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但是那三年里,姜苑帮了她很多忙,也关心了她很多。
“偶尔请她来一次。”柏舟只能含糊地说。
桑泱就没再追问,只说:“那我明天见了她跟她说。”
大概是装饰工作快要做完了,那几个学生陡然松懈下来,嬉笑打闹起来。
礼堂的门窗都关着 ,风都被挡在了外面,但是天窗上照入了一束温暖的阳光,投映在地板上,那束光泛着金色的光芒,光里飘动着微小的灰尘。
小礼堂变成了一个温暖安静的地方,安静到连那几个学生的奔跑和嬉笑都无法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
柏舟握着桑泱的手腕,静静地说:“我想把那束光画下来。”
那束光很特别,既稳定,又像是代表了某种生命力与希望,很好地安抚了柏舟心里的恐慌。
桑泱顺着她的目光,也看了会儿光,她没有柏舟那样纤细敏感,但也觉得这束光很治愈。
“那我们回家。”桑泱站了起来。
柏舟却没有动,她仰头看着桑泱:“我不想动,我想在这里再待一会儿。”
这里是封闭的,没有风,唯一的缝隙,照入的还是希望。这里让人感觉很安全。
柏舟现在像一只努力地把头缩紧壳里的蜗牛,想把时间熬过去,想把桑泱也藏在她的壳里,然后把时间熬过去。
而事实上 ,除了熬,她似乎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我们晚一点再走吧。”柏舟又说道。
桑泱只好坐回了原处,她有种无力感,可是对上柏舟柔软的目光,无力感又会渐渐地消失,她说不出任何责备的话,只能陪着柏舟。
她们在这里待了不知多久,期间柏舟接了几个电话,有画展策划人打来的,也有一些合作得比较深的合作方来关心出了什么事。
但每次挂了电话,柏舟都会告诉桑泱是朋友打来的。
“是帮我策划画展的朋友打来的。”
“是上次让我画她们家杂志插画的朋友打来的。”
桑泱知道柏舟的这个习惯,对柏舟来说,只要是认识的人,都是朋友。家门口的保安和她打过几次招呼,于是对她来说,也是朋友。
她第一次听到柏舟提到朋友这个词,是她们认识不久后。
从那天礼堂初见后,柏舟就经常来找她,她像是一点都不觉得这样频繁地找一个刚认识的人有什么不妥。
每天都很高兴地跑来,有时是问她有没有时间去看她画的画,有时是想和她一起吃饭,有时只是随意地说些她遇见的开心的事。
但更多时候,她见不到桑泱,只能沮丧地离开。
她会给桑泱发短信告诉她,她来过了,往往是开心中透着丧气的语气:“我来找你啦,你不在,好吧,我等你半小时。”
“好吧,你没回来,那我先走了,我要去画画了。明天我再来找你哦!”
有时候桑泱在忙碌的学习里,在课程间,甚至有一回在导师的目光下,都忍不住笑。
她觉得很神奇,为什么这个小孩可以天天这样仿佛完全不知道疲惫地来找她,她甚至有些羡慕,难道这就是十六七岁的小孩的活力吗。
最初一个月她们交流得并不多,因为柏舟对桑泱来说,只是一个陌生人。
直到有一次,柏舟来见她时,脸上没有笑容,甚至眼神还有些躲闪,不敢直视她。
桑泱觉得奇怪,便问:“怎么了?”
柏舟毫不犹豫地把苦恼都说了出来:“我朋友说,我那天晚上跟在你身后像跟踪狂,你不理我是因为你觉得我是变……”她把那个词吞了回去,迟疑着换了一个温和些的表达,“坏人。”
桑泱这才想起,她已经连着一个多星期让这小孩空跑了。
“你真的觉得我是坏人吗?”柏舟又问,神色是毫无掩饰的伤心。
她像是一个透明的人,心思全都写在脸上,坦诚得不可思议,桑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我没有这样觉得。”桑泱说道,她确实没有这样想,她甚至觉得柏舟这样柔软的人,不被别人欺负就不错了,哪里当得了坏人。
柏舟立刻就高兴了,她大松了口气:“我也觉得你肯定不会这样想,可是我朋友说得太笃定了。”
桑泱见她笑容明朗的模样,突然心软,找出了一张课表给她:“你以后再我空的时候来。”
柏舟愣了一下,随即迅速地翻找她的书包,找出了一张自己的课表,和她交换,神色郑重虔诚得让桑泱想起在婚礼上交换戒指的新人。
桑泱为自己的这个联想感到一丝不自在。
柏舟却没发觉,她小心地把桑泱的课表收起来,然后开心地说:“我要告诉我朋友她想错了,这张课表就是证据。”
桑泱忍不住笑了笑。
后来她见了柏舟口中的朋友一次,是她的同学。
那次她有事去柏舟的画室,那位同学正好在,正和另一个同学说,她约了平时很难见到的一位教授,要去请他指导一下她们的画。
柏舟在边上听,也很感兴趣,就提出她也想一起去。
桑泱明显地看到两个同学显出为难的神色,但柏舟没发现,她还兴冲冲地提出了好几个方案,最后是那位同学找了个借口,拒绝了她。
