预料倒并不意外,只纵容地跟着笑起来。
明明幼稚得很,两人却都乐在其中,相爱的人之间,再无趣的事情做起来,都充满了浓情蜜意。
两人止住笑,又净了脸,把平日烧火的婆子叫过来,但见她三下五除二,一大捧稻草塞进灶里点燃,几块木柴相互架起,不一会儿火势就起来了。
沈清疏在一边瞧着,感觉也没多大变化,和她们烧的却完全是两种结果,不禁觉得处处皆有学问,便是烧火也不能小看。
火烧起来便熬糖浆,想着刚才生火失败的教训,一大缸甘蔗汁,沈清疏谨慎地只舀了三分之一左右。
甘蔗汁原液呈米白色,有些浑浊,加热时须不停地搅拌,以防糊锅。
多了个烧火的婆子,两人话少了些,专心地熬着糖,婆子是当地人,不知道县太爷干嘛要自己下厨房,也不敢问,沉默地烧着火。
在这样的沉默中,雾气蒸腾,锅里的甘蔗汁越来越少,却始终不见凝结,慢慢凝了之后,却飘出来一股糊味。
沈清疏连忙叫婆子转小火,翻起来一看,红得发黑,在高温下糖似乎发生了碳化,不用说,这一锅算是废了。
林薇止沾了一点尝了尝,甜中带着苦,皱了皱道:“哪里出问题了?”
沈清疏怔了片刻,细细回想一番,一拍脑袋,才想起来自己忘了在中途加草木灰,中和蔗糖里的酸素。
知道理论是一回事,真正上手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她只惦记着黄泥除色法,不想连最基本的糖块都还没做出来。
沈清疏解释了一番,没奈何,倒了重做,锅底全是凝结的糖,两人连锅都不会洗,好在还有个婆子在。
第二次,沈清疏注意着火候,在差不多时加入了草木灰。
烧火的婆子在旁边看着,嘴唇动了动,脸上预言又止的表情十分明显。
沈清疏眼角余光瞥见,以为她有什么建议,温和地道:“大娘,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婆子犹豫了一下,觑着她脸上带笑,才躬身道:“大人,我看您是想要熬糖,老婆子说了,您莫怪罪,我自己熬糖,也晓得一点,这熬到后面是要上笼蒸才得结块哩。”
刚废了一锅,她生怕再废一锅,虽然也不是自己的糖,但看着都觉得很心痛。
沈清疏搅了搅勺子,看着渐渐凝结的红色糖浆,自信道:“大娘放心,这锅肯定没问题了。”
受地域交通的影响,古代技术的传播十分缓慢,在福州沿海地区,草木灰快速凝结法已经普遍运用,而在蜀地的莽莽群山之中,却还只有一小撮人知晓。
古代不讲究专利法,大家都弊扫自珍,有任何一点进步都藏着掖着,似京城进贡的雪白糖霜,一定也是发现了某种脱色方法,但这几乎是不传之秘,局限在一小片区域。
便是她这法子,岳水县想要攫取高额利润,就得做好保密工作。
见她这么说了,婆子也就不再多嘴,小心烧着火。
过了一阵儿,糖浆变得十分粘稠,这会儿的香气就是纯粹的蔗糖甜香了。
沈清疏拿出事先准备的瓦制漏斗,她专门找人订做的,十分小巧,共五个,沈清疏给每个漏斗都灌上糖浆,外界温度降低,糖浆很快就凝结成块。
总算大功告成,两人回到书房里,忙活了半天,手都搅得有些酸痛了。
坐着歇了一会儿,林薇止揉着手臂,眼睛亮晶晶的,十分有兴致地追问道:“然后呢,要怎么脱色?”
