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她儿子孝顺听话,从来不对父母不恭敬。一定是有人在儿子耳边说了什么,他才被带坏。
想到这,蒋母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即把媳妇儿拎过来臭骂一顿。
蒋国云没吭声,好半天才幽幽道,“妈,你是想逼死我啊。”
“怎么会?”蒋母急了,“你可是我亲儿子,妈怎么可能害你?”
蒋国云:“我除了是你的儿子,还是家里两个孩子的父亲。”
蒋国云:“环境不好,收入不高,我是真没办法。目前就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死命加班,工资也不见得更高。”
蒋国云:“您一点不肯体谅,分明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
蒋国云:“难怪被辞退后,有的同事想不开了,跑去自杀。”
说完,他自嘲地笑了笑,“死了一了百了,是清静。”
活着要为周围所有人考虑,要让所有人满意,太难了。
父母、妻子、孩子,都指望靠他挣钱。而他,谁都依靠不了,只能孤军奋战。
这种感觉相当糟糕。
蒋母听的越发着急,“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我不就是让你跟以前一样,给父母养老?怎么就成逼你去死了?”
“这事别赖我身上!我一点没那想法。”
“行了。”蒋父打断,斥了一句,“孩子收入快不够养家,你还指望他给钱让你旅游,还说没给压力、不逼他?”
蒋母理直气壮,“孩子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帮交保险,每个月给补贴,足够你吃饱饭了!”蒋父瞪了一眼,“你当你儿子是大老板,一年赚几百上千万,能可着劲地任由你花?”
“有什么能耐过什么样的日子。赚的多就多花点,赚的少就少花一点。以前每个月收入比现在还少,难道日子过不下去?不是活的好好的,还把儿子养大了。”
蒋母嘴里嘀嘀咕咕,表情分外不悦,可态度明显软化。
儿子还在,多少有些指望。
儿子没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蒋父看向蒋国云,安慰,“她就是以前太穷,看你如今有出息,想过好日子想疯了,别理她。”
“手头不方便不用补贴,我们有存款,再不济可以出去打工养活自己。”
“不要怕,咱们齐心协力,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话语虽然朴实,却给了蒋国云莫大安慰。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一家人。
蒋国云眼中闪着泪光,“爸,谢谢你。”
“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蒋父摆手,不以为意。
**
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蒋国云借了十五万外债,终于帮父母把保险补交上。
这么一来,父母总算有了基本保障。
只是作为代价,小家背上了不小的外债,每个月还款压力更大。
“等到车贷还完,应该能轻松一些。”抱着这样的念头,蒋国云全副精力放在工作上。加班不敢喊苦,不敢好累。
现如今,没有什么比保住工作更重要。
另一边,朱秀华心知自己远离职场太久,因此工作格外拼命,一心想跟同事缩短距离。
然后她发现,不努力下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入职整整半个月,一笔销售没做成。
她不适合这行,还是离开职场太久,整个人已经退化?朱秀华情不自禁怀疑人生。
一连几天,朱秀华都心不在焉。她在犹豫,要不要辞职,换份工作。
销售底薪都低,大多靠提成吃饭。做不出业绩,月收入太低,根本没办法养家。
这时,一位好心的前辈告诉她,“别着急,最近经济不好,大家都难熬。”
朱秀华苦笑,“像我这种半个月没成交一笔的,应该是少数。”
“环境原因,不是你的错。”前辈说。
朱秀华不信,觉得对方故意安慰她。
“没跟你开玩笑。”前辈认真道,“仔细观察下就知道了。”
“店铺三个月换一批,开不长久。生意不好,创业的人变少,店面租不出去,空店越来越多。”
“年景好的时候,顾客上赶着买车,合约说签就签,贷款说贷就贷。现在呢?今天把生意细节谈妥,明天就改主意不买,这样的事我遇上几回了。”
“还有公司,过去效益好,讲究人文主义关怀。要是员工家里遇上了什么事,假期肯定批,除此以外还会酌情提供帮助。今年开始实施末尾淘汰制,不管家里有什么事,反正不能影响工作。”
“月销售额明显下滑,领导让员工每周写总结,为什么利润下滑,一天不如一天。其实能为什么?因为经济不景气,大家都不乐意花钱呗。”
对此,朱秀华感触颇深。
从前当全职太太,丈夫工资高,她特别敢花钱。
如今吃过没钱的苦,丈夫也降薪换了新工作,她再也不敢没心没肺、大大咧咧。
又要还房贷,又要还车贷,还要还外债、为一家人留足生活费,每个月工资尚未到手,就已全部安排好去向,一点不剩。
就算有盈余,她也倾向于把钱存起来,而不是花出去。
……她一资深剁手族都被吓怕,硬生生改变消费习惯,别人没道理继续大手大脚。
想到这,蒋母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即把媳妇儿拎过来臭骂一顿。
蒋国云没吭声,好半天才幽幽道,“妈,你是想逼死我啊。”
“怎么会?”蒋母急了,“你可是我亲儿子,妈怎么可能害你?”
