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是晓凤吗?”
“是我。”
“洗澡吗?”
“是。”
“今天怎么想起在家洗澡了呢?”
“懒得到医院去。”
“今天你休息吧?”
“嗯。”
“你不是星期三休息的吗?”
“今天小兰到市里去产前检查,跟我调的班,以后,我还是星期三休息的。”
“哦。”
父亲已经买来了菜。老规矩,晓凤洗菜,父亲炒菜,不一会,菜就好了,电饭锅里饭也熟了。电饭锅是时新的小家电,江北还没有几户人家用。他们家的电饭锅也是别人送的。反正有什么时新的东西,总会有人会孝敬给父亲的。对这些,晓凤也早已习以为常了。一时饭罢,两人各自上楼回房。
第二天,晓凤正在上班,突然,有电话叫,晓凤去接,是父亲打来的。说是今天晚上开会。不回家吃饭。晚上,晓凤就自己在食堂吃了饭然后回家。
第三章 疑云重重
县公安局刑侦科化验室里,朱辉、小戴、和博书正在讨论案情。
朱辉拿着一张刚冲洗出来的照片,指着中间那滴血迹说:“你们看:这滴椭圆形状的血迹,边缘微呈锯齿状,说明这滴血是从大约0.5米至0.8米的高度滴落的,这是一个成年人手垂下的高度。另外,这滴血一端似星芒状突起,突起的尖端方向朝着前门的方向。这说明这滴血是凶手在从前门匆匆逃离时滴下的……”
博书插了一句:“化验结果出来了:是男性的血液。跟楼梯扶手后面那滴血是同一个血型。”
小戴:“在死者的胃里检验到安眠药,但含量不足以至死。”
朱辉沉思。
小戴:“这是刀柄上的指纹,握刀者是左撇子,左手中指第二节上有一道陈旧刀疤。”
朱辉:“死者左……”
小戴:“死者左手中指没有刀疤,而且,死者被割断的是左手的腕动脉。”
博书:“可刀是握在死者的右手里。”
小戴:“不,只能说是搁在死者的右手上,因为,刀把上根本没有死者本人的指纹。所以,我认为这不应该是自杀而是他杀。”
博书理解地点点头。
朱辉:“地上带血的脚印是男性的脚印。根据脚印推算,他的身高应在一米七至一米七五之间。”
小戴:“门上没有撬过的痕迹……”
博书:“对,这可以断定:凶手应该是死者的熟人,他是敲门或用钥匙开门进入的。”
朱辉:“前门把手上的指纹……”
小戴:“应该是死者女儿的手印,因为她说她是从前门进来的。所以,凶手先前即使有手印也已经给她的盖掉了。而我们来到现场的时候,后门已经开了,把手上的指纹是谁的,就比较难说了。”
朱辉:“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把指纹取来。可是……”
侦查慢慢陷入了僵局: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现在人们传言说来说去,归纳起来只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自杀。他们怎么那么肯定就是自杀?这里面还有什么蹊跷吗?现场取证检验的结果也已经出来,他杀可能性很大。然而……他杀——他——是谁?——难道是亲属?——吴书记?晓风?——不可能!——是邻居?亲戚?朋友?——还是……
第四章 江南风情
周凤自杀至今已一个多月了。吴书记和晓凤也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了。晓凤还是每天上班、下班,吴书记偶尔晚上也出去走走,老朋友们怕他伤了身体,也都纷纷邀他去玩。
这天,组织部干部科的科长李威来了一个电话,邀吴腊去吃晚饭,吴腊通知了女儿。自己下了班就直接望李威家去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一带经济发展飞速,江南县大批农民敢为天下之先,闯荡华夏大地,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特别是江南县的小商品市场,一时成为全国先锋。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县城基本建设欣欣向荣,县城还专门辟出了一条路,命名为环城路,大批干部、职工和先富起来的农民们,在环城路上盖起了楼房。当地的居民称这种房子叫“透天冲”的单间。因为,这种房子的建筑格局与当地传统的建筑模式不一样。
江南县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民居,这种民居格局有点象北方的四合院:一家一户一个院子,当地人称这种院子为“稻坦”,麦收或稻熟时节,在稻坦里摊上竹篾垫子,可以晒谷子、麦子。闲时,院子里放几个竹衣棚,晾晒衣物。夏天夜晚,端一张叫“马扎”的竹靠椅或两条长凳搁一张竹床板,躺在上面乘乘凉,那才是神仙都要羡慕的享受呢!
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大屋,它的北房是正屋,共三间,正中的一间称为前间或也有称中堂的,是不住人的。前间正中有一个大屏风,屏风前放一张一米多高的长条案几,当地人称之为长条桌,长条桌宽约四、五十公分,通常摆放花瓶、香烛、鸡毛掸子等,正中摆的是祖宗牌位。案几前是一张八仙桌,逢年过节时,桌上摆有整鸡、整鸭、整个猪头、一对黄鱼、及时鲜水果,这叫摆香案,以祭祀祖先,或迎神等。江南县各地逢年过节要划旱龙舟,接龙舟也要摆香案的。八仙桌两边各置两把太师椅,长辈坐在太师椅上,小辈门依次上前给老人磕头请安祝福。后来这些旧的礼俗都免除了,但是家中的大事还是在堂屋里举办。以前的大户人家除了两张太师椅之外,在八仙桌前方往往还摆有两套相同的太师椅,四张太师椅相向而放,相邻的两张太师椅中间还伴有一个茶几。专为接待客人用的。
“是我。”
“洗澡吗?”
