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也还要探究我父亲人生失败的原因,作为一个技术不得了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就竞争不过一些文盲呢?我父亲画设计图的水平是一流的,但是他赚的钱竟然养不起他自己,原因何在?

  归根结底,就是他不知道社交的重要性,社交,知识分子太厌烦,总认为是浪费时间,没有社交,就没有帮助他的朋友,他就是典型的孤岛,傲世。到他知道自己需要人家帮忙时,人家又不接纳他,有一个同学就说,平常时想不起我,到有了什么事才让我去帮忙,没门。换了我,我也这么想的,别的人有困难就来麻烦我,他日子过得好时连一封信也没有。你说,谁高兴这样的人?

  问题是我父亲从来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他又有大把的时间,偏偏他愿意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你说,这样的人不穷,还穷谁?我父亲失败的原因是做人不懂得求人的道理,父亲在我们的面前装作一付高高在上的形象,在他的同事面前又是一付不示弱的态度,在任何人的面前都是不求人,就是牛逼,结果行不通,这里不求人,总该在另外的地方求人。

  人总有不足的地方,处处显示一付高傲的样子,却处处吃亏,失败就来了。我成功的原因是处处求人,我求亲戚,求同事,求同学,求人不是什么掉面子的事,就是人家给自己不好的脸色也不要认为掉面子,有这种想法都是错误的。

  在我所奋斗的十年来,我学到最大的思想精华是人必须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创造条件。我亲身有感受的是作为农村人,尤其象我这种从大山中走出来的人,在现代化社会激烈竞争中总处于被动的地位。

  太宁村的学习环境不好,农村子弟没有学习劲头,这种气氛又反过来影响自己厌学。我们的学校教学设备不完善。影响学习的成绩和兴趣。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成问题,县一级的就业市场规模小。我们生活在以关系为背景的社会里,没有背景水泼不进,没有关系就象无头苍蝇一样撞玻璃时头破血流,还是不管事,再怎么努力也白搭。

  我是真正的生活在靠自己,不靠任何亲友支持的条件下,自己的力量很薄弱,可家里人还得指望自己支持他们,自己得去社会拼搏,而家里还闹这个或那个的矛盾,内患外忧。

  我想研究社会学,用东西方社会做比较,象亚格曼是一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社会,而坦莞当岛国是什么都不会发生的社会,就象在美国,你可能因为买一回彩票而成亿万富翁,也可能因为在纽约地铁碰上打劫的而丧命,而在坦莞当岛国你就不要往这方面想,买彩票成为百万富翁的没有见过,也不允许。

  所以说在坦莞当岛国什么也不可能发生。我计划写一本有关《人》的书,说起人的事就广泛了,我把书定在哲学方面,是写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书,东方人的儒家哲学说以人为本,意思是尽量搞好人际关系,我就搞不好人际关系,原因是我没有这个条件,我跟我父亲有冲突,我父亲对我的寄望太高,刚毕业就想我挣钱给他瞧瞧,我做不到,做不到就冲突。所以我说尽量搞好人际关系对我来说很难。如果我有这个条件,就是我的父母亲都是有权又势的人,我的亲戚也都有头有脸。那么我就不用奋斗了。人家也可以说,人不要这么狂。不要只顾自己。谁不会这么说?摆明的,自己家没有这个条件嘛,一个个都是窝囊废,又一个个不愿争取,能以人为本吗?以他们为本的话,成!我也不去奋斗了,我也就是窝囊废了,我也成不了宇航员了。实质上,以人为本就是一句废话,跟窝囊废打成一团就是了自己也和他们一样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什么理想都失去,整天和他们的结果就是自己没上进的动力,搞好人际关系的结果是自己也没有出息。要有出息就要离开窝囊废,这是我做人成功的道理。跟孟母择邻一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要写的第二本书叫《看时代》,有的坦莞当岛国人说美国的法律是200年没有变动的社会,我不敢苟同,在美国,我翻了美国的法律史,我知道美国的法律已经做多次改动,而且还在不断地变动,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完美。

  就是美国的法律学家也说,我们的社会究竟是人的社会而不是神的社会,人在制定法律时会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作出法律规定的。就跟坦莞当岛国人的三国时代一样,诸葛亮很聪明吧,如果说三国时有人要他构思汽车厂,恐怕他也会说是异想天开,因为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所以只有到了今天才想到汽车是现实的,不是假的。

  我们的时代在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任何的统治者也会随着这个变化而制定适合时代的法律的。就象计算机,286、386、486、586不断更新,时间改变,组织也要改变嘛。我做过会计师,在50年代时的会计记帐法和90年代完全不一样,但是就在80年末要将坦莞当岛国的会计法更改的时候,坦莞当岛国就遇到很多的问题,在职的会计都不懂得新的记帐法的做法,而政策的制定者又不能一下子就将所有的会计都淘汰掉,在当时有2千万的会计已经不适合再当会计了,因为要在旧的会计员中普及新的财会电算化,50年代的人难以接受,学财会电算化要花时间,又不可能叫会计都停职学习,让2千万人停职不可能,那样话整个的社会就会乱套。所以就只能一步一步地来,改革不能操之过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