蒋国云:“我除了是你的儿子,还是家里两个孩子的父亲。”
蒋国云:“环境不好,收入不高,我是真没办法。目前就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死命加班,工资也不见得更高。”
蒋国云:“您一点不肯体谅,分明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
蒋国云:“难怪被辞退后,有的同事想不开了,跑去自杀。”
说完,他自嘲地笑了笑,“死了一了百了,是清静。”
活着要为周围所有人考虑,要让所有人满意,太难了。
父母、妻子、孩子,都指望靠他挣钱。而他,谁都依靠不了,只能孤军奋战。
这种感觉相当糟糕。
蒋母听的越发着急,“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我不就是让你跟以前一样,给父母养老?怎么就成逼你去死了?”
“这事别赖我身上!我一点没那想法。”
“行了。”蒋父打断,斥了一句,“孩子收入快不够养家,你还指望他给钱让你旅游,还说没给压力、不逼他?”
蒋母理直气壮,“孩子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帮交保险,每个月给补贴,足够你吃饱饭了!”蒋父瞪了一眼,“你当你儿子是大老板,一年赚几百上千万,能可着劲地任由你花?”
“有什么能耐过什么样的日子。赚的多就多花点,赚的少就少花一点。以前每个月收入比现在还少,难道日子过不下去?不是活的好好的,还把儿子养大了。”
蒋母嘴里嘀嘀咕咕,表情分外不悦,可态度明显软化。
儿子还在,多少有些指望。
儿子没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蒋父看向蒋国云,安慰,“她就是以前太穷,看你如今有出息,想过好日子想疯了,别理她。”
“手头不方便不用补贴,我们有存款,再不济可以出去打工养活自己。”
“不要怕,咱们齐心协力,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话语虽然朴实,却给了蒋国云莫大安慰。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一家人。
蒋国云眼中闪着泪光,“爸,谢谢你。”
“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蒋父摆手,不以为意。
**
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蒋国云借了十五万外债,终于帮父母把保险补交上。
这么一来,父母总算有了基本保障。
只是作为代价,小家背上了不小的外债,每个月还款压力更大。
“等到车贷还完,应该能轻松一些。”抱着这样的念头,蒋国云全副精力放在工作上。加班不敢喊苦,不敢好累。
现如今,没有什么比保住工作更重要。
另一边,朱秀华心知自己远离职场太久,因此工作格外拼命,一心想跟同事缩短距离。
然后她发现,不努力下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入职整整半个月,一笔销售没做成。
她不适合这行,还是离开职场太久,整个人已经退化?朱秀华情不自禁怀疑人生。
一连几天,朱秀华都心不在焉。她在犹豫,要不要辞职,换份工作。
销售底薪都低,大多靠提成吃饭。做不出业绩,月收入太低,根本没办法养家。
这时,一位好心的前辈告诉她,“别着急,最近经济不好,大家都难熬。”
朱秀华苦笑,“像我这种半个月没成交一笔的,应该是少数。”
“环境原因,不是你的错。”前辈说。
朱秀华不信,觉得对方故意安慰她。
“没跟你开玩笑。”前辈认真道,“仔细观察下就知道了。”
“店铺三个月换一批,开不长久。生意不好,创业的人变少,店面租不出去,空店越来越多。”
“年景好的时候,顾客上赶着买车,合约说签就签,贷款说贷就贷。现在呢?今天把生意细节谈妥,明天就改主意不买,这样的事我遇上几回了。”
“还有公司,过去效益好,讲究人文主义关怀。要是员工家里遇上了什么事,假期肯定批,除此以外还会酌情提供帮助。今年开始实施末尾淘汰制,不管家里有什么事,反正不能影响工作。”
“月销售额明显下滑,领导让员工每周写总结,为什么利润下滑,一天不如一天。其实能为什么?因为经济不景气,大家都不乐意花钱呗。”
对此,朱秀华感触颇深。
从前当全职太太,丈夫工资高,她特别敢花钱。
如今吃过没钱的苦,丈夫也降薪换了新工作,她再也不敢没心没肺、大大咧咧。
又要还房贷,又要还车贷,还要还外债、为一家人留足生活费,每个月工资尚未到手,就已全部安排好去向,一点不剩。
就算有盈余,她也倾向于把钱存起来,而不是花出去。
……她一资深剁手族都被吓怕,硬生生改变消费习惯,别人没道理继续大手大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