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他立即去电脑前,敲动键盘进入出版系统,去查询这位老先生的详细情况。在他的印象里,他去世时好像在日报上发过悼唁通知,以及一些悼念文章,只是具体记不清楚了。黎帆大致地输入此人的姓氏,回车敲下,显出一长溜风马牛不相及的资料来,不由得好笑。他又在搜索栏加上悼念文三个字,屏幕里显示出朱姓人名相关十一篇文档。按时间大致推算,他在“朱正鼎”一栏轻轻点击,调出文章全文来,一目了然。
黎帆拨动鼠标滚轮,逐行开始阅读。
朱正鼎于1912年出生于邻省某市朱家镇,家境富裕,大学文化。1939年,他参加游击队,之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足迹遍及日伪占领区,为新四军游击队募集了大批的军火医药,获得了相当数量的重要情报,在对敌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7年,新四军各部整编为华东野战军,朱正鼎回归部队,任敌工部副处长,专职负责国统区的情报工作。1948年底,淮海战役中,为策反国民党某师战场起义,在出入敌阵地时,误触地雷,被炸断一脚,就此落下残疾,转入后方医院治疗。建国之后,敌特活动猖獗,本已转入民政部门工作的朱正鼎被任命为吴陵市第一任公安局长,负责侦破敌特破坏、维护社会治安。这一干就是十年,1959年初,朱正鼎由于体内残存弹片造成的伤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正式请辞本职及所兼各职,蛰居于李家宅楼,过起了漫长的离休生活。直至1995年去世。这期间,除“文革”中被“造反派”扫地出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六年之外,他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李宅。
第95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黎帆将这篇文章打印出来,拿起红笔,在几个重要部分重重画上了粗线。年份、职务、工作性质,这三个方面衬托出此人身份的神秘来。他从事的工作似乎和一个人的行径非常接近,但是黎帆一时却想不起来。他苦苦地思索了良久,忽然重重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自觉羞惭地笑了起来。不错,身为李家的后裔,居然在一通转悠之后,全然将这出戏的重要人物给忘记了。
李三少爷,李元中,如果他的身份没弄错的话,他就是他的叔祖父了。不是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吗,李三少爷抗战爆发后,加入了苏鲁皖游击部队,任军需主任,曾暗中将军械弹药偷运出去卖钱。朱正鼎极有可能就是他的合作对象。两人弄不好是老相识,甚至成为朋友也未可知。所以,1947年时,国民党特务机关查缉他,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不过,1939年、1947年,这两个年份在黎帆心中太过熟悉了,令他怦然心动,迅速提笔将它们另记在一旁,打上了个问号。
据地方史公诸于世的研究结果,李三少爷1937年正式加入了据守在吴陵地面上的国民党杂牌部队,1947年他又神秘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两者彼此遥相呼应,难不成,这中间有着某种因果关系?黎帆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一个奇异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这位朱正鼎出现的时间惊人地与李三少爷的消失相对应,再加上他对于李宅那份情有独钟的眷念,以及章先生所受到的深刻影响,他们之间的渊源简直就呼之欲出了。
李三少爷就是朱正鼎,朱正鼎就是李三少爷?
黎帆兴奋得难以自持,颤抖的手狂热地在白纸上快速地记录着自己的想法。不错,从档案记载来看,李三少爷从军,朱正鼎也从军,只不过一明一暗而已。李加入了国民党部队,朱暗地里加入了新四军。这明暗之间,大有玄机啊!可不可以这样推断,李三少爷以本名列籍国民党部队系列,同时化名朱正鼎成为新四军的地下工作者,暗中将军械物资偷运给新四军,襄助其发展壮大。那么,按这条思路往下走,1947年,李三少爷的失踪,和朱正鼎正式登场之间关系就不言自明了。因为,身份暴露,遭到省党部的秘密缉拿,他索性由地下潜伏转为公开亮相,成为解放军情报部门的干员。所以,只要朱正鼎一旦粉墨登场,那么李三少爷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从此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复提起了。若不是数十年后李宅密室的现世,谁还会记得起他?
这天方夜谭式的传奇,将酷热天气里的烦躁转变为莫名的惊喜。喜不自禁的黎帆颇为自得于自己这一独到的发现。他从电脑中将那些曾在晚报上登载过的一系列关于李宅密室的研究文章逐篇地调出来看,内心里嘲笑起那些撰文的老先生们的迂腐来。他们怕是做梦也没想到,曾经的李三少爷,解放以后摇身成为了吴陵市首任公安局长。那神奇的蜕变,绝非文字所能形容了。
第96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最后,黎帆将目光定格在那张转载于旧时民国报纸上的那幅相片,相貌清瘦的李三少爷,油光粉面地依偎在那辆别克汽车旁,笑吟吟地面对着摄影师的镜头,面对着自己。他将这五官显得模糊的影像,有意地复制到了图片工具里,放大、修饰,但终是因为分辨率低的原因,无法得窥究竟。他有些气馁,不见识这位昔日里名闻遐迩的叔祖父翩翩佳公子的形象,实在是一种遗憾。这位吴陵城中家喻户晓的先辈,足以能够使他这个新近归宗的李氏家族后人感到自豪。
这样泛泛而思,想到有趣处,黎帆轻轻地笑出声来,起身欲去喝水。可是,就在他目光再度掠过屏幕的一刹那,脑子里忽然格登一下,回过神来,长长地倒吸了一口冷气,复又坐下,凝神望住那张旧照片,自言自语道:“错了,弄错了!”
