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张婆子扭头就跟王永珠交代:“永珠啊,这钱该花的时候还得花!我以前听老二那畜生可提过,什么这大书院里,教导学生的先生至少都得是个举人,听说还有那什么老了干不动就回来当先生的大官。”
“不说别的,这些人见得世面肯定比我们多,肯定比别的书院教的好!俗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当初那长青书院的束脩咱们家交不起,如今,咱们家又不缺这银子,既然要上,就要让重锦上那最好的!”
斩钉截铁!
王永珠默默的摸摸鼻子,她刚要跟张婆子解释一下,这长青书院恐怕不是有钱就能进去的,不过张婆子的想法她也听赞同的,要么不上,要上自然就要上最好的书院。
不然搬到县城来的意义何在?
还没张嘴,就被宋重锦在下面有手指头勾住了裙子,一用力,王永珠往后一倒,被宋重锦眼疾手快给捞在了怀里。
张婆子吓得魂飞魄散,见王永珠好好的被女婿搂在怀里,算是勉强定下心来。
只连声催宋重锦抱着自己闺女回屋里歇着去,剩下的她来弄就好。
宋重锦搀扶着王永珠回了屋里,王永珠直接问:“刚才可是有什么要跟我说?”
宋重锦点点头,打开屋子里的一个箱子,摸出一张名帖来,上面赫然写着朱浩然的名字,这帖子不说价值千金,几十金是值得的,“这是什么?”王永珠没见过。
“这是当初那朱大人给我名帖,说要我到了京城再去找他。他当初也曾在长青出院借读过一年,如今又是皇帝面前的恩宠,拿着这张名帖,这是肯定能办得妥妥的。”
王永珠了然,这就相当于推荐信了,而且还是很有分量的推荐信。
既然这个事情不用担心了,王永珠也就顺便说了一下自己的安排:“这两天你去办长青书院的入学,我也去上次买的铺子和染坊那里去看看,都闲置这么久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了。”
“也正好通知吴掌柜过来,谈一下染坊转让的事情,这眼看春天就要来了,染坊也要开动起来了。这染坊转让后,还要修整请人,不然时机就错过了。”
王永珠皱皱眉头,她上次就说了年后跟吴掌柜谈事的,可今年事情多,倒是耽误了。
这次经过七里墩,本来去问问吴掌柜的,听说他又出门了,也只能算了。
如今先看看铺子去,考察一下,这铺子适合做啥,总不能白闲着吧?
商量好了,第二日,小夫妻俩一起出门,到了门口就分开了。
王永珠刚走了没两步,迎面就对上了一对主仆,赫然就是昨天见过的顾秀才主仆。
六目相忘,半天都没说话。
还是王永珠微笑着冲顾秀才点了点头,才扭头没走出几步,就听到顾秀才的小厮疑惑的声音:“公子,你咋还站在这里不走?快要迟到了——”
然后一声懊恼的低叫,接着混乱的脚步声慢慢传远离了。
王永珠这才回过头去,就看到顾秀才此刻那里还有半点秀才斯文矜持的样子,一手撩起长袍,一手被小厮给拖着,跌跌撞撞的跑得好不辛苦,昨天那风光霁月,温柔春日一般的气质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第七百章 铺子
这点小插曲,王永珠自然没放在心上,冲着还在门口看着她的宋重锦挥挥手,这才转身走了。
宋重锦等王永珠走出几步,出了巷子口不见了身影,这才眸底一片暗色沉沉,看向跑出没多远的顾秀才。
脚下加快了速度,三步两步追上了顾秀才,正要开口说话,就看到那顾秀才甩开了小厮的手,停下脚步来,大口喘着气。
宋重锦不动声色的上前,走到顾秀才身边,“顾兄?你这是?”