“是。”
“今天怎么想起在家洗澡了呢?”
“懒得到医院去。”
“今天你休息吧?”
“嗯。”
“你不是星期三休息的吗?”
“今天小兰到市里去产前检查,跟我调的班,以后,我还是星期三休息的。”
“哦。”
父亲已经买来了菜。老规矩,晓凤洗菜,父亲炒菜,不一会,菜就好了,电饭锅里饭也熟了。电饭锅是时新的小家电,江北还没有几户人家用。他们家的电饭锅也是别人送的。反正有什么时新的东西,总会有人会孝敬给父亲的。对这些,晓凤也早已习以为常了。一时饭罢,两人各自上楼回房。
第二天,晓凤正在上班,突然,有电话叫,晓凤去接,是父亲打来的。说是今天晚上开会。不回家吃饭。晚上,晓凤就自己在食堂吃了饭然后回家。
第三章 疑云重重
县公安局刑侦科化验室里,朱辉、小戴、和博书正在讨论案情。
朱辉拿着一张刚冲洗出来的照片,指着中间那滴血迹说:“你们看:这滴椭圆形状的血迹,边缘微呈锯齿状,说明这滴血是从大约0.5米至0.8米的高度滴落的,这是一个成年人手垂下的高度。另外,这滴血一端似星芒状突起,突起的尖端方向朝着前门的方向。这说明这滴血是凶手在从前门匆匆逃离时滴下的……”
博书插了一句:“化验结果出来了:是男性的血液。跟楼梯扶手后面那滴血是同一个血型。”
小戴:“在死者的胃里检验到安眠药,但含量不足以至死。”
朱辉沉思。
小戴:“这是刀柄上的指纹,握刀者是左撇子,左手中指第二节上有一道陈旧刀疤。”
朱辉:“死者左……”
小戴:“死者左手中指没有刀疤,而且,死者被割断的是左手的腕动脉。”
博书:“可刀是握在死者的右手里。”
小戴:“不,只能说是搁在死者的右手上,因为,刀把上根本没有死者本人的指纹。所以,我认为这不应该是自杀而是他杀。”
博书理解地点点头。
朱辉:“地上带血的脚印是男性的脚印。根据脚印推算,他的身高应在一米七至一米七五之间。”
小戴:“门上没有撬过的痕迹……”
博书:“对,这可以断定:凶手应该是死者的熟人,他是敲门或用钥匙开门进入的。”
朱辉:“前门把手上的指纹……”
小戴:“应该是死者女儿的手印,因为她说她是从前门进来的。所以,凶手先前即使有手印也已经给她的盖掉了。而我们来到现场的时候,后门已经开了,把手上的指纹是谁的,就比较难说了。”
朱辉:“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把指纹取来。可是……”
侦查慢慢陷入了僵局: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现在人们传言说来说去,归纳起来只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自杀。他们怎么那么肯定就是自杀?这里面还有什么蹊跷吗?现场取证检验的结果也已经出来,他杀可能性很大。然而……他杀——他——是谁?——难道是亲属?——吴书记?晓风?——不可能!——是邻居?亲戚?朋友?——还是……
第四章 江南风情
周凤自杀至今已一个多月了。吴书记和晓凤也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了。晓凤还是每天上班、下班,吴书记偶尔晚上也出去走走,老朋友们怕他伤了身体,也都纷纷邀他去玩。
这天,组织部干部科的科长李威来了一个电话,邀吴腊去吃晚饭,吴腊通知了女儿。自己下了班就直接望李威家去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一带经济发展飞速,江南县大批农民敢为天下之先,闯荡华夏大地,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特别是江南县的小商品市场,一时成为全国先锋。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县城基本建设欣欣向荣,县城还专门辟出了一条路,命名为环城路,大批干部、职工和先富起来的农民们,在环城路上盖起了楼房。当地的居民称这种房子叫“透天冲”的单间。因为,这种房子的建筑格局与当地传统的建筑模式不一样。
江南县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民居,这种民居格局有点象北方的四合院:一家一户一个院子,当地人称这种院子为“稻坦”,麦收或稻熟时节,在稻坦里摊上竹篾垫子,可以晒谷子、麦子。闲时,院子里放几个竹衣棚,晾晒衣物。夏天夜晚,端一张叫“马扎”的竹靠椅或两条长凳搁一张竹床板,躺在上面乘乘凉,那才是神仙都要羡慕的享受呢!
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大屋,它的北房是正屋,共三间,正中的一间称为前间或也有称中堂的,是不住人的。前间正中有一个大屏风,屏风前放一张一米多高的长条案几,当地人称之为长条桌,长条桌宽约四、五十公分,通常摆放花瓶、香烛、鸡毛掸子等,正中摆的是祖宗牌位。案几前是一张八仙桌,逢年过节时,桌上摆有整鸡、整鸭、整个猪头、一对黄鱼、及时鲜水果,这叫摆香案,以祭祀祖先,或迎神等。江南县各地逢年过节要划旱龙舟,接龙舟也要摆香案的。八仙桌两边各置两把太师椅,长辈坐在太师椅上,小辈门依次上前给老人磕头请安祝福。后来这些旧的礼俗都免除了,但是家中的大事还是在堂屋里举办。以前的大户人家除了两张太师椅之外,在八仙桌前方往往还摆有两套相同的太师椅,四张太师椅相向而放,相邻的两张太师椅中间还伴有一个茶几。专为接待客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