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50章
而听说了皇帝的症状后,杨云清心中一愣,这在现代不是很常见的症状吗?
其实乾宁帝夜里会惊醒,然后感觉被魇住了,纯粹是因为他现在年龄越来越大,精力也自然不如以往,现在做起政务来,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导致过度劳累神经衰弱了,心理上的压力大了。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要放松身心,多运动一些,睡前喝些蜂蜜或牛奶等,然后加以膳食调理,很快便能好了。
杨云清想罢,便把这事写信寄了回去,把这些方法告诉了凤阳。
之后凤阳进宫后,便关心父皇道:“父皇,女儿看您这是因为太过劳累了。女儿从宫外打听来了土法子,说是父皇您这样,就得多休息,平日也要活动几番,睡前喝点蜂蜜水,这之后再让太医给父皇您饮食上调养调养,说不得就能好上了。不然您一直病着,女儿也忧心。”
乾宁帝并没有把这个法子当回事,但是念及女儿的一片孝心,最后还是按着这个来了,反正这也不费什么事,更不是需要吃什么方子药的那种大事,按着女儿说的做也没什么。
而这样过了不到一个多月,乾宁帝发现自己夜间睡眠是真的好了,也不再惊醒了,这个时候召来女儿道:“之前你也费心了,从宫外打听了这些估计也费了不少功夫。”
“这些都是女儿该做的,只要父皇好了就行。”
乾宁帝之后又很是赏赐了凤阳一番,从私库里拨了不少东西,然后他又想到了现在和女儿已经好久不见的驸马,心里顿时起了补偿之意,想到这等驸马杨云清任期完了后,他就给他升官,调回京城,可不能再让他的女儿独守空房。
而沔阳那边,此时工厂早就已经建成了,男工和女工也早就招满了,工厂运作了起来,开始走上正轨了。
“知州大人,这是这两个月的一成半的利,小人给您带来了。”合办工厂的几家派了一个人过来,把这两个月的银子送到州署这边来。
杨云清看着这沓银票,想着这水利工程终于可以开始建了,他这几个月派人出去大范围勘探了一番,绘制了不少地形图,修建方案也不知讨论了有多少了,再来两天最后的汇总,就可以开始修建了。
第112章 水利工程开始 大周朝是有规定的,……
大周朝是有规定的, 百姓每年都需要服徭役,当然那些家里有人有功名在身的,则全家都可以免除徭役, 除此之外, 服徭役就是一个强制的无偿劳动行为,百姓必须要去。当然家中有钱的可以通过花钱财或者是雇佣他人的方式逃避徭役, 这个也早已是属于心照不宣的行为了。
徭役份兵役和劳役,杨云清现在打算修建水利工程, 这个就属于百姓需要服劳役的范畴之内了, 所以要从沔阳全境征召百姓。百姓服劳役是不需要给工钱的, 因为这个就相当于纳税的一部分。不过这服徭役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不会让百姓一直干。一般而言,每人的徭役时间也就是一个月左右。
杨云清和州署里的官吏们最后终于商讨完之后, 就开始派人去四处贴告示,同时让各乡里正督促百姓来服徭役了,不得拖延。还好百姓对服徭役这件事情习以为常, 倒是没有太过拖延,耽搁多长时间。
“付通判, 这一河段就交由你带人去负责了, 还是按照我们之前商讨过的来, 本官估计大约一个月可以将那边河道疏通完毕。”杨云清指着桌案上的地图用朱笔标红的一处说道。
“不需要一个月, 大约二十天左右便可完成。”付通判回道。
“那样的强度太大了, 此番工程耗时持久, 若是按照那样的强度, 百姓可能吃不消。”杨云清解释道。
“好,那就依知州大人所道吧。”付通判点点头。
“这边一河段交由吕典吏,这一处交由齐典吏……”杨云清指着地图一一分配道。
“下官领命。”
此次修建水利工程, 治理水患,杨云清他通过几个月来和州署官吏们不断翻看历年有关水患记载的卷帙,以及相关方面的资料,不断地讨论,最后确定了“修堤围,浚河道,置闸门,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总方案,当然在这之外,还辅以各种其他措施。这三方面若是完成,基本就可以解决蓄与洪、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杨云清可以保证,未来几十年之内,沔阳此地基本可以不再受水害之扰。
现在杨云清这首要做的就是疏浚河道,将淤泥水草挖出,现在由于淤泥河沙大量堆积,河道堵塞,水深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一到夏季水势暴涨之时,河水便会从河道漫出,淹没周围城镇。而且因为淤泥堆积抬高了河道,船只航行的时候也很困难,航船水运之时,不得不绕远路才能避开。
只不过现在是古代,根本就没有现代那么多的机械可以使用,清淤河道,只能全靠人工,难度系数很大。为了减轻一些负担,杨云清他按照记忆中的现代机械,画出了一些设计图,然后将上次登记在册的那些工匠们中擅长这个的人招来,把大概原理描述了一下,让工匠琢磨。
