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话虽如此——”逸势说到这里,突然斜着头。“对了,大猴那家伙,昨日好像一直都出门在外。”
“昨日是他自由的好日子。”
“不过,回来得相当晚了吧。我没看到他回来。但一大早起来,他已经在寺里。不知跑到哪里去,夜里或一大早才回来的吧。”
“八成如此。”空海说道。
“那人真是能吃啊!”逸势好像想起什么似的。
“嗯。”
“第一次最吓人,对不对?”
“的确如此。”空海答道。
遇到大猴的那一天,空海把举起巨岩后、因饥饿而瘫坐在地上的大猴带回长乐坡的住处用餐。大猴的食量,让人看得面面相觑。
一整只鸡。
三人份的青菜炒肉。
五碗汤。
七颗鸡蛋。
其间还吃下了三大盘饭。
看来好像还继续吃得下,只是因为客气方才停了下来。
逸势所指的,正是此事。
“坦白说,对于那男子,我还替他担心过一阵子呢。”
“是吗?”
“你雇用他是可以,但该怎么向西明寺说明呢?结果,空海,你当时的处置,真是令我大吃一惊。”
“呵呵。”空海朝着逸势微笑。
空海很乐于看到他人对自己的才华露出惊讶的神情。
当时,空海首先做的,就是整顿大猴那一身装扮。他在宿舍烧水让他洗个澡,整理发须,换了套衣服。然后,请人准备纸、墨和笔,挥笔写下:
此人名大猴,谙天竺语。吾人来此而得结识者。其血统半为汉人,半属天竺。因思习佛法,能持天竺语即更近释尊之教,兹为学习天竺语,乃召唤大猴,自洛至京。为此,或将延迟二月方抵长安。如其来访,值逢吾人外出,恳请就便惠留至吾人归来之日。
空海,写下大意如此之文。文章简明易懂。不愧是善于笔墨之人。
文末,署名“日本国留学生沙门空海”。
空海将此文用另一张纸包起来,叫大猴带着。
“你带着这个,先单独到西明寺去。”空海说。语毕,又加了一句:“不。在这之前,先到宣阳坊鸿胪寺跑一趟。”
所谓“鸿胪寺”,虽有一个“寺”字,却是个官署。专司照料外国使者的种种事宜。也称“鸿胪馆”,空海和逸势曾在那里暂住。
“首先,到那里去问‘从日本来的使者当中,是否有个僧人叫空海?我想和这人见面。’对方就会说在西明寺。然后,才到西明寺来。”
“那,到了西明寺以后,该如何——”
“问题在此。到了西明寺后,不要用唐语,一开始就只讲天竺语。用天竺语说,想见空海,因为到过宣阳坊的鸿胪寺,那里的人告诉你空海在这里。”
“只讲天竺语?”
“是的。然后把这信拿出来。之后就会有能言天竺语的人出来。虽说能言天竺语,可不似你能言唐语般流畅。多半只是些生硬的句子。应该是寿海会出来吧!因为这人的天竺语最好——”
“然后——”
“大概会请你进入屋内。对于能讲天竺语的人,不致于冷漠对待。寿海、或其他会讲天竺语的僧人,一定会来招呼你。”
“嗯。”
“之后,你就如此询问。”
“如何问?”
“不知寺里是否藏有《阿毗达摩俱舍论》呢?若答有,就说请容在下拜读——”
“然后呢?”
“西明寺当然不可能没有这部经书。肯定是回答‘有’。”
“嗯。”
“然后,就问这部《俱舍论》是旧译呢?还是玄奘的新译呢?答案也一定是两种都有。”
“接着该如何?”
“就说,那么请容在下拜读玄奘的译本。”
“喔!”
“提到《俱舍论》,应该不致遭到拒绝。此刻,对方必定开始对你感兴趣。光是想知道你到底有何企图,就不可能拒绝了。”
“……”
“然后,当你在翻阅《俱舍论》时,得好好掌握时间。”
“时间?”
“对。一直读到响起第一声暮鼓为止。你就合上《俱舍论》,再煞有介事地叹一口气。”空海说道。
空海的眼里,浮现出愉快的笑意。
“叹气后呢?又该如何?空海。”问的是逸势。
“接着,就问一句。”
“问什么?”逸势问道。
“至此,开始使用唐语。以唐语如此问——”
“如何问?”
“我认为世亲(《俱舍论》的著者)不只一人,而是两人,有位烂陀寺出身的学僧也如此认为,不知你们对此作何见解?——就这样问。”
“结果会如何呢?”
