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7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杀人或者拿银子,因为他很自信、很强大、很聪明、很骄傲、很清醒……不去在意那些“文化绑架”,自有自己的原则。

  这是一个,被宠爱长大,被教育很好的孩子。

  众人看向这位,默默地烤一盘银杏花生土豆的这位,看似普通人。但看他的一举一动,拿着烧烤棍稳稳的手法,即使不是武功已入化境、深不可测,也不是普通人。

  而他,只是一个照顾的人?

  众人对小少侠的来历好奇。

  花心大少最是潇洒,就觉得小少侠就是讨人喜欢:“小少侠这话对。那些喊着‘重义轻利’的文人和大侠,都不缺银子花,明明占据那么多钱财,还摆出来一副仁义的模样,劝说世人不要爱财,叫人躁得慌。”

  中年剑客不认同:“你这话偏激。有人真正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只你们没有见过。”

  老和尚再打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认为,大明武林,已然太过保守。大明的民间,都在读书看小报,都知道朝廷规定,做好事的人,有报酬。”

  有几个人明白,有几个人不明白。

  那位隐士弟子恍然大悟:“我知道,我收到当地官府发的一百两银子。”

  众人好奇。

  “小报上说,大明目前还是需要帮助的人多,但朝廷和官府不能面面俱到,就规定,所有伸出援手的人,朝廷都有奖励。给名给利,鼓励人做好事,鼓励人积极去领奖励。”

  隐士弟子的话音一落,众人都没反应过来。

  做好事,不是不求名利?

  朝廷不是应该鼓励人讲美德?

  皇上不说话,专心用烤玉米。

  中年剑客略一思考,目光激动:“我记得儿时读书学过……”

  他缓缓道来,一席话说的所有人沉默。

  春秋时期的战争多,当时的鲁国有一道律法,若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沦落为战奴,只要把人赎回来,就可以从鲁国获得物质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十个人从外地赎回来,不去领取金钱。

  孔子说:子贡你错了!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做好事领取补偿金,对鲁国没有任何损失;但你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的同胞。”

  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一头牛,子路收下,宣告四邻。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

  做好事需要成本,有能力付出这个成本的人,很少。

  而且,做好事,为什么就不能有奖励?拿了奖励,就不是做好事?

  如果不这样规定,还和以前那样死讲“仁义”,天下有几个人做好事?坏人落井下石,好人袖手旁观?

  众人看皇上,皇上咽下一口烤玉米,目光澄澈清亮,看得一伙儿人都笑——生死战的约定,杀你是应该。不杀你,但要有银子回报。这理儿不错,很对。

  女侠笑得感慨:“我听说,那民间,都鼓励寡妇再嫁,女子都以做事为荣。我们武林女子,大多还是情情爱爱的……”

  说的那心怀情意的大家高足小姑娘,一愣一愣的。

  独行客摇头:“不是情情爱爱不好。而是,有些人的想法,实在叫人不懂。天山灵宫大弟子、唐门长老这样执迷不悟的,就不说了。

  我记得那武林第一美人在的时候,那些男子的妻子,不去恨男子,去恨那武林第一美人。到那些男子因为武林第一美人死了,他们又去恨小少侠……”

  他说不下去,这样的情情爱爱,叫人都怕了“情情爱爱”。

  众人有的听懂,有的人认为女子就这样,不讲道理,全凭感情用事。

  那心怀情意的大家高足小姑娘,吓得脸发白。

  女侠看得不忍心,长长叹口气。

  “天山灵宫大弟子、唐门长老,我不懂。女子,我懂一点。民间人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那男人,是她们的依靠,她们如何去恨?自然只能恨那些外头的女子。而那些男人死了,她们失去依靠,那自然……”

  那心怀情意的大家高足小姑娘,脸更白:“可是,那第一庄庄主的夫人,她……”她的出身,如何需要依靠男人穿衣吃饭?她要再嫁,多的是男人要娶。

  老和尚再再打一个佛号。

  “阿弥陀佛。中原武林,也需要‘改革’。”

  夜色已深。有的呼呼大睡,比如皇上。有的人在思考——火器兴起,功夫何去何从?全国大改革,传统武林何去何从?

  当年那位留在皇宫的草上飞,如今开了一家武馆,教导子弟。

  当年那位峨眉女弟子,去了兵营,如今立下战功,叫皇上亲自接见。

  而他们还混在草莽。

  武功也没有创新。

  民间的老百姓开始学习律法,对于他们时不时地在街上打架,打的菜摊都飞掉的事儿,不再和以前那样忍耐,更讨厌他们打一顿恶棍就走,留下恶棍更欺负人的行为……

  中原武林的有识之士们,一起思考。

  皇上很高兴他们开始“思考”。

  元和十五年的秋天、冬天,皇上练功不懈,风雨无阻地和一些大佬,一个一个地挑战、切磋,传出去的不光是功夫高深,更是一副新时代江湖人的仁义之风。

  山东一戚家妇,新婚之夜丈夫暴死,戚氏哀哭一场,投门外江中而死,留下诗一首:“画虎虽成未点睛,百年夫妻一宵情。欢声方举哀声恸,贺者才临吊者泣,……从来不识儿郎面,独抱冰心照水心。”

  世人没有和之前那样广为传颂,有人要给请贞节牌坊,都认为其情可嘉;也有人说,虽然这不是以往那些被逼死的寡妇,但其行为,不值得提倡……

  争论不休。有那写书的女子,都不知道,该不该评价她为烈女……

  皇上仔细观察其婆家人反应,叫余庆用左手写一个状子——若为情意,不需要贞节牌坊;若有内情,更不要贞节牌坊……素未谋面的一日夫妻,何来生死相随?