最后制造出了几种类似于现代的铲车、吊车的这类机械,只不过这个制造起来有些复杂,而且总归也是需要人力的,只是省力一些,所以最后没有量产,大概每段河道也不过是分去了五六套而已,不过这个也的确是减少了疏浚河道时的不少困难。
因为疏浚河道清理淤泥这个工程干起来的确是累的很,而且这个属于百姓服徭役,不发工钱,杨云清他于是就在伙食上给弥补了一二。每日提供三餐,而且还不限量,隔三差五再来顿肉,可以说比起大部分的百姓平日里吃的都要好得多。不过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人偷偷带一点回家,杨云清直接告诉下面的,只要不严重,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那边建了工厂,招了不少的人,那里面的人女工自然是不需要服徭役,但是男工是需要服徭役的,若是不想服徭役,就需要交上一笔银子或者是粮食绢布也行。这些人自然是知道留下在工厂做工才是最合算的,所以都是毫不犹豫地交了一笔银子。
而这些银子杨云清也都直接用于给那些服徭役的百姓改善伙食,因为这服徭役的人少了,那去服徭役的人自然就需要多干一点,用这个不去服徭役的人脚上的银子给大家改善伙食,也是没毛病的事。而且就算不用来改善伙食,这笔银子对于修建水利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倒不如花在伙食上,这样也能让百姓干的卖力一点。
而因为这伙食的原因,后面本来已经服完一个月徭役的百姓,有大部分又无偿参与了下一轮。这个也是因为现在不是农忙,家里也没有什么活计,待在家里,每日都要吃喝,这对于没有收入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笔负担。因此倒不如去接着服徭役,虽然累了点,但是每日吃的那是相当的好,可以给家里省去不少口粮。第一部 分的疏浚河道在近一个月后,基本都完成了,这还是杨云清他降低了每日劳动强度的情况之下。杨云清他计划接下来休整河道,采取后世那个著名的“裁弯取直”之法,减轻河道不畅,泥沙淤积之况,不过进行此举之后还需要修建护岸长堤,固定边滩。
沔阳这边的河段属于下游,所以说在修建长堤的时候,还需要修建分洪蓄洪区,这样才能减轻洪水来临之时,由上游带过来的威胁。
还好现在因为不是夏季河流湍急,不好行船的时候,这个时候河道还算平静,虽然有些地方行船困难,但是运输的时候,还算是安全的,所以沔阳这边建的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东西,通过水路还能往外“出口”,当然陆路方面也派了行商出去。
大周朝虽然有不少地方都已经建了工厂的,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建的地方居多。杨云清之前便早已把哪个地方什么人建了工厂记录在册了。在让沔阳这边建厂的时候,他就已经看了,在以沔阳为中心周围的多县,都没有修建工厂的,而且沔阳河段沿岸,有修建工厂的也不多。
所以等沔阳这边工厂修建好了之后,虽然本地由于百姓的经济实力有限,消化不了太多的生产,但完全可以通过外销盈利,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些,杨云清在沔阳百姓没有什么购买力的情况下,肯定是不会贸然提出建工厂的事情的。
这样一来,每月工厂那边都能有一成半利润的银子送过来,也减轻的不少修建时经费的压力,不然杨云清这个时候就该开始自掏腰包了。
“裁弯取直”这项工程比起疏浚河道的工程量是大得多,估计在今年年底是完不成了,而且到了年底的时候,这工程也还得停一停,放百姓归家过年。一算下来,估计得到开春的时候才能结束。
但是杨云清和付通判他们根据往年的记录推断,今年到了夏天降雨凶猛的时候,有很大的可能会形成洪灾水涝,事有轻重缓急,若不是修浚河道和裁弯取直这两步也很重要,杨云清当时就想直接从修建长堤和大坝的这步计划开始。
这个时候,杨云清他决定将水泥的方子拿出来了,现在已经到了最好的时机了。
虽然杨云清知道水泥的大概制作方法,大部分的步骤都是有章可循的,但是真正实验起来,其中还有许多需要摸索实践的地方。不过在杨云清的重金奖励之下,再加上有杨云清按照水泥制作的大概方法从旁指导,半个月之后,与现代水泥相差无几的水泥就被工匠们制作出来了。
这个时候也快要到了年底,徭役也停了,百姓也开始准备过年了,所以杨云清打算等明年开春恢复徭役,开始修建长堤和大坝的时候,再把水泥用上。
不过这个时候,杨云清还需要把这个方子给上交朝廷,因为来年夏季的时候,自然是不只沔阳一个地方有洪灾水涝之忧,现在把方子呈交到皇帝那里,待到来年夏季之时,其他受水害的地方,用上水泥,也能减轻一点水害带来的损失。
这个水泥方子杨云清自然没有直接按照流程递交上去,不然这一层层流程走下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皇上的手中,而且被人截留下去也是很有可能的事。这朝堂上,因为官员的小动作,被搁置几月不能呈交到皇上手里的奏折还少吗?
