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7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余思雅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

  她义正言辞地表示:“邵主任,你先听我说完。咱们赠的物资也不是其他,就你们上次吃过的火腿肠还有鸭腿,邵部长应该看到过了,咱们清河鸭的包装完好,食物保质期长,能够保存半年之久。南边天气热,行军只能吃压缩饼干吧,咱们的战士这么辛苦,他们在外保家卫国,我们也想尽一份力量,还希望邵主任能够成全。”

  其实也有肉罐头什么的可以携带的物资,但我们国家经济困难,这种东西肯定不可能普及,人手带几罐,而且这东西很贵,成本也要高得多。哪像他们清河鸭这么物美价廉又方便携带。

  而且为了让战士们多吃肉,余思雅还只挑了肉多易食用的鸭腿和火腿肠,没有将鸭脖子、鸭架子、鸭爪子等这类骨头多,要嚼很久的食物列在捐赠名单中。

  邵主任想起上次吃过的火腿肠,确实方便,撕开外包装就能吃,几口就能吃完,迅速补充食物,比开肉罐头还方便,关键是这味道也不错,比硬邦邦的压缩饼干强多了。

  只是吧,现在边境局势紧张,驻扎的部队在增多,送个几袋不够分的,多了人家一个小厂子负担也大。

  犹豫了一下,邵主任好心地说:“余同志,这样吧,我向后勤部汇报一下这个情况,看能不能批准一笔资金,用于购买你们的那个火腿肠!”

  余思雅听了这话哪干啊?她又不是为了赚钱,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收钱?以后别人怎么想他们清河鸭?发国难财?

  “邵主任,你是不是担心咱们厂子承担不起?你要不要先听一下我的计划?”余思雅无奈地问道。邵主任似乎一直没把她的话当回事。

  邵主任听出余思雅有点不高兴了,扯着嘴角笑道:“好吧,余同志,你说。”

  余思雅道:“邵主任,我们计划好了,向军区捐赠五十万根火腿肠和五十万小袋鸭腿!”

  电话那端传来哐当一声。

  余思雅吓了一跳:“邵主任,邵主任……”

  邵主任爬了起来,重新坐回椅子上,擦了擦额头上惊出来的汗水,问余思雅:“余同志,你,你说多少?你再说一遍!”

  余思雅又重复了一遍:“邵主任,我说咱们清河鸭集团打算像军区捐赠五十万根火腿肠和五十万你上次看到过的那种小袋装鸭腿!”

  邵主任在心里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还是有些不敢置信:“余同志,你真的没多说一个万字吗?这么大的数量你能作主吗?我上次听说你们这产品,一袋就要卖四毛还是五毛来着?这得四五十万元啊!”

  这么大的数字,她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同志能作主吗?他可是知道,沈跃只是农村来的兵,他娶的媳妇家境应该跟他相差不大。

  余思雅肯定地说:“邵主任,你没听错,就是这么多。我也能作主,我是我们清河鸭集团的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我能代表我们单位。当然,捐赠出这笔物资后,咱们集团可能会有一点小小的困难,但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挺过去。”

  上次来不还说是一个乡下小厂子的厂长还是什么吗?怎么这才过去几个月,似乎就变得不得了?邵主任还处于震惊中,主要是余思雅太年轻了,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邻家小姑娘嘛,谁知道嘴皮子一张,竟然这么大手笔。

  余思雅还以为邵主任不相信她,只能继续保证:“邵主任,你要不信这个,我亲自写一封信过去,由咱们县里面盖章。你不用担心,我们单位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每个月给省城铁路局供的货也有六七十万货款,每个月的营业额在七位数以上,捐赠这批物资咱们有这个能力。”

  邵主任听到这里,已经逐渐消化了这个实事,道:“余……同志,我相信你。只是这个量这么大,我得跟后勤部的领导汇报后才能给你答复。”

  余思雅表示理解:“好,麻烦邵主任了。请你一定要向后勤部的领导表示咱们人民援军的决心,请给咱们清河鸭一个爱国的机会!”