做出不解的样子来。
顾秀才一愣,一看是宋重锦,忙站直了身体,将手里拽着的袍角给放下来,清了清嗓子,努力自然的道:“宋兄——”
“顾兄你这是要去哪里?行色如此匆匆?”宋重锦面无表情的问。
顾秀才不知道怎么的,后背一阵寒意慢慢爬上来,打了个哆嗦,才含笑道:“我要去长青书院,今天起来的有些晚,估计有些迟了,本来想跑着去,可惜平日里疏于锻炼,这没跑两步就喘不过气来,倒是让宋兄见笑了。”
一番话,坦坦荡荡风光霁月,并无半丝隐瞒。
宋重锦垂下眼睫毛挡住了眼神,嘴角微微勾起:“正好在下也要去长青书院,倒是和顾兄同路,不知顾兄可否带上在下一程?”
顾秀才一听,也顾不得旁边小厮杀鸡抹脖子一样的使眼色,爽快的点头同意了:“顺路而已,举手之劳,宋兄何必这样客气?宋兄请——”
倒是把速度给放缓了下来,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昨日不过只是通了个姓,寒暄了一会,彼此才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原来这顾秀才,名叫顾子楷,今年刚满十九,乃是京城人士,因为授业恩师年岁已大,回荆县长青书院养老修身养性,他也打算今年下半年参加乡试,干脆也就跟着恩师也来到长青书院求学。
因为他已经先到长青书院了一段时间,倒是大致有些了解,知道宋重锦也是要到长青书院来读书的,一点都不保留的将自己知道的长青书院的情况都坦然告之。
宋重锦对长青书院并不陌生,听着顾子楷的介绍,心情一时倒是复杂起来。
看着顾子楷的眼神也若有所思起来。
有顾子楷亲自将宋重锦送到院长那里,再加上朱浩然的名帖,书院院子只考察了几句,心里就有了数,爽快的同意了。
而王永珠这边,先到自家铺子门口去看了一下,这铺子因为当初还没想好做什么,一直就没往外租。
铺子所在的街道不算最繁华,稍微偏了一些,不过倒是挺大的,分了上下两层,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几间房子,可以当仓库用,也能给伙计们住,十分的便利。
院子中间还有一口水井,用水方便,也有防火的意思。
王永珠心里估算了一下,这铺子大约有三十来个平方,加上楼上的一层,有六十来个平方。
再加上后面的院子和房子,在县城已经算很不错了。
又到楼上观察了一下人流量,这一块虽然没有最繁华的街道那么热闹,但是田老板选择在这一块买铺子还是有他的道理和眼光的。
一般来说,县城里居住,还分个三六九等。
不是就连京城听说都是东贵西富、南贫北贱么。
荆县自然比不上京城繁华,分界线那么明显,可也有区别。
比如靠近县城中心,繁华地段,距离县衙比较近,这附近的人家,要么就是荆县几代的本地老人,要么就是官眷在县衙附近的宅子。
或者就是有钱的商人,也在这里买的宅子,一时安全,二来也是身份的象征。
离县城中心越偏远的地方,房子就没有县城中心那么整齐好看。
再加上长青书院,因为长青书院的缘故,山脚下那一片房子,大都住着附近书院的夫子和家眷,因为住在这里的人都缘故,倒是有几分清贵。
而这个铺子所在的位置,就在富和穷的交界点附近。
想来田老板当时野心还是有的,倒是想将富人和普通百姓的生意都做到,才选了这么一个位置。
看完铺子,王永珠心里有了数,将铺子们锁好,又顺路买了点点心和零嘴,慢慢的走了回去。
她现在也知道了,自己如今住的这条巷子,叫燕子巷。
拐进巷子口,正好看到张婆子在门口和几个婆子聊得热火朝天,见王永珠回来了,还冲她招招手,示意王永珠过去。
王永珠走近,就听到张婆子明贬实夸的介绍自己:“这是我老闺女,最是不让人省心了,得亏她命好,嫁了我家女婿是个好孩子,才纵得她这般大手大脚,这一逛街,就要花费!”