考虑再三,杨云清把水泥方子并他写的奏折寄给了他的老师,然后让老师将其交到皇上手中,这是风险最小最安全的方法。
而京城那边,在刚过完年没两天的时候,任次辅他就收到了自己学生寄来的信,他打开之后看完,自然是明白了水泥的重要意义,这事□□关重大,他顾不得现在是休沐不上朝之时,立马收拾了一下,顶着寒风连夜进宫。
“这里面说的可是真的?若是所言非虚,实乃大周之福啊。”乾宁帝激动道。
“据臣学生杨云清信里所言,他已经与工匠实验半月,成功制造出了成品,所以这才赶紧将方子送往京城,让臣交由陛下。下官提议,现在可以让工部按照这方子去试一试,看看到底是不是可行。”
“准!”
而工部的官员这个时候还在家里休年假呢,这可是足足有十天呀,可不得好好享受,一年就这么一次长假。可谁知陛下突然下旨,让他们赶紧进宫去,又要事交代。众人虽然摸不着头脑,但是也知这个时候肯定是有重要之事,否则陛下不可能这个时候召他们,所以也是不敢耽搁,赶紧赶去了宫里。
第113章 水泥 众人赶去皇宫里后,除了工部……
众人赶去皇宫里后, 除了工部尚书仲英和另外两个工部侍郎被召了进去,其余人都被待到了偏殿暂时等待。
乾宁帝把水泥一事和殿内的几人大致讲了一番。而这个时候,不用陛下多说, 仲英他们几人也认识到了这个水泥的重要性。这要是真的能造出来的话, 简直就是富国利民的重器。
“仲爱卿,你带人现在就去按照这上面说的烧制, 工坊那边暂时先控制住,尽量先不要把消息外传, 一切等结果出来再说。”
“臣领命, 这就带人去。”
出去之后, 仲英点了几个人, 吩咐了几句,然后工部那边很快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几天后, 内殿之中,工部尚书仲英激动道:“陛下,臣不负重托, 把水泥烧制出来了,这成品和杨知州说的几乎一样, 现在臣在工坊那边的空地上早已经派人实验过, 陛下可移步一观。”
因为为了赶紧把成品试验出来, 这第一次烧制的水泥不多, 所以最后只在空地上造了一条不到十米的水泥路, 自从水泥刚烧制出来就已经铺上去了, 现在已经晾干了, 也硬化得差不多了。
仲尚书他先是让人驾车在上面驶过,车里面也坐满了人,而等马车过去之后, 这水泥路上连一道车辙都没有。这以后若是铺满了这样的路,下雨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到处水洼,马车陷进去出不来的情况了。
现代的水泥路承重都是按吨记的,一个卡车过去,就是十几二十几吨往上,搁现代这水泥地放个三四天自然是不能用的,不然车一过,很容易压坏。但是古代就没有这个顾虑了,这个时候的马车就算全部拉满了重物又能重到哪去?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只晾了几天的水泥路会被压坏。
“好!”乾宁帝拊掌道。
“陛下,您再接着看。”仲尚书说完又让几人抱住一根横木,然后走了过来。
“这堵墙是剩下的水泥加上砖石砌成的,大概有一尺半(半米左右)的厚度。现在臣让人撞击这堵墙,陛下您可以看一下这堵墙的硬度。”仲尚书道。
旁边的抱着横木的几人这个时候也开始发力,对着墙使劲地撞了过去,撞了几次之后,这堵墙也不过是掉了些水泥渣,但是晃动的幅度是微乎其微。
“这个是几天建成的?”乾宁帝问道。
“回陛下,自水泥出来臣就让人砌成了,这大概是三天就干透硬化了,不过若是再放些日子,效果会更好,现在里面按照工匠的预估,可能是没有干透的,不过还是不影响使用,这一点杨知州他写的方子上也提过了,现在的情况和杨知州他说的一样。”仲尚书回道。
乾宁帝这个时候看着这堵墙,想到了这以后若是在两军对战的时候,用水泥修建防御工事,不可谓不方便,仅几日便可交付使用,这速度必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边关那边最近比起之前几年,倒是安稳了一段时间,暂时是不急着用水泥这奇物了。所以现在可以先按照那杨云清奏折里的建议,用这个水泥从商人那里赚些钱来先充盈国库,待国库充盈了,他才好多拨一些银钱到边关去。乾宁帝在心里想到。
虽然之前在他的默许之下,拨给边关的钱粮越来越少,但那也是因为那几年边关战事不多,他怕边关那边养兵自重。而这几年战况又起,他当然是又多拨了钱粮过去的,他自不是那种昏庸的皇帝。
不过他自然没有忘记杨云清将此物献上来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用这水泥修建长堤大坝的确是得天独厚,而且还能缩短工期。今年用上水泥之后,建成堤坝将洪水挡住之后,那些洪灾水涝泛滥之地比起往年必能减少八|九分的损失,百姓也可少受一些流离之苦。
现在乾宁帝他对杨云清这个臣子是越看越满意,而且加之他还是驸马,这在他心里面就又近了一层。看来这是上天的旨意,让他在位期间得一能臣啊!不知道这以后杨云清还能带给他多少惊喜呢?他现在对于这个爱卿是寄予了厚望。
现在水泥已经成功造出来了,于是这隔日乾宁帝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件事情。