  事情闹大,那戚氏的父母亲人也闹,平头老百姓都不认同这样的感情,当地官府无奈插手一查,果然这戚氏投江死之前,受到婆家人的刺激……

  新婚女子,一夜之间丈夫死了,本就害怕,再来几句克夫啊,丧门星啊,夫死妇随的贞节啊……六神无主之下轻生,不奇怪。

  她的父母哭自己苦命的女儿,世人骂那夫家不地道,新婚之夜暴死,说不定本就有什么病……可不管怎么说,一条年轻的人命,就这么没了。

  老百姓不知道写状子的是谁,只说这人果然大胆有正气;武林人知道这是跟在小少侠身边的人,一起沉默。

  十一月二十八日,四川建昌卫至宁番卫等地,发生七级大地震,山崩地裂,城室尽塌,五昼夜雷声不绝,烈风可畏,水泉河水,尽皆黄浊……城楼垛口,墙垣门壁,寺庙神祠等建筑,一时俱皆倒塌。

  虽然皇上因为章怀秀的记忆,吩咐内阁早有准备,还是死者达万人。

  皇上收到消息后赶去,眼见朝廷有序赈灾,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参与救灾。

  一些倒塌的房屋,普通官兵不好下去,锦衣卫人手不够,他就发动武林人都来帮忙,他给银子。

  自己吃不下那救灾的饭菜,也担心灾区其他的人身体拖垮,干脆拿出自己这段时间赚的银子,统一改善伙食。

  武林人士这次帮了大忙,不光是救灾,他们有武功,不会和普通官兵一样受伤,又不像官府做事很多时候束手束脚的,打压奸商、惩治恶人……痛快淋漓。

  朝野上下都夸好,民间人发现,功夫还是要学啊,功夫有用啊。

  武林人士,好像第一次感受到,他们学武功,除了强身健体、扬名立万、匡扶正义,打击人间不平……另外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当年协助朝廷,打击倭寇和蒙古人。

  如今国家太平,可他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元和十五年的春节就这样过去,元和十六年一开春,北京通州地震,居民房屋、城垣多塌,压伤人命。井径震声如雷,三日后复震,八日后又大震……

  整个顺天府都是地震,虽然没有章怀秀的记忆,但这次地震仪有感应,朝廷有准备,没有多少人伤亡。

  皇上回来北京,跟着工部、画院、民间的建造人才一起,规划通州乃至北京,整个顺天府的重建事宜——粮食充足,没有战争,大明人口增多,北京人口更多,原有的规划各方面都需要改进。

  朝廷忙朝廷的,民间人一边救灾,一边激动地哭。

  新制的地震仪有反应!

  虽然地震仪时灵时不灵,可是它只要灵一次,那就是几万的人命!

  谁说有些工匠们也就做一些家具器具的,谁说有些工匠们天天研究一些没用的物事?

  工匠们研究的地震仪,救人!

  救很多人!

  这次的地震,叫大明人再一次正视技艺的作用。

  皇上直接在小报上说,大明的工匠们,默默无闻、居功甚伟。

  皇上的意思,用老百姓的话说,如果不是大明国力强势、火器足够好,这次大明和蒙古的十年之约到期,蒙古各部如何会不打就认怂?

  那东北女真乖乖地办学、修路,不也是?

  真以为这太平日子,是天上掉下来的?

  皇上还说,他带兵出去大明,底气来自大明人,所有的大明人,农人种地,工人做工,士人为官,商人走商……他们每一个,都是大明的脊梁。

  天下人都哭,他们从来没想到,会听到这番话。

  他们做的,都是应该的,他们都是升斗小民,只能做这些。

  可是皇上说,他带兵出去,底气来自大明人,每一个大明人。

  老百姓一面救灾,一面哭,一面议论纷纷。

  工匠们一个个的,都红了眼睛。

  默默无闻,是因为他们某些人的身份太敏感,其他国家的人偷不到技艺,就来偷人,皇上和朝廷耗费那么多保护他们,他们不能暴露。

  居功甚伟,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的评价。

  匠人,也可以于国有功,居功甚伟,他们如何不哭?

  章怀秀在工部,自己哭,面对一个个红通通的兔子眼,更哭。

  大明的火器,如今提前五百年。

  魏国公退休后一力主持的蒸汽机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他亲眼看着,大明一步跨入工业时代!

  从元和十五年末,到元和十六年夏天,大明人振作起来,都在讨论技艺的事儿,很多优秀学子都去技艺学院,不再唯当官一条路。

  皇上说,底气来自他们,他们不能要皇上失望,他们不能要当年,皇上被逼无奈和蒙古人签订合约的情况,再次出现。

  大明人胸腔鼓动,更加有目标,有希望,有动力地做事的时候,也更关心一个问题。

  皇上你十六岁了啊,皇上你玩够了哇?

  皇上不听不听。

  这次救灾,女兵们也有功劳,灾区的受难女子,多亏了这些女兵,皇上论功行赏,当然有她们的身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