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不会的;许博梵坚毅地说。

  “唉,当时我也是这样讲,甚至责备同学亵渎了我的神圣爱情。其实不只是你我,许多刚来﹑在国内又有对象的人都会这么意志坚定地说,留学生的生活圈很小,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一般来讲,大概过了三个月就会发生兵变,地点不是在美国﹑就是国内。”

  “兵变?;许博梵惊愕地瞅着他。

  “那是台湾学生的用词。他们在台湾都要当兵,女朋友如果在当兵的时候溜了,当然就叫做兵变喽。”

  “学长,我才刚到美国呀,你就不能说些比较中听的话吗?”

  “喔,有个新生叫夏文庭的,作风挺洋派的,你挺有女孩子缘的,能交我几招吗?美国那艘船已经到西岸了,现在正是另起炉灶的时候。”学长兴高采烈地说。

  “你除了兵变,还要脚踏两条船呀;许博梵斜瞪了他一眼。“你是指念X系的夏文庭吗?我劝你还是少惹她为妙!”

  “怎么了?你认识她?她已经被内定了吗?”他紧张地抓住许博梵的肩膀。

  “内定?呵呵... ...”许博梵冷笑着。“我跟她是同乡,当然知道这号人物。”

  “没有被内定就好,那给我引荐﹑引荐!”

  “说句不礼貌的话,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菜色,她这盘外表看起来香辣可口的菜肴,不是我们这种人的胃肠能够消化的。她呀,不是让你拉肚子,就是便秘;

  “你是不是喜欢她,才刻意说这些要我打退堂鼓?”学长板起脸说。

  “如果我喜欢她,会一安顿下来就跑到你这里写这么肉痲的信给女朋友吗?”

  “说的也是!走吧,带你逛逛学校,认识一下环境。”

  许博梵搭上学长的第N手轿车,先在T市逛了一圈,然后才前往F大学。T市对于刚从不管那里都是人的北京来的许博梵而言,是那里都没有人,彷佛置身于偏僻的乡下,只有来到学校时他才感受到一丝的人气。

  地大人稀,是许博梵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许博梵的房东是一位来自湖北的五十几岁妇女,她基本上把房子租给来自内地的三个学生,就是许博梵﹑一位上海姑娘﹑以及来自杭州的男生。不过,实际上则是住了五个人,上海姑娘跟美国的男友同居,杭州的男生和来自沈阳的女友住一起,只有许博梵孤家寡人住一间。

  许博梵跟他们熟了之后,才慢慢发现同住的三个中国人原本在家乡都有男女朋友,来到美国不到半年就不约而同以分手收常正如学长所说的,不是内地的兵变,不然就是美国兵变。

  上海姑娘找到对东方人颇为好奇的美国男友之后,旋即跟男友分手。理由很简单,希望能藉由这个男人拿到绿卡,毕业之后能够继续留在美国。绿卡比拿着美国文凭更实际,也更能够在亲友面前炫耀。

  沈阳姑娘的前男友受不了孤枕难眠的痛苦,只好加入劈腿一族,把女孩的肚子搞大了,不得不提出分手。杭州男生现在仍然跟国内的女友鱼雁往返,不过两个人都知道对方已有交往对象。而这对男女会同局的原因很单纯,男的受不了人生地不熟的孤独感,希望能有个伴,冲散孤伶伶的飘泊感。女的则是想藉由他来疗伤,受到委屈的时候有个肩膀可以倚靠。不过,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渴望有家的感觉,不再是一个人。

  逐渐的,许博梵发觉留学生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躲藏着“临时”的迷惘。住处,是临时的,只要发现那里既便宜又不错,立刻搬走。车子,临时的,买的是二手,回国时再卖掉。朋友,临时的,一旦有人毕业或转学,不久就杳无音讯。工作,是临时的打工,那里的工资高,就往那里钻。情人,是临时的,有的是因为害怕离乡背景的孤独而同居,有的是解决生理上的需求而成为炮友,有的是为了钱,有的当然是为了绿卡,有的则是日久生情。毕业之后是否还能在一起,再说吧!

  许博梵这才晓得为什么梁甄不要他许下任何承诺,学长为何会语重心长地劝告他。他最后会变成怎样,他也拎不清了,只晓得自己陷入跟国内截然不同的迷宫里。学校的环境﹑教授的教学方式﹑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与观念﹑浓郁的孤独感﹑以及对所有人事物的惶惑等,构筑了一道道石墙,横堵于惶惶然的面前,让他不知何去何从。

  即使他在梁甄前往南京一段时间才到美国,早就尝到分隔两地的相思之苦,然而当他一踏上美国的土地,这份思念旋即变得更为浓烈。同样都是见不到面,只能透过email还传递情意,为什么只是他换了个地点,怀念就突如其来地茁壮呢?

  学长剖析之后的结论是在国内的时候举目所见是中国人﹑听到的也是普通话。但是在这里看见的是美国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少了份熟悉感,却多了陌生的强烈冲击,思念才会如火山爆发般震撼身心。

  不过,最让许博梵头疼的是为什么公车总是误点!总是当他气鼓鼓地干脆走路到学校时,公车才姗姗而来,气得他很想拿石头砸公车。从住处到学校用走路的话需要花半小时的时间,他没有钱买二手车子,只好买了辆还能动的脚踏车上下学。他不是怕累,而是一个人走在路上,奔流的血液同时也将浓郁孤寂带往全身的每个细胞,四周更只有陌生的空气紧紧环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