“得此奇物,远在沔阳的杨爱卿可谓是居功至伟,这也算大功一件,功劳朕就先记下了,待杨爱卿回到京城之后,朕再论功行赏。”
乾宁帝早已打算等杨云清回来后便给他升官的,这连官职他都给想好了,虽然连跳几级跨度有点大,但是杨云清这次立了大功,想必这下面的百官也不敢说些什么。
下面众人之前在乾宁帝将工部众人召见进宫的时候就知道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只不过之前那几天一直没有消息传出来。现在事情一宣布,果然是件不得了的大事。虽然现在还没有见到实物,但是仅凭陛下的描述,他们也知道此物的重要性。
杨云清当时随方子一起送到京城之后的还有奏折,他里面也是提了几点建议的。乾宁帝他看完也确实觉得这几条建议不错,若是按照上面说的,的确是可以短时间之内使国库充盈起来,而且还能不花费分毫,就将官道修好。
杨云清提议的是,将水泥方子卖给商人,准其自行建厂生产,但是却有附加条件,若是想买到方子,就必须承担一部分官道的修建。
这样一来,在将水泥方子卖给商人大赚一笔充盈国库的时候,还能借此机会,不费分毫将官道给修好。如若不然,这官道早晚也是要朝廷出资去修建。
而且杨云清还在奏折里面建议,采取饥饿营销的方式,这第一次只有二十个名额,而最后其他没能得到名额的商人,只能等到两年后了,三年后的时候再来五十个名额。
而杨云清也不担心那些商人会因此而就放弃了高价购买水泥方子,因为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有了水泥,这以后各地必然都会开始修路,这水泥在此发挥的重要性可就大了。而这个时候,能从中获取的利润也就更大了。
现在是谁先得到这个水泥的方子,谁就掌握了先机,单就这前三年,这能赚到的银子就是一个不菲的数字。那些商人又有几个是傻的,会算不出这个账。
所以自一收到消息后,就迅速赶到了京城,去竞争这二十个名额。因为这些商人来竞争的太多,最后硬是炒到了每个名额二百万两的地步。
这最后胜出的商人,在大周朝也都是叫的上名号的,不然哪有这个家底。而其余的商人只能庆幸,还好朝廷说了,三年后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只不过他们现在却有些担心这三年后水泥方子会不会比现在的价钱还要高。
而当时乾宁帝会采用杨云清的建议也是有原因的。这若是朝廷将水泥像盐铁一样收归官府经营,采取官产民销的模式,这其中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一来,每年能生产出来的水泥产量那是大大降低,想要将其普及的困难性也是大大增加了。所以倒不如直接让那些商人去生产,这样还能不费一分一毫将官道也建好了。
待杨云清他那边收到京城那边陛下的旨意之后已是开春时了,虽然现在只是对他口头嘉奖一番,但是早已暗含了待他归京之后便会提拔的意思了,杨云清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
这个时候,沔阳的水利工程的修建就又开始了,杨云清这个时候终于可以将水泥光明正大的拿出来了。因为水泥和肥皂镜子那些东西总归是不同的,干系重大,还是上交朝廷保险一点。
因为今年夏季的时候,沔阳很有可能遭遇洪水袭击,所以现在杨云清只能先将其他先放下,专心修建堤坝。待到四月的时候,由水泥修建出的堤坝已经初见模样。
因为杨云清估计不出洪水的威力,所以这堤坝他全部是按照最高规格修建的。他虽然专业不是物理,但是在穿越之前,物理知识学的还不错,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还得出了能最抗压的堤坝示意图。
四五个月过去了,堤坝终于修建的差不多了,这堤坝放在现代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现在不到五个月修建好了已经算快的了。当然这堤坝与现代的三峡大坝那样的工程没法比,不然几年也修建不完。
“大人,这几日水位已经开始上涨了。”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到了夏季了,杨云清他本来是还想带着百姓修建接着分洪区和蓄洪区,这个可以有效减轻来自沔阳上游带来的压力,但是他没有想到今年的汛期来的这么早,这些只能等到汛期过去才能修建了。
而再过几日,等水势继续上涨的时候,也就到了验收这近一年来修建成果的时候了。杨云清对这大半年修建的成果还是有点自信的,这次沔阳他不敢说百分百,但是也有百分之九十的概率可以安全度过这个夏季,免受洪灾水涝的威胁。
第114章 洪水来了 又过了五日,这水位终于……
又过了五日, 这水位终于越过了警戒线,越来越高,洪水最后来了。
杨云清站在离大坝很远的观景台上, 都能清晰地听见从上游而来的浩荡洪水猛烈冲击着大坝的声音, 在河道两岸,也早已建起了长堤, 水浪击打着长堤的声音也是让人震耳欲聋。杨云清的周围也站着许多官吏和百姓们,他们紧张地望着, 生怕洪水越过长堤和大坝, 淹没过来。
