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广州,南国最后一道防线。等到广州城破,抗清义军已被逼至绝路。其时,摆在各路义军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漂洋过海下南洋,另谋生路。宁漂泊海外,流落他乡,也绝不不做清廷下一狗。二是转道往东,奔粤东潮汕嘉应,或走海路投奔台湾郑成功,或乘船沿韩江溯流而上,北上福建,然后乘船东渡台湾。

  大部分义军见世事如此,自觉反清复明无望,纷纷登上了南渡海船下南洋,远走他乡。只有一小部分义军走了第二条路,希望投奔郑成功继续抗清。

  奔粤东的义军大部分已经被清兵打散了编制,这些抗清义兵三三两两联合起来,三五成群散散乱乱地奔赴潮汕、嘉应两地。其中,有一路义军显得尤为特别。这一路义军只有十三人,男女间杂,昼伏夜行。这一行人不似义军,反而像逃难的一家老小!这十三人正是福建武夷山火秋道士的十三个徒弟。

  十三师兄弟妹奉火秋道人之命下山抗清,起初跟随江西崇义王驻守赣州。赣州大战后,赣州城破,清兵屠城,崇义王手下部队溃不成军一路跟随逃难的民众南下。十三兄弟也跟着南下,协防广州,顺治四年(1647),广州知府陆元机降清,广州沦落,十三兄弟悲愤不已,无奈只能奔向粤东潮州。

  当时潮州战乱频繁,清军李成栋部其时占据潮州。当时的各方势力都不肯放弃这粤东的最后一个要道,天地会,土匪,山贼,海盗在此混战,潮州城几经易手,混乱不堪。十三兄弟听得大仇李成栋进驻潮州,遂一路赶赴潮州欲刺杀李成栋!

  (李成栋的历史简述一下:李成栋早年加入李自成部队,其后归顺明朝,再后归顺满清,最后又反清归明。这人一生首鼠两端,反复无常,称之为“三姓家奴”亦不为过。

  他投靠清廷之后,手上沾满了汉人鲜血。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中,“嘉定三屠”就是这位汉人大将亲手所为!清兵南下之后,他射死隆武帝,生擒绍武帝,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广东!这便是他灭明的三大功绩!

  其后,他又反清归明,最后溺水而亡。此人极为复杂,一生乱世浮沉,人生起伏比之吴三桂毫不逊色,不能简单地以“汉奸”、“小人”视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百度一下。)

  这一日,师兄弟妹十三人来到潮州。由于连日奔袭人马俱疲,十三兄弟将马匹寄存于潮州城外农家,乔装一番后便赶着农家牛车进了潮州城。

  日期:20091017 16:02:00

  潮州,粤东名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风物极盛。但此时的潮州城内却是一片混乱破败,乱世乱象。城内房屋楼宇坍塌损毁,舞殿歌台无不残破不堪,城内时不时官兵列队巡逻穿街过巷,惹得四处鸡飞狗跳,喧嚣不已。城内百姓,面瘦肌黄,鹑衣百结,走在街上行人,人人自危,只敢沿着道旁墙根一溜儿疾走,生怕走得慢了便惹得祸事上身。每逢有人敲门,只敢将门打开一小掩儿,急急将人打发便又急急关门。

  十三兄弟在潮州城内四处转悠,只想找到李成栋行辕所在当晚就刺杀李成栋这个大汉奸!但偌大潮州城找个人却并不容易,他们转了半天都没有找到。

  李成栋虽是个大人物,但他生性机警,无人得知他寝处;而十三师兄弟妹因操着外地口音,不通当地潮汕方言,也不敢多嘴询问,只怕他人疑心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十三人转了一大圈,没有任何线索,又回到了广济桥头的陈记老友茶铺。

  陈记老友茶铺处于桥头路口,正当交通要道,这里人来车往,热闹嘈杂。但来往人虽多,进茶铺喝茶的人却极少。在这乱世,没人有这闲情逸致坐在茶铺里品茶阔论。这茶铺也不过是每天开门维持个门面而已,生意极为清淡。

  茶铺的跑堂伙计是个圆脸光额头的小胖子,笑嘻嘻跑上跑下勤快利索,而且见多识广,讲得一口流利的官话。伙计一看到有生意来,急急忙忙便将十三人迎了进去。十三师兄弟装作互不相识的模样,安顿好牛车,分为三组先后进了茶铺,上三楼雅座了要了三个隔间。

  这茶铺沿着韩江大堤而建,高三层。第二、第三层楼的面江一溜房间俱设为雅座,正是特地为三五好友聚会品茶而设。每个雅座提供一整套功夫茶茶具,客人点茶后可以自行冲泡,也可要伙计治器沏茶,还可以要两个姑娘来唱个小曲儿。听着小曲,看着韩江沿江风景,吹着凉爽的江风,与老友高谈阔论,品评功夫茶,这是何等惬意之事?只不过,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莫说请姑娘唱小曲,连人都不大来了。

  三拨人马都胡乱点了些乌龙、凤凰单从,要了几个茶点后,他们早早便把伙计给打发了下去,十三人又聚在了大师兄的房间里,低声商量着。

  大师兄坐在小木墩上,两手据着膝盖,瞪着韩江一声不吭,心中正在思虑怎么找到李成栋这个大汉奸!他身材高大,坐在小矮墩上还是比别人高出一头,满脸豪须,头顶直发,威猛过人。在十三兄弟中他排第一,十三人中就数他进入师门最早,武功也最高。

  火秋道人晚年收了这十三个徒弟,他年事渐高便不再亲自给徒弟传授武功,大师兄便担起了传授师弟妹们的武功的任务,对十二个师弟师妹来说,他即是大师兄也算是半个师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