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2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年年朝廷拨款,堤上加堤,水高凌空,一旦泄洪,就是大灾。治理黄河,以疏不以障。最好是分流,设减水石门以泄暴涨。”

  “徐景珩说得对。”皇上眼睛发亮:“我这几天研究,也是如此决定。”

  徐景珩摸着皇上的小脑袋,提醒皇上:“自从黄河改道,河南归德至徐州南下夺淮,注入于黄海。自徐州至淮安五百里的河段是漕运要道;自淮安到扬州,利用湖区作为运河。运河和漕运要保障。

  还有一点,皇家的祖陵在泗州,皇陵在凤阳,均位于淮河岸上。”

  皇上:“!!!”

  不能不管运河,也不能不管祖陵,这分流怎么分,分到哪里?就是大事。皇上看一眼红石头:“放心哦。”停顿一下又补充,“对祖陵的保护、漕运的畅通、沿河百万生灵的安危,朱载垣会作综合考虑,即使难度较大。朱载垣一定能做到。”

  太~祖皇帝不想和他说话,祖陵的事情,合计着要徐景珩提醒,才想起来?!皇上冲徐景珩挤眼睛:“等我回头到凤阳,就去拜祭。”

  徐景珩因为小孩子的无赖,摸摸他的小包包头,笑容宠溺。

  自从当年南宋为了防止金兵南下,决堤皇河,皇河下游一直是灾荒不断。

  黄河的水带来的泥沙,很快淤高淮河入海口,淮河排水不畅,诸多中小湖泊填满形成洪泽湖,不久后,淮河就失去入海口,冲破洪泽湖堤坝,经三河入宝应湖,借道高邮湖,邵伯湖投奔长江,在三江营,成为长江支流。

  要治理黄河下游,同时需要治理黄河泥沙问题,淮河淤堵入海问题,至少十年的功夫。

  两个人说着治河的事情,小船速度快得很,一个时辰来到长江入海口,靠近松江府,崇明岛的一个地方。河面是一个喇叭花的形状,窄的地方二十里、宽的地方有二百里,皇上一开始看着这里的河流、船只、繁忙的港口,连片的菜地……很是喜欢。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黄河对比长江,就是一个黄泥猴子。皇上都想去长江里头游一游。

  待他发现,崇明岛这里也开始淤堵,傻眼。

  “徐景珩,长江和大海的潮水冲击泥沙,将来崇明岛要和其他几个岛连起来。”

  “长江入海口一分为二,南面会成为主航运道。”

  “那是上海县的地方?”

  “上海县。”

  “苏州和杭州夹在上海和宁波之间,果然形势不乐观。”

  皇上越是南下,越是感受到南方的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港口兴旺带来的好处。徐景珩对此看得开。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里是长江入海口,早在大唐时期,就是大唐和日本往来的港口。据说华亭县东北部的青龙集镇,海舶云集,烟火万家,时人比之杭州。随后由于河道变迁、海岸线向外延伸,一直到上海村口。

  皇上点脑袋。《元史》上有记载,青龙镇变为内港,上海归属华亭县管辖。上海风樯浪舶,商贾糜集,还是重要的“漕运”港口之一,经海路向元大都运送粮食物资的船,都是由上海启航。因为上海发展太快,松江府提出分建上海县,得到批准。

  “大明建国,上海县的辖区更大,永乐皇帝在临海处构筑土山,设有烽堠,以利船舶进出长江,是宝山,如今作为海运贮粮的集散点。

  松江乌泥泾人黄道婆,从琼州岛带回先进的纺织技术,改革纺织工具,织品量多质优,这里植棉业日趋兴盛,一块松江毛巾一百两银子,出口到日本,二百两银子……”

  一提到银子,手头穷·皇上大眼睛闪亮。徐景珩忍住笑:“这里‘木棉文绫、衣被天下’,再加上航运……明天去看上海的作坊?”

  “做沙船,还要去看佘山。”

  “铸钱、冶铁、煮盐业、学院……都去看。”

  皇上知道佘山上建有遂高园,白石山庄、眉公钓鱼矶……人称小苏州园。皇上迫不及待要去看看,对这里的学院也感兴趣。侍卫停靠船只,上来港口,已经是晚饭时间,皇上小大人地表示,要带徐景珩去用膳。

  一路上眼见这里的青石板路、浮桥、建筑……干净整齐,到处一口吴侬软语,眉开眼笑地乐。

  等到他在一家酒楼的二楼包厢坐下来,点好菜,看着楼下风光,进进出出打包外送的人群,准备品尝当地菜的时候……

  “可别说秦始皇是华夏祖龙,‘华夏’两个字出现的时候,嬴政还没出生。”

  “就是就是。炎黄二帝,尧舜禹,夏商周,都要你们吃了不成?”

  “那不一样。若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我华夏大地,就和西洋的情况一样,四分五裂,没有凝聚力。如此大功劳,称呼一个‘华夏祖龙’,怎么啦?”