其实乾宁帝夜里会惊醒,然后感觉被魇住了,纯粹是因为他现在年龄越来越大,精力也自然不如以往,现在做起政务来,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导致过度劳累神经衰弱了,心理上的压力大了。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要放松身心,多运动一些,睡前喝些蜂蜜或牛奶等,然后加以膳食调理,很快便能好了。
杨云清想罢,便把这事写信寄了回去,把这些方法告诉了凤阳。
之后凤阳进宫后,便关心父皇道:“父皇,女儿看您这是因为太过劳累了。女儿从宫外打听来了土法子,说是父皇您这样,就得多休息,平日也要活动几番,睡前喝点蜂蜜水,这之后再让太医给父皇您饮食上调养调养,说不得就能好上了。不然您一直病着,女儿也忧心。”
乾宁帝并没有把这个法子当回事,但是念及女儿的一片孝心,最后还是按着这个来了,反正这也不费什么事,更不是需要吃什么方子药的那种大事,按着女儿说的做也没什么。
而这样过了不到一个多月,乾宁帝发现自己夜间睡眠是真的好了,也不再惊醒了,这个时候召来女儿道:“之前你也费心了,从宫外打听了这些估计也费了不少功夫。”
“这些都是女儿该做的,只要父皇好了就行。”
乾宁帝之后又很是赏赐了凤阳一番,从私库里拨了不少东西,然后他又想到了现在和女儿已经好久不见的驸马,心里顿时起了补偿之意,想到这等驸马杨云清任期完了后,他就给他升官,调回京城,可不能再让他的女儿独守空房。
而沔阳那边,此时工厂早就已经建成了,男工和女工也早就招满了,工厂运作了起来,开始走上正轨了。
“知州大人,这是这两个月的一成半的利,小人给您带来了。”合办工厂的几家派了一个人过来,把这两个月的银子送到州署这边来。
杨云清看着这沓银票,想着这水利工程终于可以开始建了,他这几个月派人出去大范围勘探了一番,绘制了不少地形图,修建方案也不知讨论了有多少了,再来两天最后的汇总,就可以开始修建了。
第112章 水利工程开始 大周朝是有规定的,……
大周朝是有规定的, 百姓每年都需要服徭役,当然那些家里有人有功名在身的,则全家都可以免除徭役, 除此之外, 服徭役就是一个强制的无偿劳动行为,百姓必须要去。当然家中有钱的可以通过花钱财或者是雇佣他人的方式逃避徭役, 这个也早已是属于心照不宣的行为了。
徭役份兵役和劳役,杨云清现在打算修建水利工程, 这个就属于百姓需要服劳役的范畴之内了, 所以要从沔阳全境征召百姓。百姓服劳役是不需要给工钱的, 因为这个就相当于纳税的一部分。不过这服徭役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不会让百姓一直干。一般而言,每人的徭役时间也就是一个月左右。
杨云清和州署里的官吏们最后终于商讨完之后, 就开始派人去四处贴告示,同时让各乡里正督促百姓来服徭役了,不得拖延。还好百姓对服徭役这件事情习以为常, 倒是没有太过拖延,耽搁多长时间。
“付通判, 这一河段就交由你带人去负责了, 还是按照我们之前商讨过的来, 本官估计大约一个月可以将那边河道疏通完毕。”杨云清指着桌案上的地图用朱笔标红的一处说道。
“不需要一个月, 大约二十天左右便可完成。”付通判回道。
“那样的强度太大了, 此番工程耗时持久, 若是按照那样的强度, 百姓可能吃不消。”杨云清解释道。
“好,那就依知州大人所道吧。”付通判点点头。
“这边一河段交由吕典吏,这一处交由齐典吏……”杨云清指着地图一一分配道。
“下官领命。”
此次修建水利工程, 治理水患,杨云清他通过几个月来和州署官吏们不断翻看历年有关水患记载的卷帙,以及相关方面的资料,不断地讨论,最后确定了“修堤围,浚河道,置闸门,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总方案,当然在这之外,还辅以各种其他措施。这三方面若是完成,基本就可以解决蓄与洪、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杨云清可以保证,未来几十年之内,沔阳此地基本可以不再受水害之扰。
现在杨云清这首要做的就是疏浚河道,将淤泥水草挖出,现在由于淤泥河沙大量堆积,河道堵塞,水深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一到夏季水势暴涨之时,河水便会从河道漫出,淹没周围城镇。而且因为淤泥堆积抬高了河道,船只航行的时候也很困难,航船水运之时,不得不绕远路才能避开。
只不过现在是古代,根本就没有现代那么多的机械可以使用,清淤河道,只能全靠人工,难度系数很大。为了减轻一些负担,杨云清他按照记忆中的现代机械,画出了一些设计图,然后将上次登记在册的那些工匠们中擅长这个的人招来,把大概原理描述了一下,让工匠琢磨。
