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荀若素昨晚挂了一夜的水,下午又挂了两瓶……下午来扎针的是个年轻小护士,看起来刚毕业没多久,身后还跟着年长些的指导,荀若素的血管不算细,约莫是薛彤在旁边盯贼似得目光吓到了小姑娘,连续两针没扎准,所以手背这会儿肿的有些严重。
芳姨什么都没让她干,跟晏清两个人将行李搬到了楼下,晏清明天还有课,今天得回去,顺便会将芳姨也带回去。行李箱中是两天的换洗衣服,薛彤和荀若素可以用医护人员的洗浴间。
除此之外,员工宿舍也腾了一间出来,离主楼不远,可以随时休息。
薛彤的面子很吃得开,不过公立医院受制颇多,薛彤也不想将动静弄得太大,一间办公室,还有休息的员工宿舍已经远远足够。
任务来的时候,渺无人迹的深山老林里薛彤都搭过帐篷,她的确喜欢好日子,却也没在蜜罐里泡软了骨头。
办公室早已安排好了,但这还是薛彤第一次进来,刚推门,就有股陈旧感扑面而来。
这间办公室是属于精神科主任的,不算特别大,靠墙有一排书架,原木色刷了一层透明的漆,用玻璃来隔灰,最上面几层人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些装饰的古今名著,只有壳没有内容,近手的地方才是理论工具书。
荀若素晚上是半个瞎子,白天却目光敏锐,一眼就看见几本卷页的书脊处有干涸的血点子。
想必那护理科的学生自杀时,书架上的玻璃隔层没有全部拉上,动脉血溅得到处都是,难免波及到高度适宜的几本书。
书架前面摆着长两米五,宽也有八十厘米的大型办公桌,房间整理的很干净,只做应急和待客用,因此桌面上没有多少东西——台式机、一副没有照片的相框,接内线的电话和一株绿萝。
办公室采光充足,也常有人来浇水,绿萝长得很茂盛。
然后就是对着办公桌的待客沙发区,沙发是新的,买回来没多久,仔细闻还有一股新家具独有的味道。
楼层有3.6米的挑高,加上东南两面大窗户,本该显得宽敞明亮,这会儿是下午四点,雨已经不下了,风也将云层吹散,不至于晴朗,最多算个多云,然而这间办公室却又暗又压抑。
大白天的,薛彤就将灯打开。
办公室中央有盏大灯,光源十分充足,荀若素仰头直视,宛如一枚太阳,亮的眼角有些湿润,然而这些光亮像被一层看不见的薄纱兜住,能笼罩的区域十分有限,办公桌与整个沙发还是大半落在阴影中,书架更是只剩轮廓。
开灯之后,这房间反而更显得晦暗。
医院上头愿意配合,一方面的确是卖薛彤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太平。
清渠县第二人民医院是综合医院,这种人死人生的地方难免有些传闻和怪事,学医的人通常不会上心,但唯物主义者最怕亲眼所见还解释不通,譬如这间办公室,光源状况实在异常,一群高材生和两个电工都研究不出结果。
除此之外,这三个月中患者感染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大大提高,就连正常受风引发的头疼脑热也会忽然病情加重,诊断出肺炎或脑膜炎,反正各种花样百出,搅得值班人员身心俱疲。
概率虽然提高,却并非每个病患皆如此,而且个体差异极大,查来查去查不出原因。
没办法,这才辗转联系上了薛彤。
薛彤对外的身份当然不会大模大样地宣称“神婆”或“风水大师”,不过信物经常会拖着她去赚取名声,无心插柳,也插出了“救苦救难”的称号。
薛彤内心是拒绝的,并日常想把信物烧个干净。
房间中虽然昏暗,并不影响正常的读书看报,只是眼睛的负荷会比较大,荀若素将那张病历卡重新拿了出来,正逐字逐句地研究。
病历卡虽然写得详细,但彼此之间并不挨着,系统的看起来还是有些七零八落,前一段写着“赵亚茹坐骨神经痛”,后面几行寥寥草草,又忽然跳到“李谦,男,十八岁,面部红肿……”
然而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一人的病历是完整的,要么缺了年纪、性别,要么缺了症状。
荀若素只看了一会儿就累了,她鼻子还是不大通气,但比昨日堪用,竟然闻到了股淡淡的橘子香,抬头一瞧,薛彤正坐在沙发上翘着腿,手心捧着半个橘子,正往垃圾桶里挑白筋。
“……”
荀若素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个冤大头。
她将病历一阖,“这是你的工作,不应该你自己来解决?”
“我在解决问题啊,”薛彤理直气壮,“事情既然已经严重到需要我出手,就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再等等,出了事,有了蛛丝马迹,我自然就摸过去了。”
“你不事先做调查?”
