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太平听得呆住,直到赵应领命离开,都没缓过神来。
武太后已经微微含笑瞧着她了:“为人父母者,都是一样的心情。”
太平不知该怎么回答,这是在说李显看到自己的儿女受苦不好受,还是……母亲在说她自己的心情?
武太后并没期待她的回答,而是突然沉了脸,道:“你觉得,显他们可怜吗?”
太平登时心头警觉。
喉间滚了滚,方道:“身为天子,纵容外戚,确是不妥。”
武太后面色稍缓:“你倒也瞧得清楚。”
太平一凛,忙道:“显不适合做皇帝,天下人都是尽知的。”
“那么你觉得,你父皇当初传位于他,错了吗?”武太后紧接着问道。
太平被问住了,难道她要说,父皇当初就传错了人吗?
诽议君父,怎么可以?
武太后依旧没有期待太平的回答,而是直言又问道:“那么你觉得,旦能做个好皇帝吗?”
太平张了张嘴,原是出于本能地想要回答“是”,毕竟这是母亲推上去的人,代表着母亲的意志。
而且,遍观父皇的儿子们,除了李旦,难道还有旁人能坐那张龙椅吗?
母亲难道会把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父皇的儿子,推上那个位置?
可是,这原本顺理成章该说出来的话,太平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了。
她隐隐觉得,母亲是在表达一层,她如今尚未看清楚的意思。
那么,那层意思,究竟是什么?
太平在心里,问自己。
婉儿就在旁边,听着这母女两个的对话。
武太后的每一句话,都直戳太平的心。婉儿都不禁为太平捏了一把汗。
她觉得,武太后是不是把自己的女儿,逼得太紧了?
婉儿其实是想开口替太平解围的。
不过,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她没有资格,参与这母女两个的对话。
何况,她眼下尚未明了,武太后究竟意欲何为。
武太后接连丢出直至灵魂的问题,换来太平的无言以对、窘迫而立之后,她并没有生气,反倒自顾微微笑了。
这么一笑,太平更觉诧异。
而婉儿却觉得心头一松:以她对武太后的了解,武太后绝不会伤害太平。
或许,这一切,所有的问题甚至诘难,只是对太平的考验?
或许,这重重考验,才刚刚开始?
婉儿决定拭目以待。
“你不知道吗?”武太后含笑看着女儿,“朕知道。”
太平嘴角抽了抽。
怎么觉得母亲像是在逗.弄自己呢?
接着,武太后便正色道:“旦登基之后,朕会命他主持一场行猎,以壮君威。你回去好好练练骑射,到时候别给朕丢人。”
“是!”太平忙应道。
她敏锐地捕捉到母亲话中的别样意味:母亲说的是别给她丢人,可不是说“别给皇家丢人”,这是什么意思?
将要打发太平走之前,武太后像是随意地想起一件事似的:“新帝登基,孩子们都该沾沾喜气。朕让他们拟旨,封虎头为万年县男。”
虎头,是太平的儿子薛崇文的小名儿。
因为他才三岁,尚未封任何爵位。
作为皇帝的新外甥,得封一个县男,五品的爵位,也不算什么大事,可是这个封地……
太平立刻想到了其中的关节儿:西京长安以朱雀大街为界,西设长安县,东设万年县。长安、万年名为县,其实是西京的附郭,地位不言而喻。
若是虎头被封在其他郡县也就罢了,母亲却偏偏把他封在了万年县!
“母亲,万年县非比寻常。虎头不过是帝甥,请母亲该封其他郡县吧!”太平婉拒道。
“帝甥如何?”武太后不认同道,“朕说得就当得!”
“可是……”太平知道母亲的强势。
然而这道旨意一旦颁下,将来他们母子要面对的压力只怕更大。
“怎么?你想抗旨吗?”武太后不悦道。
太平头皮发紧,觉得自己怎么都是难。
武太后见她不再言语,便摆了摆手:“你去吧!此事就这么定了。”
太平心中叹息。
她实在不愿自己的儿子,也牵扯进权力的争斗。
“还有,”武太后又道,“朕已决定迁都,以后天子便在东都了。”
太平再次被撼住,只得垂手退下。
太平离开之后,屋内安静下来。
武太后斜瞄了瞄没言语的婉儿。
“怎么不说话?”她问道。
“太后当真要迁都?”婉儿道。
“这事,咱们不是早就说过了吗?”武太后理所当然地回答。
好嘛,成了“咱们”了,真不见外。
婉儿心头泛甜,面上却不动声色:“太后慎言,当心被小人拿住了把柄。”
武太后不屑地嗤了一声,顺势搂了她的肩头。
“有朕在,你怕什么?”霸气得很。
婉儿心中一动:她喜欢她的霸气,也想要她一直一直这样地霸气下去……
武太后才不管旁人呢,和这小东西腻歪,就是要全心全意地腻歪才是正理。
“让朕瞧瞧,昨儿化的花儿如何了?”武太后说着,就去撩婉儿额前的碎发。
武太后已经微微含笑瞧着她了:“为人父母者,都是一样的心情。”
太平不知该怎么回答,这是在说李显看到自己的儿女受苦不好受,还是……母亲在说她自己的心情?