黎帆拨动鼠标滚轮,逐行开始阅读。
朱正鼎于1912年出生于邻省某市朱家镇,家境富裕,大学文化。1939年,他参加游击队,之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足迹遍及日伪占领区,为新四军游击队募集了大批的军火医药,获得了相当数量的重要情报,在对敌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7年,新四军各部整编为华东野战军,朱正鼎回归部队,任敌工部副处长,专职负责国统区的情报工作。1948年底,淮海战役中,为策反国民党某师战场起义,在出入敌阵地时,误触地雷,被炸断一脚,就此落下残疾,转入后方医院治疗。建国之后,敌特活动猖獗,本已转入民政部门工作的朱正鼎被任命为吴陵市第一任公安局长,负责侦破敌特破坏、维护社会治安。这一干就是十年,1959年初,朱正鼎由于体内残存弹片造成的伤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正式请辞本职及所兼各职,蛰居于李家宅楼,过起了漫长的离休生活。直至1995年去世。这期间,除“文革”中被“造反派”扫地出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六年之外,他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李宅。
第95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黎帆将这篇文章打印出来,拿起红笔,在几个重要部分重重画上了粗线。年份、职务、工作性质,这三个方面衬托出此人身份的神秘来。他从事的工作似乎和一个人的行径非常接近,但是黎帆一时却想不起来。他苦苦地思索了良久,忽然重重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自觉羞惭地笑了起来。不错,身为李家的后裔,居然在一通转悠之后,全然将这出戏的重要人物给忘记了。
李三少爷,李元中,如果他的身份没弄错的话,他就是他的叔祖父了。不是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吗,李三少爷抗战爆发后,加入了苏鲁皖游击部队,任军需主任,曾暗中将军械弹药偷运出去卖钱。朱正鼎极有可能就是他的合作对象。两人弄不好是老相识,甚至成为朋友也未可知。所以,1947年时,国民党特务机关查缉他,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不过,1939年、1947年,这两个年份在黎帆心中太过熟悉了,令他怦然心动,迅速提笔将它们另记在一旁,打上了个问号。
据地方史公诸于世的研究结果,李三少爷1937年正式加入了据守在吴陵地面上的国民党杂牌部队,1947年他又神秘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两者彼此遥相呼应,难不成,这中间有着某种因果关系?黎帆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一个奇异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这位朱正鼎出现的时间惊人地与李三少爷的消失相对应,再加上他对于李宅那份情有独钟的眷念,以及章先生所受到的深刻影响,他们之间的渊源简直就呼之欲出了。
李三少爷就是朱正鼎,朱正鼎就是李三少爷?
黎帆兴奋得难以自持,颤抖的手狂热地在白纸上快速地记录着自己的想法。不错,从档案记载来看,李三少爷从军,朱正鼎也从军,只不过一明一暗而已。李加入了国民党部队,朱暗地里加入了新四军。这明暗之间,大有玄机啊!可不可以这样推断,李三少爷以本名列籍国民党部队系列,同时化名朱正鼎成为新四军的地下工作者,暗中将军械物资偷运给新四军,襄助其发展壮大。那么,按这条思路往下走,1947年,李三少爷的失踪,和朱正鼎正式登场之间关系就不言自明了。因为,身份暴露,遭到省党部的秘密缉拿,他索性由地下潜伏转为公开亮相,成为解放军情报部门的干员。所以,只要朱正鼎一旦粉墨登场,那么李三少爷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从此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复提起了。若不是数十年后李宅密室的现世,谁还会记得起他?
这天方夜谭式的传奇,将酷热天气里的烦躁转变为莫名的惊喜。喜不自禁的黎帆颇为自得于自己这一独到的发现。他从电脑中将那些曾在晚报上登载过的一系列关于李宅密室的研究文章逐篇地调出来看,内心里嘲笑起那些撰文的老先生们的迂腐来。他们怕是做梦也没想到,曾经的李三少爷,解放以后摇身成为了吴陵市首任公安局长。那神奇的蜕变,绝非文字所能形容了。
第96节:第五章尔虞我诈
最后,黎帆将目光定格在那张转载于旧时民国报纸上的那幅相片,相貌清瘦的李三少爷,油光粉面地依偎在那辆别克汽车旁,笑吟吟地面对着摄影师的镜头,面对着自己。他将这五官显得模糊的影像,有意地复制到了图片工具里,放大、修饰,但终是因为分辨率低的原因,无法得窥究竟。他有些气馁,不见识这位昔日里名闻遐迩的叔祖父翩翩佳公子的形象,实在是一种遗憾。这位吴陵城中家喻户晓的先辈,足以能够使他这个新近归宗的李氏家族后人感到自豪。
这样泛泛而思,想到有趣处,黎帆轻轻地笑出声来,起身欲去喝水。可是,就在他目光再度掠过屏幕的一刹那,脑子里忽然格登一下,回过神来,长长地倒吸了一口冷气,复又坐下,凝神望住那张旧照片,自言自语道:“错了,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