话刚出口荀若素就开始后悔,想想在凌霄山的时候,也是自己与元戒沟通了烂尾楼的历史与建程,薛彤一个说着不需要休息的人,当时就在旁边睡大觉。
四目相对半晌,薛彤的橘子卡在喉咙口,忽然有些食之无味。
“我怎么会想不开把你带上,”薛彤干脆将剩下的橘子瓣连皮放在茶几上,“我平常一个人可自由多了。”
芳姨什么都没让她干,跟晏清两个人将行李搬到了楼下,晏清明天还有课,今天得回去,顺便会将芳姨也带回去。行李箱中是两天的换洗衣服,薛彤和荀若素可以用医护人员的洗浴间。
除此之外,员工宿舍也腾了一间出来,离主楼不远,可以随时休息。
薛彤的面子很吃得开,不过公立医院受制颇多,薛彤也不想将动静弄得太大,一间办公室,还有休息的员工宿舍已经远远足够。
任务来的时候,渺无人迹的深山老林里薛彤都搭过帐篷,她的确喜欢好日子,却也没在蜜罐里泡软了骨头。
办公室早已安排好了,但这还是薛彤第一次进来,刚推门,就有股陈旧感扑面而来。
这间办公室是属于精神科主任的,不算特别大,靠墙有一排书架,原木色刷了一层透明的漆,用玻璃来隔灰,最上面几层人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些装饰的古今名著,只有壳没有内容,近手的地方才是理论工具书。
荀若素晚上是半个瞎子,白天却目光敏锐,一眼就看见几本卷页的书脊处有干涸的血点子。
想必那护理科的学生自杀时,书架上的玻璃隔层没有全部拉上,动脉血溅得到处都是,难免波及到高度适宜的几本书。
书架前面摆着长两米五,宽也有八十厘米的大型办公桌,房间整理的很干净,只做应急和待客用,因此桌面上没有多少东西——台式机、一副没有照片的相框,接内线的电话和一株绿萝。
办公室采光充足,也常有人来浇水,绿萝长得很茂盛。
然后就是对着办公桌的待客沙发区,沙发是新的,买回来没多久,仔细闻还有一股新家具独有的味道。
楼层有3.6米的挑高,加上东南两面大窗户,本该显得宽敞明亮,这会儿是下午四点,雨已经不下了,风也将云层吹散,不至于晴朗,最多算个多云,然而这间办公室却又暗又压抑。
大白天的,薛彤就将灯打开。
办公室中央有盏大灯,光源十分充足,荀若素仰头直视,宛如一枚太阳,亮的眼角有些湿润,然而这些光亮像被一层看不见的薄纱兜住,能笼罩的区域十分有限,办公桌与整个沙发还是大半落在阴影中,书架更是只剩轮廓。
开灯之后,这房间反而更显得晦暗。
医院上头愿意配合,一方面的确是卖薛彤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太平。
清渠县第二人民医院是综合医院,这种人死人生的地方难免有些传闻和怪事,学医的人通常不会上心,但唯物主义者最怕亲眼所见还解释不通,譬如这间办公室,光源状况实在异常,一群高材生和两个电工都研究不出结果。
除此之外,这三个月中患者感染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大大提高,就连正常受风引发的头疼脑热也会忽然病情加重,诊断出肺炎或脑膜炎,反正各种花样百出,搅得值班人员身心俱疲。
概率虽然提高,却并非每个病患皆如此,而且个体差异极大,查来查去查不出原因。
没办法,这才辗转联系上了薛彤。
薛彤对外的身份当然不会大模大样地宣称“神婆”或“风水大师”,不过信物经常会拖着她去赚取名声,无心插柳,也插出了“救苦救难”的称号。
薛彤内心是拒绝的,并日常想把信物烧个干净。
房间中虽然昏暗,并不影响正常的读书看报,只是眼睛的负荷会比较大,荀若素将那张病历卡重新拿了出来,正逐字逐句地研究。
病历卡虽然写得详细,但彼此之间并不挨着,系统的看起来还是有些七零八落,前一段写着“赵亚茹坐骨神经痛”,后面几行寥寥草草,又忽然跳到“李谦,男,十八岁,面部红肿……”
然而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一人的病历是完整的,要么缺了年纪、性别,要么缺了症状。
荀若素只看了一会儿就累了,她鼻子还是不大通气,但比昨日堪用,竟然闻到了股淡淡的橘子香,抬头一瞧,薛彤正坐在沙发上翘着腿,手心捧着半个橘子,正往垃圾桶里挑白筋。
“……”
荀若素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个冤大头。
她将病历一阖,“这是你的工作,不应该你自己来解决?”
“我在解决问题啊,”薛彤理直气壮,“事情既然已经严重到需要我出手,就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再等等,出了事,有了蛛丝马迹,我自然就摸过去了。”
“你不事先做调查?”
话刚出口荀若素就开始后悔,想想在凌霄山的时候,也是自己与元戒沟通了烂尾楼的历史与建程,薛彤一个说着不需要休息的人,当时就在旁边睡大觉。
四目相对半晌,薛彤的橘子卡在喉咙口,忽然有些食之无味。
“我怎么会想不开把你带上,”薛彤干脆将剩下的橘子瓣连皮放在茶几上,“我平常一个人可自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