那语气里的骄傲和得意都快要满溢出来了。
在场的婆子,谁都不傻,听到这新来的邻居这么夸自家闺女,虽然不太了解宋家的事情,可都有眼色,谁也不会傻傻的得罪人。
再说了,人家这闺女长得又福气又好看,一笑眼睛弯弯的,甜到心里去了,就她们这些老娘们看了,都忍不住疼爱两分,无怪人家亲娘心里偏疼。
当下也都附和的将王永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王永珠见机也趁势将自己买的那些点心糖果什么的,分一分,给每个婆子抓了一把,嘴上还说些客套话,说什么本来应该搬来就去邻居家拜访的,只是因为身上有孝,倒不好登门,今日这点东西,就当是认门了。
吃了嘴软,拿人手短。
几个婆子就谁家没个儿子孙子的,这糖果点心虽然不多,可也是人家一份心,带回家去也能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手里拿着东西,再看王永珠和张婆子,都顺眼了好几分,觉得这当娘的虽然喜欢炫耀闺女,可谁家闺女要是这么可人意,自己也炫耀啊!
更别提这闺女,长得好看,做事还周到,说话还好听,一直笑眯眯的,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意思,顿时好感大增。
要不是知道这闺女嫁人了,都有婆子想将王永珠介绍给自家儿子了。
王永珠陪着张婆子和几个婆子寒暄了一阵,才不经意的道:“娘,各位婶子,你们且聊着,天色不早了,我先去做饭,我家官人一会该回来吃饭了。”
第七百零一章 顾秀才的病
一言惊醒了众婆子,该回家做饭了。
纷纷作鸟兽散。
张婆子看着散去的众人,才撇撇嘴,“这城里的人一个个都假惺惺的,忒不爽快了。一大早的你们前脚走,后脚估计就守在咱们家门口了。老娘出门买个烧饼,就被围住了,好好的热烧饼,如今都冷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烧饼来,果然,喷香的烧饼如今冷得如石头,硬邦邦的,往墙上一磕,都能磕起一片灰起来。
王永珠接过烧饼:“这值什么,娘还想吃什么?我现买去?”将手里剩下的点心和糖果交给张婆子,就要转身。
“这不是有这么些么?这烧饼回去一会做饭的时候沏上不就软了?我可都打听了,这城里啥都要钱,咱们可不能坐吃山空,重锦那束脩不知道要多少,咱们可得省着点花,知道不?”
张婆子心疼的抢过烧饼,她今儿个耐着性子和那些城里的婆子聊天,也不是白聊的。
已经知道了这附近哪家米铺的米便宜,什么时候去买菜能买到最新鲜的,哪家的包子最实惠,就连柴火,也知道了该找谁买。
可以说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就将该如何的在荆县生存下来的秘籍掌握了起码一半以上。
在心里也已经算过了,按照他们家这个开销,除去宋重锦的束脩,一家子吃饭穿衣,还有一些零碎开支什么的,起码也得五两银子。
虽然张婆子如今知道闺女手头有钱,女婿也不是个没成算的,可对于她来说,五两银子,实在是太贵了。
这在乡下,五两银子能够让他们一大家子过上两三个月了,到了城里,这银子都不值钱了。
张婆子心里还有一个隐忧,却是和闺女都不能说的。
当初老二那个畜生,被人吹是神童,十六岁就中了秀才,可是后来呢?考了十来年,都没考上个举人。
宋重锦那孩子十来岁才认字读书,当初那个秀才,估计也是撞大运,加上他那个什么公爷爹的缘故,才勉强考上的。
这想考上举人,张婆子做好了起码十年的准备。
如今家里的山货生意,闺女也抽身了,那染坊虽然有分红,可将来闺女有了孩子,花钱的地方还在后头。
更别提,她知道,这家里要是有个读书人,那开销更是没个数,就算闺女再能挣钱,也禁不住家里人大手大脚的花。
因此决心要替闺女把家当好,这钱能省一点是一点,自己亏点都没事,不能让闺女将来为难。
王永珠哪里知道张婆子居然想得这么长远,还想着,如今好不容易把亲娘接出来,自然是恨不得将世上最好的,亲娘只要喜欢的都送到她面前。
一个要坚持去买,一个死活不要,正僵持不下的时候,宋重锦回来了。
“娘?永珠?你们在干啥?”老远就听到烧饼,买,不买的字眼。
“不说别的,这些人见得世面肯定比我们多,肯定比别的书院教的好!俗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当初那长青书院的束脩咱们家交不起,如今,咱们家又不缺这银子,既然要上,就要让重锦上那最好的!”