最后制造出了几种类似于现代的铲车、吊车的这类机械,只不过这个制造起来有些复杂,而且总归也是需要人力的,只是省力一些,所以最后没有量产,大概每段河道也不过是分去了五六套而已,不过这个也的确是减少了疏浚河道时的不少困难。
因为疏浚河道清理淤泥这个工程干起来的确是累的很,而且这个属于百姓服徭役,不发工钱,杨云清他于是就在伙食上给弥补了一二。每日提供三餐,而且还不限量,隔三差五再来顿肉,可以说比起大部分的百姓平日里吃的都要好得多。不过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人偷偷带一点回家,杨云清直接告诉下面的,只要不严重,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那边建了工厂,招了不少的人,那里面的人女工自然是不需要服徭役,但是男工是需要服徭役的,若是不想服徭役,就需要交上一笔银子或者是粮食绢布也行。这些人自然是知道留下在工厂做工才是最合算的,所以都是毫不犹豫地交了一笔银子。
而这些银子杨云清也都直接用于给那些服徭役的百姓改善伙食,因为这服徭役的人少了,那去服徭役的人自然就需要多干一点,用这个不去服徭役的人脚上的银子给大家改善伙食,也是没毛病的事。而且就算不用来改善伙食,这笔银子对于修建水利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倒不如花在伙食上,这样也能让百姓干的卖力一点。
而因为这伙食的原因,后面本来已经服完一个月徭役的百姓,有大部分又无偿参与了下一轮。这个也是因为现在不是农忙,家里也没有什么活计,待在家里,每日都要吃喝,这对于没有收入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笔负担。因此倒不如去接着服徭役,虽然累了点,但是每日吃的那是相当的好,可以给家里省去不少口粮。第一部 分的疏浚河道在近一个月后,基本都完成了,这还是杨云清他降低了每日劳动强度的情况之下。杨云清他计划接下来休整河道,采取后世那个著名的“裁弯取直”之法,减轻河道不畅,泥沙淤积之况,不过进行此举之后还需要修建护岸长堤,固定边滩。
沔阳这边的河段属于下游,所以说在修建长堤的时候,还需要修建分洪蓄洪区,这样才能减轻洪水来临之时,由上游带过来的威胁。
还好现在因为不是夏季河流湍急,不好行船的时候,这个时候河道还算平静,虽然有些地方行船困难,但是运输的时候,还算是安全的,所以沔阳这边建的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东西,通过水路还能往外“出口”,当然陆路方面也派了行商出去。
大周朝虽然有不少地方都已经建了工厂的,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建的地方居多。杨云清之前便早已把哪个地方什么人建了工厂记录在册了。在让沔阳这边建厂的时候,他就已经看了,在以沔阳为中心周围的多县,都没有修建工厂的,而且沔阳河段沿岸,有修建工厂的也不多。
所以等沔阳这边工厂修建好了之后,虽然本地由于百姓的经济实力有限,消化不了太多的生产,但完全可以通过外销盈利,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些,杨云清在沔阳百姓没有什么购买力的情况下,肯定是不会贸然提出建工厂的事情的。
这样一来,每月工厂那边都能有一成半利润的银子送过来,也减轻的不少修建时经费的压力,不然杨云清这个时候就该开始自掏腰包了。
“裁弯取直”这项工程比起疏浚河道的工程量是大得多,估计在今年年底是完不成了,而且到了年底的时候,这工程也还得停一停,放百姓归家过年。一算下来,估计得到开春的时候才能结束。
但是杨云清和付通判他们根据往年的记录推断,今年到了夏天降雨凶猛的时候,有很大的可能会形成洪灾水涝,事有轻重缓急,若不是修浚河道和裁弯取直这两步也很重要,杨云清当时就想直接从修建长堤和大坝的这步计划开始。
这个时候,杨云清他决定将水泥的方子拿出来了,现在已经到了最好的时机了。
虽然杨云清知道水泥的大概制作方法,大部分的步骤都是有章可循的,但是真正实验起来,其中还有许多需要摸索实践的地方。不过在杨云清的重金奖励之下,再加上有杨云清按照水泥制作的大概方法从旁指导,半个月之后,与现代水泥相差无几的水泥就被工匠们制作出来了。
这个时候也快要到了年底,徭役也停了,百姓也开始准备过年了,所以杨云清打算等明年开春恢复徭役,开始修建长堤和大坝的时候,再把水泥用上。
不过这个时候,杨云清还需要把这个方子给上交朝廷,因为来年夏季的时候,自然是不只沔阳一个地方有洪灾水涝之忧,现在把方子呈交到皇帝那里,待到来年夏季之时,其他受水害的地方,用上水泥,也能减轻一点水害带来的损失。
这个水泥方子杨云清自然没有直接按照流程递交上去,不然这一层层流程走下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皇上的手中,而且被人截留下去也是很有可能的事。这朝堂上,因为官员的小动作,被搁置几月不能呈交到皇上手里的奏折还少吗?
