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景寒这个名次,只要殿试不出什么差错,二甲是稳了的,如果表现得好,二甲前列也不是不能争取一下——在这方面,相比陈宣帝能贡献出他的力量。

  以这样的名次去考翰林院,并且成功考中,那就并不是什么令人出奇的事情,而且不得不说,在景寒借用何成平的身份后,他的年龄确实是个增分项。

  事情也确实如景寒所料的那样,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在接下来到来的殿试上,他特意表现得不错,再加上有陈宣帝拉偏架,最终他的名次是二甲第九,还算不错。

  景寒并没有在明面上和陈宣帝有太多互动,陈宣帝拉偏架时用的理由和借口也只是看“何成平”年轻,想给这个年轻人多一些鼓励,所以稍稍提了一下他的名次。

  在殿试结束、备考翰林院中间的这段时间里,景寒有意往朝堂上清流一派的文官靠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被文官中的清流一派接纳和认可,有了背景和组织。

  在通过翰林院的考试,正式成为翰林院一个平平无奇的正八品庶吉士后,景寒终于决定返回雍州华林郡,归乡,去何家村“探亲”。

  景寒已经决定,这一次去何家,就正式和何家父母摊牌,将何成平在赶考路上因故身亡的真相告知他们,让他们知道事情的始末,清楚整件事情的经过。

  新科进士都有至少一个月的探亲假,对于刚考入翰林院的庶吉士休探亲假、回乡探亲一事,翰林院的掌院早已经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哪里奇怪。

  翰林院的张掌院(正五品官)非常爽快地批准了景寒的探亲假,还很和蔼地告诉景寒不必太赶时间,探亲假的时间很长,只要在探亲假结束之前回翰林院销假就可以了。

  在请好探亲假后,景寒没有再耽误时间,立刻就包下了一条船带着青竹几人走水路返回雍州,一路朝着位于华林郡周边的何家村而去。

  而在景寒走水路“回”何家村的路上,时隔几个月,又有衙役敲锣打鼓地来到了何家村,喜气洋洋地大声向何家村的众人通报好消息。

  而这一次,这些衙役们通知何家的好消息是“何成平”在今年的春闱金榜题名,成为新科进士了。

  这个消息不出意外的轰动了整个何家村,比之前“何成平”中举时掀起的浪涛还要庞大数倍,举人和进士,这其中的差别可大着呢。

  甚至于,这件事情都成了何家村附近县城里最热门的话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这件事情惊奇、羡慕乃至于嫉妒,乐此不疲地谈论着和这相关的话题。

  景寒考中进士的消息传回何家村后,何父何母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家里的人越发期待着长子/兄长回来,何家的氛围越来越好,众人越发积极向上。

  小半年前,景寒托何成田带回何家的一百两银子大大缓解了何家的经济压力,让何家过得紧巴巴的日子得到了缓解,不再那么窘迫。

  当然,倒不是说何家从此就阔起来了,过上了大鱼大肉、锦衣玉食的生活。

  其实在景寒捎回银子后,何家的日子并没有过得多好,还是扣扣搜搜的,除了拿出一些钱来做束脩,送何成平的两个弟弟去上私塾念书以外,何家人并没有怎么动这笔钱。

  他们当然也想按照景寒说的去买地,可这并不容易,华林郡不是江南水乡那样鱼米之乡的好地方,但也不至于连年干旱,让农户落到卖地的地步。

  所以就算何家手里有钱,也很难买到地,这样看运气和关系的,在“何成平”这个举人还未回乡的情况下,何家很难从旁人手中买到田,因为很少有人会卖。。

  而“何成平”中举的消息传回来后,确实有附近的富商前来送礼。

  但依照景寒在信中的嘱咐,何家没有收下那些太过贵重的礼,凡是收下的薄礼也都尽量还了一份土特产作为回礼。

  何家没有占别人便宜,留下口舌,同样的自然也就没有借着这个机会改善一下家里的环境,趁机发大财,收拢旁人送的贺礼增加自己的家底。

  日子并没有立刻变得有多好,只能说是终于温饱了,可何家众人就是觉得日子有希望,觉得生活有盼头。

  毕竟手里有钱和没钱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家里出了一个举人,那可就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再不可和昨日同日而语。

  如今景寒又取得了进士的功名,可以预见的是何家将要趁此机会起势了。

  第199章 一生无子的帝王34

  “前面就是何家村了。”掀开车帘, 景寒透过车窗远远地看了一眼前方背山而立、炊烟袅袅的小村庄,长眉微微挑起,情绪莫名地低语了一句。

  又深深看了一眼前方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村庄一眼, 景寒放下挑起的车帘,重新坐了回去,神情恢复到惯常的冷淡和平静, 并没有更多的情绪波动。

  马车里, 坐在景寒对面的小矮凳上的青竹歪了歪头, 带着几分好奇笑着问道:“少爷,前面就是你的家乡吗?老爷和夫人知道您回来, 一定会很高兴的!”

  “嗯。”景寒神情平淡地点了点头, 语气很淡的应了一声, 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绪, 也并没有因为归乡而有所动容。

  其实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景寒当然不可能生出游子终于归乡的欢喜、安心和放松, 毕竟他不是真正的何成平,这里也不是他的家乡。

章节目录