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八)
黎帆离开公安局后,去嘉实酒店取回那辆锁在店门外的自行车,折返回报社大楼。今天下午,有他的版面编辑,这是不容怠慢的,涉及到饭碗与生存的问题。
下午三点,当进入大门时,传达室的人赶忙过来,告诉他有海外的邮件,特地等他本人来取的。黎帆接过来看看,是寄自美国的航空邮件,上面用中英文写着自己的姓名和报社的地址。这时,他省悟起来,这就是上次自己委托上海律师行向美国委托人查询李三少爷下落的那封信的回复。
黎帆赶紧放好车子,拿着这封邮件匆匆坐电梯到楼上办公室,关起门来,用剪刀拆解开牛皮纸封套,从里面取出薄薄一小叠毛笔手书的信笺来。他凝神去看这些苍劲的行书字体所表述的内容来:
侄孙帆儿,你好:
前次所发信函,已由沪上佳城律师行转交给我。斟酌之后,欣然提笔回复。我想,你询问李三少爷一事,正好说明了冥冥之中,血缘关联,乃是苍天注定的。任何情况下都改变不了它。你是李家的后裔子孙,毋庸置疑,而且正因为这个缘由,你本能地对李家旧事极其敏感。
不错,昔日里名扬吴陵的李三少爷李元中,就是你的叔祖。他倘若还在人间,恐怕现年已经八十有三。只是当年弃家远走之时太过仓促,尔后世事如烟,相约晤面之地、之期俱为他故所误。我等早已不敢奢存他仍在世上之念。言及至此,想必你已然知晓我是何人。李氏一门三兄弟,老二老三俱是生死茫然,唯吾苟活人间。他日李家重振门庭,仍要依靠你们这些后辈努力。
言不多述,末了唯有一事叮嘱。对于身边的人,要存一分戒心。这是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的经验之谈,希你切记在心。
落款是:伯祖李
黎帆认真地又翻来覆去将这封信研究了两遍,这才丢开去,合目从脑海里过滤了一遍。他对于老人坦承是李大少爷,亦即自己的伯祖父的举动并不觉突然。其实,根据推断,他早就心中有数了。李家三兄弟,昔日好生兴旺的一门三杰,为什么在1947年的某天,一夜之间走得干干净净,丢下这偌大的家业不闻不问呢?是什么样的灾祸临头,逼得他们出此下策作鸟兽散呢?果真如那些文史学者们所披露的那样,省党部主任,本埠人顾勤下令缉查李三少爷“资敌”一事,导致了这样的灾难性的后果。那么,省党部要对李家下手,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仅仅凭“资敌”二字,是无法透彻解释的。
第112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黎帆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边开始坐到电脑前画版,编辑起新近手头积攒的几篇稿件来。下午四点时,手机铃声响了,是樊小云打来的。黎帆一心三用,将手机的免提功能开了,隔着一尺多的距离,高声和她通话。
樊小云问:“你在哪里?”
黎帆说:“我在单位,忙着明天的报纸版面呢。”
樊小云又问:“你什么时候出来的?”
黎帆说:“两点。”
樊小云说:“我两点一刻。他们问你什么了?”
黎帆笑道:“问得很多,譬如和你们父女的关系啦,为什么出事时总有我的份啦。等等等等。你呢?”
樊小云笑了一声,说:“咱们这算不算是在串供?”
黎帆也笑,说:“就算是吧。但我估计他们对你会客气点。”
樊小云说:“岂止是客气,简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简直都快失去自信了。自己真的脆弱到这般田地?”
黎帆呵呵直笑,说:“不谈了,我忙着呢。不过,有警察去追查书的下落,比我们俩自行解决要有效率得多。你的楼上不是空了吗?把仓库新得的书搬进去,先填塞起来。这就像人嘴里掉了牙一样,空着总是漏风难过的,堵起来至少自我感觉上会好一点。”
樊小云对他这番话的评价是“鬼话”二字,随即就挂断了。
亚菲离开了位于城郊开发区的森原公司,六七分钟后进入市区,趁着十字路口红灯的机会,将车子斜侧驶入路旁的老城区凹凸不平的巷区里去。她根据前两天从地图上查询熟记的方位地址,穿街越巷,折腾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所在:蓬莱巷口。
她放慢了车速,双脚拖在地面聊着支撑,边开边停,让开狭窄小巷中的行人,来到那座业已烧毁的宅址前。这里,已然不复十几天前焦土横陈、残梁断柱、遍地瓦砾的破落景象。原本火烧过的材料,只留下个齐整的砖基。亚菲留神观察,见有两三个人过来,手中拿着皮尺两端站立,边量边打手势。她索性下车,装作好奇走到近处的那人面前,问道:“师傅,重砌房子啦?”
那人看看她,一来见是个女人,二来相貌又赢人,不觉有了几分好感,笑嘻嘻指住对面的人,说:“那是房主,新拣了这个便宜,正要重建呢。你去问他。”
亚菲瞅了此人一眼,相貌平常,和宋五那奇形怪状有天壤之别。她略略思忖,慢吞吞来到那人面前,故意打量他两眼,说:“你好像和宋五不是直系亲属吧?”
那人惊讶地问道:“你认识宋五?”
亚菲点点头,望望这夷为平地的之处,叹口气说:“他可是死得不明不白。据说公安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怎么回事啊?”
