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姗姗哭着说,“你这么做,接下来该怎么办?明天,我该怎么办?我怎么向别人交待呀!”
“我”抹抹手背上的一片殷红,镇定地说,“放心,我怎么会让你为难呢?我最舍不得的就是你,没了你,我也不存在了。”
“我”的手中握着刚才干那事所用的尖刀,当然现在看不到它本来的颜色,它完全被那湿湿的东西覆盖住了,可是它真的很有用,一直到最后也很有用。
“我”的手里仍然点点滴滴往地上掉着那种刺目的颜色,“我”还决定让这只手继续染着,这一夜都不要干。
“我”把那把刀调了个方向,直直地插入姗姗柔软的体内。
姗姗不哭了,她也不会哭了。她双手捧着飞刀的柄首,一直握住了“我”的手,这样“我”的手照理不会干的,她的也不会,她完全与我混为一体了。
“姗姗,我早就说过了,我不会让你为难的!”
“我”笑着呢喃,脸上的那片青色,想来泛着更独特的光辉了。
Chapter4
这一天早晨,全湖州城的人都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是去臭水巷看死状惨异的小乞丐呢,还是去湖州首富萧家凑热闹?
这个问题很难。
据闻,萧家发生的事更稀奇更有可观性,可萧家又岂是容你来去自如的地方?
所以,还是很难。
小乞丐尸体的发现并没有惊天动地,比之小明和小花在城东树林的曝然出现,引得全城轰动,这个小乞丐却从昨晚一直安静无扰地躺到了今天早晨。
直到某个早起的街坊出来倒夜香,进入臭水巷后,无意中瞥着小乞丐睡觉的地方——那个角落就是小乞丐每日作息的场所,他吃在那,睡在那,从早到晚,懒懒地瘫坐,有气无力地叫喊乞讨,仿佛人家的施舍对于他也是可有可无的——今日朦胧未亮的时刻,这个平常的小乞丐却有着他的不平常了,他既不是躺着,也不是坐着,而是斜斜地靠着身后的墙壁。他嘴角细抿,仿佛含着知足的微笑,他双目半闭,似醒非醒,他脸面整洁,一直被污秽遮住的那张脸原来也是这么清秀可人,他衣衫不再褴褛,从上到下像过节似的,光鲜亮丽,只是似乎换得匆忙,衣襟有点歪斜,衫袖不够平整。
那个倒夜香的街坊本来想,莫非是某个晚归的孩子,怕受着父母的责骂,索性在这里窝了一夜?可是,他慢慢走向前,凑到近处,仔细察看后——
“妈呀,杀人啦,连环凶手又杀人啦……”
当然,稍稍具有观察力和思考力的民众,也会发觉这第三起孩童谋杀案,与前两起虽有着瞩目相同的特征,比如,孩子们都是被人直接用手掐死的,孩子们都被换上特意裁制的新衣服,孩子们的面部表情都被整理过,显得平静安详,沉默讨喜了。
但是,这第三起——后来知道也是最后的一起,小乞丐死后人们更与日俱增的恐怖与惊惧,其实都是白白浪费的——这第三起凶案,在与前两起仔细比对后,还是能发现一二个细节差误,比如,小明和小花都死在城东树林,为什么小乞丐死在他原来的居所,是凶手懒了乏味了,所以就近行凶了?又比如,小明和小花都是平躺着,衣衫被整理得一丝不苟,可是小乞丐身上的衣服明显是匆忙换上,仿佛受了什么阻挠似的,凶手草率行事,快速离开了?
当然,真正令人伤脑筋的是,凶手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小明,小花,和小乞丐呢?三个孩子出生不同,家庭不同,本身气质也不同,小明顽劣,小花恶心,小乞丐肮脏,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联系吗?还是——一切真只是凶手无意识的举动,毫无目的性?
现实中找不到的答案,民众就寄托于未知未见的鬼怪了,这在临水街的乡邻们可是拿手好戏。
不过,这次三姑妈四表婶,六叔公七舅姥爷,赵大哥钱小弟,孙大姐李大爷他们可不愿再闹到萧家去了,好奇归好奇,热心是热心,可毕竟什么也比不上自个儿的命重要。
于是,剩下的张记与王记倒像两个真正的壮士了,在小乞丐同样死于连环杀手的消息风传了整条临水街后,张记和王记关了店铺,商量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两人踏出大门时,一个仍旧手持铁铲,一个依然把握铁锹,当然,这两样是他们家唯一能找到的像样“武器”。别人对这种事可以不闻不问,只作壁上观,张记和王记不行,他们是死去孩子的父亲,孩子生前,他们疏忽了,没来得及好好疼爱,至少在孩子死后,他们应该表现得像个男人。
张记表情凝重,王记神色晦暗,两人步伐整齐,壮士断腕般,行进到了萧家门口。
只一抬头,张记和王记都愣住了,萧家富丽堂皇的大门口弥漫了萧瑟冷寂的味道,大门两旁高高挂着的不是迎客的红灯笼,而是报丧的白灯笼,门幅上方张挂着厚厚粗粗的白绸子,随风些微摆动,张扬着寂寥残酷的事实。
张记和王记想,怎么萧家也会……
难不成,这一天早上,除了小乞丐济济无名的死,还——发生了另一起凶案?
