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人看似不通情理,实则宅心仁厚。
门下的小吏同袁盎的侍女眉来眼去,暗通款曲。担心袁盎知道这事跟他没完,就趁月黑风高的时候,骑马跑了。
袁盎本来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听说手下人跑了,就赶紧骑马在后面追。别说,真还给他追上了。
这小子倒也还算有几分胆色,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袁盎说了一遍,袁盎不但没有责罚他,而且,还将这人带回府邸,把侍女赏赐给他,成全了这对有情的男女。
很明显,他这样的脾气,得罪的人不少,却也交下了一些朋友。
朋友们对他的宽仁感恩戴德,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吏,时过境迁,升了官,有一次,因缘际会,还救过袁盎一命。
可是,他的得罪的人,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了。
在袁盎得罪的人当中,来头最大的,当属梁孝王刘武。
刘武是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的同母弟。
吴楚七国之乱时,刘武率领兵马,抵御吴王刘濞的军队,在保卫长安的战役中立下了功勋。
与此同时,他还是母亲窦太后的心肝宝贝。
窦太后有意把自己这个二儿子立为皇太弟,等景帝百年之后,让刘武来继承王位。
梁孝王在朝野很有人望,又有老太后的支持,对于哥哥的王位,简直是志在必得。
起初,袁盎受刘武之托,曾经在景帝面前建议立梁孝王为王储。
事后,他回过味来,又后悔了。从此,对于刘武继嗣之事,是装聋作哑,只字不提。
梁孝王恨得牙根痒痒。一怒之下,派出刺客,前去刺杀袁盎。
汉代的刺客还是很有职业操守的,先派出去的刺客到了关中以后,没着急干活儿,而是先进行了一番调研。他发现,只要提到袁盎,大家都交口称赞。
人间正道是沧桑,刺客觉得杀这么个好人实在是有违正道。于是,便登门拜访,把自己此行的任务跟袁盎和盘托出:
“我受梁王的雇佣,前来刺杀你,到此地以后,发现您是个少有的正人君子,因此,实在不忍心下手。可是,任务没有完成,我走以后,还会有十来个人相继登门,您千万要加小心啊!
袁盎把刺客送走之后,心中怏怏不乐,家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也不说。
为了预先测知那生死难测的未来,袁盎不顾家人拦阻,出门占卜,结果在回来的路上,中了刺客的埋伏,被杀害于安陵城门之外。
一代贤臣,到底还是没能逃过梁孝王的毒手。
袁盎的死后,就埋葬在广川国境内。
广川王刘去疾因利乘便,打开袁盎的墓室,走进这个前朝大臣骸骨栖居的地方。
他们发现,袁盎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装敛尸骸的,竟然是一口瓦棺。
瓦棺之内,盛装着袁盎的尸骨。
而随葬品,除了一面铜镜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
如我们所见,这的确是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股肱之臣的坟墓。
他把俭葬这一理念,贯彻到了极致!
而对广川王来说,打开袁盎的坟墓还值不上功夫钱,肯定是郁闷不已吧!
当然,对于刘去疾而言,盗墓那个惊险刺激的过程更令他着迷,有没有收获倒还在其次。
下面我们要说的三个墓葬,都属于春秋时的晋国,也都位于广川国境内。
一个是晋灵公的陵寝。
晋灵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孙子。从小生长在宫掖,娇生惯养,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祖先在颠沛流离中养成的居安思危的优良品质,到他这里,已经荡然无存。
这个不识人间烟火的公子哥儿,即位以后,很快便跻身于中国历史上荒淫无道的君主行列。
他任用奸臣,屠戮忠良,加重税收,建造豪华的宫室。没事的时候,还喜欢站在宫内的高台之上,拿弹弓弹射过往的行人。吓得行人抱头鼠窜,而他自己则哈哈大笑。
厨师因为熊掌没有炖烂,就被晋灵公给砍了,还装在篮子里,让宫女抬出宫去。
有一个名叫赵盾的大臣,对晋灵公的荒残之举屡加劝谏,晋灵公听得两眼冒火,七窍生烟,又不好公然发作,就暗地里派出一个叫鉏麑的刺客,前去刺杀赵盾。
没想到这个刺客极有良心,不忍心晋国的社稷之臣死在自己的手下,又不好违背君命,有违臣子的本分,在情与理的双重煎熬之下,一头撞死在大树上。
此后,晋灵公又屡次算计赵盾,赵盾还算幸运,每次都能死里逃生。
不久以后,赵盾的弟弟赵穿发动武装暴动,杀死晋灵公,新君登基,赵盾算是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
晋灵公死的虽然不是很光彩,但是,下葬的时候,仍然是按照国君的规格进行的,仪式非常隆重。
晋灵公冢在山西绛县城东12公里的磨里乡南刘家村。墓冢呈馒头状,以五花土堆砌而成。
坟墓之内修得极为壮观,墓室四角放置着用石头雕刻的鹰犬,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如同要攫取人的魂魄。
又有四十多个石头雕刻的男女,手捧烛火,侍立于左右。
不知道是选材还是防潮措施做得不到位,灵公的棺椁早已朽烂得不成形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尸身却还没有腐败。