第113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那人有点警惕地打量她,反问道:“你怎么认识他的?他可不是一般的人噢。”
黎帆离开公安局后,去嘉实酒店取回那辆锁在店门外的自行车,折返回报社大楼。今天下午,有他的版面编辑,这是不容怠慢的,涉及到饭碗与生存的问题。
下午三点,当进入大门时,传达室的人赶忙过来,告诉他有海外的邮件,特地等他本人来取的。黎帆接过来看看,是寄自美国的航空邮件,上面用中英文写着自己的姓名和报社的地址。这时,他省悟起来,这就是上次自己委托上海律师行向美国委托人查询李三少爷下落的那封信的回复。
黎帆赶紧放好车子,拿着这封邮件匆匆坐电梯到楼上办公室,关起门来,用剪刀拆解开牛皮纸封套,从里面取出薄薄一小叠毛笔手书的信笺来。他凝神去看这些苍劲的行书字体所表述的内容来:
侄孙帆儿,你好:
前次所发信函,已由沪上佳城律师行转交给我。斟酌之后,欣然提笔回复。我想,你询问李三少爷一事,正好说明了冥冥之中,血缘关联,乃是苍天注定的。任何情况下都改变不了它。你是李家的后裔子孙,毋庸置疑,而且正因为这个缘由,你本能地对李家旧事极其敏感。
不错,昔日里名扬吴陵的李三少爷李元中,就是你的叔祖。他倘若还在人间,恐怕现年已经八十有三。只是当年弃家远走之时太过仓促,尔后世事如烟,相约晤面之地、之期俱为他故所误。我等早已不敢奢存他仍在世上之念。言及至此,想必你已然知晓我是何人。李氏一门三兄弟,老二老三俱是生死茫然,唯吾苟活人间。他日李家重振门庭,仍要依靠你们这些后辈努力。
言不多述,末了唯有一事叮嘱。对于身边的人,要存一分戒心。这是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的经验之谈,希你切记在心。
落款是:伯祖李
黎帆认真地又翻来覆去将这封信研究了两遍,这才丢开去,合目从脑海里过滤了一遍。他对于老人坦承是李大少爷,亦即自己的伯祖父的举动并不觉突然。其实,根据推断,他早就心中有数了。李家三兄弟,昔日好生兴旺的一门三杰,为什么在1947年的某天,一夜之间走得干干净净,丢下这偌大的家业不闻不问呢?是什么样的灾祸临头,逼得他们出此下策作鸟兽散呢?果真如那些文史学者们所披露的那样,省党部主任,本埠人顾勤下令缉查李三少爷“资敌”一事,导致了这样的灾难性的后果。那么,省党部要对李家下手,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仅仅凭“资敌”二字,是无法透彻解释的。
第112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黎帆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边开始坐到电脑前画版,编辑起新近手头积攒的几篇稿件来。下午四点时,手机铃声响了,是樊小云打来的。黎帆一心三用,将手机的免提功能开了,隔着一尺多的距离,高声和她通话。
樊小云问:“你在哪里?”
黎帆说:“我在单位,忙着明天的报纸版面呢。”
樊小云又问:“你什么时候出来的?”
黎帆说:“两点。”
樊小云说:“我两点一刻。他们问你什么了?”
黎帆笑道:“问得很多,譬如和你们父女的关系啦,为什么出事时总有我的份啦。等等等等。你呢?”
樊小云笑了一声,说:“咱们这算不算是在串供?”
黎帆也笑,说:“就算是吧。但我估计他们对你会客气点。”
樊小云说:“岂止是客气,简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简直都快失去自信了。自己真的脆弱到这般田地?”
黎帆呵呵直笑,说:“不谈了,我忙着呢。不过,有警察去追查书的下落,比我们俩自行解决要有效率得多。你的楼上不是空了吗?把仓库新得的书搬进去,先填塞起来。这就像人嘴里掉了牙一样,空着总是漏风难过的,堵起来至少自我感觉上会好一点。”
樊小云对他这番话的评价是“鬼话”二字,随即就挂断了。
亚菲离开了位于城郊开发区的森原公司,六七分钟后进入市区,趁着十字路口红灯的机会,将车子斜侧驶入路旁的老城区凹凸不平的巷区里去。她根据前两天从地图上查询熟记的方位地址,穿街越巷,折腾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所在:蓬莱巷口。
她放慢了车速,双脚拖在地面聊着支撑,边开边停,让开狭窄小巷中的行人,来到那座业已烧毁的宅址前。这里,已然不复十几天前焦土横陈、残梁断柱、遍地瓦砾的破落景象。原本火烧过的材料,只留下个齐整的砖基。亚菲留神观察,见有两三个人过来,手中拿着皮尺两端站立,边量边打手势。她索性下车,装作好奇走到近处的那人面前,问道:“师傅,重砌房子啦?”
那人看看她,一来见是个女人,二来相貌又赢人,不觉有了几分好感,笑嘻嘻指住对面的人,说:“那是房主,新拣了这个便宜,正要重建呢。你去问他。”
亚菲瞅了此人一眼,相貌平常,和宋五那奇形怪状有天壤之别。她略略思忖,慢吞吞来到那人面前,故意打量他两眼,说:“你好像和宋五不是直系亲属吧?”
那人惊讶地问道:“你认识宋五?”
亚菲点点头,望望这夷为平地的之处,叹口气说:“他可是死得不明不白。据说公安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怎么回事啊?”
第113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那人有点警惕地打量她,反问道:“你怎么认识他的?他可不是一般的人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