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感受他突然投来的视线,沈谕身体微微一僵,立刻聚精会神起来,听到姜原说道:“当年我南下,并非在广南失踪,而是出海去了琉台。当年我就察觉到琉台和广元门之间的异常之处。当时我只以为是广元门欲勾结琉台吞并九原山庄,打压灵烟阁从而制服整个江南。可是后来渐渐发现,好像并不仅仅是这样。赤元发觉我在调查他们,与琉台联合设计了一处戏。我在琉台的时候被他们暗算,到阎王府里走了一遭又回来了。”

  沈谕忍不住打断道,“庄主,师姐她就是因为听到一枚特别的玉佩才犯险南下的。”

  姜原恍然,旋即又有些心痛,“是侍灵玉,和山河枪一样,都是我留给她的。没想到赤元这般狠毒,得到了侍灵玉还要一直隐忍着,等到时机成熟,用来充当伤害她的诱饵。”

  太子接过话说道:“姜叔进京联系到本宫后,把他多年来观察到的景王广元门和琉台的情况与我说明了。本宫加强了戒备,做好了准备。这次景王敢在京内胡作非为,本宫定要他好看。”

  “这第三个疏忽,便是沈谕你了。你方才的讲述中说道,你能得到药方得益于墨隼的帮助。你和墨隼,也同样是让广元门措不及防的。他们知道墨隼的叛逃,也清楚你可能得知花影的消息。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你已经得到药方了,其次他们不能确定我们是否知道姜沂也跟着他们北上了。这就又回到了第一点,他们不清楚我们对他们的谋反之心看的这么透彻。”姜原低头喝了一口茶,笑了笑,“景王殿下隐忍数年,勾结了广元门,无论是智谋还是士兵力量都是极其强大的,本来是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是被我们这些人从中作梗,完全看破了。”

  听完姜原的话,沈谕都被他字里行间的信心感染了,觉得这是一场必胜的仗。从眼前临危不乱理智分析的姜原身上,她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个年少有为意气风发,山庄内外赞誉无数的天才庄主。

  想到这,沈谕脑子里想起来自己看了山庄记事的卷宗后向曾姜沂夸赞姜原有勇有谋,是个天才。那时候姜沂笑着对她说,你也是个天才。

  沈谕一直不敢担当如此称。但是时至今日,如果自己顺利把姜沂带出来,她觉得,倒也算个天才了。

  “但是,话虽如此。”白忆冷不丁出声说道:“姜庄主,如今最大的问题是姜沂在哪?她被卷入京城纷争中又是意味着景王他们要采取什么行动?”

  对呀,沈谕骤然一清醒。姜原说的这么好,现在不是还没有姜沂的下落吗......

  白忆这么一说,太子殿下也看向姜原,等着听他有什么高见。

  姜原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看着白忆说道:“五公主殿下,景王殿下把沂儿带到京城,为的不是她,而是她所拥有的东西。九原山庄他们不在意,在意的也就是她手里那把山河枪了。山河枪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山河枪背后代表的归铉道长。”

  太子面色一遍,目光闪烁,沉声道:“姜叔,你的意思是说,他们看中的是衡阳山上那批守卫衡阳山的道长弟子。”

  “正是如此。山河枪是我师父传给我的,而我师父早已仙逝多年,而我又久久未回衡阳山。师父传山河枪给我的时候,是当着全部弟子的面。他早就告诉过我,山河枪并不仅仅是一柄长.枪,它还是师父的象征,是那批隐世的高手需要服从调遣的一种调令。这些人久不出山,哪里清楚时局情况。怕是景王殿下带着山河枪打着进京勤王的口号就能把他们调遣了。景王能对山河枪这么了解,跟赤元脱不了干系。”姜原解释道。

  沈谕有些不解,问道:“庄主,既然如此,他们直接抢走山河枪就是,带我师姐做什么呢?”

  “山河枪这般重大,师父自然会想到这一点。这群高手,只认山河枪的主人,他们是都见过我的。景王等人都觉得我死了,自然只能带着我女儿。”姜原淡声说。

  旋即,他笑了笑,“你方才说到沂儿被他们带到这我就想到这一点了。他们必然会带着沂儿进入衡阳山,届时我们就将计就计,在衡阳山设下埋伏等着他们好了。这次行动主要就是把沂儿救出来,其他人暂且不管,不跟赤元他们纠缠,成功率还是很高的。我这几日就动身前往衡阳山,见见我多年未见的师兄弟们。我前去了,景王殿下他们带着山河枪去也没什么用了。”

  “这个主要好。”太子殿下赞许道,“父皇的寿辰还有半月多,等到他大寿那一天,很可能就要下诏禅位与我,景王等人很可能这几天就要下手。”

  姜原回道:“太子殿下,禁军和城防军还要多加留意才是,最好能换上我们的人。五公主殿下这些时日也要留意,不可太高调,毕竟他们都认识你。若是发现你就是五公主殿下,怕是行动有变。”

  白忆会意,说道:“这是自然。我还是同沈谕一起,跟着你前往衡阳山吧。”

  “姜叔,衡阳山用不用埋伏好禁军?”太子看向姜原问道。

  姜原摇了摇头,“不用。依我看,此次他们去衡阳山调兵遣将,景王殿下大概率不会出现。赤元会给他把这件事办好。赤元会带着天影楼的精锐挟裹沂儿号令他们。禁军人数太多且显眼,没有正当理由又不能随意调遣,还是我们几个把此事办了。太子府中,想必还有不少人手,挑些武艺高强的带着。我见着了师兄弟们,会让他们里应外合,此事不难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