后来数一数,发生在萧家的可不是“另一起”,而是两起?不,好像同时进行了三……四……
“我”抹抹手背上的一片殷红,镇定地说,“放心,我怎么会让你为难呢?我最舍不得的就是你,没了你,我也不存在了。”
“我”的手中握着刚才干那事所用的尖刀,当然现在看不到它本来的颜色,它完全被那湿湿的东西覆盖住了,可是它真的很有用,一直到最后也很有用。
“我”的手里仍然点点滴滴往地上掉着那种刺目的颜色,“我”还决定让这只手继续染着,这一夜都不要干。
“我”把那把刀调了个方向,直直地插入姗姗柔软的体内。
姗姗不哭了,她也不会哭了。她双手捧着飞刀的柄首,一直握住了“我”的手,这样“我”的手照理不会干的,她的也不会,她完全与我混为一体了。
“姗姗,我早就说过了,我不会让你为难的!”
“我”笑着呢喃,脸上的那片青色,想来泛着更独特的光辉了。
Chapter4
这一天早晨,全湖州城的人都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是去臭水巷看死状惨异的小乞丐呢,还是去湖州首富萧家凑热闹?
这个问题很难。
据闻,萧家发生的事更稀奇更有可观性,可萧家又岂是容你来去自如的地方?
所以,还是很难。
小乞丐尸体的发现并没有惊天动地,比之小明和小花在城东树林的曝然出现,引得全城轰动,这个小乞丐却从昨晚一直安静无扰地躺到了今天早晨。
直到某个早起的街坊出来倒夜香,进入臭水巷后,无意中瞥着小乞丐睡觉的地方——那个角落就是小乞丐每日作息的场所,他吃在那,睡在那,从早到晚,懒懒地瘫坐,有气无力地叫喊乞讨,仿佛人家的施舍对于他也是可有可无的——今日朦胧未亮的时刻,这个平常的小乞丐却有着他的不平常了,他既不是躺着,也不是坐着,而是斜斜地靠着身后的墙壁。他嘴角细抿,仿佛含着知足的微笑,他双目半闭,似醒非醒,他脸面整洁,一直被污秽遮住的那张脸原来也是这么清秀可人,他衣衫不再褴褛,从上到下像过节似的,光鲜亮丽,只是似乎换得匆忙,衣襟有点歪斜,衫袖不够平整。
那个倒夜香的街坊本来想,莫非是某个晚归的孩子,怕受着父母的责骂,索性在这里窝了一夜?可是,他慢慢走向前,凑到近处,仔细察看后——
“妈呀,杀人啦,连环凶手又杀人啦……”
当然,稍稍具有观察力和思考力的民众,也会发觉这第三起孩童谋杀案,与前两起虽有着瞩目相同的特征,比如,孩子们都是被人直接用手掐死的,孩子们都被换上特意裁制的新衣服,孩子们的面部表情都被整理过,显得平静安详,沉默讨喜了。
但是,这第三起——后来知道也是最后的一起,小乞丐死后人们更与日俱增的恐怖与惊惧,其实都是白白浪费的——这第三起凶案,在与前两起仔细比对后,还是能发现一二个细节差误,比如,小明和小花都死在城东树林,为什么小乞丐死在他原来的居所,是凶手懒了乏味了,所以就近行凶了?又比如,小明和小花都是平躺着,衣衫被整理得一丝不苟,可是小乞丐身上的衣服明显是匆忙换上,仿佛受了什么阻挠似的,凶手草率行事,快速离开了?
当然,真正令人伤脑筋的是,凶手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小明,小花,和小乞丐呢?三个孩子出生不同,家庭不同,本身气质也不同,小明顽劣,小花恶心,小乞丐肮脏,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联系吗?还是——一切真只是凶手无意识的举动,毫无目的性?
现实中找不到的答案,民众就寄托于未知未见的鬼怪了,这在临水街的乡邻们可是拿手好戏。
不过,这次三姑妈四表婶,六叔公七舅姥爷,赵大哥钱小弟,孙大姐李大爷他们可不愿再闹到萧家去了,好奇归好奇,热心是热心,可毕竟什么也比不上自个儿的命重要。
于是,剩下的张记与王记倒像两个真正的壮士了,在小乞丐同样死于连环杀手的消息风传了整条临水街后,张记和王记关了店铺,商量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两人踏出大门时,一个仍旧手持铁铲,一个依然把握铁锹,当然,这两样是他们家唯一能找到的像样“武器”。别人对这种事可以不闻不问,只作壁上观,张记和王记不行,他们是死去孩子的父亲,孩子生前,他们疏忽了,没来得及好好疼爱,至少在孩子死后,他们应该表现得像个男人。
张记表情凝重,王记神色晦暗,两人步伐整齐,壮士断腕般,行进到了萧家门口。
只一抬头,张记和王记都愣住了,萧家富丽堂皇的大门口弥漫了萧瑟冷寂的味道,大门两旁高高挂着的不是迎客的红灯笼,而是报丧的白灯笼,门幅上方张挂着厚厚粗粗的白绸子,随风些微摆动,张扬着寂寥残酷的事实。
张记和王记想,怎么萧家也会……
难不成,这一天早上,除了小乞丐济济无名的死,还——发生了另一起凶案?
后来数一数,发生在萧家的可不是“另一起”,而是两起?不,好像同时进行了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