“对方会很困惑。”
“困惑?何故呢?”逸势问道。
“说明起来有些复杂,总之就是会困惑。说不定也可能会笑出来。”
“昨日是他自由的好日子。”
“不过,回来得相当晚了吧。我没看到他回来。但一大早起来,他已经在寺里。不知跑到哪里去,夜里或一大早才回来的吧。”
“八成如此。”空海说道。
“那人真是能吃啊!”逸势好像想起什么似的。
“嗯。”
“第一次最吓人,对不对?”
“的确如此。”空海答道。
遇到大猴的那一天,空海把举起巨岩后、因饥饿而瘫坐在地上的大猴带回长乐坡的住处用餐。大猴的食量,让人看得面面相觑。
一整只鸡。
三人份的青菜炒肉。
五碗汤。
七颗鸡蛋。
其间还吃下了三大盘饭。
看来好像还继续吃得下,只是因为客气方才停了下来。
逸势所指的,正是此事。
“坦白说,对于那男子,我还替他担心过一阵子呢。”
“是吗?”
“你雇用他是可以,但该怎么向西明寺说明呢?结果,空海,你当时的处置,真是令我大吃一惊。”
“呵呵。”空海朝着逸势微笑。
空海很乐于看到他人对自己的才华露出惊讶的神情。
当时,空海首先做的,就是整顿大猴那一身装扮。他在宿舍烧水让他洗个澡,整理发须,换了套衣服。然后,请人准备纸、墨和笔,挥笔写下:
此人名大猴,谙天竺语。吾人来此而得结识者。其血统半为汉人,半属天竺。因思习佛法,能持天竺语即更近释尊之教,兹为学习天竺语,乃召唤大猴,自洛至京。为此,或将延迟二月方抵长安。如其来访,值逢吾人外出,恳请就便惠留至吾人归来之日。
空海,写下大意如此之文。文章简明易懂。不愧是善于笔墨之人。
文末,署名“日本国留学生沙门空海”。
空海将此文用另一张纸包起来,叫大猴带着。
“你带着这个,先单独到西明寺去。”空海说。语毕,又加了一句:“不。在这之前,先到宣阳坊鸿胪寺跑一趟。”
所谓“鸿胪寺”,虽有一个“寺”字,却是个官署。专司照料外国使者的种种事宜。也称“鸿胪馆”,空海和逸势曾在那里暂住。
“首先,到那里去问‘从日本来的使者当中,是否有个僧人叫空海?我想和这人见面。’对方就会说在西明寺。然后,才到西明寺来。”
“那,到了西明寺以后,该如何——”
“问题在此。到了西明寺后,不要用唐语,一开始就只讲天竺语。用天竺语说,想见空海,因为到过宣阳坊的鸿胪寺,那里的人告诉你空海在这里。”
“只讲天竺语?”
“是的。然后把这信拿出来。之后就会有能言天竺语的人出来。虽说能言天竺语,可不似你能言唐语般流畅。多半只是些生硬的句子。应该是寿海会出来吧!因为这人的天竺语最好——”
“然后——”
“大概会请你进入屋内。对于能讲天竺语的人,不致于冷漠对待。寿海、或其他会讲天竺语的僧人,一定会来招呼你。”
“嗯。”
“之后,你就如此询问。”
“如何问?”
“不知寺里是否藏有《阿毗达摩俱舍论》呢?若答有,就说请容在下拜读——”
“然后呢?”
“西明寺当然不可能没有这部经书。肯定是回答‘有’。”
“嗯。”
“然后,就问这部《俱舍论》是旧译呢?还是玄奘的新译呢?答案也一定是两种都有。”
“接着该如何?”
“就说,那么请容在下拜读玄奘的译本。”
“喔!”
“提到《俱舍论》,应该不致遭到拒绝。此刻,对方必定开始对你感兴趣。光是想知道你到底有何企图,就不可能拒绝了。”
“……”
“然后,当你在翻阅《俱舍论》时,得好好掌握时间。”
“时间?”
“对。一直读到响起第一声暮鼓为止。你就合上《俱舍论》,再煞有介事地叹一口气。”空海说道。
空海的眼里,浮现出愉快的笑意。
“叹气后呢?又该如何?空海。”问的是逸势。
“接着,就问一句。”
“问什么?”逸势问道。
“至此,开始使用唐语。以唐语如此问——”
“如何问?”
“我认为世亲(《俱舍论》的著者)不只一人,而是两人,有位烂陀寺出身的学僧也如此认为,不知你们对此作何见解?——就这样问。”
“结果会如何呢?”
“对方会很困惑。”
“困惑?何故呢?”逸势问道。
“说明起来有些复杂,总之就是会困惑。说不定也可能会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