斩钉截铁!
王永珠默默的摸摸鼻子,她刚要跟张婆子解释一下,这长青书院恐怕不是有钱就能进去的,不过张婆子的想法她也听赞同的,要么不上,要上自然就要上最好的书院。
不然搬到县城来的意义何在?
还没张嘴,就被宋重锦在下面有手指头勾住了裙子,一用力,王永珠往后一倒,被宋重锦眼疾手快给捞在了怀里。
张婆子吓得魂飞魄散,见王永珠好好的被女婿搂在怀里,算是勉强定下心来。
只连声催宋重锦抱着自己闺女回屋里歇着去,剩下的她来弄就好。
宋重锦搀扶着王永珠回了屋里,王永珠直接问:“刚才可是有什么要跟我说?”
宋重锦点点头,打开屋子里的一个箱子,摸出一张名帖来,上面赫然写着朱浩然的名字,这帖子不说价值千金,几十金是值得的,“这是什么?”王永珠没见过。
“这是当初那朱大人给我名帖,说要我到了京城再去找他。他当初也曾在长青出院借读过一年,如今又是皇帝面前的恩宠,拿着这张名帖,这是肯定能办得妥妥的。”
王永珠了然,这就相当于推荐信了,而且还是很有分量的推荐信。
既然这个事情不用担心了,王永珠也就顺便说了一下自己的安排:“这两天你去办长青书院的入学,我也去上次买的铺子和染坊那里去看看,都闲置这么久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了。”
“也正好通知吴掌柜过来,谈一下染坊转让的事情,这眼看春天就要来了,染坊也要开动起来了。这染坊转让后,还要修整请人,不然时机就错过了。”
王永珠皱皱眉头,她上次就说了年后跟吴掌柜谈事的,可今年事情多,倒是耽误了。
这次经过七里墩,本来去问问吴掌柜的,听说他又出门了,也只能算了。
如今先看看铺子去,考察一下,这铺子适合做啥,总不能白闲着吧?
商量好了,第二日,小夫妻俩一起出门,到了门口就分开了。
王永珠刚走了没两步,迎面就对上了一对主仆,赫然就是昨天见过的顾秀才主仆。
六目相忘,半天都没说话。
还是王永珠微笑着冲顾秀才点了点头,才扭头没走出几步,就听到顾秀才的小厮疑惑的声音:“公子,你咋还站在这里不走?快要迟到了——”
然后一声懊恼的低叫,接着混乱的脚步声慢慢传远离了。
王永珠这才回过头去,就看到顾秀才此刻那里还有半点秀才斯文矜持的样子,一手撩起长袍,一手被小厮给拖着,跌跌撞撞的跑得好不辛苦,昨天那风光霁月,温柔春日一般的气质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第七百章 铺子
这点小插曲,王永珠自然没放在心上,冲着还在门口看着她的宋重锦挥挥手,这才转身走了。
宋重锦等王永珠走出几步,出了巷子口不见了身影,这才眸底一片暗色沉沉,看向跑出没多远的顾秀才。
脚下加快了速度,三步两步追上了顾秀才,正要开口说话,就看到那顾秀才甩开了小厮的手,停下脚步来,大口喘着气。
宋重锦不动声色的上前,走到顾秀才身边,“顾兄?你这是?”