沈清疏把五个漏斗一字排开,她记得书上说用黄泥水淋糖就是了,但是哪种黄泥水呢,浓度又是多少呢?具体的她也不知道,只能多试几种。
岳水县周围的黄泥,她都命人取样记录,调配成了五份黄泥水。
把黄泥水淋在漏斗中,慢慢渗透糖块,再从漏斗底下流出来,这个过程中,黄泥水的吸附物质带走了蔗糖中的色素,便见糖块越来越白。
沈清疏照猫画虎,用折子点燃引火的稻草,再放上木头,稻草倒是染起来,架势还挺大,但片刻就燃尽熄灭,木头不为所动,只是表面熏黑了一点。
两人蹲在灶前研究了半天,头上身上都沾了飘出来的灰烬,搞得满身狼狈,却还是没能生起火。
沈清疏终于放弃了,站起身擦了擦汗,抬眼看见林薇止脸上两道黑灰,一下子忍俊不禁,失笑道:“你看你这脸上。”
林薇止下意识反手去擦,却忘了自己手上现在是什么光景,反而越擦越多,花成一片。
她一张白皙秀美的脸,沾了这点脏污倒并不难看,反倒显出几分与往日不同的活泼可爱来。
“这边也有。”沈清疏压了压唇角,故意伸手出去,替她把两边脸擦得对称,看她花猫一样的脸,勉强忍着笑,以拳抵唇,胸腔微微震动。
林薇止哪还不知道,走到水缸前低头一瞧,便听见身后沈清疏开怀的笑声,她先是有些羞恼,瞧得一阵儿,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
沈清疏走到她身旁,打了一盆水出来,笑意吟吟道:“快洗把脸,术业有专攻,我们还是叫烧饭婆子来吧。”
林薇止侧身看着她,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在她脸上捏了两把,然后退开两步,狡黠地冲她眨了眨眼。
沈清疏愣了一下,同样往缸里一照,她有所预料倒并不意外,只纵容地跟着笑起来。
明明幼稚得很,两人却都乐在其中,相爱的人之间,再无趣的事情做起来,都充满了浓情蜜意。
两人止住笑,又净了脸,把平日烧火的婆子叫过来,但见她三下五除二,一大捧稻草塞进灶里点燃,几块木柴相互架起,不一会儿火势就起来了。
沈清疏在一边瞧着,感觉也没多大变化,和她们烧的却完全是两种结果,不禁觉得处处皆有学问,便是烧火也不能小看。
火烧起来便熬糖浆,想着刚才生火失败的教训,一大缸甘蔗汁,沈清疏谨慎地只舀了三分之一左右。
甘蔗汁原液呈米白色,有些浑浊,加热时须不停地搅拌,以防糊锅。
多了个烧火的婆子,两人话少了些,专心地熬着糖,婆子是当地人,不知道县太爷干嘛要自己下厨房,也不敢问,沉默地烧着火。
在这样的沉默中,雾气蒸腾,锅里的甘蔗汁越来越少,却始终不见凝结,慢慢凝了之后,却飘出来一股糊味。
沈清疏连忙叫婆子转小火,翻起来一看,红得发黑,在高温下糖似乎发生了碳化,不用说,这一锅算是废了。
林薇止沾了一点尝了尝,甜中带着苦,皱了皱道:“哪里出问题了?”
沈清疏怔了片刻,细细回想一番,一拍脑袋,才想起来自己忘了在中途加草木灰,中和蔗糖里的酸素。
知道理论是一回事,真正上手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她只惦记着黄泥除色法,不想连最基本的糖块都还没做出来。
沈清疏解释了一番,没奈何,倒了重做,锅底全是凝结的糖,两人连锅都不会洗,好在还有个婆子在。
第二次,沈清疏注意着火候,在差不多时加入了草木灰。
烧火的婆子在旁边看着,嘴唇动了动,脸上预言又止的表情十分明显。
沈清疏眼角余光瞥见,以为她有什么建议,温和地道:“大娘,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婆子犹豫了一下,觑着她脸上带笑,才躬身道:“大人,我看您是想要熬糖,老婆子说了,您莫怪罪,我自己熬糖,也晓得一点,这熬到后面是要上笼蒸才得结块哩。”
刚废了一锅,她生怕再废一锅,虽然也不是自己的糖,但看着都觉得很心痛。
沈清疏搅了搅勺子,看着渐渐凝结的红色糖浆,自信道:“大娘放心,这锅肯定没问题了。”
受地域交通的影响,古代技术的传播十分缓慢,在福州沿海地区,草木灰快速凝结法已经普遍运用,而在蜀地的莽莽群山之中,却还只有一小撮人知晓。
古代不讲究专利法,大家都弊扫自珍,有任何一点进步都藏着掖着,似京城进贡的雪白糖霜,一定也是发现了某种脱色方法,但这几乎是不传之秘,局限在一小片区域。
便是她这法子,岳水县想要攫取高额利润,就得做好保密工作。
见她这么说了,婆子也就不再多嘴,小心烧着火。
过了一阵儿,糖浆变得十分粘稠,这会儿的香气就是纯粹的蔗糖甜香了。
沈清疏拿出事先准备的瓦制漏斗,她专门找人订做的,十分小巧,共五个,沈清疏给每个漏斗都灌上糖浆,外界温度降低,糖浆很快就凝结成块。
总算大功告成,两人回到书房里,忙活了半天,手都搅得有些酸痛了。
坐着歇了一会儿,林薇止揉着手臂,眼睛亮晶晶的,十分有兴致地追问道:“然后呢,要怎么脱色?”
沈清疏把五个漏斗一字排开,她记得书上说用黄泥水淋糖就是了,但是哪种黄泥水呢,浓度又是多少呢?具体的她也不知道,只能多试几种。
岳水县周围的黄泥,她都命人取样记录,调配成了五份黄泥水。
把黄泥水淋在漏斗中,慢慢渗透糖块,再从漏斗底下流出来,这个过程中,黄泥水的吸附物质带走了蔗糖中的色素,便见糖块越来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