考虑再三,杨云清把水泥方子并他写的奏折寄给了他的老师,然后让老师将其交到皇上手中,这是风险最小最安全的方法。
而京城那边,在刚过完年没两天的时候,任次辅他就收到了自己学生寄来的信,他打开之后看完,自然是明白了水泥的重要意义,这事□□关重大,他顾不得现在是休沐不上朝之时,立马收拾了一下,顶着寒风连夜进宫。
“这里面说的可是真的?若是所言非虚,实乃大周之福啊。”乾宁帝激动道。
“据臣学生杨云清信里所言,他已经与工匠实验半月,成功制造出了成品,所以这才赶紧将方子送往京城,让臣交由陛下。下官提议,现在可以让工部按照这方子去试一试,看看到底是不是可行。”
“准!”
而工部的官员这个时候还在家里休年假呢,这可是足足有十天呀,可不得好好享受,一年就这么一次长假。可谁知陛下突然下旨,让他们赶紧进宫去,又要事交代。众人虽然摸不着头脑,但是也知这个时候肯定是有重要之事,否则陛下不可能这个时候召他们,所以也是不敢耽搁,赶紧赶去了宫里。
第113章 水泥 众人赶去皇宫里后,除了工部……
众人赶去皇宫里后, 除了工部尚书仲英和另外两个工部侍郎被召了进去,其余人都被待到了偏殿暂时等待。
乾宁帝把水泥一事和殿内的几人大致讲了一番。而这个时候,不用陛下多说, 仲英他们几人也认识到了这个水泥的重要性。这要是真的能造出来的话, 简直就是富国利民的重器。
“仲爱卿,你带人现在就去按照这上面说的烧制, 工坊那边暂时先控制住,尽量先不要把消息外传, 一切等结果出来再说。”
“臣领命, 这就带人去。”
出去之后, 仲英点了几个人, 吩咐了几句,然后工部那边很快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几天后, 内殿之中,工部尚书仲英激动道:“陛下,臣不负重托, 把水泥烧制出来了,这成品和杨知州说的几乎一样, 现在臣在工坊那边的空地上早已经派人实验过, 陛下可移步一观。”
因为为了赶紧把成品试验出来, 这第一次烧制的水泥不多, 所以最后只在空地上造了一条不到十米的水泥路, 自从水泥刚烧制出来就已经铺上去了, 现在已经晾干了, 也硬化得差不多了。
仲尚书他先是让人驾车在上面驶过,车里面也坐满了人,而等马车过去之后, 这水泥路上连一道车辙都没有。这以后若是铺满了这样的路,下雨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到处水洼,马车陷进去出不来的情况了。
现代的水泥路承重都是按吨记的,一个卡车过去,就是十几二十几吨往上,搁现代这水泥地放个三四天自然是不能用的,不然车一过,很容易压坏。但是古代就没有这个顾虑了,这个时候的马车就算全部拉满了重物又能重到哪去?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只晾了几天的水泥路会被压坏。
“好!”乾宁帝拊掌道。
“陛下,您再接着看。”仲尚书说完又让几人抱住一根横木,然后走了过来。
“这堵墙是剩下的水泥加上砖石砌成的,大概有一尺半(半米左右)的厚度。现在臣让人撞击这堵墙,陛下您可以看一下这堵墙的硬度。”仲尚书道。
旁边的抱着横木的几人这个时候也开始发力,对着墙使劲地撞了过去,撞了几次之后,这堵墙也不过是掉了些水泥渣,但是晃动的幅度是微乎其微。
“这个是几天建成的?”乾宁帝问道。
“回陛下,自水泥出来臣就让人砌成了,这大概是三天就干透硬化了,不过若是再放些日子,效果会更好,现在里面按照工匠的预估,可能是没有干透的,不过还是不影响使用,这一点杨知州他写的方子上也提过了,现在的情况和杨知州他说的一样。”仲尚书回道。
乾宁帝这个时候看着这堵墙,想到了这以后若是在两军对战的时候,用水泥修建防御工事,不可谓不方便,仅几日便可交付使用,这速度必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边关那边最近比起之前几年,倒是安稳了一段时间,暂时是不急着用水泥这奇物了。所以现在可以先按照那杨云清奏折里的建议,用这个水泥从商人那里赚些钱来先充盈国库,待国库充盈了,他才好多拨一些银钱到边关去。乾宁帝在心里想到。
虽然之前在他的默许之下,拨给边关的钱粮越来越少,但那也是因为那几年边关战事不多,他怕边关那边养兵自重。而这几年战况又起,他当然是又多拨了钱粮过去的,他自不是那种昏庸的皇帝。
不过他自然没有忘记杨云清将此物献上来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用这水泥修建长堤大坝的确是得天独厚,而且还能缩短工期。今年用上水泥之后,建成堤坝将洪水挡住之后,那些洪灾水涝泛滥之地比起往年必能减少八|九分的损失,百姓也可少受一些流离之苦。
现在乾宁帝他对杨云清这个臣子是越看越满意,而且加之他还是驸马,这在他心里面就又近了一层。看来这是上天的旨意,让他在位期间得一能臣啊!不知道这以后杨云清还能带给他多少惊喜呢?他现在对于这个爱卿是寄予了厚望。
现在水泥已经成功造出来了,于是这隔日乾宁帝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件事情。
