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打算让提交这份资料的当地官员, 自行安排这件事,看看他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模样。

  至于丝织工坊那里,掖庭司已经在季城周围建立了三家相同规模的丝坊,齐齐开足马力之后,一年几乎能够生产150万匹丝。

  原本这些丝投入市场之后,几乎会击溃整个丰朝的丝织品市场。

  但闻弛完全不知道乾承帝用了什么方式,几乎将一半丝绸、布匹吞下,也不知道他运往了哪里。

  乾承帝甚至问他们掖庭司买了许多明灵能灯、搅拌机和平衡车,还有大量的灵能液。

  其实灵能液这一点,闻弛并不想卖给他太多,实在是掖庭司本身就消耗得很大。

  闻弛在鄞川所获得的大部分税收分红,全部投入到了掖庭司的中,用于扩大源植的种植以及灵能液的提取,但依旧感觉不够用。

  他也不知道掖庭司那帮人到底是怎么在弄的,简直把钱当饭吃一样在花,而他的新身体现在据说也就弄出个躯干来,脸都还没有。

  可是他能怎么办呢?

  对于这些大爷他也只能供着呀!

  毕竟——现在掖庭司在搞的那些东西,真是一次又有一次地给他惊喜。

  比如,乾承帝最近刚刚搞定闻弛,却又被另一件事情所烦恼。

  鄞川港口的优惠政策带来了大量的船只,原本丰朝的进口产品主要珠宝和香料,而现在丰朝转变了进口政策,进口产品主要转为了棉麻、粮食、豆类等民生产品。

  好处是这些产品的进口大大提高了丰朝百姓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水平,可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往往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交通资源。

  以至于如今在联通鄞川和京城的运河上,日日都会出现船只堵塞的现象,有时候一条船花上一两个月都抵达不了京城。

  而内陆马车运输效率又太低,往往运送1000公里左右,耗费的马粮和马夫伙食就占据了其中粮食重量的一半。

  而即便用海运将这些货物运输到其他港口,内陆运输也始终是一个问题。

  于是大量物资滞留在鄞川,运输不出去却只能任由它腐烂。

  这让乾承帝头痛万分。

  更麻烦的是,早在去年便开始铺设的肉猪养殖业,在农术师的经验总结下,新一年根薯丰收之后,养殖产业便迅速新兴起来。

  在这些多年累积经验的指导下,这些新兴养殖户们很快便掌握了科学养殖方法。

  竟然能够在根薯收获的第一年年底,便有大量的肉猪出栏。

  可这却又给养殖户们带来了另一个难题。

  市场猪肉供应量太大,猪肉价格骤然下跌。

  乾承帝想到了用出口的办法解决这一批库存猪肉、维持住猪肉平稳而略微下降的市场价格。

  可是储存和运输却又成为了一个难题。

  幸而那会儿猪肉出栏时已到了冬天,大批南方猪肉运往北方储存。

  可是北方没有港口,只能通过离北方最近的鄞川入港,又需要通过运河往北方运,这又使得运河的运输问题越发严峻起来。

  朝中很快便出了几个解决方案。

  第1个便是在北方靠近京城所在之处的三百里外的海岸边上,人工挖掘出一个可以使大量船只停靠的海港。

  这个方案在闻弛看来简直可怕。

  要知道即便是在现代,这样的穿凿技术依旧需要有大量现代化机械协助才能够完成。

  而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不可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大量的火药。

  而丰朝如今看来,是还没有过火药的踪影的。

  另一个暂时性的解决办法是,让海运船只依旧驶向北方,在北方的深海处直接向小货船卸货,由这些小货船携带大量物资送到京城以及北方各大重要城镇进行消耗。

  最终乾承帝拍板两个方案齐头并行,并且责令农术司尽快解决猪肉长期有什么办法。

  闻弛心知乾承帝还没有放弃猪肉出口的想法,但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他倒不是很赞同乾承帝的想法。

  在丰朝百姓还没能够大量吃上猪肉的时候就将猪肉出口,显然不是个很明智的的选择。

  就像百姓还没有吃饱饭就大量出口粮食,显见地就是在拿命换钱。

  可是他也能够理解乾承帝的苦衷。

  如果现在将这些猪肉大量投向市场,那么猪肉的价格将会跌破底价,甚至让养殖户们亏本。

  而养殖户们一旦亏本,明年必然不会再进行养殖,进而影响到根薯的价格与种植。

  如此两样最重要的民生经济产品受到重创,他与乾承帝好容易打造出来欣欣向荣的景象,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

  也会让他们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于是闻弛也不再顾及他皇后的身份,亲自投身到掖庭司,打算先去解决猪肉冷冻保藏的问题。

  现代科技中的冷冻保藏,主要依靠的是压缩机压缩制冷剂来完成的。

  原本现在的工业技术来说,没有电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但是现在他们有了作弊器灵能液,还有以灵能源为动力的灵动机,基本上简单的压缩导流都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耗能量巨大。

  虽然思路是有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依旧花费了闻弛几个月的时间,才最终制成了灵能冷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