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渲染了半天之后,作者才进行“揭密”,说本来就没有什么鬼,杜氏其实是得了“臆症”,在凭空的想象中自己伤害了自己……
这才是第二部分的第一、二节,以后还不知道要写多少呢。
吴甘来立即给那个什么“生活报”的编辑部打电话,没想到他才说了一半,接电话的“主编”就连连道歉,说吴道宏先生已经来过电话了,报社领导也批评了我们。都怪我们审稿的编辑把关不严,没有想到作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着“戏说”的幌子在胡说八道、含沙射影。我们正在处理,“吴先生你放心,以后的部分我们决不会再刊出了”。
听人家这样道歉,吴甘来不但一下子消了气,而且还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那作者写的,确实就是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只不过他进行了一点渲染和加工。人家为了回避吴家,还费了不少心思,就连连载文章的开宗明义也说的是“得自传言,不足为凭”。既然报社已经道歉并停止了连载,似乎也没必要再继续追究下去了,否则,将“矫枉过正”,徒然引起更多人对吴家“丑闻”的关注。
不过有一件事情是明显的:吴道宏对此事很不满意,肯定会怪罪他这个“大使”没负起责任来。但这事又实在怨不得他。他如何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二半吊子的“鬼宅爱好者”,把吴家大院的陈年老帐翻出来,编排成“揭密”系列来挣稿费呢?他吴甘来又不是齐渊的宣传部长,还能管着人家报社写什么、登什么?这个吴道宏简直就是个老糊涂。吴甘来上次顶撞了他一次,什么事儿没有,这会儿胆也大了,所以并不怕“老爷子”不高兴。他想,这么一个历来就不吉利的破院子,除了我,可能还没人愿意替你照管呢!
第六十二章
吴子阳和叶初春从街上回家,路过上次给叶初春看蛰伤的诊所,迎面碰上了王武佑。
“王主任,你看病啊?怎么跑这么远?”吴子阳热情地打招呼。
王武佑提了提手里的中药说:“我这老胃病,还就是吃梅大夫方子管用。你别看这诊所小,老梅的名气可不小。对了,你家那个老爷子,叫吴道宏吧,他那次来夏边,还找老梅看过病呢。”
吴子阳很吃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是很早以前了,他刚来齐渊投资的时候。那会儿他还没想要回这个院子呢,来夏边的时候他都没进院门,就是在远处看了看。”
王武佑又冲叶初春笑着问:“姑娘,最近没让蝎子蛰着吧?”
叶初春说:“你怎么知道的呀?别提了,那次可疼死我了。”
王武佑说:“我听老梅说的。我还奇怪呢,文化馆在这里这么多年,哪听说有蝎子啊,简直匪夷所思。”
吴子阳不想在大街上研究蝎子,就赶紧插话,邀请王武佑到家里坐坐。王武佑说,我得回去煎药,以后有空了吧。
王武佑走后,吴子阳说他想再去找一下那个姓梅的老医生,让叶初春先回大院。看叶初春不解的样子,他认真地说:“我要给你证实,我过去、现在还有将来所做的努力,所费的心思,主要不是为了财宝。我吴子阳不是那种见利忘义、贪婪成性的俗人。”
叶初春笑道:“还想着呢,谁说你贪财了,不就是开个玩笑吗。”
吴子阳不笑:“真的,你很快就明白我是为了什么了。”
“为了什么?”
“为了真相!”
那个姓梅的老医生真是个“性情中人”。吴子阳再次向他道谢,并要请他到外面吃个“便饭”,他说什么也不干。他家就在诊所的后院住,他把吴子阳带到家里,让老伴炒了两个菜,反过来要请吴子阳在他家吃饭。吴子阳推让一番,也就欣然从命了。
吴子阳从户州回来时曾找过他,跟他大体说了专访梅老太太的结果。那次吴子阳就想问问他跟梅老太的关系,因为他忙着接待患者,就没顾上问。
这次面对他的问题,梅大夫很随意地回答说:“我的老家也是户州的,跟那老太太算是小同乡。我们那里姓梅的很多,没准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他笑了一下,看看吴子阳又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肯定很奇怪,一个陌路相逢的‘野大夫’,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信息透露给你。我今天就给你解开这个谜吧。”
说开了,真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
梅大夫叫梅赐仁,今年64岁了。他1966年毕业于齐渊医学院,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就被发配到夏边的湖车镇卫生院当医生,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十年。梅赐仁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知道在卫生院干对提高西医医术没什么帮助,就开始专心研究中医中药,多年积累,很有收获。所以在退休以后,应他的一个朋友之邀,来到了这个社区门诊。
别看梅赐仁没在大医院干过,但他的医术其实很高明,尤其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方面有独到的研究成果。可他生性不喜欢招摇,更讨厌自吹自擂、挂羊头卖狗肉的那种不良医风。正所谓“酒好不怕巷子深”,他越是“韬光养晦”,知道他医术好、医德好的人也越多。附近一带的人们有了小病小灾、疑难病症,都愿意找他看,或者是请他出个主意;同时,有些什么犯“忌讳”的话,人们也敢跟他说。因此,在这条街上,梅大夫的消息就算是十分灵通的。