“得此奇物,远在沔阳的杨爱卿可谓是居功至伟,这也算大功一件,功劳朕就先记下了,待杨爱卿回到京城之后,朕再论功行赏。”
乾宁帝早已打算等杨云清回来后便给他升官的,这连官职他都给想好了,虽然连跳几级跨度有点大,但是杨云清这次立了大功,想必这下面的百官也不敢说些什么。
下面众人之前在乾宁帝将工部众人召见进宫的时候就知道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只不过之前那几天一直没有消息传出来。现在事情一宣布,果然是件不得了的大事。虽然现在还没有见到实物,但是仅凭陛下的描述,他们也知道此物的重要性。
杨云清当时随方子一起送到京城之后的还有奏折,他里面也是提了几点建议的。乾宁帝他看完也确实觉得这几条建议不错,若是按照上面说的,的确是可以短时间之内使国库充盈起来,而且还能不花费分毫,就将官道修好。
杨云清提议的是,将水泥方子卖给商人,准其自行建厂生产,但是却有附加条件,若是想买到方子,就必须承担一部分官道的修建。
这样一来,在将水泥方子卖给商人大赚一笔充盈国库的时候,还能借此机会,不费分毫将官道给修好。如若不然,这官道早晚也是要朝廷出资去修建。
而且杨云清还在奏折里面建议,采取饥饿营销的方式,这第一次只有二十个名额,而最后其他没能得到名额的商人,只能等到两年后了,三年后的时候再来五十个名额。
而杨云清也不担心那些商人会因此而就放弃了高价购买水泥方子,因为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有了水泥,这以后各地必然都会开始修路,这水泥在此发挥的重要性可就大了。而这个时候,能从中获取的利润也就更大了。
现在是谁先得到这个水泥的方子,谁就掌握了先机,单就这前三年,这能赚到的银子就是一个不菲的数字。那些商人又有几个是傻的,会算不出这个账。
所以自一收到消息后,就迅速赶到了京城,去竞争这二十个名额。因为这些商人来竞争的太多,最后硬是炒到了每个名额二百万两的地步。
这最后胜出的商人,在大周朝也都是叫的上名号的,不然哪有这个家底。而其余的商人只能庆幸,还好朝廷说了,三年后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只不过他们现在却有些担心这三年后水泥方子会不会比现在的价钱还要高。
而当时乾宁帝会采用杨云清的建议也是有原因的。这若是朝廷将水泥像盐铁一样收归官府经营,采取官产民销的模式,这其中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一来,每年能生产出来的水泥产量那是大大降低,想要将其普及的困难性也是大大增加了。所以倒不如直接让那些商人去生产,这样还能不费一分一毫将官道也建好了。
待杨云清他那边收到京城那边陛下的旨意之后已是开春时了,虽然现在只是对他口头嘉奖一番,但是早已暗含了待他归京之后便会提拔的意思了,杨云清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
这个时候,沔阳的水利工程的修建就又开始了,杨云清这个时候终于可以将水泥光明正大的拿出来了。因为水泥和肥皂镜子那些东西总归是不同的,干系重大,还是上交朝廷保险一点。
因为今年夏季的时候,沔阳很有可能遭遇洪水袭击,所以现在杨云清只能先将其他先放下,专心修建堤坝。待到四月的时候,由水泥修建出的堤坝已经初见模样。
因为杨云清估计不出洪水的威力,所以这堤坝他全部是按照最高规格修建的。他虽然专业不是物理,但是在穿越之前,物理知识学的还不错,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还得出了能最抗压的堤坝示意图。
四五个月过去了,堤坝终于修建的差不多了,这堤坝放在现代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现在不到五个月修建好了已经算快的了。当然这堤坝与现代的三峡大坝那样的工程没法比,不然几年也修建不完。
“大人,这几日水位已经开始上涨了。”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到了夏季了,杨云清他本来是还想带着百姓修建接着分洪区和蓄洪区,这个可以有效减轻来自沔阳上游带来的压力,但是他没有想到今年的汛期来的这么早,这些只能等到汛期过去才能修建了。
而再过几日,等水势继续上涨的时候,也就到了验收这近一年来修建成果的时候了。杨云清对这大半年修建的成果还是有点自信的,这次沔阳他不敢说百分百,但是也有百分之九十的概率可以安全度过这个夏季,免受洪灾水涝的威胁。
第114章 洪水来了 又过了五日,这水位终于……
又过了五日, 这水位终于越过了警戒线,越来越高,洪水最后来了。
杨云清站在离大坝很远的观景台上, 都能清晰地听见从上游而来的浩荡洪水猛烈冲击着大坝的声音, 在河道两岸,也早已建起了长堤, 水浪击打着长堤的声音也是让人震耳欲聋。杨云清的周围也站着许多官吏和百姓们,他们紧张地望着, 生怕洪水越过长堤和大坝, 淹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