做出不解的样子来。
顾秀才一愣,一看是宋重锦,忙站直了身体,将手里拽着的袍角给放下来,清了清嗓子,努力自然的道:“宋兄——”
“顾兄你这是要去哪里?行色如此匆匆?”宋重锦面无表情的问。
顾秀才不知道怎么的,后背一阵寒意慢慢爬上来,打了个哆嗦,才含笑道:“我要去长青书院,今天起来的有些晚,估计有些迟了,本来想跑着去,可惜平日里疏于锻炼,这没跑两步就喘不过气来,倒是让宋兄见笑了。”
一番话,坦坦荡荡风光霁月,并无半丝隐瞒。
宋重锦垂下眼睫毛挡住了眼神,嘴角微微勾起:“正好在下也要去长青书院,倒是和顾兄同路,不知顾兄可否带上在下一程?”
顾秀才一听,也顾不得旁边小厮杀鸡抹脖子一样的使眼色,爽快的点头同意了:“顺路而已,举手之劳,宋兄何必这样客气?宋兄请——”
倒是把速度给放缓了下来,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昨日不过只是通了个姓,寒暄了一会,彼此才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原来这顾秀才,名叫顾子楷,今年刚满十九,乃是京城人士,因为授业恩师年岁已大,回荆县长青书院养老修身养性,他也打算今年下半年参加乡试,干脆也就跟着恩师也来到长青书院求学。
因为他已经先到长青书院了一段时间,倒是大致有些了解,知道宋重锦也是要到长青书院来读书的,一点都不保留的将自己知道的长青书院的情况都坦然告之。
宋重锦对长青书院并不陌生,听着顾子楷的介绍,心情一时倒是复杂起来。
看着顾子楷的眼神也若有所思起来。
有顾子楷亲自将宋重锦送到院长那里,再加上朱浩然的名帖,书院院子只考察了几句,心里就有了数,爽快的同意了。
而王永珠这边,先到自家铺子门口去看了一下,这铺子因为当初还没想好做什么,一直就没往外租。
铺子所在的街道不算最繁华,稍微偏了一些,不过倒是挺大的,分了上下两层,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几间房子,可以当仓库用,也能给伙计们住,十分的便利。
院子中间还有一口水井,用水方便,也有防火的意思。
王永珠心里估算了一下,这铺子大约有三十来个平方,加上楼上的一层,有六十来个平方。
再加上后面的院子和房子,在县城已经算很不错了。
又到楼上观察了一下人流量,这一块虽然没有最繁华的街道那么热闹,但是田老板选择在这一块买铺子还是有他的道理和眼光的。
一般来说,县城里居住,还分个三六九等。
不是就连京城听说都是东贵西富、南贫北贱么。
荆县自然比不上京城繁华,分界线那么明显,可也有区别。
比如靠近县城中心,繁华地段,距离县衙比较近,这附近的人家,要么就是荆县几代的本地老人,要么就是官眷在县衙附近的宅子。
或者就是有钱的商人,也在这里买的宅子,一时安全,二来也是身份的象征。
离县城中心越偏远的地方,房子就没有县城中心那么整齐好看。
再加上长青书院,因为长青书院的缘故,山脚下那一片房子,大都住着附近书院的夫子和家眷,因为住在这里的人都缘故,倒是有几分清贵。
而这个铺子所在的位置,就在富和穷的交界点附近。
想来田老板当时野心还是有的,倒是想将富人和普通百姓的生意都做到,才选了这么一个位置。
看完铺子,王永珠心里有了数,将铺子们锁好,又顺路买了点点心和零嘴,慢慢的走了回去。
她现在也知道了,自己如今住的这条巷子,叫燕子巷。
拐进巷子口,正好看到张婆子在门口和几个婆子聊得热火朝天,见王永珠回来了,还冲她招招手,示意王永珠过去。
王永珠走近,就听到张婆子明贬实夸的介绍自己:“这是我老闺女,最是不让人省心了,得亏她命好,嫁了我家女婿是个好孩子,才纵得她这般大手大脚,这一逛街,就要花费!”