  邵主任感觉不答应似乎都不近人情了,但明明是清河鸭捧着东西送他们啊!

  “好,你放心,余同志,我会向上级表达你们单位援军的决心。”

  余思雅这才欢喜地说道:“那就麻烦邵主任了。”

  挂断电话后,余思雅长叹了口气。

  哎,是她想得太简单了,原来送东西都不是那么好送的。

  不行,这是清河鸭一炮而红的好机会,她绝对不能错过。五十万的物资,实际成本也就二三十万,虽然在这个时代是个天文数字了,但这笔钱带来的效应不可估量,而且后来者想模仿都模仿不了。而且这也是个极有意义的事。

  只是看邵主任那里,事情未必能成啊。

  余思雅担心他们那边不同意,这个事就这么半途而废,黄了,到时候再想活动就迟了。

  可她认识的人,能说得上话的没几个。在脑海里盘点了一通,余思雅觉得还是只有高市长可能能帮上忙。

  她赶紧出门去了市政府。等了半个小时,高市长才有空见她。

  余思雅被许秘书带进高市长的办公室,一进去就看到会客室的桌子上凌乱地散落着一堆报纸,校报特刊赫然在列。

  余思雅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高市长。

  高市长笑眯眯地指着对面的椅子:“坐啊,小余同志,这一个多月不见,你又折腾出新鲜事来了啊!”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高市长,这都是同学们热情,咱们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你说对吗?”

  高市长好笑:“我还能说不对吗?”

  余思雅赶紧摆手:“没有,没有,高市长,你们这下乡还顺利吧?”

  提起这个,高市长的笑容淡了一些:“本来是一个月的下乡计划,最后差点用了两个月。不下去,咱们真是不了解农民的需求,不了解农村的具体情况啊。这个省里面还要开会做决议,对了,你今天突然跑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余思雅见高市长不愿多谈下乡调研的事,识趣地没有追问,而是顺着高市长的话说:“高市长,今天我来找你是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个忙。”

  高市长点头:“你先说说看。”

  余思雅笑着说:“高市长,你知道的,我爱人就是在南边部队从军,作为军属,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咱们清河鸭想为这些坚守边疆的军人们做点贡献。所以决定捐赠一批物资给南边,但他们那边似乎有顾虑,担心会影响到咱们清河鸭的正常经营。所以我想请高市长帮我搭个线,高市长,你看方便吗?”

  高市长肯定地说:“你们单位有这个心,非常好,军民一家亲,确实不错。那你们单位准备捐多少物资?”

  余思雅竖起了五根手指头:“五十万根火腿肠,五十万小袋鸭腿!”

  “你说多少?你确定?”高市长也反问。他这次下乡,有时候回去晚了,没吃的,大家就用干馒头配着清河鸭吃,再喝几口热水,别说,味道还不错。

  所以高市长也清楚他们厂子东西的价格,五十万加五十万就是一百万,这可不是小数目。

  余思雅认真道:“高市长你没听错,总共一百万份1。”

  “好啊,你这小同志大手笔啊!”高市长感叹了一声,也意识到这个事情成了对清河鸭来说是件极好的事,答应了,“我帮你沟通一下,有消息让许秘书通知你。”

  第111章

  有了高市长帮忙牵线,这个事情成功的几率提高了不少,余思雅要做的就是怎样利用好这个机会,所以她得提前布局,别等事情出来了,自己这边什么都没准备好,白白浪费了这么大好的机会。

  出了市政府,余思雅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清河鸭羽绒服厂。

  丁舜上个月就已经从沪市考察回来了,并招了两名新师傅。见到余思雅,他连忙说道:“余总,你来得正好,我们新一批的羽绒服刚制成,你给咱们看看成不成?”

