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老人的回忆
“王老,我们已经从林克勤那里知道了。”尚队长解释道。
“噢——依我看,当时雪儿能够舍弃那样富有的家庭,那样优厚的生活条件,能够割断母女之情,毅然决然地归来,这对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来说,为追求光明达到了那样不管不顾的程度,实属不易啊!不要看她平时温和谦逊的,其实她是柔中带刚,办起事儿来心存抱负啊!宁儿回来以后,两个哥哥经常经常来信催她回去,说‘你走后,爸爸妈妈经常为你闹气,妈妈想你想得整天哭……’她妈妈更是一封接着一封地来信,劝说女儿回去,还寄来许多名贵的物品,总怕她的小宝贝在我手下受了罪。宁儿给他们回信总是说,当她来到北京时,立在天安门广场上,仰望着凌空飘舞的五星红旗,凝视着城楼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心里就暗自发誓:我自己选定的路子,我要走到底!
“宁儿勇敢地扔掉‘安乐窝’,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而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为祖国的美好前途而奋斗,应该说她是母亲的女儿,更是祖国的女儿啊!可是,我这样年纪的人还活着,宁儿那么年轻,却走了……”
泪水模糊了老人的眼睛,她抽噎地说不下去了。王坚忙起身递给老人纸巾,又端着茶杯让老人喝水,尚队长在一旁劝说和安慰她好大一会儿,她才抹去了眼泪,又继续往下说起来:
“我供宁儿上学,教她做人。她跟我一起生活十几年。我对这个孩子的脾性还是了解的。她,是那样善良、诚实、温顺、文静,总是慢慢地说话,轻轻地微笑。在家里,她从来没有惹过我生气,从来没有和我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闹过别扭。在外边,无论过去上学和参加工作以后,从来没有惹过是非,没有和谁吵架闹过矛盾。真是的,十几年来她没有给我找过麻烦,一次也没有过呀。在学校也好,在报社当编辑也好,后来搬到五号院也好,她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对谁都是以诚相待,没有半点歪心邪念。过去,我总认为宁儿知情达理,热情待人,忍让克制,和谁都能相处得好,在她心里,身边的人都是好人。‘我遇到的人,都是好人哪’,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可我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宁儿这样的好心人,也能……也能惨遭不幸……”
过于沉痛悲伤地老人,又哭出声来。王坚听到这里,呼吸也沉重起来,想到了嫂嫂对自己的好,对自己无微不至地关心,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悲痛再次显露出来……
等王老平静下来之后,说了一句:“知道吗?我最大的遗憾是……是在婚姻上没有达到雪儿满意……”接着,王老向两位公安人员讲述了陈宁和林克勤的夫妻关系。
令人痛恨的背叛
一向善于体贴别人的陈宁,虽然在她这位亲姨妈跟前,也从来没有说过林克勤的长短,没有流露过对丈夫有什么不满意的情绪。这当然是她总怕老人为自己的事儿担心、着急。可是,对陈宁比亲生女儿还亲的王老,这位从风风雨雨及恩恩爱爱的夫妻生活中走过来的老人,在生活中许多点点滴滴的事儿上,已经观察和感觉出来林克勤对妻子并不那么关心和体贴。对此,王老是隐隐不安的。
王老和陈宁她妈这老姐妹俩,一个在天南,一个在海北,王老的姐姐把她的心肝陈宁送到她手里,他对孩子格外亲,孩子的学习、前途、尤其是婚事,成了她一块心病。林克勤是她一位多年同事的孩子,他一贯是勤奋读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优等生,学习奖状一大堆。林克勤从小就有理想,有志气,稳稳重重的,有才有貌。虽然他不怎么爱说话,不怎么活跃,但器重才气的王老很喜欢他。经人介绍后,他和陈宁结婚了。婚后两个人的感情还是蛮不错的。可是后来王老慢慢地觉察到林克勤对陈宁似乎有点什么,可又说不清楚。
贤淑的陈宁,纵使那样的赤诚地关心和体贴林克勤,有些事情是感人至深的。记得有一次,林克勤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住进了医院里,心疼得陈宁直掉眼泪。每天都想着法儿变些花样,做些林克勤最爱吃的饭菜,怀里抱着不满周岁的小玲玲,天一明就得动身,去给林克勤送饭。当时交通不便,公交车还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为了省些车钱,多给丈夫买些营养品补身子,只能骑着自行车,来回路程是十五公里啊!想想看,这十五公里,每天都要往返一趟,对于骑射自行车带着孩子以及烧好的饭菜,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啊!
林克勤在医院里足足躺了两个月之久,我们的陈宁风雨无阻地给丈夫送了两个月饭哪!也正是陈宁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林克勤也没落下病根子。她,这位令人尊敬的贤妻良母,用心血,用汗水,没有让丈夫在吃饭和穿衣上受到过一点委屈。一个人在落难的时候,他的妻子能够忍着千辛万苦,倍加关心地体贴他,这事人世间多么感人肺腑的美德啊!陈宁为丈夫送饭的故事,国家的文艺宣传组织编成一出戏在舞台上演出。这个故事,至今还在一些地方传颂着。
尚队长和王坚听到这里,他们的心情是很激动地,纪雯讲文英的爱情经历故事和陈宁为落难丈夫送饭的故事,在他们脑海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越发越敬佩和怀念不幸身亡陈宁,也越发的憎恨起文英来。王坚对他表哥的恼恨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他想到林克勤和文英的寻欢作乐,气得胸脯一鼓一鼓的。这时,陈宁的姨妈异常气愤地说:
“王老,我们已经从林克勤那里知道了。”尚队长解释道。
“噢——依我看,当时雪儿能够舍弃那样富有的家庭,那样优厚的生活条件,能够割断母女之情,毅然决然地归来,这对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来说,为追求光明达到了那样不管不顾的程度,实属不易啊!不要看她平时温和谦逊的,其实她是柔中带刚,办起事儿来心存抱负啊!宁儿回来以后,两个哥哥经常经常来信催她回去,说‘你走后,爸爸妈妈经常为你闹气,妈妈想你想得整天哭……’她妈妈更是一封接着一封地来信,劝说女儿回去,还寄来许多名贵的物品,总怕她的小宝贝在我手下受了罪。宁儿给他们回信总是说,当她来到北京时,立在天安门广场上,仰望着凌空飘舞的五星红旗,凝视着城楼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心里就暗自发誓:我自己选定的路子,我要走到底!