这才是第二部分的第一、二节,以后还不知道要写多少呢。
吴甘来立即给那个什么“生活报”的编辑部打电话,没想到他才说了一半,接电话的“主编”就连连道歉,说吴道宏先生已经来过电话了,报社领导也批评了我们。都怪我们审稿的编辑把关不严,没有想到作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着“戏说”的幌子在胡说八道、含沙射影。我们正在处理,“吴先生你放心,以后的部分我们决不会再刊出了”。
听人家这样道歉,吴甘来不但一下子消了气,而且还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那作者写的,确实就是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只不过他进行了一点渲染和加工。人家为了回避吴家,还费了不少心思,就连连载文章的开宗明义也说的是“得自传言,不足为凭”。既然报社已经道歉并停止了连载,似乎也没必要再继续追究下去了,否则,将“矫枉过正”,徒然引起更多人对吴家“丑闻”的关注。
不过有一件事情是明显的:吴道宏对此事很不满意,肯定会怪罪他这个“大使”没负起责任来。但这事又实在怨不得他。他如何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二半吊子的“鬼宅爱好者”,把吴家大院的陈年老帐翻出来,编排成“揭密”系列来挣稿费呢?他吴甘来又不是齐渊的宣传部长,还能管着人家报社写什么、登什么?这个吴道宏简直就是个老糊涂。吴甘来上次顶撞了他一次,什么事儿没有,这会儿胆也大了,所以并不怕“老爷子”不高兴。他想,这么一个历来就不吉利的破院子,除了我,可能还没人愿意替你照管呢!
第六十二章
吴子阳和叶初春从街上回家,路过上次给叶初春看蛰伤的诊所,迎面碰上了王武佑。
“王主任,你看病啊?怎么跑这么远?”吴子阳热情地打招呼。
王武佑提了提手里的中药说:“我这老胃病,还就是吃梅大夫方子管用。你别看这诊所小,老梅的名气可不小。对了,你家那个老爷子,叫吴道宏吧,他那次来夏边,还找老梅看过病呢。”
吴子阳很吃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是很早以前了,他刚来齐渊投资的时候。那会儿他还没想要回这个院子呢,来夏边的时候他都没进院门,就是在远处看了看。”
王武佑又冲叶初春笑着问:“姑娘,最近没让蝎子蛰着吧?”
叶初春说:“你怎么知道的呀?别提了,那次可疼死我了。”
王武佑说:“我听老梅说的。我还奇怪呢,文化馆在这里这么多年,哪听说有蝎子啊,简直匪夷所思。”
吴子阳不想在大街上研究蝎子,就赶紧插话,邀请王武佑到家里坐坐。王武佑说,我得回去煎药,以后有空了吧。
王武佑走后,吴子阳说他想再去找一下那个姓梅的老医生,让叶初春先回大院。看叶初春不解的样子,他认真地说:“我要给你证实,我过去、现在还有将来所做的努力,所费的心思,主要不是为了财宝。我吴子阳不是那种见利忘义、贪婪成性的俗人。”
叶初春笑道:“还想着呢,谁说你贪财了,不就是开个玩笑吗。”
吴子阳不笑:“真的,你很快就明白我是为了什么了。”
“为了什么?”
“为了真相!”
那个姓梅的老医生真是个“性情中人”。吴子阳再次向他道谢,并要请他到外面吃个“便饭”,他说什么也不干。他家就在诊所的后院住,他把吴子阳带到家里,让老伴炒了两个菜,反过来要请吴子阳在他家吃饭。吴子阳推让一番,也就欣然从命了。
吴子阳从户州回来时曾找过他,跟他大体说了专访梅老太太的结果。那次吴子阳就想问问他跟梅老太的关系,因为他忙着接待患者,就没顾上问。
这次面对他的问题,梅大夫很随意地回答说:“我的老家也是户州的,跟那老太太算是小同乡。我们那里姓梅的很多,没准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他笑了一下,看看吴子阳又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肯定很奇怪,一个陌路相逢的‘野大夫’,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信息透露给你。我今天就给你解开这个谜吧。”
说开了,真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
梅大夫叫梅赐仁,今年64岁了。他1966年毕业于齐渊医学院,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就被发配到夏边的湖车镇卫生院当医生,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十年。梅赐仁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知道在卫生院干对提高西医医术没什么帮助,就开始专心研究中医中药,多年积累,很有收获。所以在退休以后,应他的一个朋友之邀,来到了这个社区门诊。
别看梅赐仁没在大医院干过,但他的医术其实很高明,尤其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方面有独到的研究成果。可他生性不喜欢招摇,更讨厌自吹自擂、挂羊头卖狗肉的那种不良医风。正所谓“酒好不怕巷子深”,他越是“韬光养晦”,知道他医术好、医德好的人也越多。附近一带的人们有了小病小灾、疑难病症,都愿意找他看,或者是请他出个主意;同时,有些什么犯“忌讳”的话,人们也敢跟他说。因此,在这条街上,梅大夫的消息就算是十分灵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