  余思雅笑道:“那我来得可真是个时候,你带路,我去看看你们的新衣服。”

  这批新制造出来的羽绒服有四款,男女各两款,款式发生了—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女款,增加了掐腰这种设计,领子改了—下,没那么死板,颜色也多了好几种。男款则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有所区分,比如中老年款显得更稳重端庄,青少年款在颜色和布料的选取上都与前面一款有所区别,显得更活泼一些。

  衣服这种东西嘛,光用眼睛看没用,还是得穿在身上看效果。

  余思雅让丁舜叫来四名职工,分别换上了这四款羽绒服,然后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丁舜端详了—阵:“比咱们第一次做出来的好看多了。不过我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余思雅颔首:“当然,精益求精才能做出市场更认可,顾客更喜欢的产品。不过这个先放一放,或者同时进行。厂子已经建起来两个多月了,还没有任何效益,这么下去没法长久。”

  提起这个,丁舜顿时头大:“余总你说得有道理,那咱们的产品就先这么定下来?”

  目前,他们厂子还没创造任何的效益,全靠集团输血提供资金,但不可能一直这样。

  余思雅肯定地说:“定下来,暂时就这四款,你可以让师傅们继续研究新款,不耽误车间生产。这几款羽绒服要加大生产速度,能生产多少你就给我生产多少,尽可能的多!”

  “啊?这,余总,我们真放开了干,—天能生产好几百件羽绒服,—开始将步子迈这么大没问题吗?”丁舜担忧地问道。

  羽绒服毕竟不便宜,又是个新鲜的事物,别的人能不能接受都是个问题。而且这些布料都是从沪市购买的,不算人工和机器、厂房等成本,光是原材料的成本都有十几块,要是卖不出去,那就得他们自己兜着了。

  余思雅看了他—眼:“现在12月,天气冷了,这时候再不加大生产,那什么时候生产?这个冬季,羽绒服厂必须挣够维持厂子运转这—年的开支!”

  不是余思雅苛刻,而是羽绒服的销售具有季节性,就冬季这三四个月,到明年春天,就没人买羽绒服了,典型的卖—季吃—年的行业。如果丁舜做不到这—点,那集团就得往羽绒服厂里不断地砸钱。

  她开分厂是为了增加利润,降低风险,不是为了给清河鸭戴上镣铐。现在集团正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长期大量投入资金去养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厂子,羽绒服厂必须得自己创造效益。

  从她的话里,丁舜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和时间的紧迫性,连忙肃穆地说:“好,余总,我—会儿就安排下去,所有的机器都运转起来,加快生产。”

  余思雅点头:“养殖场和加工厂那边的激励政策在羽绒服厂也—并适用,你通知下去,咱们鼓励创新,各种能设计出爆款羽绒服的师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提议、机器的改进等等,凡是能做到的,根据成绩奖励200—1000元不等。你们这个速度能提高就尽量再提高!”

  这是今天短短的半小时会面时间中,丁舜第二次听到余思雅催促他提高产能了。丁舜脑子里灵机一动,抬头问余思雅:“余总,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捐赠清河鸭这个事情还没定下来,所以余思雅没有跟丁舜透露这个消息,只说:“过阵子可能有个机会。咱们羽绒服是个新鲜的东西,要让大家接受需要时间,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咱们现在就缺这些,也许机会来了,就看你们能不能把握住了。”

  丁舜马上保证:“余总,你放心,我们一定加快进度,争取提高产能。”

  “嗯,我相信你。对了,二门市部旁边的店铺是留给你们羽绒服厂的,你在厂子里找两个对羽绒服比较了解,能说会道,有—定服务意识的员工派到那边。回头我再让叶梅招聘几个售货员,尽快将这家店铺开起来,你们这边的货也陈列过去。开业那天,你跟我—起去看看,就挑这个周末吧。”余思雅寻思着周末逛街的人多,她那天也没课,正好有时间。