  “没有秦国统一六国,华夏大地就分裂?我看你脑袋进水。西洋为什么分裂,原因你知道吗?那是因为西洋多山岭,他们的土地都是一块一块的忒小,没有平原,你要西洋怎么统一?”

  皇上听出来趣味,竖耳朵一听,其他人喊这个书生叫潘恕,大约猜到是元和二年的进士潘恩的弟弟——上海重商,文人底子不足,朝里叫得出来名号的,也就一个潘恩。

  徐景珩拿一份当地的小报看,也不管他。

  皇帝听到有人说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这是老百姓对秦始皇的血泪控诉,立马有人反驳,这就是一个故事,假的,完全没有考据。

  还有一个人,特激动地说,当年项羽刘邦造反,戍守长城的十万大军,秦始皇为了华夏安危,硬是不调兵回来。登时引发一半人“思考”,一半人震惊,几个人呆愣。

  潘恕不敢相信的声音响起:“说得好像你们亲眼见过秦始皇,秦始皇给他们吃穿一样。要不你们去秦国当兵试一试?能不能说点靠谱的,拿出来考据?”

  一个声音反驳:“不需要考据。我就是知道,政哥被黑两年前,委屈无从诉说。”

  !!!

  皇上笑出来,一手捂住自己嘴巴,一手捂住徐景珩的嘴巴。红石头里的鬼鬼们都笑疯了,秦始皇已经不知道,他们口中的“秦始皇”,是谁?自己是谁?

  潘恕夸张的大叫:“我眼冒金光,就看到秦始皇从天而降,堪比女娲造人的功德无量!”

  皇上笑得浑身都抖起来。徐景珩抬头看一眼,好像看到一个偷到大肥鸡的小胖狐狸,再一看秦始皇……

  秦始皇已经躺平。

  秦始皇为了华夏,硬是面临亡国也不调长城的兵?秦始皇情愿再死一次!鬼鬼们鬼哭狼嚎的乐翻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秦始皇回想,这要是他的大秦,哪个敢这般议论他……一时又难过。

  店小二送上来一份甜点和茶水,一眼看到,这位小公子脸上的大疤痕没有了,这位大公子满脸的大胡子没有了,好俊的兄弟两个!

  店小二看一个楞眼。皇上伸手“嘘”一声,瞄着徐景珩说道:“家里人说,不能在外头耍风流。”

  !!!

  “明白明白。”店小二点头如捣蒜,他就说气质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脸上受伤,原来……

  “小公子家里家教好。小公子长得好,刚从外地来不知道……”他贴近一步,嘀嘀咕咕:“皇上要改律法,说要女子大脚,那有些人家,就想着提前给自家姑娘定个亲,生怕将来皇上改了主意,大脚嫁不出去。

  小公子你长得好,将来一定娶宰相的女儿,你可千万小心。”

  皇上眼睛瞪圆:“我小心,谢谢小二哥。”

  店小二因为他一句“小二哥”美得心里冒泡,脚上踩着五彩棉花出去包厢。皇上叫店小二这一打岔,太惊讶。

  刚要开口,看到徐景珩给他一页的小报,皇上接过来一看。

  “潘家大孙女胜过王家大孙女,成功定亲董家小公子!”

  那标点符号运用的特好,一块红红的长布条裹成一团,一块同样的布条拉直,变成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充斥整个画面。皇上好奇:“为什么要用布条?改律法,应该用判官笔,更形象。”

  “……因为是女子的事情。”

  皇上懵懂,用布条表示,女子不写字,天天打扮?皇上看下去,就发现这文章写的极其夸张,用词语不惊人死不休,看完后,却是一头雾水。

  不过皇上知道,抢女婿的事情是真的。

  上面还说,董家因为潘家在上海的家世,才同意。说潘家这样的中等人家,女孩子将来可以进宫参选,现在定下来,将来说不定……

  皇上顿时对这小报目瞪口呆,朕才不是抢人媳妇的人!

  店小二又送进来一份热菜,徐景珩放下小报,在一边的水盆里给自己和皇上净手,皇上一看,包厢里的毛巾是松江棉布,顿时又笑出来。

  包厢的另一边是一个书案,上头还有笔墨纸砚。店小二笑容恭敬:“小公子,我们这上海县,商人多,都尊敬读书人。”

  皇上笑着点头:“尊敬读书人,自己也读书。好好。”

  店小二一听,满心服气:“小公子和其他读书人不一样,我家小子要是能读书,我一定送去学院。小公子,菜味道正好,你赶紧用。”