武太后并没期待她的回答,而是突然沉了脸,道:“你觉得,显他们可怜吗?”
太平登时心头警觉。
喉间滚了滚,方道:“身为天子,纵容外戚,确是不妥。”
武太后面色稍缓:“你倒也瞧得清楚。”
太平一凛,忙道:“显不适合做皇帝,天下人都是尽知的。”
“那么你觉得,你父皇当初传位于他,错了吗?”武太后紧接着问道。
太平被问住了,难道她要说,父皇当初就传错了人吗?
诽议君父,怎么可以?
武太后依旧没有期待太平的回答,而是直言又问道:“那么你觉得,旦能做个好皇帝吗?”
太平张了张嘴,原是出于本能地想要回答“是”,毕竟这是母亲推上去的人,代表着母亲的意志。
而且,遍观父皇的儿子们,除了李旦,难道还有旁人能坐那张龙椅吗?
母亲难道会把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父皇的儿子,推上那个位置?
可是,这原本顺理成章该说出来的话,太平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了。
她隐隐觉得,母亲是在表达一层,她如今尚未看清楚的意思。
那么,那层意思,究竟是什么?
太平在心里,问自己。
婉儿就在旁边,听着这母女两个的对话。
武太后的每一句话,都直戳太平的心。婉儿都不禁为太平捏了一把汗。
她觉得,武太后是不是把自己的女儿,逼得太紧了?
婉儿其实是想开口替太平解围的。
不过,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她没有资格,参与这母女两个的对话。
何况,她眼下尚未明了,武太后究竟意欲何为。
武太后接连丢出直至灵魂的问题,换来太平的无言以对、窘迫而立之后,她并没有生气,反倒自顾微微笑了。
这么一笑,太平更觉诧异。
而婉儿却觉得心头一松:以她对武太后的了解,武太后绝不会伤害太平。
或许,这一切,所有的问题甚至诘难,只是对太平的考验?
或许,这重重考验,才刚刚开始?
婉儿决定拭目以待。
“你不知道吗?”武太后含笑看着女儿,“朕知道。”
太平嘴角抽了抽。
怎么觉得母亲像是在逗.弄自己呢?
接着,武太后便正色道:“旦登基之后,朕会命他主持一场行猎,以壮君威。你回去好好练练骑射,到时候别给朕丢人。”
“是!”太平忙应道。
她敏锐地捕捉到母亲话中的别样意味:母亲说的是别给她丢人,可不是说“别给皇家丢人”,这是什么意思?
将要打发太平走之前,武太后像是随意地想起一件事似的:“新帝登基,孩子们都该沾沾喜气。朕让他们拟旨,封虎头为万年县男。”
虎头,是太平的儿子薛崇文的小名儿。
因为他才三岁,尚未封任何爵位。
作为皇帝的新外甥,得封一个县男,五品的爵位,也不算什么大事,可是这个封地……
太平立刻想到了其中的关节儿:西京长安以朱雀大街为界,西设长安县,东设万年县。长安、万年名为县,其实是西京的附郭,地位不言而喻。
若是虎头被封在其他郡县也就罢了,母亲却偏偏把他封在了万年县!
“母亲,万年县非比寻常。虎头不过是帝甥,请母亲该封其他郡县吧!”太平婉拒道。
“帝甥如何?”武太后不认同道,“朕说得就当得!”
“可是……”太平知道母亲的强势。
然而这道旨意一旦颁下,将来他们母子要面对的压力只怕更大。
“怎么?你想抗旨吗?”武太后不悦道。
太平头皮发紧,觉得自己怎么都是难。
武太后见她不再言语,便摆了摆手:“你去吧!此事就这么定了。”
太平心中叹息。
她实在不愿自己的儿子,也牵扯进权力的争斗。
“还有,”武太后又道,“朕已决定迁都,以后天子便在东都了。”
太平再次被撼住,只得垂手退下。
太平离开之后,屋内安静下来。
武太后斜瞄了瞄没言语的婉儿。
“怎么不说话?”她问道。
“太后当真要迁都?”婉儿道。
“这事,咱们不是早就说过了吗?”武太后理所当然地回答。
好嘛,成了“咱们”了,真不见外。
婉儿心头泛甜,面上却不动声色:“太后慎言,当心被小人拿住了把柄。”
武太后不屑地嗤了一声,顺势搂了她的肩头。
“有朕在,你怕什么?”霸气得很。
婉儿心中一动:她喜欢她的霸气,也想要她一直一直这样地霸气下去……
武太后才不管旁人呢,和这小东西腻歪,就是要全心全意地腻歪才是正理。
“让朕瞧瞧,昨儿化的花儿如何了?”武太后说着,就去撩婉儿额前的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