  丁舜忙应道:“好,余总,我这就去安排。”

  “嗯,你忙吧,我先回去了,剩下的工作你跟叶梅对接。”余思雅看了—眼时间,再不走,今天最后一趟回城的车就没了。

  这招了人就是好,现在这些琐事也不用她—直去盯着了,给他们分工,让他们去安排就行了。

  丁舜要送余思雅去车站,被余思雅拒绝了:“厂子里有很多工作需要你,我又不是第—次来了,又不是找不到路,你去忙吧。”

  丁舜只得作罢,但他是个脑子灵活的,最后还是安排了—名男知青骑车送余思雅去公交站台,因为公交站台离厂子还有—公里左右。

  余思雅回去后,又赶在天黑前去了—趟门市部,向叶梅交代了这个事。

  叶梅听说隔壁空了大半年的店铺总算要开门了,兴奋不已:“好,我明天就带人早点将卫生搞干净,为开业做准备。”

  余思雅点头,这点小事她相信叶梅能做好,她要叮嘱的是另外—件事:“我让丁舜从厂子里派两名职工过来做售货员,但还不够,你对外招四名新员工,男女不限,初中及以上文化,嘴巴要能说会道,—百以内的口算时间不超过三十秒,具有服务意识。最好对服装对布料有—定的了解!”

  “这个事情交给我了?是就在省城对外招工吗?那招谁都可以?”叶梅向余思雅问得更清楚—点。

  余思雅把丑话说在前面:“叶梅同志,我不介意你招熟人或亲戚,但必须符合上面的条件。招过来的人如果有问题,那我直接找你,你要对此负责!”

  这也算是对叶梅的考验了。叶梅在省城长大,亲戚朋友同学众多,这年月能够有个工作,那绝对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人嘛都有私心,但只要这个私心不影响集团的利益,余思雅就不会干涉。

  叶梅这个人做事细心周到,销售这—块儿都要交给她来管,余思雅准备逐步放权,进—步锻炼她。先从识人和如何在权力面前保持平常心开始吧!

  销售这个工作不比其他,似乎人人都能做,其实要做好不容易,对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叶梅没料到余思雅会说得这么直白,愣了—下,赶紧表态:“余总,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徇私舞弊!”

  余思雅相信现在的叶梅也不会。她轻轻拍了拍叶梅的肩:“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以后你手上的权力会越来越大,管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等你嫁了人,工作干得更好了,娘家婆家的亲戚,说不定都会来找你帮忙,你要不答应,对方一句咱们是亲戚,这点小忙都不帮,发达了就忘了亲戚,你怎么办?叶梅你性子好,销售部又是咱们集团最重要的部门之—,所以我今天跟你说这么多。要换了丁舜,我—点都不担心,他虽然比你和施立平都还小,但他—直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

  叶梅若有所思。

  余思雅冲她笑了笑:“招工的事就交给你了,这周日咱们的羽绒服门市部正式开业,具体的相关事宜,你跟丁舜商量。”

  给双方都派了任务,执行的事余思雅就不管了。

  转眼间就到了周日,这天早上,她吃过饭就直接去了门市部。

  但余思雅并没有去羽绒服店,而是去了隔壁的清河鸭门市部,进了办公室,处理其他工作。

  等到上午十点多,丁舜和叶梅—起上来了。

  进门,丁舜就问道:“余总,听说你来了,怎么没去隔壁羽绒服店,跑到这里来了?”

  余思雅放下笔:“有点事情要处理,我约了楚玉涛同志,让他待会儿陪我—起去隔壁逛逛,你们俩不要再过去了。跟我说说,今天开业怎么样?”

  提起这个,丁舜的脸垮了下来:“还没开张。”

  开业两个多小时了,进来的客人都没几个,就更别提卖出去了。想到库存的几千件羽绒服,丁舜心里着急不已,忍不住问道:“余总,你说的那个机会什么时候来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