门下的小吏同袁盎的侍女眉来眼去,暗通款曲。担心袁盎知道这事跟他没完,就趁月黑风高的时候,骑马跑了。
袁盎本来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听说手下人跑了,就赶紧骑马在后面追。别说,真还给他追上了。
这小子倒也还算有几分胆色,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袁盎说了一遍,袁盎不但没有责罚他,而且,还将这人带回府邸,把侍女赏赐给他,成全了这对有情的男女。
很明显,他这样的脾气,得罪的人不少,却也交下了一些朋友。
朋友们对他的宽仁感恩戴德,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吏,时过境迁,升了官,有一次,因缘际会,还救过袁盎一命。
可是,他的得罪的人,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了。
在袁盎得罪的人当中,来头最大的,当属梁孝王刘武。
刘武是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的同母弟。
吴楚七国之乱时,刘武率领兵马,抵御吴王刘濞的军队,在保卫长安的战役中立下了功勋。
与此同时,他还是母亲窦太后的心肝宝贝。
窦太后有意把自己这个二儿子立为皇太弟,等景帝百年之后,让刘武来继承王位。
梁孝王在朝野很有人望,又有老太后的支持,对于哥哥的王位,简直是志在必得。
起初,袁盎受刘武之托,曾经在景帝面前建议立梁孝王为王储。
事后,他回过味来,又后悔了。从此,对于刘武继嗣之事,是装聋作哑,只字不提。
梁孝王恨得牙根痒痒。一怒之下,派出刺客,前去刺杀袁盎。
汉代的刺客还是很有职业操守的,先派出去的刺客到了关中以后,没着急干活儿,而是先进行了一番调研。他发现,只要提到袁盎,大家都交口称赞。
人间正道是沧桑,刺客觉得杀这么个好人实在是有违正道。于是,便登门拜访,把自己此行的任务跟袁盎和盘托出:
“我受梁王的雇佣,前来刺杀你,到此地以后,发现您是个少有的正人君子,因此,实在不忍心下手。可是,任务没有完成,我走以后,还会有十来个人相继登门,您千万要加小心啊!
袁盎把刺客送走之后,心中怏怏不乐,家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也不说。
为了预先测知那生死难测的未来,袁盎不顾家人拦阻,出门占卜,结果在回来的路上,中了刺客的埋伏,被杀害于安陵城门之外。
一代贤臣,到底还是没能逃过梁孝王的毒手。
袁盎的死后,就埋葬在广川国境内。
广川王刘去疾因利乘便,打开袁盎的墓室,走进这个前朝大臣骸骨栖居的地方。
他们发现,袁盎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装敛尸骸的,竟然是一口瓦棺。
瓦棺之内,盛装着袁盎的尸骨。
而随葬品,除了一面铜镜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
如我们所见,这的确是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股肱之臣的坟墓。
他把俭葬这一理念,贯彻到了极致!
而对广川王来说,打开袁盎的坟墓还值不上功夫钱,肯定是郁闷不已吧!
当然,对于刘去疾而言,盗墓那个惊险刺激的过程更令他着迷,有没有收获倒还在其次。
下面我们要说的三个墓葬,都属于春秋时的晋国,也都位于广川国境内。
一个是晋灵公的陵寝。
晋灵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孙子。从小生长在宫掖,娇生惯养,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祖先在颠沛流离中养成的居安思危的优良品质,到他这里,已经荡然无存。
这个不识人间烟火的公子哥儿,即位以后,很快便跻身于中国历史上荒淫无道的君主行列。
他任用奸臣,屠戮忠良,加重税收,建造豪华的宫室。没事的时候,还喜欢站在宫内的高台之上,拿弹弓弹射过往的行人。吓得行人抱头鼠窜,而他自己则哈哈大笑。
厨师因为熊掌没有炖烂,就被晋灵公给砍了,还装在篮子里,让宫女抬出宫去。
有一个名叫赵盾的大臣,对晋灵公的荒残之举屡加劝谏,晋灵公听得两眼冒火,七窍生烟,又不好公然发作,就暗地里派出一个叫鉏麑的刺客,前去刺杀赵盾。
没想到这个刺客极有良心,不忍心晋国的社稷之臣死在自己的手下,又不好违背君命,有违臣子的本分,在情与理的双重煎熬之下,一头撞死在大树上。
此后,晋灵公又屡次算计赵盾,赵盾还算幸运,每次都能死里逃生。
不久以后,赵盾的弟弟赵穿发动武装暴动,杀死晋灵公,新君登基,赵盾算是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
晋灵公死的虽然不是很光彩,但是,下葬的时候,仍然是按照国君的规格进行的,仪式非常隆重。
晋灵公冢在山西绛县城东12公里的磨里乡南刘家村。墓冢呈馒头状,以五花土堆砌而成。
坟墓之内修得极为壮观,墓室四角放置着用石头雕刻的鹰犬,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如同要攫取人的魂魄。
又有四十多个石头雕刻的男女,手捧烛火,侍立于左右。
不知道是选材还是防潮措施做得不到位,灵公的棺椁早已朽烂得不成形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尸身却还没有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