“宁儿勇敢地扔掉‘安乐窝’,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而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为祖国的美好前途而奋斗,应该说她是母亲的女儿,更是祖国的女儿啊!可是,我这样年纪的人还活着,宁儿那么年轻,却走了……”
泪水模糊了老人的眼睛,她抽噎地说不下去了。王坚忙起身递给老人纸巾,又端着茶杯让老人喝水,尚队长在一旁劝说和安慰她好大一会儿,她才抹去了眼泪,又继续往下说起来:
“我供宁儿上学,教她做人。她跟我一起生活十几年。我对这个孩子的脾性还是了解的。她,是那样善良、诚实、温顺、文静,总是慢慢地说话,轻轻地微笑。在家里,她从来没有惹过我生气,从来没有和我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闹过别扭。在外边,无论过去上学和参加工作以后,从来没有惹过是非,没有和谁吵架闹过矛盾。真是的,十几年来她没有给我找过麻烦,一次也没有过呀。在学校也好,在报社当编辑也好,后来搬到五号院也好,她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对谁都是以诚相待,没有半点歪心邪念。过去,我总认为宁儿知情达理,热情待人,忍让克制,和谁都能相处得好,在她心里,身边的人都是好人。‘我遇到的人,都是好人哪’,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可我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宁儿这样的好心人,也能……也能惨遭不幸……”
过于沉痛悲伤地老人,又哭出声来。王坚听到这里,呼吸也沉重起来,想到了嫂嫂对自己的好,对自己无微不至地关心,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悲痛再次显露出来……
等王老平静下来之后,说了一句:“知道吗?我最大的遗憾是……是在婚姻上没有达到雪儿满意……”接着,王老向两位公安人员讲述了陈宁和林克勤的夫妻关系。
令人痛恨的背叛
一向善于体贴别人的陈宁,虽然在她这位亲姨妈跟前,也从来没有说过林克勤的长短,没有流露过对丈夫有什么不满意的情绪。这当然是她总怕老人为自己的事儿担心、着急。可是,对陈宁比亲生女儿还亲的王老,这位从风风雨雨及恩恩爱爱的夫妻生活中走过来的老人,在生活中许多点点滴滴的事儿上,已经观察和感觉出来林克勤对妻子并不那么关心和体贴。对此,王老是隐隐不安的。
王老和陈宁她妈这老姐妹俩,一个在天南,一个在海北,王老的姐姐把她的心肝陈宁送到她手里,他对孩子格外亲,孩子的学习、前途、尤其是婚事,成了她一块心病。林克勤是她一位多年同事的孩子,他一贯是勤奋读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优等生,学习奖状一大堆。林克勤从小就有理想,有志气,稳稳重重的,有才有貌。虽然他不怎么爱说话,不怎么活跃,但器重才气的王老很喜欢他。经人介绍后,他和陈宁结婚了。婚后两个人的感情还是蛮不错的。可是后来王老慢慢地觉察到林克勤对陈宁似乎有点什么,可又说不清楚。
贤淑的陈宁,纵使那样的赤诚地关心和体贴林克勤,有些事情是感人至深的。记得有一次,林克勤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住进了医院里,心疼得陈宁直掉眼泪。每天都想着法儿变些花样,做些林克勤最爱吃的饭菜,怀里抱着不满周岁的小玲玲,天一明就得动身,去给林克勤送饭。当时交通不便,公交车还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为了省些车钱,多给丈夫买些营养品补身子,只能骑着自行车,来回路程是十五公里啊!想想看,这十五公里,每天都要往返一趟,对于骑射自行车带着孩子以及烧好的饭菜,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啊!
林克勤在医院里足足躺了两个月之久,我们的陈宁风雨无阻地给丈夫送了两个月饭哪!也正是陈宁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林克勤也没落下病根子。她,这位令人尊敬的贤妻良母,用心血,用汗水,没有让丈夫在吃饭和穿衣上受到过一点委屈。一个人在落难的时候,他的妻子能够忍着千辛万苦,倍加关心地体贴他,这事人世间多么感人肺腑的美德啊!陈宁为丈夫送饭的故事,国家的文艺宣传组织编成一出戏在舞台上演出。这个故事,至今还在一些地方传颂着。
尚队长和王坚听到这里,他们的心情是很激动地,纪雯讲文英的爱情经历故事和陈宁为落难丈夫送饭的故事,在他们脑海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越发越敬佩和怀念不幸身亡陈宁,也越发的憎恨起文英来。王坚对他表哥的恼恨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他想到林克勤和文英的寻欢作乐,气得胸脯一鼓一鼓的。这时,陈宁的姨妈异常气愤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