  店小二出去,就觉得,小公子没有和其他读书人一样看不起他,还要他也读书,真好。

  徐景珩对着皇上笑,皇上小胸膛一挺,忒自恋的小样儿。

  青鱼下巴甩水,糯滑肥醇,味鲜适口。最后一茬草头圈子,色泽深红间绿,圈子酥烂软熟,肥而不腻。红烧肉,浓汤、浓汗厚味;桂花糖藕,分量足足,味道够……

  分量小,不太讲究摆盘;原料挑选上也有差别,口感略黏腻,酱汁浓稠,有一种农家烟火气,红烧肉里有加泡过的笋干,挺特别。

  皇上吃的挺香。

  一碗汤,一碗米饭下肚,皇上有了精神听八卦。

  外头有人吵吵嚷嚷的争论:“秦国的百姓一定都崇拜秦始皇,一切为了他们的大秦帝国!”“秦始皇的功是功,过是过。读书明理,读历史为了借鉴教训,学习优点,学以致用,不是情绪激烈崇拜谁。”

  皇上就当唱曲子。

  还真有个唱曲的小姐姐来,皇上听着,果然和北方不同,更是欢喜。

  皇上还“忙里偷闲”地和秦始皇说:“他们都说你被黑两千年,是一颗可怜的小白菜。说感恩秦始皇打造的大一统华夏,汉唐宋元明的皇帝都是拾秦始皇的牙慧,就秦始皇是他们亲爱的政哥哥……”气得秦始皇大吼:“你就不管一管?”

  皇上矜持:“宽容、宽容。能用鞭子解决的事,绝不用刀剑;能动嘴皮子解决的事,绝不用鞭子。在我和大明子民之间,即使只有一根头发丝儿在联系着,也不让它断了。”

  秦始皇气得不想搭理他。

  汉太~祖刘邦拍腿大笑:“皇上说得好。就是这样,可不能学那老赢。”

  唐太宗也笑:“一根头发丝儿,老百姓拉的紧了,就松一松松;老百姓放松了,就紧一紧紧。”

  皇上眉眼弯弯,其他鬼鬼们一起瞪这两个——就你们会做皇帝是吧?

  汉太~祖和唐太宗一起矜持地笑——

  任凭时代风云变幻,秦始皇的江湖地位一直未被撼动,算是华夏大一统皇帝的开山宗祖,算是强权治国暴~政苛政的典型。

  之前没有人提溜他,如今人人提溜他,乃是因为大明人的心态变化,大明从一个挨打受欺负的小可怜,一朝成长,谁都梦想他们的皇上,能一统东西南北各国,和秦始皇一样争霸天下。

  这是那些世家大族要带起来秦始皇热,没有想到的事情。

  秦始皇是谁?权利就是一切法度的代表人物,认可了秦始皇,就是认可强权,强权百分百合理了,那他们坐拥万亩土地不交税算什么?他们世代荣享富贵算什么?皇家和官府都不敢判孔子后人算什么?都是应该的!皇上要打压他们,是错误的!

  一开始皇上听到,刺客们拿秦始皇骂他,皇上生气,一种被背叛的生气,也是一种恨其不争。皇上要是想学习秦始皇,早就挥刀杀人了,给你们张嘴骂的机会?你们明明是被世家奴役的人,为什么不知道自尊自强?

  后来皇上生气,是担心普通老百姓也被这股风气影响,人人羡慕强权,道德沦丧,民风下滑。

  如今皇上想通了,这股风气之所以在南方快速蔓延,因为江南富裕,江南的贫富差距也大,普通人都希望大明真的能法度严明,约束那些富裕的人,所以才提溜秦始皇。

  你要他们哪一天,去秦国生活试一试?他们连交趾都不愿意去移民,更不要说去秦国修长城,修皇陵!

  皇上看过章怀秀的记忆,都说秦始皇的陵墓,是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难得章怀秀历史好,记得那也是一种罪过。

  秦始皇陵历时三十九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那个时候,整个大秦有多少人口?

  依照那时候的条件,没有铁锅,没有棉花,还一直在打仗,七十万人吃什么,住在什么地方,患病受伤怎么办?想想都恐怖。酷暑严寒、瘟疫疾病,肆意挥舞鞭子的监工督导……

  皇上认为大明修缮一些长城都是劳民工民力,更不要说当时的环境去建造长城。

  与其说秦始皇陵是浩大工程,不如说它是如山的尸骨之结晶。

  皇上回去的路上,和徐景珩说:“那秦始皇陵,人人都被它的宏大折服。有人甚至说,只有华夏人才能诞生出这样的‘奇迹’,华夏人太能隐忍。七十多万人,三十九年,为什么甘心情愿被奴役,不起而造反?”

  “还有那埃及的金字塔。这些人间奇迹,伴随着帝王尊荣的建立,都是斑驳血肉,是民众脊梁的坍塌。”

  徐景珩坐在小船船头,看一眼夜色如水,看一眼情绪低落的小孩子,皇上不乐意。他缓缓开口。

  “皇上的思维混乱了。那是秦国的时候。夏商周,除了贵族、平民,大多数都是奴隶。奴隶,一直到大唐时期,还存在。现在的人,最差的也是奴仆,主人家不能随意打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