她也没发现,信以为真,还真诚地说那下次我们再一起去。
“偶尔请她来一次。”柏舟只能含糊地说。
桑泱就没再追问,只说:“那我明天见了她跟她说。”
大概是装饰工作快要做完了,那几个学生陡然松懈下来,嬉笑打闹起来。
礼堂的门窗都关着 ,风都被挡在了外面,但是天窗上照入了一束温暖的阳光,投映在地板上,那束光泛着金色的光芒,光里飘动着微小的灰尘。
小礼堂变成了一个温暖安静的地方,安静到连那几个学生的奔跑和嬉笑都无法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
柏舟握着桑泱的手腕,静静地说:“我想把那束光画下来。”
那束光很特别,既稳定,又像是代表了某种生命力与希望,很好地安抚了柏舟心里的恐慌。
桑泱顺着她的目光,也看了会儿光,她没有柏舟那样纤细敏感,但也觉得这束光很治愈。
“那我们回家。”桑泱站了起来。
柏舟却没有动,她仰头看着桑泱:“我不想动,我想在这里再待一会儿。”
这里是封闭的,没有风,唯一的缝隙,照入的还是希望。这里让人感觉很安全。
柏舟现在像一只努力地把头缩紧壳里的蜗牛,想把时间熬过去,想把桑泱也藏在她的壳里,然后把时间熬过去。
而事实上 ,除了熬,她似乎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我们晚一点再走吧。”柏舟又说道。
桑泱只好坐回了原处,她有种无力感,可是对上柏舟柔软的目光,无力感又会渐渐地消失,她说不出任何责备的话,只能陪着柏舟。
她们在这里待了不知多久,期间柏舟接了几个电话,有画展策划人打来的,也有一些合作得比较深的合作方来关心出了什么事。
但每次挂了电话,柏舟都会告诉桑泱是朋友打来的。
“是帮我策划画展的朋友打来的。”
“是上次让我画她们家杂志插画的朋友打来的。”
桑泱知道柏舟的这个习惯,对柏舟来说,只要是认识的人,都是朋友。家门口的保安和她打过几次招呼,于是对她来说,也是朋友。
她第一次听到柏舟提到朋友这个词,是她们认识不久后。
从那天礼堂初见后,柏舟就经常来找她,她像是一点都不觉得这样频繁地找一个刚认识的人有什么不妥。
每天都很高兴地跑来,有时是问她有没有时间去看她画的画,有时是想和她一起吃饭,有时只是随意地说些她遇见的开心的事。
但更多时候,她见不到桑泱,只能沮丧地离开。
她会给桑泱发短信告诉她,她来过了,往往是开心中透着丧气的语气:“我来找你啦,你不在,好吧,我等你半小时。”
“好吧,你没回来,那我先走了,我要去画画了。明天我再来找你哦!”
有时候桑泱在忙碌的学习里,在课程间,甚至有一回在导师的目光下,都忍不住笑。
她觉得很神奇,为什么这个小孩可以天天这样仿佛完全不知道疲惫地来找她,她甚至有些羡慕,难道这就是十六七岁的小孩的活力吗。
最初一个月她们交流得并不多,因为柏舟对桑泱来说,只是一个陌生人。
直到有一次,柏舟来见她时,脸上没有笑容,甚至眼神还有些躲闪,不敢直视她。
桑泱觉得奇怪,便问:“怎么了?”
柏舟毫不犹豫地把苦恼都说了出来:“我朋友说,我那天晚上跟在你身后像跟踪狂,你不理我是因为你觉得我是变……”她把那个词吞了回去,迟疑着换了一个温和些的表达,“坏人。”
桑泱这才想起,她已经连着一个多星期让这小孩空跑了。
“你真的觉得我是坏人吗?”柏舟又问,神色是毫无掩饰的伤心。
她像是一个透明的人,心思全都写在脸上,坦诚得不可思议,桑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我没有这样觉得。”桑泱说道,她确实没有这样想,她甚至觉得柏舟这样柔软的人,不被别人欺负就不错了,哪里当得了坏人。
柏舟立刻就高兴了,她大松了口气:“我也觉得你肯定不会这样想,可是我朋友说得太笃定了。”
桑泱见她笑容明朗的模样,突然心软,找出了一张课表给她:“你以后再我空的时候来。”
柏舟愣了一下,随即迅速地翻找她的书包,找出了一张自己的课表,和她交换,神色郑重虔诚得让桑泱想起在婚礼上交换戒指的新人。
桑泱为自己的这个联想感到一丝不自在。
柏舟却没发觉,她小心地把桑泱的课表收起来,然后开心地说:“我要告诉我朋友她想错了,这张课表就是证据。”
桑泱忍不住笑了笑。
后来她见了柏舟口中的朋友一次,是她的同学。
那次她有事去柏舟的画室,那位同学正好在,正和另一个同学说,她约了平时很难见到的一位教授,要去请他指导一下她们的画。
柏舟在边上听,也很感兴趣,就提出她也想一起去。
桑泱明显地看到两个同学显出为难的神色,但柏舟没发现,她还兴冲冲地提出了好几个方案,最后是那位同学找了个借口,拒绝了她。
她也没发现,信以为真,还真诚地说那下次我们再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