那语气里的骄傲和得意都快要满溢出来了。
在场的婆子,谁都不傻,听到这新来的邻居这么夸自家闺女,虽然不太了解宋家的事情,可都有眼色,谁也不会傻傻的得罪人。
再说了,人家这闺女长得又福气又好看,一笑眼睛弯弯的,甜到心里去了,就她们这些老娘们看了,都忍不住疼爱两分,无怪人家亲娘心里偏疼。
当下也都附和的将王永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王永珠见机也趁势将自己买的那些点心糖果什么的,分一分,给每个婆子抓了一把,嘴上还说些客套话,说什么本来应该搬来就去邻居家拜访的,只是因为身上有孝,倒不好登门,今日这点东西,就当是认门了。
吃了嘴软,拿人手短。
几个婆子就谁家没个儿子孙子的,这糖果点心虽然不多,可也是人家一份心,带回家去也能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手里拿着东西,再看王永珠和张婆子,都顺眼了好几分,觉得这当娘的虽然喜欢炫耀闺女,可谁家闺女要是这么可人意,自己也炫耀啊!
更别提这闺女,长得好看,做事还周到,说话还好听,一直笑眯眯的,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意思,顿时好感大增。
要不是知道这闺女嫁人了,都有婆子想将王永珠介绍给自家儿子了。
王永珠陪着张婆子和几个婆子寒暄了一阵,才不经意的道:“娘,各位婶子,你们且聊着,天色不早了,我先去做饭,我家官人一会该回来吃饭了。”
第七百零一章 顾秀才的病
一言惊醒了众婆子,该回家做饭了。
纷纷作鸟兽散。
张婆子看着散去的众人,才撇撇嘴,“这城里的人一个个都假惺惺的,忒不爽快了。一大早的你们前脚走,后脚估计就守在咱们家门口了。老娘出门买个烧饼,就被围住了,好好的热烧饼,如今都冷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烧饼来,果然,喷香的烧饼如今冷得如石头,硬邦邦的,往墙上一磕,都能磕起一片灰起来。
王永珠接过烧饼:“这值什么,娘还想吃什么?我现买去?”将手里剩下的点心和糖果交给张婆子,就要转身。
“这不是有这么些么?这烧饼回去一会做饭的时候沏上不就软了?我可都打听了,这城里啥都要钱,咱们可不能坐吃山空,重锦那束脩不知道要多少,咱们可得省着点花,知道不?”
张婆子心疼的抢过烧饼,她今儿个耐着性子和那些城里的婆子聊天,也不是白聊的。
已经知道了这附近哪家米铺的米便宜,什么时候去买菜能买到最新鲜的,哪家的包子最实惠,就连柴火,也知道了该找谁买。
可以说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就将该如何的在荆县生存下来的秘籍掌握了起码一半以上。
在心里也已经算过了,按照他们家这个开销,除去宋重锦的束脩,一家子吃饭穿衣,还有一些零碎开支什么的,起码也得五两银子。
虽然张婆子如今知道闺女手头有钱,女婿也不是个没成算的,可对于她来说,五两银子,实在是太贵了。
这在乡下,五两银子能够让他们一大家子过上两三个月了,到了城里,这银子都不值钱了。
张婆子心里还有一个隐忧,却是和闺女都不能说的。
当初老二那个畜生,被人吹是神童,十六岁就中了秀才,可是后来呢?考了十来年,都没考上个举人。
宋重锦那孩子十来岁才认字读书,当初那个秀才,估计也是撞大运,加上他那个什么公爷爹的缘故,才勉强考上的。
这想考上举人,张婆子做好了起码十年的准备。
如今家里的山货生意,闺女也抽身了,那染坊虽然有分红,可将来闺女有了孩子,花钱的地方还在后头。
更别提,她知道,这家里要是有个读书人,那开销更是没个数,就算闺女再能挣钱,也禁不住家里人大手大脚的花。
因此决心要替闺女把家当好,这钱能省一点是一点,自己亏点都没事,不能让闺女将来为难。
王永珠哪里知道张婆子居然想得这么长远,还想着,如今好不容易把亲娘接出来,自然是恨不得将世上最好的,亲娘只要喜欢的都送到她面前。
一个要坚持去买,一个死活不要,正僵持不下的时候,宋重锦回来了。
“娘?永珠?你们在干啥?”老远就听到烧饼,买,不买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